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抗联英雄的历史画卷
——电视连续剧《东北抗联》观后
司达
70年前,有一个令中华民族世代不忘的日子——“九一八”。以这个日子为标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反法西斯斗争浪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在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中浴血十四载,以顽强的奋战和巨大的牺牲,抒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的悲壮篇章。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而树立起这个战争血旗的民族英雄,就是丰碑永在的东北抗日联军。
新中国建立以来,记载抗联光辉业绩的文艺作品很受群众喜爱。由大连影视剧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东北抗联》,力求在较全面地占有翔实、生动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描绘出抗联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战胜利的全景式的画面。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个创举,也是一项艰巨的命题。在大量而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采访的基础上,作品采取了以普通的东北百姓在日寇的残害下被迫走向抗日道路的故事为线索,将中国共产党人在严酷的战争和自然环境中,组织、领导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过程贯穿起来的基本结构,把表现普通百姓的带有一定典型价值的“小人物”故事,与那些著名人物的真实历史结合起来,“纪实”与“创作”有机协调,进而将漫长、复杂的历史凝聚于一部作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抗联的形成、战斗、胜利的历史反映在艺术作品之中。在这总体框架之下,作品还记叙了许多有口皆碑或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和历史事件。从这种意义上说,《东北抗联》用艺术的方式,为中国人民的抗日史书填写了可歌可泣的一章,为广大观众了解东北人民的不屈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地区领导抗日斗争的卓越贡献提供了形象的教材。
《东北抗联》所叙述的故事是悲壮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的抗日战争带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远离中央,甚至长期失去与中央的联络,使得东北的党组织和共产党人不得不依靠高度的自觉精神和对我党宗旨、路线、方针的深刻理解,肩负起自己的艰巨使命。在被日本法西斯视为全面侵略中国的基地的“满洲”,在日本占领军残酷的追剿和残暴的屠杀面前,抗日联军在无法建立根据地的情况下,于莽莽山岭和茫茫雪原中,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乐章,也锻造出一批批英雄儿女。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赵一曼的英雄形象,在作品中得到了群像式的塑造,而“八女投江”这样的壮美的故事,也在作品中层出不穷。正是无数这样的英雄儿女,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其中杨靖宇将军的坚毅果决和赤子情愫、高风亮节和机智灵活、献身精神和最后牺牲,成为抗联英雄最撼人心魄代表,使得每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不能不为之动容。在《东北抗联》所塑造的百余人物形象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光辉夺目,足以使人们了解和认识真正的共产党员在民族危亡之际的中流砥柱作用和英雄气概。
《东北抗联》所描写的图景是广阔的。在真实性的前提下,作品不仅述说了抗联的战争经历,而且再现了构成这种经历的复杂性,从而涉猎了诸多的社会层面。在中国革命的社会大背景下,作品首先揭示出当时东北较为特殊的具体环境:日本在这里的长期驻军和蓄谋已久的吞并,东北军余部、民众抗日武装、土匪武装等多种势力并存,同时,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抗日觉悟不断增长。而将这些力量凝聚为共同的抗日洪流,正是党在东北面临的主要工作。在这种环境中,作品表现了在不能取得与中央的联系的情况下东北共产党人自觉团结各种抗日力量、形成统一战线的努力。实际上,东北抗联的形成,正是“统战”的结果。东北环境的特殊性与全国统战的普遍性的结合,既展示了东北共产党人的高度党性和远见卓识,又为《东北抗联》的创作提供了层次丰富的素材。作品较好地运用了素材的这个特点,展开了十分广阔的历史视角,不但记录了共产党人的抗战,而且记录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的抗战,也使得这部作品不仅成为东北人民十四年艰苦抗战的历史画卷,也成为中国人民奋勇抗战历史的一个缩影。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坚信公理必胜
