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慢慢吃好好吃
龙岩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之一是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的阵地日渐缩小,例如全球一体的快餐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轧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的、地区性的美食。最鲜明的例子是麦当劳汉堡包、可口可乐在全球无孔不入地扩张。据一则统计表明,十大世界性的企业控制着世界上约80%的食品市场。其结果是千篇一律的口味,毫无二致的配方。在西方国家的超级市场里人们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种想要的成品、半成品,回家用微波炉一热,立即就能果腹。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人就吃着这些由全球性企业规定了口味的食品长大,对老奶奶厨房里飘出的特殊香味已经不知为何物了。
1986年当麦当劳集团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最繁华的西班牙广场上开设了又一家分店时,意大利记者兼饮食批评家卡尔洛·佩特里尼亲眼目睹一个学校的全班学生都坐在著名的“西班牙台阶”上大嚼汉堡包的情景,深感震惊,决心唤起民众抵抗美国快餐的觉悟,他联络知识界人士和艺术家成立起名为“保护享受权利国际运动”。这一倡议很快就越出国界。1989年来自20个国家的代表云集巴黎,通过《慢餐宣言》宣告成立“慢餐国际”。如今,这一组织在世界上包括秘鲁、以色列、日本在内的40多个国家拥有7万名成员,当然也成功地打进了麦当劳的故乡美国,在纽约、旧金山都有“慢餐俱乐部”。
如果把“慢餐国际”理解为一个由饕餮之徒组成的美食家俱乐部,那就大错特错了。读读他们的宣言就不难发现,这是个以维护民族文化为己任的生态、社会运动。它所反对的不仅仅是麦当劳这个汉堡包帝国,而是反对盲目地追随全球化的浪头,反对对以饮食为一项内容的民族文化采取虚无漠视态度,反对人成为社会快节奏的奴隶。该组织的创始人佩特里尼说,一块传统方法制作的火腿,其文化价值不亚于一座中世纪的古堡。“享受”就意味着知道去享受什么。讲究的口味中蕴含着真正的文化。为了强调一种合适的、符合人性的生活节奏,他们故意选取天性慢腾腾的蜗牛作为“慢餐国际”的会标,其成员的定期会晤则称为“蜗牛聚会”。
笔者与柏林—勃兰登堡“慢餐俱乐部”的一个负责人有过一次谈话。据他介绍,仅在柏林就有400多名成员,其中既有律师、医生、教师,也有职员、大学生、售货员,而从事餐饮业的就更多了。他本人的职业是葡萄酒和其他美食的推销商,业余从事“慢餐”活动。他对笔者说,一般的顾客可能还不知道,如今许多食物的成品、半成品中的香料其实都是用土豆皮加工出来的。正因为食品的工业化,因此价格也便宜,虽然商店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实际上质量很差。一代人以便宜的价格吃着质量不高的食品,甚至忘记了食品本来的味道。“慢餐俱乐部”就是要改变人们一个劲儿地买便宜货、忽视质量、放弃享受的思想观念。为此他们定期举办各种有关的活动,从挖掘几近失传的食谱和烹调方式,直至评选高质量的蔬菜水果和质量上乘的饭馆;从教给孩子们怎样烧饭,直至研究各个国家的各种菜系。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他们在世界各国寻找真正的当地口味推荐给旅游者。他的一句话让笔者深受启发:“口味是养成的,从来就不知道各种口味,何来喜欢什么之说?”据他说,自从疯牛病和口蹄疫肆虐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快餐和便宜食品的危害,开始注重吃的质量,也开始舍得花钱了,而“慢餐俱乐部”的成员数字也增长得不慢,如今在德国已有4000名成员。
1997年“慢餐国际”发起了另一项名为“方舟工程”的拯救物种的行动。“慢餐国际”的成员们在各自的地区深入农户寻访产量小、收益少、面临被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淘汰的优良品种,把它们从全球化的洪水中救上“方舟”,通过中央数据库开列出名单,向公众和厨师推荐食用和购买,从而推动这些即将灭绝的品种重新焕发生机。
《慢餐宣言》中说得好,工业社会首先发明了机器,而后按照机器来塑造生活,机械的速度和急剧加速成为生活的枷锁。人们必须把自己从这种致命的速度中解放出来,重返适宜的生活方式。仅从此话中即可以看出,“慢餐”运动积极意义之所在。难怪美国《纽约时报》认为它是餐饮界的“绿色和平”组织呢。
饮食的事情不简单。慢慢吃、好好吃,还要动脑筋去吃。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社区“凑趣”服务公司
缅甸多雨,会做生意的缅甸人便开设了一种叫作“曼拉萨姆”的公司,而国民则将其称之为社区“凑趣”服务公司。
每逢下雨,在缅甸各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许多绿色的小四轮机动车,这是各社区开办的“凑趣”服务公司派出的车辆。驾车人头戴一顶绿色三角小帽,带着雨具和方便食品,到那些在车站码头避雨的人面前推销,不仅送的及时,而且价格低廉。社区“凑趣”服务公司的这种“凑趣”,很受候车者的欢迎。还有一些行人路遇下雨也会打电话给服务公司,要求马上送来雨具。服务公司的小四轮机动车一般在15分钟之内便会到达求购者的面前。
在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凑趣”服务公司还备有各种茶水,以超低价格售给路人。特别在上下班的人流中,在观光游览者聚集的场所内,服务者在小四轮车上摆摊,给顾客“凑趣”。在郊区的名胜古迹,他们还搭建了车棚,出售各种纪念品,到了傍晚,他们又将车辆当作“的士”,载几位乘客回城,为回城者“凑趣”。
