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坚持“三个代表”推动文艺创作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蒋述卓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充分总结了党的历史和经验,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不仅为我们党在新的世纪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给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首先要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也要与时俱进,努力反映我们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是如何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促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的社会状况。过去的二十年,文艺创作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艰难历程方面是有成就的,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乔厂长上任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商界》、《沉重的翅膀》,90年代后期的《大厂》、《分享艰难》以及近年来的《抉择》、《红色康乃馨》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较新较深的层面,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较为贴近的。但在这一时期,文艺创作也出现过困惑,在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偏颇。主要表现在:对改革过程中带来的矛盾、出现的问题不能持向前看的态度,更缺乏一种大局意识以及经济学的眼光,往往以情感朴素的担忧与犹豫去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等暂时现象,而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观念阵痛以及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进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对于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基本上没有关注,不少作家以不懂科技、不懂经济甚至文学不应紧跟时代为由,转向“私语化写作”、“身体写作”,眼光与笔触避开当下,只关注历代皇室的宫廷争斗、封建家族中的男欢女爱以及个人偏狭的心理焦虑;有的作品看似在写当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经济矛盾与经济犯罪,但往往流于表面,还是离不开“拳头加枕头”的一套路数,等等。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应该像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的那样,“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去努力反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的事实,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焦虑与思考,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而艰苦奋斗的历程。
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也应符合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先进文化的标志就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着人类文化未来的走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把文化当作综合国力的标志,就是高度重视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当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文化是有传承、有积累的,在推进文学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学艺术和革命文学的传统,不能割断历史,搞文化虚无主义。其次,为了应对加入WTO之后的竞争局面,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壮大自身。强身健体才能有抵抗力、免疫力,也才有竞争力。我们应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在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也趋向多样化的情势下,容许文学艺术发展的多样化。我们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进一步增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我们在放眼全球的同时应该把眼光盯在当前中国国情以及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上。成为先进文化,不是空泛的口号,而应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要按照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中国大地关注中国本土问题,写出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应该是我们创造先进文化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文学艺术创作也应该把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放在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服务上。文艺创作要落实“三个代表”,就要努力贴近人民群众,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道人民所想,抒人民之愿。作家要摒弃贵族写作习气,将自己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朋友,尽最大努力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产品。一个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伟大作家,他的胸襟必然是广阔的,眼光是远大的,作品的境界是阔大的、高远的。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文艺还要承担起教育、鼓舞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奋斗的责任,要在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学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感情的产物,而且会体现出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价值与理想,它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面对现代化的文学艺术,应有现代化的观念与意识,塑造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理想人格,也要批评那些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病态人格,从而体现出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既是党要求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纪念建党80周年“五个一工程”参评作品评介