——关于影片《我的1919》的思考
张凡
影片《我的1919》深沉厚重,哲理精邃,充满爱国主义思绪。影片以沉重的笔锋,拨开历史尘封,重现了1919年风云激荡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没能收回权益,反而蒙受屈辱。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凭着爱国良知和外交才能,顶住压力,坚持公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面对列强,公然说不,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而表现这段历史的鸿篇巨制,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
80多年过去,忆昔思念,中国人虽历经战乱、饱受苦难,但始终坚持公理,自强不息。我们坚信:公理必胜。
巴黎和会的行径,自然激起中国人民维护公理、爱国反霸的高度热情。影片《我的1919》着力渲染甚至张扬的正是包括顾维钧在内的所有中国爱国志士的这股激情。不过影片的精到之处,不是煽情式的强烈宣泄一种朴素甚至狭隘的民族情绪,而是冷静地站在公理高度,运用艺术刻刀,看共性更看个性地勾勒出不同中国人爱国行为的不同轨迹,从而使情节更加合理,人物更加鲜活。
顾维钧是位外交官,特定的身份,确定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机智才华必然要通过外交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和抒发。他见识广、阅历多、站得高、看得准,视野开阔、焦点集中。所以在外交斗争中才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坚持正义立场,又不失外交风度。影片中精彩的一笔,是那场在和会辩论会上的慷慨陈词。他先以日本代表失落的一块怀表为契机,对日本代表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待日本代表发怒上套,然后根据事实真相,据理痛斥,后发制人。引发会场一片掌声,使日本代表尴尬万状。影片这种颇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不禁令人吐气扬眉,拍手称快。且不论怀表细节是否史实,但这篇演说却非虚构。根据史料记载,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当然,影片中表现爱国主义最宏伟、最鲜明的抗争轨迹,还是当时国内外千千万万愤怒、呼号的中国群众。像在巴黎和警察搏斗的中国人;像在北京“五四”运动中游行集会的中国人……因剧情需要,影片虽淡化了他们的形象个性,却张扬了他们的精神共性。
因为他们的行动轨迹表现了当时的中国人由受压到反抗,由懵懂到觉醒。开始,美国首相乔治说顾维钧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后来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不得不惊呼:“是一群,一群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甚至当时在公理的感召下,连救助顾维钧的法国姑娘让娜和为了正义而向总理开枪的法国行刺者,也都进入了维护公理的抗争行列。
巴黎和会结束了,棕红色的漆封里,掩埋着死难者的尸骨,掺和着中国人的血泪,为列强们的分赃画上了句号。影片沉重地向观众又暗示一条历史规律:弱国没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和影片中的时代对照,中国早已今非昔比。历史经验早已阐明,只有强大,才能真正说不。所以面对霸权和挑衅,我们说不的分量,一次比一次有力,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随着港澳回归、申奥成功,我们祖国遇到更多的不是霸权和挑衅,而是尊重和友好。因而我们更加坚信一条最根本的历史规律:公理必胜。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评论
遵循艺术规律讴歌时代精神
——部分“五个一工程”入选剧目感言
蔡体良
今年的“五个一工程”戏剧入选作品,涉及题材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近年文艺创作的成果,其主要特点是弘扬、讴歌时代精神,重视现代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力求整体、和谐、统一,创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强化观赏性和审美效果,关注、追求艺术创新,经验值得很好总结。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也都会崇尚自己的英雄。讴歌自己的时代和拥抱自己的英雄,是一个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的真诚表现。