由于社区“凑趣”服务公司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因此规模和赢利不差于一般的公司。(文里)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搅动美国传媒的神奇女人
本报驻美国记者王如君
早就听说《华盛顿邮报》(下称“邮报”)的女掌门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国传媒界的头面人物,但从未想到她有如此大的威力。7月17日,84岁的格雷厄姆夫人因前两日在一次会议期间不慎摔倒,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而去世。消息传出,立即惊动了整个美国。
含着金钥匙来到世界
凯瑟琳·格雷厄姆称雄美国传媒界,与其家世背景密不可分。1917年,她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父尤金·梅厄因投资得法,挣下数百万美元的资产,成为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后来,梅厄先生出任公职,当过胡佛总统手下的美联储主席。在杜鲁门执政时,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任行长。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厄通过中间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华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
尽管从热爱艺术的母亲那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怀,但凯瑟琳还是在无比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她是家中唯一对新闻业感兴趣的孩子。1938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她当起了《旧金山新闻报》的记者。第二年,父亲召她回到华盛顿,当起了自家报纸的编辑。自40年代中期以后,梅厄逐渐将报纸的管理大权交给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凯瑟琳对此毫无怨言。1948年,菲利普·格雷厄姆成了《华盛顿邮报》的主宰,凯瑟琳也乐得自在,全心全意当起了照顾丈夫的“家庭主妇”。
领导“男人世界”的女强人
在菲利普的领导下,《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及影响力不断上升。但不幸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菲利普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对妻子日渐不满,并一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记者打得火热,引起不少风言风语。1963年8月,他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身亡。这一突然变故压得凯瑟琳几乎喘不过气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之后,她毅然决定继续经营《华盛顿邮报》,自己出任该报的老板。
6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有一些女记者活跃在新闻界,但主管一级的却大多是男性,更甭说老板了。凯瑟琳担任一把手之后,《华盛顿邮报》人心惶惶,不少名编辑、名记者都想跳槽。凯瑟琳在自传中透露,当时自己是“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1965年,凯瑟琳作出了重大决策,提拔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邮报的总编,并放权让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把邮报办得红红火火。
两件大事让邮报名响美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执政期间,凯瑟琳做了两件大事,震动了全美,同时也使邮报出了名。
1971年,邮报的记者在《纽约时报》之后搞到了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邮报的编辑、记者要求立即登载,而律师们却反对,因为当时尼克松政府正以此事将《纽约时报》告上了法庭。凯瑟琳不顾政治风险,拍板照登不误。尼克松政府也将邮报拿到法庭上问罪,结果邮报打赢了这场官司,在公众中的声望大大提高。
1972年,两名年轻邮报记者搞到了有关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在总统大选中做手脚的情况,凯瑟琳又是力主支持记者们,将“水门事件”
率先捅了出来。并且不顾尼克松政府的多次威吓,愣是一追到底,引起了美国新闻界对“水门丑闻”的轮番轰炸,最后逼得尼克松下了台。邮报也因报道“水门事件”而赢得了1973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令人惊羡的女企业家
凯瑟琳上任邮报总裁时,只想守住这份家产,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接过手去。没想到自己一干就是30年,而且企业越办越好。1963年,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她将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之位交给儿子唐纳德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国第一位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女企业家,先后兼任过美联社、美国报业发行人协会等不少新闻机构的第一位女董事。
