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产权关系明晰国家个人“双赢”
三明推行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
本报福州8月11日电记者赵鹏报道:自1999年以来,福建省三明市以“明晰产权,分类经营,落实承包,保障权益”为宗旨,全面推行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不仅使国家每年从林地使用费中增收1400多万元,而且参与改革的林农平均每亩也可增收8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国家农民双受益。
三明市现有山林2800多万亩,其中88.5%的山权和80%以上林权属集体所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山林集体所有的产权不清、机制不活、监督乏力、分配不公等诸多弊端越来越突出,林农积极性受到挫伤,林业生产经营也每况愈下。从1999年7月起,三明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一把手任组长的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小组,抽调全市42名市县领导和3600多名林技人员,以挂片包干的形式逐村逐户落实林营改革。为了避免“一刀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三明市先后探索出多种林营体制改革模式:划片投标、押金承包、比例分成;产权到户、联户经营、比例上缴;产权到户、自主经营、定额上缴;林地租赁、谁造谁有、收入归己;公开招标、有偿转让;规模经营、形成实体;招聘人员、按劳付酬。多元化的改革模式迅速调动起全市林农的参与积极性。截至今年上半年,三明市累计已有1640个行政村完成改革,改革山林面积2337.5万亩,分别占总数的95%和97%以上。如今,三明市林农平均每立方米的木材可增收100多元。
三明市近日又补充出台了《关于木材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允许林农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处置自己经营的林木,产销直接见面,切实减少中间环节和各种不合理收费,确保全市林农经济利益得到最大保障。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东北虎再现蛟河
本报记者李忠春
吉林省蛟河市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脉过渡地带。近两年,这里多次发生农民放牧的黄牛被林中东北虎伤害的事情,最近情况怎样了?记者于8月上旬到蛟河实地进行了采访。
一见面,林业局林政科科长张宝森便告诉记者,7月10日下午,蛟河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在前进乡平地沟村东大坡发现了20多个清晰的虎蹄印,东北虎又在蛟河露面了!
最先发现东北虎的是当地两位农民。当地农民有牲畜野放的习惯,7月6日上午,平地沟村村民许文祥、宋畅到东大坡沟里找牛,发现牛犊三死一伤,一旁还有虎踪。因心里害怕,他们立即把伤牛牵回了家,然后迅速报告当地政府。
7月7日,他们又到东大坡找牛。在背坡的小道上,他俩恰与老虎撞了个正着。当时,他们与老虎相距大约七八十米,由于害怕,连虎的模样、数量都没看清,转身就跑。得知此事后,蛟河市林业局、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公安局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于7月10日前往现场调查取证。
当日下午,调查组在现场的山坡上发现一堆牛的残骸。离此不远的山坡上,牛头、牛腿、牛皮、牛肠等四处散落。
调查组在现场发现20多处清晰的虎踪。
经测量,大的虎踪长10厘米,宽14厘米,中间趾长7厘米;小的虎踪长17厘米,宽14厘米,中间趾长4厘米。据初步判断,可能是一公一母两只虎,或是一母虎领一虎仔。
参加此次取证工作的林业局郑义才同志向记者展示了现场拍摄的照片,虎踪清晰可见。
蛟河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凤琴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来,蛟河市加强了禁猎和枪支收缴工作,1998年以来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境内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充分保护。全市境内已有梅花鹿、黑熊、狍子等野生动物30多种,林蛙等两栖动物20多种,鸟类170多种,境内建成了两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如今的蛟河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到上饶市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送到农家。图为大学生与农民探讨种植技术。夏内信摄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法官办案拖拉将被“红牌”罚下
长兴县法院整改动真格
本报杭州8月11日电个别法官办案拖拉,致使一些案件久拖不结,影响司法公正。浙江省长兴县法院最近下决心进一步开展整改,他们宣布:已超审限案件必须在8月18日前审结,如果主审法官不在限定期限内审结,按违法审判予以追究。这就意味着,如不按期结案,法官将被“红牌”罚下,免去审判员职务。