家喻户晓的歌剧《江姐》久演不衰,移植到京剧舞台依然震撼人心,每当我们听到“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旋律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江姐,想起在新中国的曙光中英勇牺牲的这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像“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表现了共产党人理想的境界、坚强的意志和磊落的胸怀。她既是真实历史的人物,也是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象。现代舞剧《闪闪的红星》,是近年舞剧舞台上真正“闪闪的红星”。那情意深深的歌声,那行云流水般的竹排,让我们陶醉。小小的红星,是潘冬子精神寄托的力量,追求理想的信念。它以丰富、现代的舞蹈语言,讴歌了苏区少年革命者潘冬子英勇、机智、执着的斗争精神。《风驰瑶岗》头一次以史诗性的场面,撩开了“大风起兮云飞扬,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一幕。富有创新意识的音乐话剧《桃花谣》,浓浓诗情融贯全剧,以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气概,反映了当年新四军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以史为鉴”的历史视角,借镜观形的歌剧《沧海》、京剧《瘦马御史》,以及《党的女儿》、《母亲》等剧目,都拨响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一个时期的创作繁荣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看现代剧目创作的状况。提倡创作现代剧目和社会关注的题材,无疑是艺术家的一项重要职责。话剧《风驰瑶岗》和《桃花谣》填补了反映那个历史时期戏剧的空白。歌剧《沧海》以“康熙统一台湾”为历史背景,毫无疑问蕴含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样,《瘦马御史》里所折射的历史教训,依然令当代人深省。
舞台的二度创作是不能轻视的一环,整体的、和谐的、统一的舞台形象,仍然是一条重要的审美标准。二度创作既不是简单的演绎、图解戏剧的文本,也不是外在的包装。舞剧《闪闪的红星》所采用的当代感、表现性极强的舞蹈语汇,打破常规和传统的手法,刻画了潘冬子的成长历程,可歌可泣更可爱,震撼人们心灵。歌剧《沧海》和话剧《风驰瑶岗》中所展示的以大江、海峡作背景的舞台场面,气势恢弘、壮阔,又充满象征的色彩,为戏剧思想的外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笔。京剧《江姐》、《瘦马御史》在相当成熟的原作基础上,再加上浑厚、精深的京剧艺术表现力,使整体演出有了新的提升。舞台演出直面的是观众,尽力增强它的可观性,尊重观众的审美体验,才能真正得到观众的青睐。有的展演剧目之所以有久演不衰或被多向移植,是与顺乎艺术规律,充分展现整体的艺术魅力分不开的。我们常常会想起恩格斯的这句经典性名言,既要席勒化也要莎士比亚化。用在我们今天的舞台上,仍没有过时。
真正的、有生命力的舞台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永存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性的戏剧作品,舞台上的情节有时候往往被我们健忘了,但其主要的几个人物却可能长存于我们的脑海。如江姐的形象已经经过了长达四十年时空的考验,被观众普遍认可,她的英雄行为和崇高境界,已铸成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潘冬子的形象也没有成人化地去拔高,去超越特定的历史环境,从少年的视角,塑造了一个纯情、稚气、栩栩如生的形象。话剧《风驰瑶岗》,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群像,力求在形象创造上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结合,也将普通的人性、人情及人道的精神相糅合,使塑造的人物更亲近生活、更贴近广大的观众群体,永葆其形象的魅力。因此,不竭尽全力地去塑造人物,是艺术家的失误,也是舞台艺术的致命伤。当代的一些剧作家,在把握题材与形式、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上往往顾此失彼。或者切近功利,掺杂了较多的非艺术因素;或者浮躁,有意识地、人为地做“秀”,来显示自己的不落窠臼的所谓的“前卫”。而不愿在创造人物上更多付出。无意于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是属于创作者的悲哀。没有人物形象的创造,便没有真正的戏剧。
舞台贵在创新。关注艺术的创新,是艺术家的可贵追求。音乐话剧《桃花谣》的创新意识是显而易见的。一曲《桃花谣》让人倾倒,让人心醉,让人蓦然回首又见到桃花姑娘,听到她的心灵呼唤:“心上香,梦中缘,千万里剪不断,朵朵都是女儿红,盛开那一年一年。”该剧是新四军战略转移前夕,在云岭山中的桃花潭边,当地姑娘桃花向某连文化教员沪生倾吐了爱慕之情……从而引发了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岁月里,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挚、曲折且美丽的爱情故事。舞台上没有采用常规或传统的手法去叙说这个故事,却用撩拨心弦的“音乐”语言,以朗朗上口的江南歌谣来贯融,如歌似画般地讴歌了桃花、沪生等革命者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操。以这个表现手段作为舞台创作的切入口和锁定自己的创作坐标,是富有创造性的。