因年事已高,凯瑟琳·格雷厄姆开始培养儿子接班。1997年她将邮报发行人的大权也下放,只保留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从公司日常事务中抽身之后,她动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自传《个人历史》,这本贯注真情实感的自传,1997年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并于1998年荣获普利策奖。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雕塑集萃
领带
吴晨摄于德国科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海蒂》与它的作者施皮里夫人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文学史上常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例如聪明过人的大侦探谢洛克·福尔摩斯本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到伦敦的游客却非要到贝克街去造访并不存在的福尔摩斯的寓所,体验一番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在那里分析案情的情趣。能与福尔摩斯的知名度相媲美的当属瑞士阿尔卑斯山村的小姑娘海蒂了。自从1879年《海蒂的学习和漫游时代》这部长篇小说问世以来,作为纯真、质朴、无邪的化身,海蒂的形象给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100多年来,这部小说以35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印行了5000万册,据统计是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著作,而就文学类作品而言它高居榜首。它曾被20次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早在无声片时代,第一个海蒂的形象就出现在银幕上。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1937年扮演了有声电影中的第一个海蒂。1975年,日本将海蒂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海蒂立即成了日本少女的偶像。如今,海蒂已经成为一个永久的神话。海蒂的知名度与鲍里斯·贝克尔和可口可乐等高,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海蒂的名气之大,甚至压倒了它的作者约翰娜·施皮里。今年的7月7日是施皮里夫人辞世100周年纪念日,欧洲舆论界以崇敬的心情回忆起这位给世界贡献出这样一个美好而隽永的海蒂的创造者。
约翰娜·施皮里1827年6月12日诞生于瑞士苏黎世湖畔的一个阿尔卑斯山村,她的童年正如她笔下的海蒂,是沐浴着阿尔卑斯山上的金色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野花的芳香而度过的。她有一个大家庭,兄弟姊妹6人,奶奶、姑奶奶和姑姑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父亲是位乡村医生,这一职业最早唤起了约翰娜对穷人和病人的同情感。
约翰娜成年之后嫁给了约翰·伯恩哈德·施皮里,并从山村移居到苏黎世。施皮里先生是记者、法律顾问,又钟情于音乐,曾与当时流亡在瑞士的德国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交往甚密。这位多才多艺的丈夫活动繁忙,并无多少时间陪伴妻子,他因此鼓励约翰娜不要光围着锅台转,而要塑造自己的生活。多少年后,当约翰娜成名时,才认识到丈夫的激励和开明通达的思想是多么宝贵。
施皮里夫人提笔写作时已经将近50岁了,而且其契机纯属偶然。婚后三年,施皮里夫人生下一个后来非常有天才的儿子,产后即患上了多年不愈的抑郁症,负罪感折磨着她,她甚至想到死。40岁那年她遇到了神父维托尔,后者建议她以写作来与抑郁症做斗争。1876年她的母亲去世,在悲痛之中她终于拿起笔来,在并无出版社合约的情况下,她不自觉地选择了儿童文学这种形式。《海蒂》这部长篇小说的副标题就是“为孩子们和喜欢孩子的人们而作”。1879年圣诞节前《海蒂》问世,一炮而红。从那以来,“海蒂热”从来就没有冷却,不仅译成了中文、越南文,而且最新的一个版本是乌兹别克文。
施皮里夫人的创作热情如冲决了堤坝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自《海蒂》之后,她长篇短篇交错着写,仅长篇就有《海蒂》续集、《蒂图斯叔叔》、《格里特利》以及专门以少女为读者的《西娜》。她的这些作品仍是她喜欢的海蒂式的题材:孤儿、山村、疾病、大家庭,贫与富的冲突,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然而,正如西方一句名言所说,最初的一掷往往也是最好的一掷,其他所有的作品的影响都没有超过《海蒂》。但是,有这一部就足够了。
海蒂的魅力从何而来?欧洲的舆论界深刻地评论道,在当时日渐城市化的时候,很多人们憧憬着如书中的医生所说的一块“让灵魂和肉体都更健康”的地方,而海蒂故乡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远离尘嚣的单纯宁静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瑞士阿尔卑斯山恰恰是这样一块理想的净土。海蒂强烈的思乡情绪也正是人们渴望一个稳定安宁的生活港湾的反映。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其《思乡与犯罪》一文中所说,无根的感觉常常是犯罪的根源。海蒂厌恶现代文明社会的繁文缛节,痛恨种种束缚,又反映了多少人追求自由的愿望。赤脚奔跑在山间的草地上,与蓝天、白云、牛羊为伴,这幅图画让多少人想起了纯洁而快乐的儿童时代!
