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第1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6-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立在华建投影管生产线 '...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日立在华建投影管生产线
本报讯日立公司显示器集团近日宣布,今年六月将在深圳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建立中国首条背投电视的投影管生产线。公司总投资金额约为两千九百万美元,据悉,日立引进的这条生产线目前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小葛)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业内时评

  辩证看合分
萧然
  IT业进入了“多事之夏”。
  中国电信的拆分已经沸沸扬扬,不甘寂寞的网站甚至制造业也很热闹。只是与电信运营业的“分”正好相反,网站包括制造业的热闹是合并,你吃我,我并你的消息不断传来。
  一边吵着要拆,一边忙着要合,要拆的老大不愿意,被并的也多少不情愿。那么到底如何看待IT业的分与合?
  其实老话早说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合乃天下大势。
  竞争是什么?就是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在所难免。对于在网络热中应运而生的网站们,恐怕泡沫消退后,迎来的注定是行业结构的大调整期。这个阶段可能远比网络的圈钱阶段苦涩又残酷。和传统经济一样,进入结构调整期很可能就意味着要么吃掉别人,要么被别人吃掉。想想当初的几百家彩电企业,20年“大浪淘沙”,现在还有几家?千条江河归大海,由分到合实在是天下之大势所趋。
  从网络显现出的购并苗头我们也可以乐观并大胆预见:网络经历了不切实际的泡沫发展后即将归于理性,整合的趋势也依稀让我们看到,网络经济下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可能在完成结构调整后降临。当然,这个阶段不会再有“烧钱”的快乐,但一定会更健康。
  那么,既然合乃天下大势,放眼全球,几乎所有产业都在购并,为何独电信业逆潮流而动?要一分再分?对此不理解者大有人在。其实道理也简单,别的产业合有合的道理,电信分有分的理由。虽然我们说合是发展的趋势,企业最终必须做大,甚至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市场垄断地位企业才能生存。但是,此大、此垄断非彼大、彼垄断。一个是长大的,是打出来的垄断,因此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而一个是被做大的,是限制竞争形成的垄断,因此人们很自然地会怀疑,做大的企业是否虚胖,是纸老虎。
  当然,虽然中国电信招来非议最多,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电信为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是立了头功的,我们不能因此抹杀历史。其实,在笔者看来,改革对中国电信可能的确有难度,但是,如果改造后的中国电信能够增强竞争力,在市场上真正凭实力,重新确立老大地位,若干年后,像今天的网站一样,中国电信购并“某某通”,恐怕没有人会再不服气。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本期精彩观点

  诺基亚是软件公司
  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兼CEO约玛奥利拉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阐述了一个惊人的观点:诺基亚与其说是手机制造商还不如说是家软件公司。而且特别注意做好小事。
  奥利拉是这样阐述的。说我们现在已经是一个软件公司是因为,诺基亚有23000人主要从事软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中有12000人是软件工程师。我们的业务,不管是手机制造还是网络设施制造,都算是软件业务。所以从本质上讲,我们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软件公司。而且今后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因为所谓三代手机和三代网络设施更是以软件为驱动力的。三代技术同GSM非常不同,应用和服务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软件工作,因此我们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软件工程师,而不仅仅是更多的硬件的研发工程师。
  一句话,我们未来大部分的工作重点将放在软件的开发上。我们希望能够与本地的运营商合作,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新的机遇,中国有很多出色的软件人才,我们希望能与他们合作,进行软件的开发工作。
  奥利拉的另一个独到观点是,诺基亚特别注重细节,做好小事情。奥利拉认为,由于IT领域技术不断更新,因此大家把技术看成行业的标志。技术固然很重要,但对一个企业而言,其他方面如管理、制造水平等也很重要。诺基亚始终注意细节并知道做好小事情的重要性。
