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抓落实贵在抓平时
廖解生
无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都离不开抓落实。可以说,落实是一切工作的起点。怎样才能抓好落实?关键在于抓平时。
所谓落实,简单地说,就是使政策、决策、计划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推动工作不断进步的过程。在对待落实的问题上,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回避问题,不躲避矛盾,办实事,求实效。此乃真落实。一种是形式主义的态度,好大喜功,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上级精神未吃透,下面情况未摸清,就一哄而起,追求“轰动效应”。形式主义的落实,重一时而不重平时,风头上大张旗鼓,气势唬人,热闹过后则偃旗息鼓,一切原样,问题依旧。此乃假落实。这样的落实,背后带有很多的私心杂念,目的是博得上级的好感,心中却毫无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结果不但无益于工作,而且劳民伤财,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判断真落实还是假落实,关键看平时。这是因为,一项好的政策、决策或计划,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持之以恒,真抓实干;落实政策、决策或计划的过程,往往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并不是一个早晨出现的,解决问题也不是一个早晨就可以完成的。且不说长远的规划、计划,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需要一届一届班子、一代一代人做好“接力”的文章;即使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也只有抓好平时,才能牢靠、扎实。固然,有些事情需要采取战役性的方式集中地抓一下,但这样做的目的也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平时的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倘若平时不注意抓落实,在问题处于萌芽状态、个别情况时不加以重视,等问题成堆、演变为普遍现象时才来搞突击,不但会使好的政策、决策、计划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
抓平时之所以可贵,贵在不务虚名求实效,持之以恒戒浮躁。做什么事情,只有靠平时的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简单道理。农民平时不加强田间管理,就不会有好收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就难取得好成绩;军人平时不刻苦训练,就难以打胜仗。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不懈抓平时,是为了关键时候靠得住,是为了实现真落实。然而,抓平时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过程,需要经常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掌握工作的发展状况,督促检查,解决问题。没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没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是很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抓下去的。因此,抓平时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需要乐于奉献的精神。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决定因素”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才能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辜负人民的重托。而要抓好落实,抓好平时既是有力的手段,也是可靠的保证。如果一个地方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哪怕你话讲得怎样动听,花样多么新鲜,群众都不会满意,一切的“落实”都会变成落空。
第9版(理论)
专栏: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
刘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在新的世纪,要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不断增强时代感。
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上来,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率领群众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举措来开展工作,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的宣传力度,为促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着力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前包括部分党员干部在内的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甚至成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俘虏。因此,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就应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教育人民群众。这是保证全党紧密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党的根本宗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针对当前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特别是“法轮功”邪教组织蒙蔽愚弄少数干部群众的问题,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科学,反对迷信;坚持文明,反对愚昧,努力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唯心论和伪科学的能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载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时代感,就必须在思路、方法和载体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实现思路创新,就是要通过认真调研,紧密结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及时准确地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研究探讨新的对策;鼓励和支持基层干部群众的新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获得更多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实现方法创新,就是要在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针对干部群众思维更加活跃、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的情况,变经验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科学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乃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群众对传统灌输方式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变单向灌输型为相互交流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针对当前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变孤立运用某种具体方法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工作,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实现载体创新,就是要适应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强化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要认真研究现代网络传媒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上信息的管理和引导,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同时,继续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完善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寓教育于各项有益的活动之中,让群众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第9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做深入人民沃土的“种子”
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员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不溃,几经挫折而不衰,就在于她像生机勃发的“种子”,始终深深根植于人民这块沃土之中。可以说,正是有了人民这层深厚的土壤,有了人民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充足养料,才使中国共产党这一“革命的种子”得以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耿显榜(河南)
在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的结合中实现新的飞跃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程得出的最基本结论。这个结论,既是经验的总结,更是方法论的概括。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新时代、解决新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实现新的飞跃,我们就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力量,任何新的飞跃都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还必须正确处理结合、创新和飞跃的关系,因为结合是实现创新和飞跃的根本方法,抛开马克思主义、离开当代中国实际,既谈不上创新,也不会有什么飞跃。
——刘魁栋(河北)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员在思想上入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所谓在思想上入党,说到底就是党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地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广大党员只有解决了思想入党的问题,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而奋斗。
——陆彩鸣(江苏)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
在世纪交替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就在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党。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承担起党所赋予的重任,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把正确地认识社会同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统一起来;把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完成党在现阶段的任务,同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把方向上的坚定性同方法上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把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同当前工作中的脚踏实地统一起来,从而不断加强党性锻炼。
——黄梦其(湖南)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永远不变的追求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追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毛泽东纪念张思德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到邓小平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为人民利益前仆后继、忘我奋斗的共产党人。它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之中,体现在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体现在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之中。
——李明发(河北)
第9版(理论)
专栏:纪念建党80周年专论
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堕临亡国灭种的深渊。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达二十八年的不懈探索和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地位,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基于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和切身体会得出的伟大真理。