施皮里夫人视写作为与命运的斗争。1884年她的爱子和丈夫在同一年去世,施皮里夫人仍然笔耕不辍。她写得慢了,但仍然非常好,每隔一段时间出一部作品已成为她自律的义务。1901年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寂寞地死于一场重病,此时《海蒂》已经出了第十八版。
在施皮里夫人逝世100周年之际,瑞士宣布2001年为“海蒂年”,无数以海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正热火朝天地举办着。精明的商家早已推出海蒂牌巧克力、海蒂牌手表、海蒂牌矿泉水等等。旅游界举办海蒂故乡游,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海蒂阿尔卑斯山”间、“海蒂山间小路”、“海蒂村”、“海蒂故居”里寻访海蒂的踪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海蒂故居”里问道:“海蒂哪儿去了?”正像到伦敦的游客问“福尔摩斯的家门牌号是多少”一样。
海蒂,你在哪里?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曼德拉的政治幽默
本报驻南非记者李新烽
如果说幽默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精髓就是自然。曼德拉是运用幽默艺术的大师,他的幽默绝无哗众取宠、故弄玄虚之嫌,无论是情感的流露,还是自信的表述,无不是随机应变,嫁接自然,使人在轻松自然中领悟其中的真谛。
在去年8月举行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上,曼德拉一连串妙语连珠的幽默话语征服了上千名与会者。由于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比较棘手,加之安哥拉内战和刚果(金)战火未熄,因此所有与会者都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开幕式的气氛也因之显得沉闷。
曼德拉作为南非前总统出席了开幕式,主要是为接受南共体授予他的“卡马勋章”而来。在接受勋章时曼德拉发表了演讲,他走到讲台前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设立的,我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讲话,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一定很不高兴。”话音刚落,笑声四起。这时,主持人为他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演讲。他在谢过主持人后说:“我今年82岁,站着讲话不会双手颤抖得无法捧读讲稿,等到我百岁讲话时你再给我把椅子搬来。”会场里又是一阵笑声,曼德拉在笑声后开始正式发言。讲到一半,他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了,不得不来回翻看,他脱口而出:“我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位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时也把讲稿页次弄乱了,而他自己却不知道,照样往下念。”这时,整个会场哄堂大笑。“其实,讲稿不是我弄乱的,秘书是不应该犯这样一个错误的。”结束讲话前,他说:“感谢你们把用一位博茨瓦纳老人名字(指博茨瓦纳开国总统卡马)命名的勋章授予我这位老人。我现在退休在家,如果哪一天没钱花了,我就把这个勋章拿到大街上去卖。我肯定在座的一个人会出高价收购的,他就是我们的总统姆贝基。”这时,姆贝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连连拍手鼓掌,会场里掌声连成一片。最后,曼德拉用“我真诚地希望21世纪是非洲世纪”来结束他的演讲,表达出全体与会者和非洲人民的共同企盼。
曼德拉的幽默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体现出一种潇洒的人生观。去年11月24日,我从网上看到曼德拉将在他约翰内斯堡的官邸发布重要新闻,连忙驱车前往。抵达后,南非当地和外国各媒体的同行已捷足先登。十几分钟后,专车从门外驶入,曼德拉和两名私人医生与记者见面。医生对曼德拉的健康状况作了说明,指出在对曼德拉进行常规性体检时发现他血液中的蛋白质过高,需要进一步化验,但曼德拉的心脏、肝脏十分正常,多年前在罗本岛监狱服刑时感染的肺结核也已经痊愈。深怀忧虑的记者们还是对曼德拉健康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这时曼德拉开腔了:“医生告诉我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是,我今天晚上不会死去。”在大家的笑声之后,他补充道,三周前自己患了重感冒,现在已恢复正常,身体总的感觉挺好,可以继续自己的既定日程,也会听取大夫的忠告。他幽默的话语将大家心中的愁云一扫而光,使为他健康状况担心的南非人民如释重负。
