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第1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7-2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以人为本的建筑——访建筑大师张开济 '...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以人为本的建筑
——访建筑大师张开济
徐怀谦/文罗雪村/图
  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设计大师”称号,2000年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他曾设计天安门观礼台、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济南南郊宾馆群等工程。
  记者:说到建筑的民族形式,有人就会想到“大屋顶”,您对此好像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是这样吗?
  张开济:关于“大屋顶”,个别盖一些我不反对,但大量地盖,我不赞成。因为这些仿古建筑,以假乱真,对古都风貌反而起破坏作用。比如在一座体量巨大、造型富于现代感的火车站建筑顶上硬安上几个毫无实用价值的小屋顶,且耗资几千万,是一败笔。
  搞建筑设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满足实用的要求。飞机场也好,火车站也好,就是要让旅客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登机上车,不必多逗留,就是最好的设计。现在有的候机厅、候车室搞得特别豪华,特别大,我觉得这是个方向性错误。
  记者:您说过一句话:“建筑师不能只跟首长、大老板打成一片,要时时想到老百姓。”可是也有人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您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建筑师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张开济:建筑师这个词是从国外介绍进来的,中国过去一直叫工匠,而根本没有建筑师这一说,所以中国建筑师首先应该宣传自己,让别人来认识到建筑师工作的重要性。举个例子,我这几年来,就大声疾呼,北京不能盖塔式高楼,尤其是塔式的住宅高楼。我为什么反对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破坏了城市的景观。二是它不必要地剥夺了有些人享受阳光的权利。
  看一个城市,首先是看它的天际线,英文叫Skyline,北京原来有非常美的天际线,因为到处都是大片四合院平房,因而特别突出了故宫、景山、钟楼、鼓楼这些重点建筑,使北京的天际线看上去既很平稳,又有变化。北京城的外轮廓就是城墙。可惜这些后来都被破坏了。不少人说,北京盖了那么多高楼,看上去很像香港了。香港寸土寸金之地,不那么盖没办法。北京就没这个必要。
  我反对塔式住宅高楼的另一个原因是,塔楼的一层要住六家、八家甚至十家,因此只有少数几家朝向好,而其余人家朝向就较差了。你看我现在住的就是塔楼,领导上照顾我,几间房都朝阳,可是有些住户就得朝西或朝北了。我认为享受太阳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不能因为我们设计上的缺点而剥夺人家的这种权利。虽然法律上没这方面的规定,但建筑师要负起责任。现在上海进步很快,它提倡要盖板式小高层,一般是八九层,一个电梯,服务两家,从而保证了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
  记者:您这些年一直在呼吁建高楼不等于现代化,您理解的“现代化”是个什么样子?
  张开济: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就是要利用现代技术,满足现代人民的需要。今天我们盖新建筑,就不必要太考虑传统的因素。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功能出发,形式方面要简单,复古不是方向。我去过欧洲许多城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老建筑都保护得很好,但旁边的新建筑却没有一个是仿古的,新的就是新的。我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一个建筑的形式应该反映它所处的时代和地点。我看到现在有些城市盖了一些仿西洋古典建筑,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时间地点皆错位了。
  一个传统城市的建筑主要可分三类:一种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第二种是令人怀旧的风貌建筑,第三类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建筑。这三种建筑完全可以和平共处,这样一个城市看上去才会是一个发展的城市,一个有生机的城市。
  记者:可是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城市正越来越失去个性。
  张开济:一个城市应有一个城市的风格。千城一面不是一件好事。我在外地看了不少中小城市,建筑外墙都是白的面砖,窗户是蓝玻璃,从室内看,每个人好像都青面獠牙似的。我在国外看到它们那些小城市都非常优美,既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同时又很现代化。可是我们的许多城市,原来的风貌没有了,而现代化又不够,这是一个悲剧。将来子孙后代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会骂我们的。
  记者:那么您看北京今后的建筑应朝哪个方向发展?