今年,浙江省长兴县法院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扎实整改,向久拖不结的“抽屉案”开刀。院党组表示,今后凡发现有超审限的案件,出现一件追究一件。1至7月,长兴法院办结各类案件2221件,解决争议标的7699.6万元,刑事案件审结率同比提升48.2%,执结案件同比增加28%。
针对少数干警违规吃请问题,他们制定了整治吃喝风的具体措施,规定凡接受当事人及委托人的吃请、娱乐,尚不够纪律处分的,按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处理;违规吃请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最高法院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实行举报奖励和明察暗访制度,发现违规人员即登记在册,严肃查处,对屡次发生违规事件的,追究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责任。目前,对群众反映违规吃喝的两名法官,院纪检组正在核实查处。(江南许金芳)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净化硬化绿化美化
太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本报太原8月11日电记者刘杰报道:山西太原市坚持不懈地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气象部门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太原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7%、38.3%和30.7%。从空气质量日报来看,太原上半年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54天,而去年全年仅有45天。
太原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太原下决心关停取缔了污染严重的小企业3000多家,对列入达标的19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行了限期达标,拔掉了700多根烟囱,实行热电联产,推进集中供热,减少取暖热源的污染。为了净化大气,全市更换了8300多辆黄“面的”(出租车),以减少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为了净化水质,市里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对城市垃圾也采取了强化管理。近年来,他们还把数千条大街小巷进行了拓宽硬化,治理了二次扬尘。
目前,太原全市园林绿化面积已达4000多公顷,有170多万平方米水面、130多万平方米绿地,全长6公里的汾河公园的建成,使全市人均绿地增至5.7平方米。爱美的太原人不光建起了一批典雅大方的住宅区,还把45条主要街道和繁华商业区装上亮丽灯饰。柳巷、三墙路、文庙等地方保护完好的千年古柏、唐槐,更让人了解到太原的好环境来之不易。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兴水利台几村满目葱茏
靠天收土不禅赤地生烟
本报记者刘亮明
盛夏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台几村,只觉凉风送爽,庄稼满目葱茏,一望无边;一条条节水塑料管把井水哗哗送到田里。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紧邻的土不禅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赤地生烟,偶有星星点点小苗,也都旱得直不起腰来。村民人人眉头紧锁。
“咱井里有水,心里不慌,不怕老天变脸。”站在自家一丈多高的玉米田埂上,台几村农民高伟占志得意满:他和另两户村民去年筹措近万元钱合打了一眼机电井,3户人家的近30亩地都成了水浇地。他家的8亩多玉米“至少能收3500公斤”。台几村1300口人,这两年打了38眼机电井,有了近2000亩水浇地,天再旱也能丰衣足食。今年全村还计划打配机电井30多眼,人均建成水浇地2亩以上。
来到土不禅村,52岁的村民高丑贵正坐在地上叹气:他家7口人种着30亩地,遇了个老天“不睁眼”,结果种子下了三四回,还是没捉住苗。村委会主任张挨俊眼泪汪汪地说:全村6000多亩地,零星有点玉米苗子,也旱得吐不出穗子,只能收点秸秆。他横下一条心,今年就要组织村民打配40眼机电井,再也“不敢靠老天爷吃饭了”。
舍必崖乡党委书记王建功介绍:两个村的反差使心存侥幸的农民真正认识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各村打配机电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里因势利导,每眼井给补贴500元、协调贷款2000元左右,近几个月已新打配机电井147眼,力争通过一两年苦干,使乡里近1.6万人人均水浇地超过2亩。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宁夏举办首届枸杞节
本报银川八月十一日电记者施娟报道:“枸杞搭台,经济唱戏”,八月八日至十二日,中国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首届枸杞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