创新是开掘,是深化的表现“戏核”、更好地与观众相沟通的桥梁,而不是卖弄噱头,故弄玄虚,与观众捉迷藏。否则创而不新,或者会误导观众。移植在京剧舞台上的《江姐》、《瘦马御史》,在唱腔上既采纳部分已被观众认同的旋律,但更发挥自己字正腔圆、丰富多彩的优势,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和更有力度。这里的创新显然是与传统相结合的,不是盲目地另辟蹊径,是成功的借鉴。
戏剧舞台已迈进新世纪的门槛,已展示出自己的生命力。这些剧目不能说已至臻完美,它们还有待于磨练和提高;但它们展现了我们舞台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和未来的价值取向。江总书记在阐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指出,要创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认为同样也是戏剧文化发展的方向。前程是壮丽和美好的,但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努力!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精品背后是精神
仲言
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工作圆满结束,200多件文艺作品入选其中,这是对近两年文艺工作成就的集中展示和检阅。
这届“五个一”的创作生产过程正好同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重大节日相衔接,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的出版、演出和播映作为整个纪念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配合有力、作用突出,声势大、效果好,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集中营造了“万众一心跟党走、举国一致求发展”的浓烈文化氛围,成为建党八十周年庆祝活动中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面对这一大批精品力作的鲜活出炉,可赞许与总结的话题很多,但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精品背后的精神——一种精心选材、深入开掘的精神,一种反复磨砺、精雕细刻的精神,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我们反对题材决定论,但选取什么样的题材、对所选题材发掘的深浅,直接决定着作品的社会影响。在今年的入选作品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许多作家艺术家都怀着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打造精品力作的艺术激情,精心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从不同的艺术角度生动再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真实面貌。这里既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描绘;既有对重要历史事件、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真实刻画,也有普通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精彩展示。无论是热情讴歌党的革命和建设的辉煌历史,还是真实表现当代社会生活,都不是表面地简单地记录和描摹,而是认真提炼素材,深入开掘主题,悉心塑造人物,在创作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审美的空间,把握时代的脉动,反映人民的意愿,以优异的创作实绩奏响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他们新颖独特的艺术感悟,正是靠了这种对生活素材的深入开掘和对表现对象的激情灌注,才使许多作品具有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震撼力。
