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八方风情汇京华曼舞欢歌咏盛世
——写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胡果
金风悄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幕将启。9月15日至25日,八方情韵聚京华,弦歌动地舞生风。
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轻灵的孔雀舞,雕塑出傣家少女的优雅;刚劲的牦牛舞,挥洒着康巴男儿的粗犷。马头琴低回,倾诉着大草原的深沉辽远;都他尔欢快,弹奏出戈壁滩的奔放热忱。几句对歌,闪烁着八桂壮家的机智幽默;一曲花儿,传递出河湟回乡的坚贞情怀……可以说,一段舞,就是一部飞扬的民族历史;一阕歌,就是一方土地怦怦跳动的心脉。中华文明的悠悠长河由此光影斑斓,民族文艺的百花园地因而多姿多彩。
21年前的1980年,也是9月,56个民族的文艺工作者带着冰河解冻后的欢欣奔向北京,共赴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秋响起了春的旋律。21年一台戏,盛世弦歌万千情。这21载,是共和国走得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民族民间文艺长足进步的年代——
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优秀作品优秀人才源源涌现。10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孔雀奖”成功举办,51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活跃民族地区;
万里边疆文化长廊玉带轻舞,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到1999年底,全国共有民族文化事业机构9935个,从业人员63088人。1992年启幕的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覆盖91个地州盟市7300多个乡镇,投入资金63.73亿元;
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积极抢救,民族文化生态合理保护开发。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已被列入《文化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由56个民族的5万余名文化工作者参与搜集、整理的《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已编辑出版142卷195册;
民族文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族地区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全部建有中等艺术学校,国家民委直属的高等院校、文化部直属的高、中等艺术院校内,也常年开设少数民族班。
21年的历程充分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没有广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就没有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累累硕果;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又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推助力。
锣鼓声声,大幕开启。21年后的会演,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艺事业的盛大检阅,更是中华大家庭迈进新世纪的从容亮相。56个兄弟民族,42场连台好戏,唱响团结、繁荣、进步的时代强音。2001年的金秋,迎来最动人的收获。(附图片)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五彩缤纷忆往昔
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回顾
刘铁珊
1980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轰动了首都北京。历时一个月的会演,集中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说唱、戏剧艺术的丰富多彩,呈现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
五十六个民族阖家团圆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一次会演,全国56个民族,不分人口多少,都有自己的艺术家参加演出。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6个民族的95名代表来自全国各地,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
56个民族,56朵艺术之花以不同表演形式同台展示,使会演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精彩纷呈的节目不仅受到首都人民和文艺界的盛赞,也在外国观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会演,各民族之间增进了了解,加强了交流,会演自始至终充满着兄弟情谊,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盛会。
少数民族艺术五彩缤纷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56个民族的代表表演的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
维吾尔族的民间打击乐器手鼓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次会演中维吾尔族手鼓演奏家阿不力孜在他自创自演的手鼓独奏《丰收》中,以丰满圆润的音色,急骤多变的节奏,对比强烈的力度、活泼健朗的舞姿,生动地展现了新疆人民欢庆丰收的情景。回族歌舞剧《曼苏儿》突出民族风格,首次尝试用回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花儿”来写唱词和对白,展现了回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美的内心世界。基诺族原是以狩猎为主的民族,每当捕获猎物,猎手就砍倒竹子,敲起竹筒,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次会演,使基诺族的竹筒演奏首次登上了文艺舞台。
民族艺术人才群英荟萃
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之前,我国曾于1964年举行过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那时只有500多名代表参加,大部分是业余的,有些少数民族还没有节目。这次会演不仅阵容扩大了,参加会演的代表达2000多人,而且许多少数民族有了一支相当水平的创作队伍和一批训练有素的演职人员。
这次会演人才济济,群英荟萃。除了人们熟悉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蒙古族的金花、云南白族的赵履珠等人外,又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新歌手。历时一个月的会演上演了300多个节目,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重视。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好花红
贵州省参演剧目、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红》,是一朵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烂漫山花。它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了传统民间艺术精华,并在不断的发掘、积累和创造中完善。
