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9月24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9-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一个电网两种电价 '...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新闻大奖赛

  国家规定,每个省(区、市)只设立一个省级电力公司,对全省电网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而陕西省呢,10多年来一直实行供电部门和农电部门“各把一摊”的管电体制——
一个电网两种电价
本报记者郑少忠
  “人家宝鸡县一度电才收0.56元,我们凤翔县的电价却是0.58元一度。一个电网两种电价,我们实在是想不明白。”日前,记者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些农户家,村民们满脸疑惑和怨气。一提到电价,凤翔县周原镇槐林村四组村民就来气:“一度电差两分钱在农村可不是个小数字,再说,要高也要高个明白呀!”
  指着屋旁、树旁横七竖八、显得很凌乱的电话线,槐林村四组村民欧思连不解地对记者说:上面一直说要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可改在哪里?我们没看到。村里电线是他在1981年参军之前架设的,1986年他就复员回家了,没想到20年后,电线还在村里继续“服役”。问题是,供电设施没有改进,而农电的价格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望着伤痕累累的电线,村民忧虑地说,有时一刮风,电线就断了,只好用竹竿挑,或者是使劲摇树——用这样的电,真是吓死人。
  不过,群众最不满的还是电价的差异。
  一样的电线,一样的电网,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电价?宝鸡市供电局副局长杜联宝解释说,宝鸡市实行的是供电部门、农电部门两家管电的体制。供电部门承担着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和宝鸡县、凤县共四个县(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供电任务;农电部门承担着宝鸡市除上述4个县(区)以外的8个县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任务。虽然凤翔县一度电0.58元和宝鸡县一度电0.56元都是经过物价部门核准征收的,但由于企业运营成本不同,特别是农电部门是趸售、批发供电部门的电,其价格较供电部门就要相对高一些。
  “不管是谁管电,我们农民希望的只是公道、公开、合理、便宜。一个电网,两个甚至多个电价,相差还那么大,我们就是想不通,也承受不了。”村民的抱怨,朴实而又直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个省(区、市)只设立一个省级电力公司,对全省电网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由于多方面原因,10多年来,陕西省一直实行的都是供电部门和农电部门“各把一摊”的管电体制。作为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陕西省电力工业局(电力公司)承担着对全省电网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并网运行的电厂实施统一调度,确保国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具体负责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延安、安康、汉中、商洛9个市(地区)的城市及所辖的33个县(市、区)的电力供应和经营管理。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直属企业的陕西省农电局(省地方电力公司),承担着对榆林市供电局和省属66个县级电网和相关国有资产实施经营管理及66个县电网建设、改造、运行管理的任务。除榆林市外,农电部门管的54个县都是趸售、批发供电局(电力公司)的电。
  “各把一摊”,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机构重叠,投资重叠,冗员增多,如此,必然加大供电成本。而这一切,最后又都转嫁到农民头上。
  既然有这么多弊端,为什么“各把一摊”的管电体制还能存在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利益从中作怪。因为供电部门的电价收益,通过国税上缴国库,而农电部门的电价收益,则通过地税留在了地方。
  那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中等人口的县,每年至少可以通过地税获得百万元的财政收入,而供电部门呢,通过趸售,也有一笔可观的“意外”收入,所以大家彼此默契。默契的结果呢,农村电价便如水缸里的葫芦瓢——愣是下不去。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绿色屏障遭践踏
  哈尔滨市太平区5万多亩草原是黑龙江省的“聚宝盆”。它对哈尔滨城区防风、防沙、涵养水土、保护松花江下游免受沙尘污染起到重要作用。但自2000年开始,一些外来人口和当地部分农户大面积开垦草原,肆意践踏草原生态环境,被破坏草原达1万多亩,造成水土流失、沙化面积扩大、江岸塌灌。左图:非法毁草开荒者的拖拉机肆无忌惮地毁灭着草原。左下图:一些毁草开荒的农户已经在草原上种植了大片玉米。右图:受草原沙化影响,松花江堤岸水土流失严重。 新华社记者崔峰摄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替纳税人多想想
冉永平
  最近北京出台了一项新规定:私车车主要在9月3日到9月25日之间到地方税务机关指定的地点去登记,领取一个IC卡。以后交税就要凭这个卡,否则交不了税。
  交不了税就验不了车,验不了车就上不了路,可见,IC卡不办还真不行。
  交税要先办IC卡?真是件新鲜事。一家电台为此采访了税务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如此解释:税务机关搞了征收监管协查系统,这个系统只认IC卡,因此,纳税人就必须办IC卡。
  我归纳一下,工作人员告诉纳税人两点:一、办IC卡是有成本的,卡钱是你纳税人必须自己付的。二、办这样科技含量很高的卡是复杂的事情,纳税人只跑一趟不行,必须先登记后领卡,因此至少要两趟。
  因为是一个听众参与的节目,有听众问能否延长登记时间,回答是不行。也就是说,北京近两百万辆机动车中,按一半是以私人登记的车算也要近100万,在20多天里近100万人去44个登记点登记,排长队恐怕免不了。
  最后,做客电台的税务官员希望广大纳税人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踊跃去登记、办卡。
  笔者是踊跃配合的好公民,9月9日是星期天,笔者满大街找税务机关指定的农业银行(农行的网点本来就少),可问了几家都说不知道此事,或没有接到上级通知。眼看期限过了快一半了,急得我坐卧不宁!