文艺历史发展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大多传诸后世、历久弥新的文艺精品,都是艺术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心血结晶。尽管有些优秀作品确是灵感爆发、一挥而就的产物,但这毕竟是少数。即使是这种表面形式上激情之作,也多是长期积累、萦绕于怀、偶尔得之的某种特殊状态。这次入选的许多优秀作品,不论是个人的创作还是集体创作项目,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或其他舞台艺术,都经过了从选题、论证、初创、征求意见到反复修改定稿的过程。有的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再次补充新的材料,有的是经过一次次的实地采访和资料查证,有的是在初稿出来后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部门意见,有的是在原来艺术形式上重新锤炼加工后注入新的艺术生命,有的是经过作者反复琢磨、数易其稿后才最终出手。从中人们可以真正领略什么是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读者和观众才减少了诸多的遗憾,多了些许满足。
拒绝袭故蹈常、拒绝直白与平庸是多出精品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生命所在。一部文艺发展史说到底就是一部艺术创新的历史。许多名流大家除了文化修养、生活积累、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之外,卓越的胆识和创新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和人民同心、与时代共进,才能在奔流不息的社会进程中,不断捕捉新事物、新感觉,领风气之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动篇章。今年的“五个一”入选作品显示出鲜明的创新品格,新生活、新人物、新意境扑面而来,常规的题材、体裁在不断出新,革命历史题材历史氛围的真实性和领袖人物塑造方面有重大突破,现实题材创作中更注重对生活的“发现”,人性的描写在深化,艺术的节奏在加快,新材料、新手段、新方法的运用日趋完善,文艺正在稳步的革新、创造和发展中走向成熟。
我们真诚地呼唤广大文艺工作者保持这样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以此为契机,推出更多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大树如松茂小树似竹苞
——评电视连续剧《大树小树》
肖云儒
由凌玲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大树小树》,是青年剧作家陈彦根据自己多年在山区工作的生活积累而创作的一部真正意义的电视剧原创作品。陈彦自小生长在秦岭山地,并且在县上工作多年,较深地切入了基层生活的腠理,他丰厚的生活积累,真切的对时代、人生的体悟,便能以熔铸进许多自身亲历的生活场景、生活和感情细节以及心理画面,在创作中不经别人和别的艺术样式中介而直接转化为鲜活的屏幕语言。这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也为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大树小树》是他们计划中的“书记三部曲”中的一部。他们打算在电视屏幕上绘制一幅由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三个单元剧组成的党的干部形象群。历史别无选择地把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给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健康旺盛的生命力又要由她千千万万忠诚的党员,特别是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在实践中来体现。省、地、县是国家的实体,也是发挥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沿阵地。
《大树小树》以地处山区的南岭地委书记秦皓为核心,展开了由地区到村镇,由城市到乡村,由机关到家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生活,触及扶贫、下岗、抗灾、大型工程建设、反腐败和爱情婚姻生活等等社会热点问题,透析了人格建构、价值转换、情感波澜等等精神层面的问题。它没有某些电视剧的脂粉味儿和玄虚气儿,也不以搔首弄姿,花拳绣腿来掩饰内里的苍白,可以说是对特定时空中的时代生活作全景再现的力作。它显示了主创人员切实的人生姿态和艺术姿态,切实的生活积累和艺术追求。
这部电视剧的全景展开,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的塑造,特别是以人的精神塑造为焦点和贯穿线。编导以“大树小树”这个意象为剧名,明晰陈述了自己的意图。大树小树,层层叠叠,构成秦岭山区的生态结构和自然风貌,更是三个家庭,两代人成长和成熟的象征。几棵大树,像秦皓、邱时昌、李师傅,也包括在人
生路上有过一点踉跄的乔振玉、杨波,既是南岭社会实践的中坚,也是这里精神蓝天的支柱。几棵小树,像秦小舟、秦小佳、邱小宝、邱小溪、江帆、林凤珠,也包括心灵有过一点迷茫的秦雨露夫妇和柳梅,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性色彩,有的虽有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甚至弱点,却都很清纯可爱,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随着剧情的发展,观后便恍如进入了南岭青翠葱茏的山林之中。使耳旁会响起古人在《诗经·小雅》中的吟哦:“(小树)如竹苞矣,(大树)如松茂矣。”这是多彩的生活之林,也是多彩的人格之林。