  张开济:北京这些年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一个是东方广场的地下大街,另一个是像王府井那样的步行街,我以为这是发展的方向。总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街道也好,建筑也好,主要是方便人,而不是为了让人看了感到伟大,感到气派,这种思想已经落后了。地面上的台阶应该取消,要搞无障碍设计,这是为了使老人、残疾人一样能走。过去认为台阶越多越气派,这个观念一定要改变。总之,建筑也好,街道也好,它们的一个共同的设计原则就是一切都要以人为本!(附图片)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多味斋

又闻野菜香
陈发仁
  那年清明时节,我们全家一起到合肥北郊去祭祖。田野上,油菜花金灿灿的,麦苗绿莹莹的。田埂上、岗头边,沟沟坎坎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菜。在亲戚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野油菜、豌豆头、马齿苋、野豌豆,还有青蒿菜、马兰头等。记得父母在世时,春天常常带我们去郊野挑许多野菜,带回家里,除根、洗净、剁碎后和上些渣面、米粉什么的,美美地做上许多蒿子面粑粑、蒸马齿苋,有时还将荠菜剁碎放上些豆腐干、粉丝,做成一盘盘饺子煮着吃,野菜那特殊的香味真是迷人至极。
  亲戚留我们吃晚饭,盛情难却之下,我提出吃野菜的要求。亲戚说:“没问题,我们马上动手挑野菜。你看马齿苋、野青蒿、野豌豆、荠菜到处都是。”说着,便在岗地上挖起野菜来。我和爱人及孩子们都围上去,没有那么多的小铲子,便索性找了个小木片,有的就用一串小钥匙,兴高采烈地挖起了嫩绿的散发着清香的野菜来。
  在城里每天去菜市买现成菜的日子早已让我们觉得平淡乏味,今天自己动手满地挖起鲜嫩的野菜倒是别有一番情趣。我在油菜地边深深地呼吸着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仿佛又回到儿时随着母亲一起挖野菜的甜蜜的日子。一旁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欢快地挖着野菜。那天好像荠菜和马齿苋特别多,于是我们便决定包顿荠菜饺子吃。
  天渐渐地晚了下来,夕阳将整个田野映照得格外迷人。不远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泛着金色光芒,一群群鸭子在池塘里戏水浮游,将金色的池水拍打成满池的碎金。河边的垂柳顺着微风婆娑起舞,鸟儿的啁啾和几头水牛的哞哞清唱,仿佛在给我们演奏一曲优美的田园交响乐。是啊,在城里经常伏案工作,穿流于城市的喧嚣中,现在一下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真让人有说不出的快乐轻松。
  晚餐在灯火通明的堂屋揭开序幕。堂屋布置得很漂亮,尤其是那张八仙桌明晃锃亮,十分美观、大方。女主人为我们做了丰富的野菜宴。主食是荠菜饺子,饺子的馅儿用荠菜和煮熟的粉丝、猪肉等调拌而成。大盆的饺子端上来时,我们蘸着拌有醋和大蒜的调料,可口地吃起来。女主人将马齿苋、野豌豆洗净后,拌上许多面粉,做成了一个个野菜粑粑和野菜烙饼。烙饼带着淡淡的苦涩,粑粑却异常清香可口。我怎么也没想到,清明节这一天还能吃到这样美味的野菜宴。
  我和妻子及孩子们连声称赞野菜的芳香,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起女主人的能干。这时,女主人又为我们端上来一大盆浓浓的琥珀状的野菜羹,别出心裁地名之曰“野菜合家欢”。这是将剩下的七八种野菜剁碎,再加上些虾皮、辣椒粉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熟做成的。我们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品尝,清香的野菜有着翠绿的宝石般艳丽色彩,色、香、味俱全,这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欢乐。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梅迪奇雕像
秦天行
  不经意间,天空飘下了滴滴细雨。
  岚云从亚平宁山脉南麓的谷地缓缓升起,飘过蜿蜒的阿诺河上空,化为一片烟雨,悄无声息地落下。站在圣米纳多高地向下俯瞰,那圣母玛利亚教堂红色的穹顶,威基欧大厦挺立的塔楼,阿诺河上石砌的古桥,无数条狭窄小巷和红瓦铺成的屋顶……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雾霭之中,显示出一种伟大的静穆和朦胧之美。
  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都想象着佛罗伦萨;多少次灯下夜读,我都思索着佛罗伦萨。为什么文艺复兴的帷幕,最早在这里拉开?为什么这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从这里发源?为什么在这块狭小的盆地里,竟然产生出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绘画之父”乔托、艺术巨匠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雅弗利等名震寰宇的旷世奇才和艺术大家?……
  我的目光落在了威基欧大厦高耸的塔楼上。
  这是一座构造坚固、以褐色石条砌起的建筑群。伟岸的高墙,严整的雉堞,拱形的窗户,瞭望台式的塔楼,宛若一座城堡,静静地屹立在闬闬细雨之中,这便是当年的希纽瑞阿宫、文艺复兴时代梅迪奇家族的住宅。提起“梅迪奇”这个名字,佛罗伦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宛若浮雕般深深嵌入文艺复兴的历史之中,直到今天,他的骑马铜像还矗立在希纽瑞阿广场,冬去春来,目睹着一代又一代沧桑之变,回味着那隽永的光荣与辉煌。