此次洽谈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共同主办,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大型经贸洽谈会。枸杞节展示了宁夏枸杞发展历史、种植技术、产业政策和产品开发前景。由中科院肖培根等五名院士、十四名境外学者组成的专家团,举行了“枸杞及抗衰老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学术研讨会。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厦门海关启用便捷式通道
本报讯厦门海关近日在全国海关系统率先启用“通道”,开始对十六家重点企业的出口货物试行“径放”式通道管理。
此举使通关手续办理时间从过去的一个工作日缩短至不到二小时。厦门海关试行的“通道”,也称便捷式通道,即对经海关选定的类企业的出口货物通过电脑审核后,免于接单复核,直接予以放行。至八月一日下午,厦门海关通过“通道”共验放出口货物六十四票,办理时间一小时左右。
(孙海涛雷国华)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市委书记与他的“生命工程”
本报记者李杰
在河南省鹤壁市的西部太行山区姬家山、黄庙沟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吃水贵如油,理发不洗头”。但是,自从市委书记李新民带领大伙艰苦奋斗,解决了山区人民的吃水难问题后,黄洞乡东掌驼泉村村民在机井房前立了一块碑:“饮水思源想亲人,代代不忘党的恩”。
这事还得从1997年初夏,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新民就任鹤壁市市长说起。当时,该市西部山区13个乡镇的135个行政村,由于持续干旱,河道断流,水井干涸,人畜受着严重缺水的煎熬。
山区百姓盼水忧心如焚,李新民为之寝食难安,他把解决山区群众吃水的问题定为鹤壁市的“生命工程”,上任伊始,就急匆匆登上太行山,走村串户,为水而奔波忙碌。
经过调研,李新民心里有了谱。于是,一个“宜引则引,宜挖则挖,宜提则提,宜蓄则蓄”的解决水源问题的思路,在他的脑海里雏形初具。1998年初,李新民改任市委书记,提出要下大力气,用3年时间,解决西部山区群众的吃水问题。
市委、市政府很快从市直21个委局选调出63名机关干部,组成21个工作组进驻山区的贫困村,具体指导群众打井、开挖山泉、引水、建造水窖。与此同时,广大干群战严寒酷暑,斗峭壁顽石,展开了向太行山要水的大决战。
工程需要资金,李新民与市领导四处奔走,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一点,市财政再挤出一点,县乡设法配套一点,群众勒紧腰带集资一点。倔强的山区干群硬是筹措了638万元,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经过苦战,山区3.4万人饮水困难得到解决,而且70%的人用上了自来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50亩。
李新民3年前的承诺兑现了!
但是,李新民并没有因此满足现状,他思忖着建一个水库,从根本上解决鹤壁市农村人畜用水、灌溉用水和城市供水问题。目前,蓄水6亿立方米的潘石头水库的建设方案与模型,已摆上了李书记的案头。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强化财政监管促进廉政建设
长沙实行会计委派制
本报长沙8月11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长沙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政监管,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减了财务人员。今年上半年,仅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9%,节约资金2100万元,市会计委派管理中心共拒付不合理、不合法的财务事项81笔,金额361万元,通过会计委派制,长沙统一了干部职工的奖金、补贴标准,解决了各部门公务员福利待遇不均衡的问题,财会人员节减率达50%以上。
过去,长沙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沿用分散管理的旧模式,弊端很多,如:预算外收入游离于监督之外,每年市级预算外资金达3亿元以上,逃避财政监管的现象屡屡发生,财会人员对于单位财务违纪违法问题不敢或不能抵制。
今年1月1日起,长沙市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确立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市、县(区)分别成立隶属于市、县(区)财政局的会计委派管理中心,对绝大多数单位的财务实行集中核算,由单位指派一名财务联络员与会计委派中心联系,由市会计委派管理中心在银行统一开设账户。全市已实施会计委派制改革的单位达600个,占市、县(区)直属行政事业单位总数的97%,其中有561个单位纳入了集中会计核算,全市撤销各单位原有银行账户1030个。
长沙针对市、县(区)的二级机构多、财务核算复杂的情况,向直属单位委派财务人员,确立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市、县(区)财政局对39个直属单位分别委派了财务科(股)长和主办会计,代表财政实施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为确保委派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长沙市对委派会计实行“三个明确”,即明确委派会计的人事、工资、福利关系,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明确规范职责范围,即单位的机关财务、基建财务统一由财务科(股)管理;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奖惩规定。市委、市政府还取消了各部门原来自行制定的奖金、补贴项目20多项,统一了全市机关干部的津贴、补贴标准,通过会计委派中心统一发放。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
