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7月24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7-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 '...

第9版(理论)
专栏:

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
焉荣竹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组织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取决于思想上认识上的团结统一;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取决于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党要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首先必须使全党的思想和意志达到高度统一。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努力把全党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三个代表”的要求上来。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在中国,要把六千四百万名党员和十二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必须有一套先进的思想体系,这只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识这一点,在政治上第一要紧。一个政党,确立怎样的建党思想,事关根本。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世纪之交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回顾我们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全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了“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把全党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三个代表”上来,把全党的力量和行动凝聚到“三个代表”上来,我们党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就能不断地巩固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永葆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蓬勃生机,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建设党我们党从来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顺应时势,不断开拓创新。
  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党员的活动范围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大量发展,各类新型社区、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应当把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认真研究,有序推进,逐渐覆盖,把党的领导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党组织在这些领域中成为战斗堡垒,成为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只有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党的阶
  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员管理办法。政党的力量和作用,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我们党作为一个大党,如何在队伍不断扩大、构成发生变化、组织和管理的任务比过去更加艰巨繁重的情况下,把广大党员教育好、管理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正常机制,是一个重大任务。一方面,要坚持标准,重视改善党员的文化知识、年龄和分布结构,从“入口”上保证党员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敞开“出口”,细化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健全完善组织程序,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通过有进有出,吐故纳新,使我们党的肌体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这就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扩大民主推选上,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积极推行任前公示制,试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和党委(党组)集体讨论投票表决制等;在选拔任用方式上,进一步推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和试用期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形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制度基础。
  按从严治党的方针管理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要确保社会主义江山稳固,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就必须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就要依靠制度严格规范用权行为,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确有一部分干部,不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把它看成自己的私利,甚至用它来为自己捞取好处。因此,从严治党,首先是要规范约束用权行为。这几年,我们党在约束用权方面,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做了大量工作,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力度,堵源截流,逐步铲除权力堕落的土壤和条件。
  从严治党,就要依靠群众,把用权过程置于群众的严格监督之下。党内目前的监督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群众参与监督的广度和力度还不够。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只有把权力置于人民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加大群众参与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党风、政风就会进一步好起来。
  从严治党,就要严肃执纪执法。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强化对党内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如果没有这一手作保证,其他措施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各项制度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就会使法纪失去严肃性和震慑作用。因此,必须在寻求治本措施的同时,把严肃执纪执法这一手硬起来,以打促防,打防结合,以此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 n9W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张立昌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切实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使经济更快地发展起来,使群众得到该得到的实惠。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生活作风,真正做到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我们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求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自觉做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讲过,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邓小平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些深刻的论述,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宗旨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历史反复证明,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摆脱这个规律。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是我们党的血脉,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这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现在,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担负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利益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问题。应当看到,近些年来,确有一些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疏远了,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的思想滋长起来,有的甚至滥用职权,以权压人、仗势欺人,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与“三个代表”的要求严重背离,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因此,在新世纪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切实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我们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以什么为依据、用什么做标准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着眼于大多数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毛泽东说过,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必须善于照顾全局,善于照顾多数,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社会总体富裕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但收入处于中低水平的仍占大多数。我们要为最广大群众谋利益,就必须从这个基本民情出发,把着眼于中低收入大多数群众的重要原则,贯穿于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全过程;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正是本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这些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工作思路,始终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着眼于大多数群众,干大多数群众赞成的事,办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993年,我们针对当时物价居高不下、部分国有企业在转轨过程中出现困难、蓟县等地区还有十多万贫困人口的情况,及时提出要抓好稳定物价、解困和扶贫三件事。1994年,我们针对市区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危陋平房里的情况,根据群众的强烈呼声,下决心对成片危陋平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去年以来,我们顺应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投入巨资,改造了墙子河、卫津河、北运河。这些决策的作出,都是从解决当时社会的突出矛盾出发,以大多数群众的迫切愿望为依据,让大多数群众受益为落脚点的,因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取得了成功。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很难使所有的人同时、同等受益,做决策、定政策常常会遇到多种利益相互交织甚至相互抵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想问题是不是真正着眼于大多数群众,将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大多数群众,就是着眼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制定决策的基本取向和依据,也是顺利实施决策的根本保证。
  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必须权衡利弊,统筹兼顾,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决策制定上,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在工作部署上,以大多数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为第一信号,把大多数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生活中的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工作方法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工作作风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体察群众的疾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坚持在加快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增强实力。只有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为人民谋利益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群众的愿望才能变成现实。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发展得快与慢,是衡量领导干部是不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标准。
