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名人生活
勤奋学贤友谊使者
——记泰国公主诗琳通
本报驻泰国记者孙伟
泰国诗琳通公主的名字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但对她聪慧质朴、勤奋好学的秉性以及她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泰中友谊作出的贡献,人们也许了解得不多。
诗琳通从小热爱学习。1958年,她年仅3岁就进入皇家吉拉达学校学习泰文和英文,在学校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考试成绩都给普密蓬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带来喜悦和宽慰。1968年,公主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全泰国第一的成绩。1973年,毕业于吉拉达学校高中部的诗琳通,与普通泰国人民的子女一样参加高考,以总分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泰国最高学府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系。她选修了泰文学、历史、巴利文、梵文等专业,1977年毕业考试中,她以平均3.98的分数获全系第一。毕业典礼上,普密蓬国王亲自为朱大毕业生颁发证书,公主从父王手中接过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连续4年获全系考试成绩第一的金质奖章。
诗琳通公主此后并没有中断学业,1980年和1986年,她又以优异成绩先后获艺术大学东方文字考古学硕士、朱拉隆功大学巴利文和梵文专业硕士、诗纳卡琳大学教育发展专业博士。
公主对语言文化有特殊的兴趣。在已精通英文、法文、高棉文、巴利文和梵文后,她于1980年打算开始学德文,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诗丽吉王后喜欢音乐和语文,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柬埔寨、越南等近邻国家的语言文化更感兴趣。王后建议诗琳通:“学中文吧,而且一定要学会。”
从那时起直至今天,诗琳通先后师从9位中文教师,以其天资和超乎常人的勤奋,刻苦学习中文,进步很快。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说明了她当时的中文造诣。1994年冬访问哈尔滨时,泰国译员把“冰雕彩灯”误译为“踩灯”,诗琳通立即纠正了他的译法,并向他耐心解释两个字的不同含义。
学习研究中国语言文化,激发了诗琳通公主对中国的向往。1981年5月,她首次访问了中国,成为泰国王室成员访华第一人。20年来,她已14次到我国访问、考察、研修,对促进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一次访华归国不久,她就以饱满的热忱写成了厚厚的游记《踏访龙的国土》,此书出版后,又4次再版,共印行5.5万册;访问考察丝绸之路后,她很快写作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纪实文学集《平沙万里行》;东北三省之行后,出版了5卷本《云雾中的雪花》;1995年2月访问云南,她接触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历览大理、石林、西双版纳等名胜,归国后写了《云南白云下》,此书被泰学术界誉为“妙笔生花、美不胜收的好书”;1996年8月,她乘船游长江三峡,考察三峡大坝工程,汲取水利水电知识,行程结束后写了《清清长江水》一书;1997年访问广东并以贵宾身份参加香港回归中国盛典后,写了纪实专著《回归大中华》,泰国多家刊物转载了其中部分重点章节;1999年4月访问江浙水乡后,写了《江南好》,泰国文学界把该书誉为“用文字的鲜花巧妙扎成的文学花束”。这7部作品中的前3部已译成中文出版。
特别有意义的是,公主每次访华,每出版一本有关中国的书,都会在泰国掀起一次“中国热”。泰国游客近年赴中国的丝路之旅热潮、长江三峡热潮和西双版纳热潮,都是在公主的影响下兴起的,至今热度不减。
诗琳通公主不仅著书向泰国人民介绍中国,还亲自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由她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王蒙的《蝴蝶》、方方的《行云流水》两部中篇小说深受泰国读者欢迎,已多次再版。她深爱中国古典文学,克服许多困难翻译了100多首唐诗宋词,从中选出几十首,出版了两本译诗集《神韵闪耀》和《琢玉诗词》,后者已再版5次。诗琳通因此成为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泰文出版的第一人。由于公主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诗纳卡琳大学聘她为中国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身为泰国陆军上将,还为拍尊拉宗诰陆军军官学校编写了关于中国近代史若干重要事件的讲义,用作该校学员东亚史课程的教材。
去年3月17日,中国教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为诗琳通公主颁发“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这个奖项是专为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的外国友人设立的。诗琳通公主荣获“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当之无愧!
