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科技)
专栏: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革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更加明确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初,国务院批准启动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它作为新世纪国家林业形象工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整治国土、改善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决心。最近,江总书记提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又进一步奠定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科技与环境相关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森林及与森林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政府层面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和《湿地公约》等相继推出;在专家层面上,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相关的国际林业进程及联合国森林问题论坛等活动广泛开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保质保量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动力与保障,也是实现政府对相关国际公约承诺的基础。推进林业新科技革命,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根本转变,走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科技支撑与工程建设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统筹协调与合理分工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集中优势力量,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加速建设优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林业。
一是大力加强基础及应用研究,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重点是加强树木育种的分子基础研究,林业生物工程应用研究,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研究,以及生态林业工程技术、重大森林灾害综合治理技术、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原始性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搞好技术储备。
二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行业技术升级。重点是推动“数字林业”发展,提高“3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系统)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尤其要重视航天育种新技术、转基因技术、无公害生物肥料农药技术、纳米木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在林业重点工程和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三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林业重点工程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是要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使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按照蒙特利尔进程的指标体系,在工程建设区内有选择地建立一批科技兴林示范区、示范点,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四是不断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五个方面的建设,推动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重任。
五是加强林业政策及宏观战略研究。重点从宏观战略与微观项目研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林业学科与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国际林业比较研究等四个方面入手,选择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课题进行研究,为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制定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服务。
六是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重点是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林业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缩短差距,实现我国林业超常规发展。
第10版(科技)
专栏:
发挥倍数效应实现跨越发展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新世纪初的中国林业,正处于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林业极为关注,全国“十五”计划纲要强调“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国务院又正式批准了经系统整合后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其投入力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没有的。可以说,林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林业生产建设的中心任务正在由过去的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转向以植树造林、森林管护、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为适应这一重大转变,国家林业局党组经过审慎决策,明确提出要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林业要大发展,出奇制胜在科技。搞好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尤其是推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多种要素的系统集成和共同作用。投入、人才、政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归根结蒂,还得靠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广泛传播。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以科技为依托,以创新促发展,集全行业智慧抓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从本质上讲,林业建设、植被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生物工程、生命工程,必须特别尊重科学规律,特别注意按科学规律办事。
当前世界林业科技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林业新科技革命悄然兴起,以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林业上的广泛应用和以转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林业生物技术的异军突起,已经对森林资源管理、林木育种、森林培育、灾害控制、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和成效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我国林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国家建设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我国现有的林业科技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都是比较落后的。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3%,远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成熟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71.55立方米,只有成熟天然林的41%。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只有40%,不及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水平也很低,木材工业仍以原木、锯材等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为主,功能类、复合类木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林产化学工业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环境污染严重。