  比如现在流行生产外包,但诺基亚目前的既定路线是尽量减少外包。这与行业中其它厂家的做法不同,这种不同也许是诺基亚与它们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本质的区别。一部手机由约400个零件组成,诺基亚每天要组装2.5亿个零件。搞企业,大的方向要把握,同样,小事也不可忽略,这样竞争力才能提高。
  (纪安)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打破垄断是电信资费趋于合理的有效途径
  兰州田敬峰
  200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以“中国电信要不要再分”展开了讨论。笔者比较赞同正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教授的坚决打破电信垄断,再次分割中国电信的观点。
  笔者认为,反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韩德强教授的结论是正确的,但他对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分析值得商榷。中国电信的垄断并不是在自由竞争下产生的寡头垄断,而是靠政府多年政策扶植形成的垄断。这种垄断如果不打破,肯定影响中国电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其结果是养成了中国电信这样一个巨大的缺钙儿——经不起竞争风险的考验,对加入WTO后中国电信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次电信资费调整尽管向接近成本定价方向迈进了一步,为什么群众反应比较大呢?就是因为这个成本是垄断成本,而且不是自由竞争达到的垄断。在自由竞争阶段,商品价格先是下降的,服务却是提高的。最近中国电信职工的工资有所调整,平均工资上涨,比公务员工资高1—2倍,这算不算成本?而且这种成本还可以往上涨,直涨到法律和社会舆论能接受的极限。据说市话价格还要往上涨,因为离市话成本还有距离。但笔者以月租费平均上涨4元计算,中国电信每月大约可以多收入6亿元,每年就是72亿元。而在国内上市的公司,一次募集的资金也不过几个亿。由此来看,中国电信根本没必要上市,以后依靠政策性资费调整,完全可以经营得很好。因为上市后还要给股东以回报,否则会被市场无情地踢出去。
  笔者并不是平均主义者,如果中国电信像海尔、长虹那样,通过竞争达到了寡头垄断的地位,职工工资发得再多,人民群众也不会有意见。而往往有些人以竞争会让国家受损失为由,反对将中国电信分割,反对竞争,听起来很有道理。正像当初家电业的竞争一样,家电企业全国开花,每个省至少有两个电视机生产厂家,如果为保护这些小企业而限制竞争,还会有今天的海尔、长虹、康佳这些能抵御国际风险的大企业吗?市场上还会有2000元的29寸彩电吗?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中国电信需要休养生息不能拆
  李奕民
  这几年,中国电信的员工已经被分家分得有些麻木了。花了那么多精力,流了那么多汗水,开拓、培育,到开始收获了,分!中国电信创造的成果成了别人家的果子。移动分走了精华,留下的是包袱——债务和离退休职工由中国电信承担。寻呼也如此,是不是长途、数据通信还要如此?中国电信员工是不是每天都要问自己,今天我又在为谁做嫁衣?这还能找到企业主人翁的感觉吗?拆分,无异于在中国电信身上活生生地割去一块肉,每一次都要经历一个恢复调整期。就像一个人在几年之间连续动大手术,能受得了吗?中国电信需要休养生息,需要时间来安安心心地抓发展、抓服务。
  改革要慎重,特别是像中国电信这样一个大型国企,需要从国家、社会、企业、消费者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综合分析。
  还有,媒体对中国电信的炒作持续高涨,过热的炒作给中国电信带来了什么后果,这个问题值得媒体思考,同样也值得中国电信认真思考。比如说行业服务问题,谁都首先想到中国电信;说行业垄断要打破,还是想到中国电信;说社会上各种乱收费现象,又是想到中国电信。公众、媒体、业内,对中国电信的这批评、那指责,让人透心凉,而且还附上一句,说是看得起你。中国电信,你快成为“人民公敌”了。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如何更好地让社会了解企业,中国电信应从中体会出点什么。
  所以,对于电信改革,不能把拆分中国电信来等同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不能把中国电信业的问题等同于中国电信一家企业的问题;不能把中国电信业重组是为了加快发展、提升中国电信企业综合国际竞争实力的目的,变成拆分中国电信的理由。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局部的观念,多一些全局利益的把握;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发展的思考。让中国电信业更快、更健康、更有序地发展,为中国的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让中国电信上市
让其他公司持股
  还有一位没有留下名字的读者通过电子邮件提出如下大胆建议:能否将中国电信的国家股平均分配给移动、联通等四至五家国有电信公司,既能保证公平竞争、又避免拆分的巨大成本。