诗琳通曾说,中文可以把人引导到地球上文化最丰富的国度,而且越学越能体会到它的广博和深邃。她对自己的中文水平总是不满足,今年2月14日又应中国教育部长陈至立邀请,赴北京大学研修一个月。结业时,北大为她举行了该校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和学术演讲会。诗琳通公主用中文作了题为《泰国艺术中的中国文化》的演讲,在近一个小时中,与会者不时对她声情并茂、内容丰富的演讲报以热烈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公主在1972年17岁时写的《莫要虚度光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人类的生命与宇宙万物相比,实在是太短促了。我们不应该一事无成,让这短暂的光阴白白流逝,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一些有益的东西,让我们的名字铭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现在,她以自己独到的方式为促进中泰友好作出的贡献,已使她在两国人民中享有盛名,这种贡献今后也必然成为长久惠及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附图片)
诗琳通公主1990年在中国嘉峪关留影。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包饺子比赛
曾文彬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他个头不高,但长得十分精神、干练;他已年过古稀,但精力充沛,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他是日本人,但对中国充满了友情。他就是长崎县第二大城市佐世保市的市长光武显先生。我在长崎任职期间结识了他。
1997年5月中旬,我应他之邀,前往佐世保参观访问。在丰盛的晚宴上,我们一面品尝充满清香的日本酒,一面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当今。我们从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谈到两国友好关系建立的艰辛,从两国文化、思想的渊源关系谈到现今密不可分的经济合作与民间的各项交往,从历史的教训谈到人民的世代友好,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酒兴之余,他兴高采烈地谈起了他的简要身世。他说他出生在我国青岛,长在锦州,直到13岁时才返回日本。他父亲是药店老板,母亲操持家务,很会包饺子,他因而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学会了包饺子,现在有空还经常在家里包,以享受中国的这一特有的饮食文化。正好我也会包饺子,于是我们立即约定于9月6日下午在中国驻长崎总领馆进行一次包饺子的比赛,看谁包的饺子味美好吃。
是日下午,他带着夫人、市府的主要官员以及10多名记者,包括两家电视台记者共20多人来到了我们总领馆,经过一番寒暄后,我们即按照预先约定的程序拌馅、包、煮、评、奖几个环节逐步向前推进。
我们商定,为了节省时间,做馅的材料各自事先准备好。我做了两种馅:白菜猪肉和酸菜猪肉;市长准备的馅则是绿豆芽和猪肉。包饺子正式开始时,会包的人分成两组,分别协助我们两人,他们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我和市长认认真真地包。我看了市长包的饺子,还真不错,形状扁平,大小均匀,只是立不起来。我包的则能站立,显得四平八稳。记者们一面观看,一面采访、摄影,场面十分活跃、欢快。到了品尝、评比的时刻,气氛还多少显得有些紧张,大家都说“太香了,太好吃了”,但投谁的票为好,不少人都表现犹豫。由于我馆事先商议过,比赛要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馆员可不投票,最好让对方取胜。结果果真如此。当宣布结果时,会场欢呼雀跃,日本友人十分兴奋,市长更是喜形于色。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在第二天当地的报纸和电视上都进行了报道。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包饺子比赛成为长崎人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影响之大出乎意料。光武显市长包饺子的那种认真劲,他对朋友的那种热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活动大大增进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1998年8月中旬,我应长崎县日中亲善协议会佐世保支部(支部长是光武显先生)的邀请,就当时我国的形势进行讲演。当我讲到当时我国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洪灾,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中国党和政府正全力领导中国人民奋力抗灾后,光武显先生当即发起了向我国灾区捐助的动议,受到全场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解囊,不一会,就募集到54万多日元,当时折合人民币近5万元,这是日本长崎最早的一笔捐助。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佐世保各界陆续向我国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也是我忘记不了的事。