  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带来的方便全在收钱方,麻烦、负担全在交钱方,并且被麻烦的一方还必须要“积极踊跃配合”,就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政府机关多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收费部门要求缴费人必须自备零钱。有的收费部门,节假日肯定休息,缴费人无法利用休息时间缴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们的政府职能也在转变,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官气”、“官商气”还没有完全消除,对“服务”二字的含义认识还不那么清楚。税收虽是强制性的,但也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方便群众的服务意识。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事,国内一企业到国外办厂,由于雇佣了几百个当地人,政府首脑出席开业典礼,并感谢企业对政府的帮助。什么帮助?就是就业和纳税,虽然只雇佣几百个人,交税也有限,但他同样认为你是在帮助政府。
  什么时候我们某些管理部门能想到这个“帮助”,霸气就会减少,服务也会改进。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访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本报记者张毅
  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记者:近来,全国小城镇及一些中小城市的户籍相继放开。在我国实行长达40多年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坚冰,您认为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李铁:5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以及城乡差别的就业、土地和公共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城市质量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限制着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这次更加开放的户籍改革,使我国农村改革终于打破了传统的相互封闭的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开始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
  记者:当千呼万唤的户籍改革汹涌而来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在追问:条件成熟了吗?
  李铁: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变进城农民的消费方式,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全国城乡社会文明的进步与长期稳定。
  从当前形势看,实行户改也是势在必行。一是农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能够满足农民进入城镇的各类商品需求。二是在农村中已经有大量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希望长期稳定地居住在城镇,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三是如果不及时改革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将会受到更多现实成本因素的制约。另外,户改经过两年的试点,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展开。
  记者:这次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在包括县级市市区在内的全部小城镇。同时,一些省会城市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进一步松动现行的户籍制度。
  李铁:户籍改革在大城市不应操之过急。一是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较高,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所需政府公共支出数额较大,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和管理方式未进行根本性变革之前,城市政府的财力无法支撑在高水平基础设施投入条件下大量新增的低水平农村就业人口。二是由于大中城市的人均公共福利水平较高,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必然会分摊这些公共福利支出,从维持城市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暂时不宜放开大中城市的户口迁移政策。
  在近期,至少在“十五”期间至2010年,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利用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较小,能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人口盲目涌入大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编读往来

村委主任来电诉不平
本报记者范伟国
  本版9月10日发表《但见栽新树不知果味鲜》一文后,9月18日本报重庆记者站接到了事件发生地——忠县涂井乡红赤村村委会主任朱军安的来电。
  朱军安说:文章发表后,村民们都很高兴,认为记者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但乡里的领导却很不高兴,认为是朱军安提供了情况。乡党委书记赵献忠和乡长张明文找他谈话,警告说:今后没有上级指示,不能随便接待记者。并说,这是县里规定的。
  朱军安反映说,乡里要他“下课”,现在乡里开会已不通知他参加了。为此,朱军安很是不解:村委会主任是村民选举产生的,怎么乡领导说免就免了呢?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公然挂牌办公·公然招聘大学生·公然出动执法车
假“打假办”现真形
郭明郏功献
  魏武故里,安徽省亳州市光明路32号。
  一楼大门两边挂着“安徽省打假办公室”和“亳州市打假筹备小组”的大牌子,门内装饰一新,壁挂高悬。这个挂牌不久的所谓的“打假办”,2001年8月28日被执法人员连窝端掉。
  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妄为,公然炮制“打假办”到处招摇撞骗?