曼德拉的幽默是其智慧的自然迸发,每临山重水复之后,必现柳岸花明,总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青年时代的曼德拉酷爱拳击,曾想成为一名拳王。今年4月23日,他在官邸接见了前一天败给哈森的世界拳王刘易斯。刘易斯因在第五回合时被对方击中下巴而败北,他知道曼德拉是个拳击爱好者,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曼德拉打,曼德拉也笑着做出拳击姿式(见上图)。当记者问曼德拉:假如他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能否取胜,曼德拉说:“我可不想年轻轻的就去送死。”接着他鼓励刘易斯,胜败乃赛场常事,前世界拳王阿里和路易斯也曾败给对手,后来又战胜对方夺回“拳王”称号,只要训练有方,刘易斯也一定能如愿以偿。
幽默的功夫在幽默之外,谁想学会幽默,谁就得学会读书与做人。谁想学会曼德拉式的幽默,谁就得先去认真学习曼德拉,去体味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下)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连载
初识俾格米人
——探访“矮人国”之一
刘梦熊
我终于走进了俾格米人原始部落。
俾格米人是世界上最矮小的人,至今仍停留在原始社会,过着原始部落生活。在我受命带领一个农业专家组到中非共和国执行援外任务期间,得知蒙贡巴是俾格米原始部落的聚居地,于是决定去踏访那个神秘的地方。
8月的一天,我们开始了筹划已久的“矮人国”之行。我们乘坐越野车,大清早从勃亚利农业站出发,前往蒙贡巴市。
蒙贡巴市是中非南部的一座城市,坐落在乌班吉河畔。这里因有神秘的俾格米人而闻名于世。俾格米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独特语言。为了便于沟通,我们从蒙贡巴市政府请了一位导游同行。
越野车离开市区后驶上一条独特的公路。路两旁热带树的巨大枝干伸展出来,遮盖了整个路面上空,缕缕阳光从绿叶间洒落下来;长着一人多高野草的路面上,有两道汽车轧出的印痕,我们的越野车则像一只小甲虫似的在这绿色长廊中慢悠悠地爬行着。
看倦了沿途的热带风光,却仍不见俾格米人的踪影,我们有点急不可耐了。“俾格米人至今仍过着游猎生活,居无定所,找俾格米村庄还得碰运气呢!”导游安慰我们说。日已偏斜,车开到了公路的尽头,前面就是国境线了。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只好停车休息。大家取出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忽然,一位同伴“呀”地惊叫了一声,我们随着他的视线一望,也不禁呆住了,不知从哪儿冒出三个矮小的女人来。这是三个赤身裸体的女人。我们不知所措,她们却大大方方地向我们走来。斜眼觑见,两个是十来岁的姑娘,还有一个是怀抱孩子的母亲。导游见状忙说:“俾格米人都是不穿衣服的,请大家不必介意,否则会伤害她们的自尊心。”此时,两位少女竟走到我们面前,扭着腰肢跳起舞来了,我们紧张的心情一下松弛下来。
矮人,果然名不虚传。那位怀抱孩子的母亲算个子高的,估计也只有1.3米左右,而最矮的那位少女,则使我联想起工艺品市场上那玲珑的乌木人像。细端详,她们的皮肤并非黑色,而是一种淡淡的浅棕色,除了身材特别矮小,在外形上与一般黑人无异:短而弯曲的黑发,椭圆形的脸庞,扁平的额和鼻子,厚厚的嘴唇向外翻起,在棕色皮肤的衬映下,牙齿显得特别洁白。令人惊奇的是,她们长年累月生活在茫茫的原始丛林中,赤身裸体,任凭风吹日晒雨淋,皮肤却仍细嫩而富有光泽。
望着眼前这两位天真无邪的少女欢快的舞姿,我感受到一种粗犷的原始美,与此同时,一种圣洁崇高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仿佛面对着三尊“女神”,又仿佛在欣赏哪位艺术大师的杰作,我惊异于造物主的神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北望
——喜闻北京申奥成功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引颈翘首望俄京,
犹记九三心不宁,
忽闻功成泪如雨,
顿觉春来气似虹。
恨无羽翼归祖国,
喜有笔纸报赤诚,
八载不忘失利日,
七年定当成大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