光武显先生是我一位远方的好友,我遥祝他像我1999年2月离任时为他书写的两句话一样,“架友好桥梁,书世纪新篇”。同时衷心地祝愿他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为日本与中国,为佐世保与厦门、与青岛、与大连的友好谱写更多更好的篇章。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雕塑集萃
本报记者于宁摄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界最大“苹果”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布格小镇是全加著名苹果产区,小镇居民10年前在401高速公路边上建了一座苹果形状的博物馆。在这个14米高的大“苹果”内,分三层陈列着早期种植和加工苹果的器具,登上苹果顶平台,还可瞭望附近的苹果园。馆内的资料告诉参观者,小镇加工厂至今已卖出180多万个“苹果派”。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邹德浩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衬衫
据最新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意大利一家公司最近用形状记忆合金纤维织出一件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衬衫。这种衬衣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纤维和尼龙混织而成,比例为5根尼龙丝配一根镍钛合金丝。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温度下会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因此在周围温度升高时,这件衬衣的袖子会立即自动卷起来。
据称,这件衬衣还不怕起皱,即使揉成乱糟糟的一团,用电吹风吹一下,马上就能复原,甚至人的体温也可以自动把它“熨平”。此外,它还可水洗、不易引起皮肤过敏。(据新华社电)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带枪的人
杨叙
要让自己承认是一个叶公好龙式的人物,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可是我不得不承认。
在我长成中年人以前,我像男孩子一样喜欢舞“刀”弄“枪”。“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是个“叶公”。
发现这个令人难堪的事实是来到巴基斯坦之后。就在启程的前3天,我忽然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条消息,说是我驻巴工作的某同志遭枪匪抢劫,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英勇牺牲。3天之后,不但这条消息得到证实,而且还有许多耸人听闻者接踵而至,诸如汽车被枪匪劫走,某市场枪战死伤多人等。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可惜巴基斯坦到处都是带枪的人,想不见是不可能的。
大清早睁开眼睛,未出院门,先就看见带枪的人,那是门口的保安。大凡伊斯兰堡有模有样的宅院前都有保安,他们受保安公司管理派遣,两人一班,昼夜24小时执勤,配备的是微型冲锋枪。只要有人出入院门,他们就一溜小跑地开门关门,右手敬礼,左手荷枪实弹。我朝他们招手微笑,一半是感谢他们的服务,一半是景仰他们手里的家伙。
下了班逛商店,磕头碰脑还是带枪的人。钱庄、珠宝店门前的回廊上到处游荡着头戴贝雷帽、怀抱双筒霰弹枪的保镖,他们用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注视着往来顾客,大口径的枪管黑黝黝的,泛着一层蓝光。知道的说是人民保安为人民,不知道的后脊梁沟阵阵发凉。
这些带枪的人好歹还是有组织的,要是往偏远的地方去,就有点儿全民皆兵的意思了。山洼里土路上,到处都有武装到牙齿的人,他们大摇大摆,趾高气扬,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长枪短枪叫他们不可一世。
带枪是巴基斯坦男人的时髦,不背枪的男人就像没有胡子的男人一样难看。这种时尚大约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流行开来的,作为阿富汗的后方,巴基斯坦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支枪就能照葫芦画瓢的能工巧匠,白沙瓦、斯瓦特的枪市都很是火过一把,白沙瓦附近的塔拉曾经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军火生产中心,闻名世界的“枪城”,那里仿制出售的各种枪支以假乱真,令人眼花缭乱,从来复枪到重机枪无所不有,甚至能够买到反坦克炮。枪自然不是吃素的,高兴的时候,比如集会、游行、婚礼,枪口可以抬高一寸,当鞭炮用;不高兴的时候,比如政见不同、宗派争斗、冤家路窄,那就免不了有人做枪下之鬼了。
叶公见到真龙下凡,尽管“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毕竟可以“弃而还走”,我怎么办?