  他建议,让中国电信上市,由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国有电信公司各持等额的非流通股。同时完全开放电信市场,所有电信公司都可以自由经营任何电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业务,同时让民营企业进入电信领域。他认为,这样在电信领域的自由竞争局面可望在两三年内形成,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能基本解决国内电信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阿尔卡特推出一指上网手机
本报讯阿尔卡特六月八日在上海国际信息通信展上推出了能“一指上网”的OT701手机,该手机的最大特点是按一个操作键就可以实现上网。同时,该手机还预设了中国移动的WAP网关和六个常用网址。(马文君)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西门子推出MP3播放器
本报讯西门子公司最近推出了小巧的MP3播放器,使你的手机可以成为移动音响。这个手机配件很小,仅二十克重,和手机连接后,就可以欣赏音乐,当有电话时,音乐会自动停止。(勾进)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分拆:不是电信改革的唯一选择
  ——访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
  本报记者朱剑红
编者按:一石激起千重浪,本报5月21日《中国电信要不要再分》的讨论刊出后,反响非常强烈,电信拆分问题引起许多人关注,纷纷投书本报参与讨论,这充分体现了广大读者对电信改革的高度关注。一项事业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件好事。今天,我们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刊出,供参考。在此对广大读者对本版的厚爱致以诚挚的谢意。
  记者:中国电信在去年被一拆为四后,现在又传言要进一步分拆,各界对此议论纷纷。对“分拆与否”的议论,实际上是对电信如何改革的讨论。
  周其仁:分拆是政府改革电信所采用的手段之一。原中国电信占了1998年末全部电信市场的99%,要是听由小小联通与之“竞争”,那就是再过100年,也够不着所谓“双寡头垄断竞争”的边。所以,1999年酝酿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把原中国电信分拆一下,以利形成竞争局面,有一定的道理。
  记者:那么,你认为这种分拆的效果怎么样?电信市场的竞争局面是否形成了?
  周其仁:在移动通信市场上,中移动与联通之间的竞争硝烟弥漫,开始让客户受益。可是,固线通信市场尽管有了一个数网竞争的初级模样,中国电信集团还是一家独大。当然,局面已经有了某种变化。联通拥有固线营运牌照,也已经声明将投资77亿建设可与中国电信集团竞争的全国固线网络;铁通可以依托满足铁路通信之余的网络能量向市场放号,并预言要在未来几年争得固线通信市场25%的份额;网通来势汹汹,依仗高速宽带网络新技术要做“营运商的营运商”,同时努力开拓直达最终用户的“非接入通道”;联通、网通、铁通和吉通都拿到了IP电话的牌照,可以在互联互通的条件下,参加争夺中国电信集团的固线客户。加上已经拥有1亿用户的移动电信,对固线通信产生一定的“替代”效果,也将竞争引进了固线电信市场。
  但是,由于以下几点理由,目前的局面还是不足以动摇中国电信集团的既有垄断地位,还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固线市场的可操作竞争。(一)电信通信服务对遍布全国、直达用户的网络依赖极大,比较起来,目前联通、网通和铁通的网络,不是局部的,就是未来式的;凡是对手网络尚未覆盖的地方,固线用户除了中国电信,还是没有别的选择。(二)与中国电信集团掌握的1.3亿用户相比,其对手们拥有的最终用户数目微不足道,而“网络效应”的意思是说,多一个用户会增加其余用户的价值。(三)移动对固线通信的替代作用,不可高估。比如那些对通信质量更敏感的“高端客户”,不会因为有了方便的移动通信因此就告别固线服务,而对廉价更敏感的低端用户,移动服务的费用要低于固线,还不是现实。至于没有移动网络的地方,无论什么客户只好“选”固线。所以,我国固线通信市场还是没有形成可操作的竞争。
  记者: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一步分拆中国电信,以期推动电信市场进一步竞争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周其仁:是的,不过,我们要当心“无效分拆”的陷阱,那就是分拆搞得大刀阔斧,但市场的竞争性并没有相应增加。对分拆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是否增加可操作竞争,而不是分拆本身,更不是“分拆的力度”。
  例如,将中国电信集团按照区域,“横切”成南北两个固线电信公司,或者7至8个区域性营运商,如何?我的看法,竞争还是难以操作,因为中国电信集团尚存的种种毛病,与其说是因为“大”,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因为“独”。横向分拆可以变大为小,但是不能变独为多。所以横拆之后,客户的选择不会有实质性的增加。比方南方一个客户,要是对南中国电信公司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让北中国电信公司为他拉一条通话线吗?此路不通,难道为了得到良好的电信服务,非要举家北迁不成!