以历史的方式叙述历史
——评大型纪录片《国庆纪事》
贾磊磊
作为一部以五十年来国庆典礼为表现题材的纪录片,《国庆纪事》的摄影镜头无疑是面对历史的。它是这部影片给予当代观众的一种承诺,同时也是作者表明的一种立场和态度:因为对五十年间那许多不同寻常历史瞬间的“重播”,每个镜头的选择都意味着对历史有一种“重现”与缅怀的责任。
什么是历史?如果历史不是那些零散的、破碎的单个事件,而是蛰伏在那些看似寻常的事件中、遮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里的精灵,那么对历史的陈述必须贯之以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一个失去了与整个历史进程相联系的事件,我们也不能断定它真正的历史意义。
对历史事实的客观纪录几乎是所有纪录片创作始终遵循的美学原则。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怎么样“回到历史”便成为“忠实于历史”的具体体现。《国庆纪事》为我们保留了一系列当时历史时期的“原始画面”和原声音乐,这种以历史的原在形态讲述历史的方式,是这部影片最突出的美学品格。
《国庆纪事》向我们真实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庆典礼的一系列珍贵的历史镜头。从而使远离了那个时代的人也能够了解到这庆典的“真实故事”。在1949年的国庆阅兵中我们所看到的受阅部队的装甲车、火炮、坦克,包括钢盔许多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时光飞逝,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的阅兵式上我们看到的阅兵部队就已经从单一兵种发展到诸多兵种、从普通武器发展到尖端武器的威武之师。在这两种真实的历史画面之间,我们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当不同时期的国庆典礼因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而显示出它们不同的“历史主题”的时候,整部影片的历程意义便随之呈现出来。
《国庆纪事》在展现国庆典礼的同时,还将许多社会政治事件穿插在其中,围绕着天安门广场这个社会政治文化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同时被搬上银幕。如果说,将半个世纪的国庆典礼用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这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文献的话,《国庆纪事》在纪录了一次又一次辉煌隆重的国庆典礼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与这些庆典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它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历史领域。1949年当北京正在举行和平解放仪式的时候,毛泽东主席还在河北的西柏坡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运筹帷幄;同样在国庆阅兵仪式正在进行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了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的战斗场面以及北京市公安机关侦破国际间谍妄图炮击天安门观礼台阴谋。由于这些事件与国庆典礼的平行剪辑,使《国庆纪事》不再仅仅是一部纪录国庆典礼和阅兵的纪实性的作品。我们还看到了一部简约而精炼的共和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在这种仪式化的庆典活动中,除了鲜明的社会政治色彩之外,国庆典礼还最能够表现出一个时代主流化的审美趋向和大众文化时尚。为此,这个特定的题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黑白的古城墙、穿行的有轨电车、大街上依稀的行人、匆匆的挑夫,旧时代的影子还依然可见的时候,新中国的历史已经在天安门广场拉开了序幕。直到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的国庆典礼,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形象……
《国庆纪事》在银幕上完成了一次对国庆典礼的历史书写。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对新中国历史的回顾,尽管它的许多画面是黑白的,许多声音是嘈杂的,许多镜头是陈旧的,但是,它却给予我们一种真正的历史感,一种用任何虚构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历史真相,从而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一种与真实的历史体验相重合的历史记忆。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真诚展现历史的瞬间
——观影片《走出西柏坡》
胡家龙
建党八十周年献礼影片《走出西柏坡》,截取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全面展开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样一个时空的横断面,讲述了毛主席派身边警卫员耿涛到天津接管城市,开展对民族资本家的工作,组织恢复工业生产,及时提供战争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支援前方战斗的故事,通过描写以耿涛为代表的军管干部在尖锐复杂的环境中,与反动资本家作斗争,与我们干部队伍中用经验主义的方法、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城市工作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塑造出耿涛、马保山这样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一支英勇的革命队伍从战争硝烟走向和平建设的艰难,揭示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这支以工农为主体的干部队伍,才能在根本上实现从熟悉农村工作向熟悉城市工作的巨大转变。该片摄制完成以后,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试映,以其生动的英雄故事、深沉的历史回忆、青春律动的影像风格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广大观众,特别受到了青年学生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怎样将历史进行艺术化的创造,如何把通过文字媒介记载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光辉事迹再现于银幕,《走出西柏坡》这部影片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它与解放后二三十年间主要以普通革命者为表现对象的影片不同,结合了反映革命的领袖人物,同时,它又与近年来写重大事件、重要领导的影片迥异,主要写普通的人物、普通的事件,以真实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为依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充分展开艺术的想象虚构而成。在影片的结构上,它采取了回环的方式,即故事的主人公从革命圣地西柏坡出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临一项崭新的任务,经历了难忘的战斗和严峻的考验以后,又回到了西柏坡。通过这样一种带有情节片要素的故事叙述方式,影片把中国革命的总司令部和革命斗争的第一线联系在一起,把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和对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的憧憬和思考联系在一起,以对普通革命者的描写负载起中国革命胜利后全党面临着重大的转折这样的大主题,并且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主题的表现。应该说,以生动的故事,惊险的情节,新颖的角度,不多的人物,表现重要的革命运动,这部影片给人们提供了一些新的经验。
