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7-1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源于实践的思考 '...

第9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而任何政策和策略都是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因而可以说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核心,是与她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基本路线密不可分的。八十年来,根据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任务,党不仅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基本路线,而且在制定和执行基本路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世纪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更好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任大立(湖北)
  倾听民声凝聚民心
  民为国之本,国依民而存。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应该着力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关注百姓,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善于动员民众,开发民智,从而团结民众,凝聚民心,聚集力量。总之,要有亲民之心,爱民之举,富民之策,安民之道,为老百姓谋取更多的利益。对群众想什么、求什么、盼什么,都要心中有数。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切实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吴岳华(江苏)
  正确对待群众意见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党的宗旨、性质和根本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敢于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能够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盼的事、最急的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效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王坤(河南)
  以实干为荣
  共产党人从来都是注重实干、肯于实干、善于实干的,以实干为荣。从毛泽东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实干精神。实干,目的是为了人民。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联系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要肯于深入群众,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动员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人民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样,我们党才能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张捷熊文(湖北)
  把党要管党落到实处
  党要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把党要管党落到实处,关键是要管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搞“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和“地域划线”,反对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在选人用人上,必须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把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同领导干部的严格自律结合起来。
  ——赵成福(辽宁) G8x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新世纪的行动纲领
何毅亭
  编者的话: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全党和全国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了适应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本版自今日起开设“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专栏,陆续发表有关理论文章。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奋斗和创新精神,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是指导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纲领,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这个讲话,思想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意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个讲话,我们就能从中吸取巨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信心,就能更好地审时度势、把握大局、统一思想和行动,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一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进一步增强对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要性的认识
  《讲话》要言不烦,通过“两个八十年”的深刻对比和我们党带领人民共同奋斗所干的“九件大事”,生动鲜活、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令人信服,让人感奋。八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短暂的一瞬,但这八十年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八十年,是实现历史性进步和飞跃的八十年。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篇章。在中国,没有哪一支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怀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受了那么多严峻考验,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从曲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前进;没有哪一支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涌现出那么多英雄模范,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解放付出那么多牺牲、作出那么多贡献。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领导地位的确定,就是用法律形式肯定、记录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共同意志。中国共产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其他任何政治力量无法替代的。在新世纪,中国要发展,中华民族要振兴,中国人民要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就必须高高飘扬、永远飘扬。
  深刻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一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党八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任何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回想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经过八十年奋斗,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说到底靠的是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靠的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各种错误倾向,形成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并使之贯彻到党同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中去。正如《讲话》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这个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什么时候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健康发展、顺利推进;什么时候没有结合好,党的事业就发生挫折、遭受损失。能不能实现这个结合,结合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必然导致思想混乱,迷失方向,那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那就打不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局面,就走不到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深刻变化的改革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防止和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大胆探索,坚持把积极进取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使自己的工作水平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
  深刻认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一历史真理,自觉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八十年来,我们党以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哺育和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在执掌全国政权和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有了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危险,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总结为我们党八十年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支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八十年代末以来,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几十年的老党、大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自不尽相同,但脱离群众、失掉民心却是共同的。这个深刻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胜利前进,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始终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引导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和谋利益;如果丢掉了最大多数,那就丢掉了根本。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的:“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改革越深化,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越要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越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之中,真正体现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去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高度概括的: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在今后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永葆党和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党上下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洞察力,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深刻总结世界上政党建设特别是我们党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核心问题,这对于指导我们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党的建设领域,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特别要把贯穿讲话全篇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并认真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深刻认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党八十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主要法宝;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党的建设取得的进步密不可分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结为党全部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新世纪,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总纲,统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这个指导思想牢固确立起来了,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党,一要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来进行,密切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积极朝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来加强;二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把“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和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中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三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四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五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勇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六要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和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党不断提高自己、加强自己;七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审视、检查党的建设工作,对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不符合的就坚决摒弃和纠正。总之,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做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要求的:“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刻认识《讲话》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在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新发展,认真学习贯穿《讲话》全篇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例如: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思想观点;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思想观点;关于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生产方式,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适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逐步使之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的思想观点;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观点;关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的思想观点;关于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思想观点;关于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思想观点;关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教育的思想观点;关于在新的条件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的思想观点;关于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观点;关于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而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的思想观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和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点;关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思想观点;以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的思想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说出了具有科学根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话,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理论上更加成熟。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解决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大力推动理论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为我们树立了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也为我们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相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科学地观察和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科学地观察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G8x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矢志不渝求先进
  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是广大党员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喜庆日子。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对比百年来古老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振奋,更令人思考。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吸引着无数转动的目光,激荡起不尽的感情?是什么使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原因就在于她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三名党员。五十三相对于几万万,微乎其微。但是,这不是一群啸聚山野的绿林好汉,而是一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不懈的追求,严明的纪律,无私的情怀,使他们成为社会上最先进的集体。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为扶大厦之将倾,拯斯民于水火,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政治派别和组织,但绝大多数或昙花一现,或初盛继衰,或走向反动,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利益重莫重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力量大莫大于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全部内涵正在于此。因其先进,革命的星星之火才不惧血雨腥风而发展为燎原之势;因其先进,地处偏僻的延安才成为进步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因其先进,共产党员才能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八十年的奋斗历程,遍布荆棘坎坷,贯穿牺牲奉献,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竭诚尽力,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愧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以说,以先进性锤炼自身、凝聚人民,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
  先进性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毫无疑问,党的性质、宗旨从本质上规定了我们党的先进性。但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同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进性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成员的具体工作与行动来体现的;先进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战争年代,先进性要求共产党人冲锋在前,牺牲在前;和平建设时期,先进性要求共产党人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人民群众选择、信任我们党,就是因为她具有先进性的特质。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努力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丧失先进性,党就会失去领导人民的资格,丧失执政的资格。党只有永葆先进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先进性,对一个政党而言,是一种性质优劣的评判;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境界高低的区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崇。“共产党员”———一个光辉的名字,它标志着光荣,更意味着责任。面对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和各种风险的考验,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既需要勇气与执着,又需要智慧与品格。犯其至难,图其至远。为了永葆先进性,我们矢志不渝,“虽九死其犹未悔”。共产党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追求和品格。 G8x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简评
钟颉
  江流主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绪论、四编、结束语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由什么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各种主张比较或实践之后的科学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编“基本历程”,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对于社会主义的执著追求和不懈探索,勾画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编“辉煌成就”,概括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丰富的事实和大量的数据,说明了社会主义使中国的
  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第三编“实践形式”,介绍和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形式,展示了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寻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体体制和组织形式而进行的创造性探索。第四编“经验教训”,围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概括了我们党在理论上所进行的探索以及相应的经验教训,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展示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最后,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展望”作为结束语,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分析在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展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势和光明前景。 G8x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