  遥远的中世纪,佛罗伦萨曾是欧洲各国前往罗马的必经之地。繁忙的交通,形成了它贸易中心的地位。1430年,欧洲最大的银行家梅迪奇掌握了佛罗伦萨政权。他上台伊始,便显示出新兴资产阶级的勃勃朝气。整治市政,广揽人才,礼聘了一大批画家、诗人、建筑师和雕刻家;大兴土木,广建宫室,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梅迪奇不仅是才气横溢的银行家、政治家,而且是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艺术家的庇护人。雕刻家多纳泰罗,以雕像《圣乔治》而成名,曾得到梅迪奇的优厚待遇,以至这种待遇终身不变。米开朗琪罗十三岁那年,还在朗达约画坊学画,就被梅迪奇发现,纳入宫廷举办的“廷苑”。翩翩少年,即可自由出入宫廷,与梅迪奇同桌进餐,与他府上的学者来往,耳濡目染,使米开朗琪罗大开眼界,接受了当时最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就连画家腓力波·利彼拐走了修道院的修女,梅迪奇也是一笑置之,予以宽宥。正因为梅迪奇崇尚艺术,奖掖文化,礼贤下士,慧眼识珠,竟使这座城市名人云集,趋之若鹜。加之十四世纪末,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进攻君士坦丁堡,又使那里的学者纷纷逃来避难,一时人才荟萃。宽松的环境,自由的空气,使艺术家思想空前活跃,精品佳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挣脱桎梏,不拘一格,锐意创新,成为那时的风尚。
  想到这些,我不禁向梅迪奇的雕像投去尊敬的目光。梅迪奇,这位被称为“正义旗手”、其家族统治佛罗伦萨二百多年的强势人物,正是文艺复兴的助产士、拥抱曙光的第一人。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王仲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人的本质是自由还是和谐,这既是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甚至是所有人文学者都关注的问题。最近拜读了赵远帆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书,其中关于国人品性或品质的探索,前人和当代学人都有所涉及,而他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观念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尚柔意识,中国人的精神本性中存在着同样深固的柔性品格。他先后考证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戏曲、小说、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民间工艺等文艺部类的作品,以翔实的材料和可信服的例证说明柔性精神之所在。
  如果仅仅以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柔性精神来概括国人的柔性人格,未必有充分的说服力,尽管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所以作者用较大的篇幅从传统哲学典籍(儒、道、释等家)中总结出国人的尚柔意识,从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处世为人等活动推论出国人的柔性品格,以传统文化中的仁道传统中演绎出崇尚温情孝悌为本、协调亲睦礼仪之邦的尚柔意识。
  作者还把目光转向了现当代社会,并进一步剖析了几位中国现当代的政治领袖和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试图证明,如果在这些政治领袖和杰出人物身上,尚柔意识和柔性品格尚且占有重要的地位,那就说明尚柔意识和柔性品格在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性格中不但仍然存在着,而且这种存在恐怕还是相当普遍的。那么,这种尚柔精神的存在对于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呢?作者认为,尚柔精神不仅在过去时代塑造了中华民族善良坚韧的民族形象,形成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内在凝聚力,在现代条件下,它们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在创建新生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加以利用的一种精神财富。
  作者对本书的基本概念“柔”做了一些界定,我以为是可取的。书中提到的柔弱之柔和柔韧之柔,稚嫩之柔和老到之柔,两对中的前者似属柔的基本属性弱,后者则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意义的柔,它是一种“刚极而柔”的柔,是强韧之柔。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否做这样的表述:由一般意义的具体的“柔”上升到具有柔的一切本质特性和复杂性的抽象的“柔”,再由这抽象的“柔”上升到具有理性意义的“柔”。后者虽然仍会有柔弱本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具有一种比刚还要强的新的柔质。我想,这大概是本书作者的立论之意吧!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把酒临风
李道莹
  公元1921年
  马克思主义的光芒
  照耀了沉睡的东方故园
  觉醒的龙的传人
  高举起真理的火炬
  从嘉兴南湖开启了
  真理在胸英勇无畏的航船
  事业的发达
  人民的幸福
  始知创业维艰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
  千难万险只等闲
  盼宏图大展
  事业代有伟人继
  邓小平理论挽狂澜
  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唯一检验在实践
  驱散迷雾擦亮双眼
  “三中全会”正航向
  融入世界直面未来
  让中华民族走进了春天
  国家繁荣事业昌盛
  万民喜上眉尖
  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五洲四海钦羡
  有新时代的领路人
  “三个代表”再谱新篇
  乘长风破万里浪
  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欢庆之后
官伟勋
  我们刚庆祝了党的八十华诞,就迎来了申奥成功的大喜日子!