前些天出门,忽然发现门卫手中空空如也,一打听,才知巴基斯坦政府近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禁止公开携带枪支,停止发放新枪证,取缔枪支市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承认自己属于叶公者流,总比天天看见那吓人的东西“窥头于牖,拖尾于堂”来得轻松。
趁着世界的丧钟还没有鸣响之前,永别了,武器。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进海明威故居
曹继铎
怀着神话般的向往和欣悦,我终于有机会来到美国芝加哥市郊橡树镇一幢普通而陈旧的二层小楼。楼前的草坪上,一丛丛金黄色的迎春花正在盛开,散放着淡淡的清香,增添了这儿的盎然生机。随同鱼贯而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人流,我走进小楼,这里便是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老人与海》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故居。
先到一楼参观。此时一种对海明威的仰慕和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使我不由得想到他的《老人与海》中最令我赞赏的这样一段描述:“黑色的军舰鸟是个大帮手。船梢的那根细钓丝绷紧了,原来在他脚下绕了一圈,于是他放下双桨,紧紧抓住细钓丝,动手往回拉,感到那小金枪鱼在颤巍巍地拉着,他越往回拉,那钓丝就越颤巍。他看见水里蓝色的鱼背和金色的两侧,然后把钓丝忽地一甩,使鱼越过船舷,掉在船中。鱼躺在船梢的阳光里,身子结实,形状像一颗子弹,一双痴呆呆的大眼睛直瞪着,动作干净利落的尾巴敏捷、发抖地拍打着船板,砰砰有声,逐渐耗尽了力气。”
无疑,书中这段精彩的描述,立即把读者带到鲜活而美妙的意境中,同书中的主人公、同作者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由此足见作者对于生活掌握得多么细致入微,而又描述得多么生动传神!真是入木三分,令人击掌叫绝!海明威在创作中,一贯主张“生活接近于自然,写作接近于自然”。而他这种实践乃至创作的成功,从成名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其声名、其作品,历久不衰,一直蜚声于世界文坛,恐怕这是其根本原因所在了。
海明威一生酷爱生活,兴趣广泛,而且还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在他的故居,可以看到他幼年时用过的提琴,画过的画品,拣来的贝壳、石头、枫叶,以及在森林、湖边用过的帐篷,还有用榛子喂松鼠、在密歇根湖边钓鱼、在芝加哥河中划船的照片,这些都是最好的见证。他在一生中,足迹到过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他曾经是大西洋上飘荡的渔夫,他在非洲坦桑尼亚炎阳的照射下猎过猛兽,他在西班牙斗牛场上当过斗牛士。在战地,他被炸伤,却幸免于难;在非洲,飞机在丛林坠落,他涉险生还。他曾说:“小说中的人物,一定要从作家曾有的经验、知识、脑海以及他的心灵深处投映出来。”的确,他的这些真实体验,融入笔端,化为他写作的素材,创作出举世流传的佳作。
海明威仅有72年的人生之旅,却拥有非凡的传奇般丰富广博的生活经历,从而铸就了他精美而众多的名作。诸如《战地春梦》、《午后之死》、《非洲青山》、《雪山盟》、《战地钟声》、《老人与海》……这些作品,大都被改拍成电影。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从一楼到二楼,拾级攀登,或许由于楼房陈旧,楼梯不时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使人们上楼时不禁倍加小心。在二楼,我们来到了他诞生的房间,这里只有一些简朴的摆设和用具。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就在这里诞生。他少年时期也在这儿度过。