在南岭的山林中,蕴流着一股凛然的正气。由于故事主要是在秦家、乔家、邱家三个家庭中展开的,又氤氲着一股温馨的亲情。一方面,正气因了亲情而避免了概念和生硬,显出人伦的亲切和常人的平易。于是,社会道德、时代精神与人性、亲情相互交汇,生活气息、感情色彩和思想质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也因为正气遇上了亲情,而有了血缘的、感情的、心理的种种障碍,显出了种种复杂性和深刻性而有了难度。主人公秦皓一次次越过亲情的障碍凛然而立,显出了共产党人信念的坚定和精神的不可摇撼。在正气和亲情的相互烘托和相互冲突中塑造人物,构成了这部电视剧的重要特色。
主人公秦皓和他的家庭,包括老伴杨波和其他成员,是电视剧着力塑造的一个形象群。通过地、县干部的工作关系,更通过自己的亲人来辐射时代和社会生活,介入全剧矛盾冲突和感情纠葛。和老乡长邱时昌几十年的交往背景,以及来到这个乡任职锻炼的儿子秦小舟,使秦皓和邱小宝兄妹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农村老百姓联网;通过做记者的女儿秦小佳使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网;通过杨波、江帆使他和乔振玉、冀春丽一家以及金矿一家联网;通过和顾专员领导的大型引水工程,亦即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战场联网;通过秦小舟和柳梅的爱情纠葛,又使作为父亲的秦皓多了一个感情展示的天地。三个家庭、十几个主要人物,就这样扭结到一起,使秦皓的形象有了宽而又稳实的生活基座和感情基座。
导演凌玲对全剧有深刻的理解,且艺术表现相当到位。特别对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外贯穿线的把握,准确而细腻。以现实主义再现的艺术方法为基础,融进了一些表意的手法。避免了有实无虚、密不透风的弊端,较好地发挥了画面、色彩、音乐、光效、空间感和空镜头暗喻的艺术表现功能,把这个多线头的、复杂的大制作驾驭得游刃有余。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壮哉,《风驰瑶岗》
霍大寿
大型话剧《风驰瑶岗》是一台崭新的革命历史剧,从题材的开掘视角到舞台的呈现方式都是新鲜的,带着鲜活的历史风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拿出这样一台好戏,不仅是对老一代革命家的缅怀,对我们今天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很大启示作用。所以,我由衷地祝贺安徽合肥的艺术家们,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磨这个戏,确实达到了大气壮美的艺术效果,震撼人心。
渡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仗,可剧本不仅让观众重温这一段历史,了解这场战争,还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写出了党的领袖们对中国命运的把握和一系列决策,很大气也很有情有义。戏的中心事件是渡江,渡不渡、怎么渡、什么时间渡,这都是戏里要交代的情节,但是作者的笔墨并不是在讲这个过程,而是在展现人,展现共产党人,突出为老百姓着想这个核心。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小平同志和总前委决定放弃炮击南京。谁都知道战争就是你死我活,打起仗来顾不了许多,但是共产党与任何剥削阶级不同,我们要考虑人民的利益,我们打的是正义的战争。打南京是打蛇打七寸,这个战术是对的,可为了保护南京老百姓的财产和历史名胜古迹,宁肯不炮击南京。这一笔写得非常好,这是正义战争的道德基点,也很符合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特点和他作为总前委书记那种政治家的眼光。
《风驰瑶岗》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它的史诗性叙述方式,编导追求“用散文诗式的意境托出一个历史的横断面”。这种呈现方式与过去革命历史题材的戏不同,矛盾斗争的双方主角不在同一空间里直接交锋。我理解这种写法,这是素材决定的。渡江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国共两党争夺人心的决战,“让人民去选择,跟共产党走,还是跟国民党走”,编导像撒豆子一样将人物撒开了一个面,再一个个地将其收回到代表正义的一方来,这时,历史的天平倾斜了,蒋家王朝完蛋了。要反映这么大的历史趋势,没有相应的形式不行,作者改了十二稿,最终找到了。写蒋家,三小段戏如“枯藤老树昏鸦”,几笔勾尽;写总前委几位老帅,也仅在节骨眼上大笔一挥:刘伯承的雨夜看水,陈毅的泥鳅宴,洋洋洒洒,令人叫绝。
作者运用了古典诗词式的空灵去架构戏剧情节,对时空进行跳跃,对素材进行删减,这不仅把她自己的创作灵感从历史史料中解放出来,也带着观众透过历史去看人物。空灵本身很有想象的张力,再被导演等二度创作者们体现了丰富了,就会调动起观众的想象,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使这出革命历史剧凝重而不沉重,大气壮美的原因。
壮哉,《风驰瑶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