  7月13日晚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当然是获悉我国胜出的那一瞬间,但更使我感动不已永远难忘的,却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在全国各地那些席地而坐、翘首企盼的亿万群众的镜头。当人们终于听到胜出的“北京”二字时,啊!在同一瞬间,千千万万的北京人“忽”地从地上跳起来了;千千万万的上海人、天津人、重庆人、海南人、哈尔滨人、深圳人、乌鲁木齐人、拉萨人……统统在同一瞬间“忽”地站起来了,同样的欢呼、跳跃、拥抱,同样的热泪盈眶!“万众一心?”不!是亿众一心,是十三亿众一心!同样的感情,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澎湃激荡!谁见过如此伟大的场面?看着这一切,想起一盘散沙时的旧中国,叫人怎能不感动?怎能不落泪?在有如此崇高情操而又如此高度团结一致的民族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国际奥委会的先生们如果看到这些镜头,我想他们会更加相信他们的票是投对了。因为他们投了全世界最伟大心脏一票。这是一颗凝聚了十三亿华夏子孙的最美好的愿望,并誓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心!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创建新中国,用了二十八年。之后,又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无畏探索,终于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并赢得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崇高荣誉。由共产党不禁想到1919年10月由中华革命党改称的中国国民党。自从孙中山先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它也曾由弱变强辉煌过一时。但好景不长,不久就变质了。四大家族发了,人民大众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度进步的政党,变成谋私利反人民的党。
  有位朋友以为:“没有抗日战争,共产党就完了!”其实这是错误的,他只看到事物表面没看到本质。本质是,为什么共产党就能深入敌后发动人民战争置敌于死地,国民党就办不到呢?后来,蒋介石不也把整师整军甚至整个集团军的“国军”派往敌后吗?不都纷纷投敌了吗?
  党的宗旨与实践是决定性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劫难而不败,置之死地而后生,能够毅然决然地纠正错误,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就是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坚定不移为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党,是千方百计让人民过上理想生活的党。
  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绝非是人人欣赏的。北京申奥成功,也会有人不高兴,这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全是坏事。孟子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没人敌视,没有危机意识,是要亡国的!经常有人骂骂,好,会使我们保持清醒,努力发扬正确的,坚决纠正错误的,尽力完善应予完善的。
  在欢庆之时不忘努力干自己的事!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奥运在北京(儿童画)刘莉(十五岁)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走进木格措
冯雁军
  木格措位于康定县城北雅拉乡境内,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内的著名风景区,面积五千平方公里。景区由七色海、杜鹃峡、木格措湖、红海、无名峰等景点组成,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温泉、雪峰、叠瀑、奇山异石组合,构成了景区独特秀丽的特色。
  车子停在木格措湖畔。木格措湖也叫木格措海,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面积三点二平方公里,湖水深达七十米。景点刚开发,除了简易公路修到景区外,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设施。湖畔山脚一块不大的空地上,一溜儿拴着几十匹马,主人们一齐涌向下车的游人,推销骑马看草甸,叫嚷声一个高过一个。这时,从湖边约五六平方米简易木板房里走出一个身着制服的大个子男人,用我们听不懂的方言高声叽咕了几句,秩序立时安定下来,按发的号牌与租马骑的游人对号上马。