  随着国内外形势出现的新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天津市而言,目前广大群众迫切希望经济发展再快一些,城市面貌变化再大一些,收入水平再高一些。实现群众的愿望,是我们的最大责任,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鉴于此,我们提出要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正确认识天津的发展历程、借鉴一些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作出的重要决断。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决定着天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思路,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时机成熟、条件有利,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增幅位居全国第三,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这充分说明,几年来我们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成果已经显现出来,我们开展创新大讨论、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积聚的能量正在释放出来。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就一定能够使经济更快地发展起来,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提出,“十五”期间要抓好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新的三件事。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新三件事,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增加群众收入,是办好新三件事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收入是群众生活最核心的部分,是构成群众物质利益的第一要素,老百姓更多的是通过增加收入来感受经济发展的。如果群众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我们讲什么都缺乏说服力。“九五”期间,我们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68%和72%,但是与广大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天津不仅要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要成为群众收入增长较快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坚持边发展经济、边改善群众生活,决不能片面地强调等经济发展了再去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千万不可把不长工资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手段,使群众应该得到的实惠没有及时得到。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寓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切实抓好这新三件事,确保年年有新的进展,年年有新的成果。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和事业的成败。群众往往是从干部的作风来看我们党的形象的。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作风不正,必然会损害党的形象。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生活作风,真正做到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为人民谋利益是非常实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坚持高标准,做到尽心竭力、全心全意。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就会得过且过,无所用心,讲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是大事,一定要认真听、主动想、及时办。要干让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干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条件具备的要及时干,一时不具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干。要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光辉形象树立在群众的心中。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战争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样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我们的物质财富还不是极大的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还有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下岗职工还比较多,农村还有一些困难户。对这部分群众,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找出路、渡难关,尽快使他们的生活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党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贯彻党的宗旨,都要善解民意,善待百姓。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担子越重。领导干部尤其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决不能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更不允许挥霍和侵吞人民创造的财富。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浪费时间,耗费人力物力,耽误事业,损害群众利益,是一大祸害,也是一种腐败现象,究其根源是私心杂念在作怪。私心太重,就不可能为群众着想,就会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人心有杆秤。是真为老百姓谋利益,还是摆花架子,群众感受最直接,评价最公平。对那些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的,群众最反感。我们一定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发扬无私无畏的精神,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以工作的实绩和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我们所干的事情与群众愿望的一致性越多,群众的信任度就越高;与群众的心贴得越紧,群众的情绪就越顺。领导干部最危险的是听不到、听不进人民的声音。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群众的呼声听而不闻,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因此,我们要经常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从而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使实践党的宗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领导干部的素质不适应,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必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现代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努力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 n9W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透过实事看作风
方海洋
  办实事,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反映其作风的一个“窗口”,因为行为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不是办实事与有没有好作风紧密相联,透过实事尤其是那些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能够看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状况。
  透过实事看作风,是因为干实事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努力给群众以更多的实惠,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条重要标准。办实事,就是要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把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座桥梁,成为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一个个载体。所以,办实事是为人民谋利益、给群众以实惠的最好方式。透过实事看作风,就要看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了什么实事,办了多少实事,以什么方式办实事,以及群众从党员干部的工作中得到了什么实惠,从中观察他们有没有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没有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透过实事看作风,是因为实事关乎群众冷暖,反映群众意愿,集中了群众的要求。对实事,群众心中有杆秤。办实事,就要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举凡经济发展、衣食住行、读书就业、扶贫帮困等诸方面,哪里群众难处多、意见大、要求迫切,哪里便有政府应办的实事。所以,实事办得及时不及时、实在不实在、到位不到位,群众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透过实事看作风,以群众肯定与否、满意与否来检验我们工作上的得失,来检查领导干部思想上和作风上的差距与不足,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学会用群众观点来判断是非,评价干部。
  透过实事看作风,也是由认识的普遍规律决定的。作风,是一种思想上、工作上的态度,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潜藏在一件件具体事物之中,蛰伏于一个个有形表象之后。只有通过对一件件实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获得对思想和作风的本质认识。因此,若要知道一个单位或者某个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就不妨看看其对待办实事的态度。实事,对群众来说,往往是一些贴心贴肉的“小事”;对领导干部而言,大多是职责范围的分内事,更是一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实在事。如果非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不办,不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不做,或者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这样的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如果唱功好、做功差,讲在嘴上写在报告上的多,落实的兑现的少,或者热衷于形象工程、门面工程,满足于对下有个说法、对上能够交代,群众享受不到真正的便利和实惠,就不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如果该办的事不办,不该办、不必办、没条件办的事却硬要办,想当然、拍脑袋,图虚名、谋私利,那就不只是思想作风不正、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了。
  透过实事看作风,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它为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供了一个参照和标准。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掌握这样的方法,经常做这样的分析和检讨,将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群众的情绪,客观审视我们的工作,保持应有的清醒。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 n9W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治党务必从严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严治党思想研究》简介
李凌
  李智勇主编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严治党思想研究》一书,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实行从严治党方针的理论与实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从严治党,用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成功地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从严治党,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把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到新的高度,在许多方面深化了全党对新时期从严治党的认识,拓宽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路,把我们党关于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搞好执政党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该书指出,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从严治党的实质所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这一科学命题,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实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解决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问题,也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从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联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二十世纪辉煌、曲折的历程,联系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刻阐述了新的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他强调指出,进入新世纪,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是全党同志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n9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