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贵州省歌舞团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大胆创新,完成了这部艺术精品。整台歌舞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质朴的泥土芳香,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将浪漫的艺术手法与先进的舞台技术有机结合,融民族舞和现代舞为一体,生动体现了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整台歌舞宛如一幅壮美的民族风情画,睹之心驰神往。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元朝帝师八思巴
《元朝帝师八思巴》是一部以13世纪吐蕃(今西藏)高僧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和蒙亲汉的史实为题材创作的话剧。八思巴为蒙古汗国创造了新的统一的文字,沟通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他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坚定不移、力排万难、舍生忘死,粉碎了吐蕃旧领主的分裂阴谋,并与汉僧刘子聪鼎力协助蒙古汗国健全了体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了民族的融合,使吐蕃正式纳入中国元朝的版图,对祖国的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剧通过对吐蕃族八思巴、蒙古族忽必烈、汉族刘子聪等人物的着力塑造,表达了“民族和合、中华一统”的宏大主题。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彩云之南绽奇葩
程肇琳刘满佳
美丽的土地,众多的民族,浓郁的边疆风情,构成了云南省的神奇意境,26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丰富多彩又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0年,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大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民族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一批高水平的创作、编导、表演人才茁壮成长。
2001年金秋时节,又一个民族团结的喜讯让云南各族人民激动不已:北京将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了集中展示云南民族文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云南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开创新世纪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云南省提出“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突出云南特色,争取优异成绩”的要求,精心推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彩云南现》。
《彩云南现》艺术地描绘了云南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秀美壮丽的山水风光。各族艺术创作人员团结协作,整台晚会全面完整的加工修改已历三稿。在创作和排练中,分章节修改8次,修改最多的舞段“金牛舞”达12次之多。
为了使《彩云南现》实现气势恢弘、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充分反映云南26个民族以及其中15个云南独有民族丰富的生活和多样的艺术风貌,这台晚会决定,让26个民族的演员都走上舞台,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的84名演员,以云南省歌舞团演员为主,再加上红河州歌舞团、省杂技团以及德宏州、怒江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等地州县歌舞团、文工团的演员,使云南省各民族之花在舞台上争奇斗妍。主要演员包括壮族、普米族、藏族、白族、拉祜族、回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基诺族、布朗族,有许多是云南省独有民族。
从7月6日集中排练,到9月1日在昆明舞台上正式亮相,演员们没有一个节假日休息,每天早、中、晚练三次,汗水湿透的练功衣裤没有干过,磨破了的练功鞋要用大箩筐才能装下。导演一丝不苟,演员毫无怨言,演职员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打造精品。
总导演李正荣说得好,是民族团结、群策群力,才使《彩云南现》这朵艺术奇葩开得绚丽夺目。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李德洙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扬弃和更新,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和贴近当代生活,才能反映出文化的先进性,也才能转化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
首先,必须遵循“借鉴吸收优秀文化”的原则。就是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逐步摆脱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旧的思想和观念形态的影响,在价值取向、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形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克服一切消极因素,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真正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成为反映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成为反映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成为反映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借鉴吸收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
其次,必须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一,在进行经济建设和开发中,应当注意对这些资源的涵养、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辩证关系,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努力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民族文化发展的优势和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坚决防止盲目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第三,必须坚持发展,不断创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任何一种优秀文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青春,才能成为现实生活永不枯竭的推动力。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程证明,只有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并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才能繁荣兴旺。