  来不及欣赏近在眼前的湖光山色。一个汉子将一块标有18号的小塑料牌朝我手里一塞,边说边扶我上了他家的大白马。汉子牵着缰绳在前面带路。所谓路,根本连路的影子也没有。陡峭的山坡上,树木森森,马粪和着烂泥臭水顺着山坡流淌,泥泞不堪,荆棘丛生,人与马都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坡上跋涉。约走里把路光景,就来到山后的草甸。
  草甸由远近高低的几个山包组成,延绵起伏,一望无际,远天相接。甸上绿草如毯,牛羊成群,远处则成为移动的一个个白点。几顶白色藏篷支在山坡上,犹如耀眼明珠。三三两两的游人身着藏胞服装,或嬉戏打闹,或信马由缰,或摆出各种姿势,拍下山川胜景,甚是怡然自得,妙趣横生。
  回到木格措湖边,已是正午十二点。湖面上,雾气升腾,飘忽游移。湖光潋滟,波澜不惊;水色如褐、深邃莫测。一艘乳白色快艇满载游人和笑声飞也似地射向湖心,慢慢在雾霭中隐去。不一会,浓雾渐成轻纱,环湖四周突兀的群山也显出身影来,白杨、红杉、杜鹃将大山裹得严严实实,使得湖光山色更增添无限壮美秀丽。
  从木格措湖往回走两公里,路的右方是七色海———湖水与温泉交融的高原湖泊,湖的南坡是宽阔的草甸,西、北、东则森林环绕,幽静清雅,湖水清澈透明,随着天空和阳光的变幻而景象万千,犹如瑶池仙境。
  顺着山路下行数百米,但见一宽阔的小盆地,水草丰茂,水面上热气蒸腾,人声鼎沸,原来是药池沸泉到了。药池沸泉位于草甸边缘,池子呈椭圆形,水深盈尺,很多人经不起八九十度水温的炙烫,刚一触水又呀呀抬起,十分有趣。有人将鸡蛋放进水里,不一会也就煮熟了。也有边泡脚,边品尝野烤的肉串,香气熏人。戏水的、打闹的、拍照的、叫卖的,把个不大的小盆地闹得快快活活,高原的寒气和旅途的劳累也早被这炽热的欢乐气氛融化得无影无踪。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刘平的长篇小说《走私档案》,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身为海关关长,将自己所见所闻构思成一部反腐败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已出版了《廉署档案》。(红)
  《梁平诗选》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此前,他先后出版了《山风流人风流》、《拒绝温柔》等诗集。 ZGY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名家茶座

盲道
王景愚
  我走在大街的便道上东张西望,突然脚掌被硌了一下,低头一看,正踩在凹凸不平的盲道上,感到心里一凉,设想自己是个盲人走在这样的路上会是什么感觉呢?我闭上眼睛只走了几步就迈不开腿了,眼前一片浓黑,迷迷茫茫。我们司空见惯的明媚阳光、绚丽色彩、娇艳花朵、美女时装……顿时消失!对于盲人来说,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漫漫长夜,这是何等痛苦?
  我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吗?那么盲人是怎样对待苦难的呢?我还未曾听说盲人因自己的不幸而自杀的,相反,他们大多生活得很坚强,甚至很乐观。
  在喧嚣的早市上,我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盲人,上下眼睑已紧贴成一条黑线,他手里拿着一把红红绿绿的绳子在吆喝:“买根跳绳吧,健身又减肥,两块钱一条,锻炼身体啦!”
  我站在他身边看看,有人买了他的跳绳,他接过钱还微笑着说:“谢谢!”
  我问他:“你不怕有人会少给你钱吗?”
  他说:“没人会骗我!”
  他说得很轻松,但这话分量很重,几乎使我流泪。
  不知出于什么心情,我买了一根跳绳,给了他五元钱。他接过钱时很敏感地说:“这次您骗我了,这张票子大,我得找您钱。”他从口袋里抓出几张一元两元的票子托在手上:“您自己拿吧。”
  就在这一瞬间,我感到他是把这个世界看得最清楚的人。我们倒是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得见这美丽而又躁动的世界,但却常常经不住种种诱惑。我曾经在公园湖畔仰望那豪华的公寓大楼而愣神,因为想住进去而估算着楼盘的价格;我看到满大街跑的尼桑、丰田、宝马、奔驰等名牌汽车,为自己不能驾驶一辆这样的轿车而深感遗憾;我看见别人站在舞台上接过金光闪闪的奖杯,因自己失去获奖的机会而感到心里空空荡荡……看多了竟迷乱了!
  我并非希望我们都成为盲人,我是赞叹盲人们那份清心寡欲、笑对人生的思想境界。
  现在,让我们回到我脚下的盲道上来。这条盲道走起来见棱见角,疙疙瘩瘩,但盲人们感到有这样一条路已经很幸福了,这条不平的路就是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
  每当我心灵深处躁动不安的时候,我就到盲道上走一走……
配画:徐鹏飞(附图片) ZG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