寻甸切实推进退耕还林工作
本报昆明8月11日电记者张帆报道: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群众真正从退耕还林中得到了实惠。在去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83511亩的基础上,寻甸县今年上半年又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1257亩,完成全年计划的72%。
寻甸县委、县政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着力解决了农民十分关心的几个问题。一是退耕还林面积的丈量,由于土地承包时山区与坝区面积丈量标准的差异,出现山区退耕还林实地丈量面积与地形图测绘面积不吻合,为此,县乡组织人力进行平差,三榜公布结果,群众满意后才造册登记。二是种苗和补助的粮食质量问题,县里对退耕还林所需的苗木进行统一检疫,苗木质量达到一、二级的方可上山,粮食的供应由粮食部门统一筹措。三是发放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粮食供应证,同时与农民签订退耕还林变更合同。县里规定,由村民小组与退耕户签订退耕还林土地变更合同,造林质量好的退耕户检查合格后发放粮食供应证,按政策兑现粮食,最后根据土地变更合同适时核发林权证。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截至目前,寻甸已对涉及退耕还林的6个乡(镇)的4100户农户,发放粮证4100本,供应补助粮300万公斤,兑现教育、卫生补助费40万元。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品味长岛“渔家乐”
本报记者王科
盛夏,从蓬莱渡海踏访山东省的长岛县。虽是早班船,却已满员。与来自河南的老年旅行团游客聊天,方知他们是去品味长岛“渔家乐”的。由32个岛屿珍珠般串起的海岛县长岛,胜迹多多。为何“渔家乐”名头这么响?一上岸,记者直奔渔村以探究竟。
原来,“渔家乐”是近年来长岛兴起的一个旅游项目:住在渔家,吃在渔家,渔民带你出海、引你观光。距县城两三公里的王沟村最早办起“渔家乐”,管理也最规范。一进村,注意到其它地方不多见的“一景”:许多村民家的庭院上方被细纱罩着。县委宣传部王部长介绍说,细纱罩着,蚊虫跑不进,这样的人家都是办旅游的。
长岛一日,记者细细品味了“渔家乐”。乘小渔船周游列岛,十里珠玉的月牙湾、鬼斧神工的海蚀礁、号称“东半坡”的北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一一看过;拾海螺、捡海星、垂钓,其乐无穷;跟着渔民出趟海,更是难得的经历。傍晚归来,一桌热腾腾的渔家饭菜已在恭候,平时在城里不多见的海货,大碗大盆地端上来。早上赶海捡回的海蛎、海菜,也被手巧的女主人做成香喷喷的海味汤……
一家一户办旅游,如何保证服务规范?村“渔家乐”管理处肖主任告诉我们,王沟村200户人家中有120户从事“渔家乐”,但他们都得在考核审批后,经统一培训方可开业,收费都是一人一天50元。他给我们看了一份管理细则,从院落陈设、就餐标准到卫生条件、安全设施,要求很具体。全村分8个片区,专人负责,随时抽查,一票否决。两年来,王沟村“渔家乐”接待过近万名游客,无一起纠纷,无一人投诉。
长岛“渔家乐”乐了游客,富了渔家。短短几年,长岛年接待游客从10多万猛增到60万人次,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近4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县GDP比例由25%升至40%。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人大制度
沈阳中院全面整改人大代表予以肯定
本报沈阳8月11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整改重新获得人民代表大会信任(见本报8月11日报道),引起沈阳社会各界关注。人们充分肯定这一过程的积极意义,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荣茂指出,政府、法院和检察院都产生于人民代表大会,同时又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沈阳中院的工作报告从一度被否决到最后通过,使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看得更加清晰,此事对人大工作是一个启发和促进。
曾对沈阳中级法院提出尖锐批评的沈阳市人大代表冯有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将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沈阳中级法院工作报告被人民代表大会否决后,该院全面整改,以公正办案为核心加强队伍建设,成绩喜人。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司法机关的工作。群众通过这个过程增强了对人民代表的信任感,坚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人民意愿、为人民行使权力的信念。
围绕法院工作报告的否决与通过及其相关问题,沈阳市部分人大代表10日在与全国人大工作调研组座谈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用好政策筑巢引凤
兴山跳出库区求发展