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当前,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服务大局,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二是要加大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要动员和鼓励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之中,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努力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其激励和教育作用,丰富民族文化。三是要加大投入,尽快做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普及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四是要加强规划,把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到现代化建设、西部大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要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努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我们相信,只要各民族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我们一定会开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一九八○年,参加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各族演员参观天安门广场。(老照片)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唱响民族团结颂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撷英
筱敏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即将开幕。这是继1980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之后的又一次民族团结盛会。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等37个代表团56个民族的3000多名文艺工作者将汇聚北京,为首都舞台奉上连台好戏。
东方鼓乐:擂出民族风采
会演开幕式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全国各民族的优秀艺术家共同创作、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表演的大型民族鼓乐舞——《东方朝阳》将为文艺会演拉开序幕。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将如何表现主题呢?会演组委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一“锤”
定音:用鼓。开幕式上让鼓唱主角,以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鼓为载体,以各民族的鼓舞、鼓乐表演为纽带,把中华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用激越的鼓声体现中华民族跨入新世纪团结奋发的精神面貌。这一创意,使此次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总导演、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跃灵感勃发。
雪域高原的藏鼓,翡翠南疆的象脚鼓,海兰江畔的长鼓,古老壮乡的铜鼓,天山南北的手鼓,黄河之滨的腰鼓……激昂喧腾的鼓声,汇成新世纪中华儿女并进齐发的铿锵足音,擂出古老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心。这一盛景,将呈现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
这台以鼓唱主角的开幕式晚会,让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打击乐器满堂生辉,尽显风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式晚会上亮相的每一面鼓都是货真价实的原版器乐鼓,届时,观众可以真正见识到不同民族的地道的器乐鼓。各民族原汁原味的器乐鼓荟萃同一台节目中,这在以往任何文艺演出中都未曾有过。
参演单位:积极筹划准备
此次会演距1980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过了21年。为了展示各地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各省(区、市)都积极要求参加文艺会演。组委会原先准备让少数民族分布较少的东部和散杂居地区少出一些节目,或者两三个地方合出一台节目,没想到很快得到反馈:能不能让我们每个地方单独出一台节目?结果,组委会原先预定准备30台节目的计划很快就被打破,最终正式参演的节目,达到42台……
此次参演代表团的规格也极高:率团来京参加会演的团长,都是当地分管文化艺术的副省级领导,有的甚至由一把手亲自率队,民族文化、艺术成了展示地方成就、走向外面世界的桥梁、纽带。
会演剧目:打造精品力作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特色有三:
一是演出规模增大。1980年的第一届会演有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的代表团参加,这一届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央民族歌舞团的37个代表团参加;第一届会演共演出28台剧(节)目,这一届有42台;第一届有2000多名文艺工作者参加,这一届则是3500多名。
二是艺术门类齐全。第一届会演做到了全国56个民族都有演员或代表参加,而此次会演56个民族都有节目参加。这一届文艺会演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门类,形式丰富多彩,也弥补了上届会演艺术门类不全的缺憾。此次会演新增的艺术门类有地方剧种黄梅戏、扬剧、歌舞诗、曲艺晚会、京剧、儿童剧、话剧等等。
三是艺术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少数民族题材文艺创作得到许多发达地区和汉族艺术家的重视,他们与少数民族艺术家一道共同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风格多样的优秀文艺作品。如黑龙江省代表团创作的歌舞《山风·水韵·草原情》,展示了世代聚居在黑龙江的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生活;四川省为了这次晋京演出,到凉山、阿坝、甘孜等地考察了100多个节目,从中挑选、加工、创作出民族歌舞《七彩天府》……此次参演的节目有不少作品还获得过国家大奖,如陕西省代表团的歌剧《张骞》,曾荣获文华大奖;河北省代表团的话剧《圣旅》曾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
让我们祝福,让我们期待。荟萃各民族文艺精品的会演,为艺苑增辉,为金秋添彩。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草原风
蒙古族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族民歌分长、短调两种。长调字少腔长,嘹亮悠扬,节奏自由,流传于牧区,体现了草原辽阔的气势和牧民宽广的胸怀;短调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节奏规则,节拍固定。蒙古族舞蹈也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热情、豪放的民族气质。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湘西女
湘西的扎染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它是湘西扎花女通过纺、织、扎、染、漂一道道工艺精心制作出来的。扎染扎进了劳动之美,生活之美。
《扎花女》是湘西的艺术家们为了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而创作的。他们整整琢磨了三个年头,从去民族山寨采风,到下染匠铺学习扎染的每一道工艺,直至构思、创作、排练,每一步都走得扎实。1997年,《扎花女》首演便荣获湖南省“田汉大奖”。为了参加此次会演,创作者们又反复修改,力争打磨出一部民族舞蹈精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