应该说,科技落后已成为影响我国林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加速林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我们必须花比别人更多的气力,采取比别人更有效的措施,对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重点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赶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量变与质变,渐进与跨越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要的是要发现和认识这个过程,善于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地去促进这个变化、加快这个发展。在工程投入和政策扶持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只有科技,才能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余地,产生出较强的“倍数效应”,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正确认识科技进步与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联系,发挥好科技的动力和支撑作用,以科学技术的跨越,促进林业的四个跨越,即由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阶段向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跨越;森林经营由单目标向多目标的跨越;林业结构由不合理向比较合理的跨越;林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跨越,从而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十五”林业科技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六大工程的科技需求为重点,全面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合理调配林业科技力量,使之在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推广示范三个战场上作战;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围绕六大工程建设组织科技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力争在困难立地造林技术、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木遗传育种和良种培育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发展“数字林业”,实现林业管理革命和林业信息化。同时,加大多学科协同研究,在林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方面为中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以科技为动力,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力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生态和谐、山川秀美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在全国人民的奋斗中变为现实。(附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发明的ABT生根粉系列产品和立体扦插育苗装置,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为王涛在做观察记录。
第10版(科技)
专栏:
心血凝五载硕果结满枝
——我国“九五”林业科技十大进展
林可文
“九五”期间是林业及林业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共取得472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6项,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1.2%提高到30.3%。
一、常规林木育种技术与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新选育出一批林木良种,为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奠定了基础
“九五”以来共开展了30多个主要造林树种的良种选育,收集优树40000多株,保存无性系2000余份,新建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等良种基地100公顷。选育出杉木、马尾松、杨树、桉树等主要造林树种优良种源1284个,优良家系2550个,优良无性系475个。林木良种平均材积生长量提高10%—20%以上,木材密度提高3%以上,纤维含量增加2%以上。
在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林木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欧洲黑杨转Bt抗虫基因植株,造林试验有虫无灾,标志着我国林木育种研究已经进入分子与基因工程应用阶段。结合诱变育种方法,运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标志着我国倍性育种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育苗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林开始定向培育,工业用材林步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育苗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化温室育苗及以组培为基础的工厂化育苗,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了我国造林无性系化的步伐。快繁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使优良珍贵树木种质资源成为种植材料的时间大大缩短。桉树、柚木、水曲柳、杉木育苗已实现工厂化生产。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使难生根树种的无性扦插繁殖成活率大幅度提高,落叶松、杉木、马尾松、国外松、云杉等针叶树的扦插成活率达75%—95%。菌根接种技术已在松树、桉树等树种育苗中大面积应用,对提高苗木质量和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起到了良好作用。
初步建立了应用于纸浆材、单板类人造板材、建筑材等目标树种的高产、优质、高效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并首次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把木材生长、材性与培育措施相结合。提出了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优化栽培模式,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林分经营模型系统,使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我国林木栽培和森林经营上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及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为配合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解决工程急需的关键技术,连续开展了国家科技攻关,在立地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林种配置、集流抗旱造林、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在生产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九五”以生态林业工程功能持续提高、系统集成配套技术及单项技术深度开发为重点,在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及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农林复合可持续经营配套技术、困难立地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防护林工程建设植物材料选育及快繁技术、现有“三低”防护林防护功能持续提高的更新改造技术、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效益监测网络建设及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共取得“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黄土区径流林业及保水贮水和节水造林技术”、“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2项成果。为“三北”地区、长江流域、太行山地区、沿海地区等林业生态工程区建立综合试验示范样板区23个,试验示范基地110个,营造试验示范林3600多公顷,各主要树种造林保存率达85%以上,困难立地造林保存率70%以上,植被恢复覆盖度达60%以上,为各工程区初选出防护林建设植物材料264个。
四、植被恢复等荒漠化治理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局部地区荒漠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经“九五”攻关,在植被恢复和提高防护林稳定性等荒漠化治理关键技术方面共获得重大成果21项,区域性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取得成效,组装出一批区域性荒漠化土地防治与开发综合技术体系和治理模式,如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可持续治理“三圈”技术、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等。在节水技术与水分平衡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中“低压渗水管道技术”可减少输水渗漏损失30%—35%,减少蒸发量90%以上。“高大沙丘滴灌节水技术”可节水70%—80%。沙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新疆、北京等8个重点省(区、市)三个不同荒漠化类型区建成十大试验示范基地,干旱试区植被平均盖度从15%增加到65%,局部地段达到90%;半干旱试区粮食产量提高20%以上,牧草产量提高50%以上,农牧民收入提高30%以上;亚湿润干旱试区造林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8%提高到36%。首次在青海高寒干旱沙区引种青杨、花棒等植物,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寒干旱沙区固沙试验示范区。