影片一个可喜的收获,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它塑造出了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即军管会工业处长耿涛和副处长马保山,为近年来的银幕人物画廊增添了独特的“这一个”。其最大价值,不在于它的历史形态,仅仅让我们今天的观众来感知那个曾经的存在,而在于创作者从历史的规定情境出发,从历史事件和人物在逻辑和联系之中,梳理出纵深的思想情感脉络,并把它们和今天连接起来,使艺术形象的历史审美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力,获得了它显著的当代性。它有力地昭示人们,每一个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作为执政党的一员,都应当敢于和善于迎接新的挑战,肩负起建设中华的神圣使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与时俱进,永不落伍。(附图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诗人要知民心抒民情顺民意
全国各地二十余位诗人、评论家不久前聚会山东峄城,就诗歌的现状、成绩、问题及发展趋向交换看法。与会者认为,考察当代诗歌要放宽眼界,不能只盯住那些被不断炒作的新潮诗。在广大诗作者中、在民间创作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健康、弘扬正气的好诗。我们应当抵制怪诞、颓唐的诗风,支持积极健康的诗风,加强诗人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诗歌要百花齐放,就要真正做到内容、形式、题材、风格的多样化。诗坛需要小桥流水,也需要黄钟大吕,需要爱情诗,也需要政治抒情诗。在培育百花的时候,要弘扬主旋律,促进多样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这次诗会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主办,得到峄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王可)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二十一世纪民族文学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民族文学》杂志社近日联合主办“二十一世纪民族文学发展研讨会”。六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学团体的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突破、中国文学中的少数民族文学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由新成立的文学研究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
(钟进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赞电视剧《长征》
逄先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创建八十周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剧《长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壮烈、最惊心动魄、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页。它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由错误路线占统治地位到正确路线占统治地位的伟大转折,是中共中央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伟大转折。经过长征,中国工农红军虽然由将近二十万人减少到几万人,但是他们是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在长征的全部过程中,同时进行着三个方面的斗争。一是对敌斗争,这是最主要的,是贯彻始终的。一支弱小的红军,却战胜了强大敌人终日的围追堵截,充分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高超的谋略和智慧,以及红军将士们的机智勇敢和英勇善战。二是同自然界的斗争。在同极端恶劣的大自然的搏斗中,充分表现了红军将士在几乎超越了人类体能极限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三是党内斗争。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比较圆满地解决了党内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克服了错误主张,团结了同志,达到了全党的统一与一致。电视剧《长征》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这三个方面的斗争,并且处理得非常恰当,层次分明,穿插有序,融为一体,全景式地反映了长征的全过程。这是剧作的一个成功之处。
在长达一年的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将士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表现出来的不怕任何艰难困苦、英勇奋斗的精神;紧密团结、一致对敌的精神;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间奇迹,真是可歌可泣。他们是为解放人民而战,为正义事业而战,为了一个共同的崇高理想而战,所以才有这种精神。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还有什么压力不能顶住?电视剧《长征》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长征精神。一个个十分感人的场面,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深刻的感染力和巨大的鼓舞力。这是剧作的又一个成功之处。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就是我们的一批扮演剧中主要人物的著名演员,在艺术表现方面,在塑造和刻画历史人物方面,又有新的突破,新的进步。神似和形似兼而有之,而更着力于神似的表演。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以长征精神演长征。他们走过了红军当年走过的路。像红军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忍受着高寒缺氧的痛苦,冒着随时都有可能陷进泥潭的危险,所以他们才演出了如此真实感人的活剧,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剧作的另一个成功之处。
长征精神,曾经鼓舞了我们几代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中,做出伟大的成绩。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是我们极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继承和发扬。我们要用长征精神去迎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长征》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又是一部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们要感谢《长征》剧组的编导和全体演职人员,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党的八十岁生日献出了一份厚重的礼物!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电视:公众理解科学的桥梁
孙珉