本报武汉8月11日电记者杜若原报道:地处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兴山县,充分发挥国家给予三峡库区特殊政策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对口支援合作,为库区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
兴山县被确定为对口支援的受援县后,一直面临两个困难。一是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影响支援方的积极性;二是过去强调就地支援,辛辛苦苦办了些新企业,但受到技术与市场的限制,很快陷入困境。国家给予库区受淹企业的搬迁补偿费用完了,停产企业和下岗职工仍然找不到出路。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兴山县委、县政府跳出就地支援的框框,在100多公里外的宜昌市区建立对口支援工业园。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将受淹企业的搬迁补偿资金捆绑起来,用于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筑巢引凤,目前已吸引了椰风集团、双汇集团等知名企业进驻。兴山县政府一位负责人说,这种对口支援的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捆绑使用企业搬迁补偿费,小钱办了大事;通过搬迁,库区小企业不仅实现了产业更新,还可以安置2000名职工。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小南河变清了
本报记者蔡小伟
8月8日上午,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的小南河开始流淌久违了的清澈河水,激动万分的古镇1万多名群众追着河水狂奔。这条23年来严重威胁巢湖水环境的“臭水沟”,终于成了一条能防御二十年一遇洪水、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水道。
位于巢湖西岸的小南河,在20世纪70年代因杭埠河改道而成了一条死水河、污水河和大垃圾场,成了巢湖的一个重要污染源。被这条河困扰多年的三河镇人民迫切希望整治小南河。1998年,小南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如今,经过治理后的2.9公里长的小南河,农家泛舟,鱼儿戏水。在新造的石拱桥上,镇党委书记孙明权和镇长卫先毓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政府再困难,也要把这条河整治好。”在合肥市及县里的支持下,他们投资了6000万元,清除垃圾17万立方米,砌石护坡14万立方米,沿河还铺设青石路面4000多平方米,使小南河再现清清碧水,使三河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秀美景象。
镇上的退休干部周于由对记者说:“20多年来,我们一直盼望这条母亲河变清,让三河这个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名副其实,今天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也是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结果啊!”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云南昭通撤地设市
本报昆明八月十一日电记者张帆报道:云南省第五个地级市——地处乌蒙山的昭通市今天正式成立。
昭通是云南早期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同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共中央曾在昭通地区举行过著名的“扎西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昭通以交通、水电、通讯、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培植和发展了烟草、电力、矿冶、建筑建材等一批支柱和优势产业。二○○○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了一千九百零五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八点四倍。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跨国公司在深圳掀起增资热
本报深圳八月十一日电跨国公司看中了深圳的产品配套能力、人才素质、政府扶持力度以及投资环境,纷纷追加投资、扩大规模。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外企增资项目二百二十六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十个,现有外企增资项目外方增资额占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百分之二十点三五。投资带来了回报,深圳市外企联合年检报告显示,深圳市外企今年经营效益普遍看好,规模越大的企业效益越好,投资一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有百分之八十五点三盈利,年销售(营业)额三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百分之七十六盈利。(胡谋权晓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