科技攻关研究与防沙治沙工程紧密结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果25项,有7项成果达到了产业化水平。
五、林产品高效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新工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在速生材加工利用技术、速生材新材料制造技术、速生材制浆技术、非木质植物纤维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研制出木基复合材料、竹木复合层积材、重组木、定向结构板、人造方材和人造装饰薄木等新产品、制造新工艺及部分配套设备。木纤维复合材料已进入汽车内衬领域;三种新的环保型胶粘剂得到广泛应用;人造装饰薄木产量已达5000万平方米;系列竹材人造板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速生材制浆方面,实现了木浆生产低能耗、低污染、高得率、高强度、高白度,磨浆能耗降低8%—17%,强度提高30%以上,纸浆得率提高5%左右。
五倍子单宁深加工技术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焦性没食子酸新工艺居国际领先水平,染料单宁酸属国内首创,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3年新增产值5000多万元,利润1131.6万元,创汇441.6万美元。研制成功浅色松香、松节油增粘树脂系列产品和氢化松香酯类系列产品共20多个品种,可广泛应用于胶粘剂、食品、电子、涂料等方面,系国内首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各种信息技术在林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灾害监测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九五”以来,“3S”、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自主开发了适合我国林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并在林业的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开发了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评估和火险预警系统,对监控森林火灾、减少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土地及森林遥感制图和监测,生成了1□25万专题图;研制出了星载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软件。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样地调查、造林核查、遥感制图精度验证及灾害航空监测导航。网络技术应用的兴起实现了部分林业信息的充分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森林资源调查、经营、管理等应用系统的研制,推动了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科学管理;病虫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七、森林保护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针对目前在我国发生比较严重的松材线虫、杨树天牛等重大病虫害,经“九五”攻关,在利用营林技术调控森林病虫害及灾害监测、生物防治、防治机具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免疫树种、目标树种和诱饵树种组成的多树种合理配置防御天牛危害的生态调控技术,使杨树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灾害得到较好控制。筛选出抗虫木麻黄6个种源,其无性繁殖子代测定连续7年有虫株率为0%。筛选出抗桉树青枯病优良品系39个,4年连续观察其发病率低于1%。采取温度处理和茎尖脱毒的方法,使泡桐组培苗彻底脱除植原体,脱毒率100%,基本上解决了5—6年泡桐生长期内丛枝病的问题。
利用航空录像方法和GPS导航系统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已开始在有关省试用。利用流胶法对我国重大检疫病害——松材线虫病进行早期诊断,准确率有进一步提高。
在生物防治方面,对白僵菌固态发酵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进,菌剂质量大大提高。筛选出可增效30倍的松毛虫CPV病毒增效剂,使防治效果大大增强。美国白蛾周氏噬小蜂繁蜂寄主的选择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研制成功了背负式喷雾器均衡供药装置和背负式机动树干打孔注药机,研制成功的农药新剂型触破式微胶囊剂在害虫踩触时破囊,一次性释放有效成分,并具有残效期长的特点,大大提高防治效果,目前已工厂化生产。
在森林防火方面,研究了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提出了防火树种筛选方法,建立了防火树种筛选数据库,筛选出防火树种8种,并总结出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制成功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装置。
八、经济林、竹藤、花卉研究成果喜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至2000年,全国经济林面积达2000万公顷,产量近6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较20年前增产近5倍;同时经济林树种的结构正在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趋于合理。竹藤、花卉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竹材年产量已达1500万吨,竹笋达150万吨。
目前已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主要经济林树种的资源及分布,鉴定种质资源材料16631份次,取得169506个数据,并选出645份优良种质材料;培育了一批丰产、优质、抗逆品种。经济林特别是干果树种正在向良种化迈进,并且良种无性繁殖与集约化综合配套栽培措施相结合。在大宗干果的生产上也开始采用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合理修剪等先进的管理措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核桃、板栗、枣等干果的产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水(干)果的贮藏保鲜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板栗周年供应,鲜枣的保鲜效果比传统方法提高了3—5倍。
九、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绩斐然,珍贵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成效世人瞩目
“九五”期间,林业系统新建自然保护区321处,使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909个,总保护面积突破15亿亩。我国首次完成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初步掌握了主要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资源数量及濒危状况评估等基本资料,为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保护和合理利用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对大熊猫行为生态、生理、病理、饲养技术、栖息地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克服了大熊猫繁殖过程中“配种难、受孕难、成活难”三大难关,从1996年至2000年共人工繁殖47胎66只,成活52只。此外,扬子鳄从10年前的200余条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条,海南坡鹿从26头发展到800多头,东北虎、金丝猴等1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建立了人工繁育种群。珙桐、银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得到有效保存。
十、全国森林资源状况和分类研究基本完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得以初步揭示
对全国森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在全国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建立了多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了各主要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的研究,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碳循环、氮及其他元素的循环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初步总结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若干规律。
(注:本版图片均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提供。)(附图片)
科研人员培育的南抗杨,抗蛀干害虫,平均年生长5厘米,适于我国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适合用于城市绿化等。
沙棘是适应于干旱地区、耐贫瘠的植物,具有重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图为黄铨研究员在田间考察沙棘的结实情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