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起航,中国共产党已经风雨兼程八十年。自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也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今天,当中华民族以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与自信迈进新世纪之时,人们不能不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历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曾依托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长期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直至明末清初,中国的经济总量仍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当中国的统治者正沉醉于十七、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之中时,世界却发生了巨变。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和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美、德、意等西方国家的实力迅速增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西方列强为了给资本开拓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纷纷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并在东进亚洲的过程中逐步将矛头对准了东方巨人——中国。
这时的中国,却如沉睡的雄狮,对外面巨变着的世界浑然不知。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承袭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清王朝,夜郎自大,麻木不仁,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无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事实,更拒绝作根本性的改革。正是在这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落日辉煌”中,中国开始全面落后于世界发展与进步的潮流,这给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清政府的盲目自傲很快被西方殖民者的进攻击得粉碎。屡战屡败的中国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西方列强倚仗其坚船利炮先后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虎视鹰瞵下的祖国大好河山被瓜分豆剖,人民大众饱受奴役和欺凌,中华民族几乎堕临亡国灭种的深渊。
从兴盛到衰落,从独立统一的强大“天朝”到软弱受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由此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而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则成为当务之急。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八十年间,面对深重的民族生存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思考、探索各种拯救中国的途径;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救亡图存的洪流。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反抗与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阻滞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步伐,但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深刻地表明: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可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共产主义前景,使中国革命明确了前进方向。她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成为领导、组织、团结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战斗的坚强核心。大浪淘沙,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最终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历史把重任赋予中国共产党,但完成历史的重任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不懈探索和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理想,是由其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优势决定的。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理论为武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因而能够把握客观规律,站在时代的前列,将革命不断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选择革命道路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克服党内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和别国经验的错误倾向,经过艰苦的探索,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长期革命烈火的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终于成长为中国革命史上最先进、最强大的领导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活剧。
第二,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锻造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奋进勇气,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塑造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而这些精神是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备的。为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以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方志敏、杨靖宇、刘胡兰等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慷慨壮歌,成为一座座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正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品格与精神,使中国革命得以成功。
第三,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根据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坚强领导核心的重任。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使党必须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出身于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以不断壮大党的组织。这就使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成为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使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旺盛的战斗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第四,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因而能在革命的各个时期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当辛亥革命失败,孙中山先生踌躇、彷徨之际,是中国共产党人帮助他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和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当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严重时刻,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工农大众、知识分子、社会贤达、民主党派……都将希望与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国共产党,都一步步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下。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万众一心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正是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亿万双手臂,将新中国托出了世界东方的地平线。
中国革命的历程向世人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把握时代的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分析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把握革命的正确方向,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将自己建设成为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成为中国革命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崇高品格和自我牺牲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使建立新中国的理想成为现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了起来。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还是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向,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任人宰割的屈辱地位,赢得了民族独立。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和几近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还取得领事裁判权、海关控制权、内河航行权、驻军权和开矿筑路权等各种让与权,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不独立,人民受奴役,谈何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使中华民族重新尊严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真正实现了人民解放。在旧中国,依附于不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及其政治代理人之间的争夺与战争连绵不断。即使是旧中国最后一个反动政权———国民党政权,也仅仅是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其内部残酷激烈的相互倾轧和派系争斗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更不用说他们与人民大众的根本对立了。连年的军阀混战,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中华民族饱受分裂、战乱之苦。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况,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新中国建立后,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扫“东亚病夫”的萎靡,一展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建设自己的祖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创造力。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绝如缕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才形成凝聚炎黄子孙的巨大向心力,才升腾为同心同德的民族魂魄。
新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辉煌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这一文明曾引领世界先进潮流数千年。中华民族在近代虽然陷于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来也没有放弃重新崛起、再现辉煌的理想与希望,从来也没有停止追求理想与希望的奋争与搏击。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抓住机遇,奋力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重新汇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汹涌大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前提条件。五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已经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相信,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基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切身体会,确认了一个伟大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功绩,既高高地矗立于革命先辈走过的艰难征途中,也牢牢地熔铸于新中国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里,更深深地镌刻于亿万人民的心底。历史用雄辩的事实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唯有不断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执笔:黄宏全林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