在海明威故居参观,使我获益良多。在这个绿树成萌的美丽城镇,珍藏有海明威童年的回忆,有海明威少年时的身影,也有海明威成长的足迹。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花香搀和着浓浓的书卷味儿扑面而来,我的耳畔仿佛传来海明威的话语:“写作是一项永不止息的挑战,它是我所有经历中最艰难的工作,因为这个缘故,我坚持写作。”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连载
别致的舞蹈
——探访“矮人国”之四
刘梦熊
傍晚时分,我们跟着俾格米妇女又回到了“林中小村庄”。刹那间,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竟下起倾盆大雨,我们全都挤进了酋长的“宫殿”。
40多分钟后,雨渐渐地小了。这时,丛林深处传来了粗犷的歌声,部落里的男子汉狩猎归来了。导游迎上前去向酋长介绍了我们的来意。酋长不但表示欢迎,还热情地挽留我们在此过夜,这自然是求之不得。
妇女们烧起了篝火,将刚猎获的兽肉挂在木架上,烘烤起来。顿时,空气中充满了诱人的香味。待肉烤熟,就从锅里盛出木薯糊,就着兽肉吃起来。酋长再三邀请我们共进晚餐,被我们婉言谢绝了。
为了证实矮人的身高,在征得酋长的同意后,我们认真量了几位俾格米男子的身高。结果发现一般只有1.3米左右,1.45米就算是部落里的“第一巨人”了,他们的体重不过四五十千克。别看他们身材矮小,却长得非常结实。与身高相比他们的手显得特别长,这可能是长期的攀援狩猎的结果吧!他们还喜欢在手臂和胸脯刺花刻纹。他们也是全身赤裸,身上似有一层细细的绒毛。
饭后,酋长通知村民:抓紧化妆,准备跳舞。
这里,没有现代化妆品,也没有服装,这些矮小的舞蹈家们怎样打扮自己呢?
只见他们采来翠绿的香蕉叶,平铺在地上。他们又从各自窝棚里捧出一包包用干香蕉叶包裹的“化妆品”———红、黄、紫、棕、黑等颜色的泥土。我们顿时傻了眼,难道泥土也能化妆?但见他们将各种颜色的泥土,放在香蕉叶上捻细,加少量的水拌成糊状泥浆,涂抹在脸庞、胸脯和手臂上,因为没有镜子,还得互相帮助,作最后的修饰。
他们的服装也是随心所欲别具一格:上身,不论男女老少都是赤裸的,有的姑娘在胸脯扎上一条带叶的绿色藤条,有的姑娘穿上植物纤维制作的“短裙”,有的在臀部缚一束带叶的树枝或茅草,孩童们挂上象牙珠串成的项链,真是五花八门,各出奇招。
随着酋长一挥手,参加舞会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童,总共四五十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伴随着长鼓和“利肯贝”(一种用扁平木匣子和钢丝制作而成的古老乐器)的“咚咚”“当当”之声,翩翩起舞,真像一个大型歌舞团在演出呢!舞者抖动胸部,扭动腰肢,边歌边舞,节奏愈来愈快,不时还倒地滚翻。
接着,几个俾格米姑娘在长鼓和“利肯贝”的伴奏下,以缓慢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舞姿,表演了俾格米妇女采摘野果、捕蛇、抓兔等生活情景,舞姿优美,形态逼真,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舞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为了感谢俾格米人的精彩表演,我们将事先准备好的药品、火柴、食盐(中非食盐奇缺,比白糖还要珍贵)等送给酋长,还通过导游向他介绍了药品的使用方法。酋长叫每户采来一片香蕉叶铺在地上,当着众人,将这些小礼物平分到户,村民们拿到这些“灵丹妙药”,纷纷向中国客人表示感谢。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陶瓷也能做毛巾
说起陶瓷谁也不会陌生,杯盘碗盏,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家家都离不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陶瓷的实用功能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新技术可以用陶瓷来制作毛巾。初听起来似乎很难让人相信,但是这种能自行消除异味并能杀菌的陶瓷毛巾,已由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来。它是用70%的棉纱和25%的特制尼龙丝织成,尼龙丝内含有抗菌陶瓷超细粉。这种毛巾不仅吸水性强,而且手感十分柔软。(任务/编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