现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并进而影响人的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科技传播呈现大规模增长的势头。而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的要求,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也从期望、崇尚变得更加理性,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家对科学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继而要求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部分形成互动。对现代社会国民的科学素养要求,也从简单了解科学知识转变为使公众具备科学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的公众就不可能有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电视作为科学传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科学传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近几年,不少电视台引进了国外优秀的科学电视节目,像《探索》和《国家地理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众理解科学的视野,精美的制作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也使电视工作者认识到以往科普自上而下的灌输的局限性。出现了一些专门播放引进科学影片的栏目。但是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科学栏目只有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和北京电视台一套的“世纪之约”。“世纪之约”有五十分钟,突显出北京台对科学的重视。从制作上看,“科技博览”走的是传统科普道路,而“世纪之约”则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为宣传科学文化作了不少的探索,以这个频道为个案,为思考科学传播在中国的一些现状和发展无疑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世纪之约”一开始也是走引进外国科学影视的路子,但是,由于中国观众和国外观众在文化形态和科学素养上的不同,因此采用了请中国科学家解释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世界科学传播最新动态和我们的差距。为了保持科学技术的国际性,“世纪之约”密切关注科学最新动态。将科技的新闻性作为出发点,及时报道了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科技进展。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采用多种形式从各个角度进行传播。
在中国进行科技传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拉近公众和科学的距离,因此科学知识的传播是基础。“世纪之约”尽可能地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在选题上注重科技和生活的关系,从牙齿、癌症、旅游、药品这些具体的日常生活小事上看出科技进步。培养了公众对科学新生活的浓厚兴趣。
随着高新科技在经济中的革命性作用,“世纪之约”适时地将眼光转向高新科技产业,在IT产业风起云涌之时,“世纪之约”以《中关村之路》、《世界电信日特别节目——移动通信》、《梦想互联》这样的大型专题和访谈,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地反映传播了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向,新的观念和科学知识。
“新科技、新经济、新生活”作为“世纪之约”的宣传主旨,基本上反映了科学传播在当前中国的范围,具有较强的观众适应性,也使得科学技术成为电视黄金时间的主角。但是这个栏目面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较低,科学家群体对参与传播的动力不足、不善于和公众交流以及制作周期的限制和科学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在不断的探索中,最终选择了演播室访谈和插入短片相结合的形式,以主持人代表公众向科学家、政府科技官员、高新科技企业家提问,鼓励观众参与,通过嘉宾的精彩讲述,打破公众与科学技术之间的隔阂,根据公众的选择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家的生活和研究,政府科技部门的科技政策,成为联系公众和科学共同体、政府、传媒的纽带。
在注重新闻性和国际性的要求下,“世纪之约”不失时机地推出《基因启示录》,向公众传播生物学革命性的进展:《向世纪科学致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畅谈二十世纪科学的重大进展;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和互联网报道赞比亚日食的实况,把高科技直接用于电视科学传播。在一系列特别节目中,抓住重大题材,从科学角度予以新的认识,从人物经历出发,使得这些科学事实带有个人色彩,增强观赏性,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制作的特别节目《辉煌的记录——两弹一星的摄影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借助精彩的短片画面和当年摄影师们的生动叙述,把观众带入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一个特殊群体中,理解科学精神,弘扬摄影师的英雄壮举。
当前科学传播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使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判断能力的阶段,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89年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标准:一是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达到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了解,这个获得世界各国赞同的标准体现了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时代的要求。电视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在科学普及与提高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恢宏史诗《伟大的历程》出版
一部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党史巨著——《伟大的历程》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党史为经,以事件、人事为纬,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为轴,客观、生动、全面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辉煌历程。该书共三卷,约二百四十万字,文前配有百余幅珍贵图片。(李正堂)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八十位共产党人的故事》热销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献礼作品《八十位共产党人的故事》问世后引起社会反响。该书用遗像、生平、背景和故事四个版块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主人公的毕生业绩,使读者在赏心悦目中观其形,思其义,悟其神,步其后。(李明珍)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阎欣宁长篇《铁券丹书》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福建省作家协会、山东文艺出版社等单位近日联合举办阎欣宁长篇小说《铁券丹书》研讨会。该书三十万字,塑造了以老军人朱铁丹夫妇和一家三个姓氏的九个子女等众多人物形象。该书系山东文艺出版社“新世纪长篇小说”系列中的首批三部作品之一。(文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