  省城招聘露马脚
  8月27日,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文举家响起了电话铃,一个熟人在电话中询问亳州市打假办在安徽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招聘执法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
  张局长听后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作为市打假办主任的他很快意识到,可能有人在打着打假办的旗号行骗。张局长让熟人安排应聘学生及其家长第二天在局里见面后详谈。
  应聘大学生王某系安徽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介绍说市打假办的人正在他们学校四处张贴简章搞招聘,简章中要求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法律专业。报名费2000元,联系地址为亳州市光明路32号。
  28日上午,亳州市质监局及公安局2名执法人员着便衣,紧随学生及其家长来到光明路32号的“安徽省打假办公室”,只见保安把守,戒备森严。
  学生及其家长以应聘工作为由,顺利通过了保安的盘问。两名执法人员却被挡在门外,其中一名急中生智,操起一口外地口音说:“要找领导谈点工作上的事。”
  “是不是昨天查到你们的药,今天来交罚款的?”保安似有所悟地问。
  “是!是!”二人赶紧应道,借势向二楼“办公区”走去。
  队长室、副队长室、科长室、会计室、秘书处等部门的牌子,在雪白的墙壁上显得格外醒目。整个二楼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设施齐全。看来,这个“打假办”,远不止是骗2000元报名费那么简单,其中必有更大的图谋。
  联合出击端老窝
  分管打假工作的亳州市副市长许家贵接到报告后明确指示:亳州市不存在这样一个机构,立即端掉它。
  公安部门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组成联合执法队伍进入现场,并对当场的8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隔离审查。
  不久一批立案审查书、调查笔录、举报登记表、先行登记保存证物审批书等近10种伪造的执法文书被搜出。在打开的保险柜里,账册、收据齐全。公章、钢印和只有在银行里才能看到的安徽省代收罚款收据,也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带“打假办”的空白文头纸,样样俱全。
  最令人叫绝的是一份这伙人以亳州市打假办的名义下发的“红头文件”。其中这样写道:针对当前不法分子制假、售假、贩运十分猖獗的现状。……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成立安徽省亳州市打假办公室,筹备期限三个月。……边筹备边工作,联合公安、工商、技术监督局等有关执法部门,协同办案。……无论牵涉到什么单位或个人,决不姑息迁就,一查到底。
  在一楼,执法人员还发现一辆无牌照“标致”牌轿车,前面竟公然摆放“亳州打假办”的牌子。犯罪嫌疑人承认这是他们专门租赁改装的“执法车”。
  当晚8时许,前往合肥市招聘大学生的主犯嫌疑人杨军返回到亳州,在火车站被公安部门以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拘留审查。
  据公安人员的提审笔录显示,现年38岁的主犯嫌疑人杨军为亳州市谯城区沙土镇大村的无业人员,小学文化。自去年以来,他曾做过市药监和质监局的举报“线人”。
  全国每年有大量药材来亳州交易。市场上鱼目混珠,假冒伪劣现象普遍存在。杨军正看上了“打假罚没”。他不惜铤而走险,做起了“打假山大王”,专攻外地货主,索要“买路钱”。这个“打假办”自7月“挂牌”以来,共“执法”8次,先后“罚没”货物钱款合计案值近2万元。 91j品论天涯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摘自《十五计划纲要》
  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91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