  那就再来一次“竖切”吧。就是说,固线长话与市话分立,或者分立后的市话再横切若干。但目前我们的电信市场上,并没有与中国电信集团大体旗鼓相当的固线营运商。在此现实约束下,就是分拆了长话与市话,还是要等待联通等新公司的逐步成长,才能看到分拆所期望的长话竞争。至于本地电话网,可能拆小,但仍然基本上维持“独家”,还将成为妨碍可操作竞争的瓶颈。所以我的观点是,从增加竞争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横切还是竖切,进一步分拆中国电信的“油水”都不大了。
  记者:如果不用分拆的方法,您认为目前怎样的方法能够得到可操作的竞争?
  周其仁:重点可以放在进一步扩大电信市场的准入。
  回顾一下,“扩大市场准入”,才是国际国内电信改革成功经验的精华所在。美国的分拆模式,以准许MCI等新公司进入长话市场为轴心,所以实质是“为保证准入的分拆”;至于其余留的地方电话独占,拖来拖去,最后还是靠长话与市话、固线与移动、传统电话与有线电视的交叉进入、也就是扩大市场准入来解决。英国模式,走的是“无须分拆的竞争”路线,一开始就准许组建一家新的全能电信营运商进入固线市场。从我们自己的经验看,不但1993年成立联通、开放电信增值业务是市场准入,吉通、铁通和网通,无一不是扩大市场准入的结果。要是没有市场准入的逐步扩大,不会有电信市场今天的局面。我国由各个行政部门控制的全国性通信传输网络的数目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但是,部门割据、彼此从来不开展市场竞争。国人既然已经支付了数网的成本,为什么就不能享受一下竞争的收益?
  记者:在这场讨论中,您还提醒人们注意:警惕“分拆变味”。
  周其仁:是的,我们应该认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垄断产业在开放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行政性分拆手段的地位和局限。
  国际经验表明,“分拆方案”和“不分拆方案”,既可能殊途同归形成电信竞争,但也都有可能在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双重束缚下“变味”。重组电信必不可缺的是形成可操作的市场竞争,因为导致电信服务价格下降、市场扩展和创新迭出的,既不是“分拆”,也不是“非分拆”,而是经过分拆或非分拆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电信市场竞争。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海信推出系列新品
本报讯海信集团及海信计算机公司日前在京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推出一系列将IT与家电紧密融合的新产品:如能用一套奔四主机同时拖带两到四个子机,并可用普通电视配带遥控键盘鼠标作为信息终端的“海腾”一拖多电脑;具备IC卡管理功能,能够保证少年儿童不被互联网上不良信息侵害的“海贝二代”系列电脑等。(杨旗)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三九IP网关设备出口海外
本报讯三九企业集团所属三九电脑技术公司最近签订了向美国出口价值一千八百多万美元的IP电话网关设备的合同,这是目前我国在此类产品上的最大一宗出口贸易。据悉,这些设备将用于世界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网络。(郑剑)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最近,日本电信电话——多科莫公司展示了新推出的第三代手机,并在东京、横滨和川崎等地投放4500部第三代手机进行免费试用。第三代手机接入互联网的速率将提高40倍。新华社发 ki1品论天涯网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第十届上海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6月7日在上海开幕。诺基亚公司在此次展会上首次展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首款GPRS手机8310和3310、9210等。图为诺基亚公司的展台。西雨摄 ki1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