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第六届卡纳雷港汽车博览会九日在英国伦敦东部码头区举行。博览会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体验汽车大奖赛为赛车快速换轮胎的实践机会。图为一参观者在实践换轮胎。新华社记者侯少华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六月十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市民在公园里看报。这一天的报纸上载有现任总统哈塔米的照片和有关大选结果的新闻。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黎社会进步党副主席说
中共八十年成就巨大
新华社贝鲁特6月8日电(记者刘顺、黄灵)黎巴嫩社会进步党副主席杜里德·亚基8日在这里高度称赞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亚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接受了本社记者专访。他说,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改革。这些成就是显著的和有目共睹的。他指出,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特性,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亚基赞扬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一贯支持黎人民的正义事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独立和建国而进行的斗争。他重申,黎社会进步党一贯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反对任何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谴责美国向台湾提供武器。他还表示,黎社会进步党曾为两国建交作出过巨大努力,今后仍将一如既往,致力于推动黎政府发展同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共体经济首脑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约翰内斯堡6月8日电(记者高原)由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第十一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首脑会议8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落下帷幕。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国际社会消除对非洲的偏见,积极帮助非洲发展经济,使该地区国家早日摆脱贫困。
在本次为期3天的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南非、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3国提出的“非洲千年复兴计划”和一系列有关非洲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其中包括推动经济改革、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吸引投资、遏制艾滋病的蔓延、结束动乱等。与会者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认为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支持,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非洲的参与。
南非总统姆贝基在闭幕式上表示对会议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他希望南共体各成员国政府能尽早将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付诸实践,使本地区人民早日得到实惠。他还呼吁非洲国家领导人积极参与和支持“非洲千年复兴计划”,为其得到尽快实施创造条件。
本次南共体首脑会议于6日开幕,约900名来自40个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和著名企业家出席了会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希腊举行“中国之夜”活动意举办新中国史学研讨会
据新华社雅典6月9日电(记者张永兴)旨在增进中国和希腊两国人民友谊的“中国之夜”海上游园活动9日晚在雅典举行。希腊议会副议长拜纳基斯、国防部副部长阿波斯托拉基斯、中国驻希腊大使甄建国、正在这里访问的北京市副市长刘海燕以及希腊各界友人300多人饶有兴致地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之夜”海上游园活动在希腊“爱琴海光辉号”游轮上举行。游轮上飘扬着中希两国国旗。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一登船便被舱里浓郁的中国风情所吸引。中国民乐的优美旋律、一串串大红灯笼、一幅幅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与旅游风光的系列图片让人们陶醉其中。来自中国深圳市歌舞团和希腊的艺术家们先后登台献艺。中国的群舞“踏歌”、“爱我中华”,二胡独奏“春江花月夜”及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等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希腊艺术家们表演的希腊民乐合奏及用中文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节目也深受欢迎。
“中国之夜”活动在持续5个小时后落下帷幕。参加这次活动的一些希腊友人对本社记者说,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也是一个加强希中两国及人民友好情谊的夜晚。他们祝愿中希友谊万古常青,世代相传。
据新华社罗马6月9日电(记者宋建)由意大利乌尔毕诺大学和意中友好协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历史”学术研讨会9日在乌尔毕诺落下帷幕,会议通过意中两国学者之间的交流,加深了意大利方面对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的了解。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意中两国的数十名学者专家就“中国从革命到现代化进程”、“中国与全球化”、“全球化与文化”、“毛泽东、中国和中国哲学”以及“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几个问题”等若干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交流。
意中友协秘书长曼奇尼女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关心中国的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呼吁履行防治荒漠化公约
新华社联合国6月8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8日呼吁各缔约方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减少荒漠化和干旱的危害。
安南在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及干旱日(6月17日)发表的文告中说,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全球同荒漠化和干旱做斗争的手段,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开始把有关事项纳入国家行动计划,并进行协调努力。与此同时,联合国会员国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支援的必要性的认识也在提高。
安南指出,荒漠化威胁着110多个国家共10多亿人的生计。仅在2000年,东非就有几十万人因干旱而离乡背井,而东北亚广大地区也受到大规模沙暴的侵扰。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1994年通过,1996年生效。公约要求各国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呼吁国际社会“动员足够的资金开展防沙化斗争”,并要求发达国家转让防沙化技术。
第3版(国际)
专栏:
哈塔米蝉联总统
据新华社德黑兰6月9日电(记者姜显明、蒋晓峰)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9日晚报道,伊朗总统哈塔米以高达77%的得票率赢得于8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从而获得连任。
报道援引伊内政部官员的话说,根据最后统计结果,哈塔米在大选中赢得2800多万张选票中的2100多万张。根据伊朗选举法,总统候选人只要获得超过50%的得票率即获胜当选。除哈塔米外,本次大选另外9名候选人中除前劳工部长塔瓦科里获15%左右的得票率外,其余8人得票率都很低。
伊朗政治角逐历来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两个阵营间进行。哈塔米被媒体誉为具有鲜明改革立场的“角斗士”,在1997年大选中以近70%的得票率出人意料地当选为总统。尽管他过去4年执政期间因受保守派牵制而未能完全兑现其竞选承诺,国家经济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但他开明的改革政策和颇具人缘的形象已深得民心,这次大选获胜是意料中事。但由于强硬的保守势力一直不断打压改革派,哈塔米未来4年任期道路依然艰难。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国代表指出
世贸谈判应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9日电(记者梁业倩、严明)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佟志广9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各国议会联盟世界贸易大会上指出,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应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佟志广说,中国肯定大会发表的有关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声明。他说,是让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利益,还是让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这是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需要做出的选择。
佟志广说,多边贸易体制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没有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应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渐进的市场开放模式。
他指出,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乌拉圭回合协议中承诺的义务,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准入环境。必须让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制订新的贸易规则,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增强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集体谈判能力。
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议会代表团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与会者就世贸组织与当前国际贸易体制、议会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快刀斩邪教
——卢旺达纪行之一
本报特派记者李新烽
邪教是社会的毒瘤,它就像一切邪恶势力一样,一旦气候适宜便会滋生与蔓延,可谓无孔不入,迅猛发展。1999年,就在人类即将跨入新千年之际,在东非的乌干达,一个名为“恢复上帝十戒运动”的邪教组织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邪教徒集体自焚事件。无独有偶,就在同年10月,在乌干达的邻国卢旺达,一个信奉“世界末日”的邪教组织又伺机蠢蠢欲动,试图蛊惑人心,扰乱社会。与前者不同的是,在这一邪教组织尚未形成规模与气候之时,卢旺达政府就采取了断然措施,将其斩草除根,予以取缔。
被誉为“千丘之国”的卢旺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香蕉林满山遍野,农户散居其中。邪教头目们看中这一天然条件,从首都基加利跑到西北边境地区的基塞尼、鲁亨盖里和南部边境地区的布塔雷等省的农村,四处串连,大肆叫嚷“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号召“大家要停止干活,一起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拯救人类”。为了进一步蛊惑人心,他们还鼓吹什么“只要虔诚地信奉这一教派,信徒就可以像鸟儿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需再忙于农活”。
邪教头目们的这一派胡言迎合了一些好逸恶劳者的心态,少数人便听从邪教头目们的指挥,晚上聚集到附近的教堂祈祷,个别妇女还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由于农民大多散居在不同的山头上,各家各户独立生活,这给邪教活动提供了空间和方便,使其在开始阶段没有引起外界的觉察,进而快速蔓延。
就在邪教组织秘密活动的同时,在邪教组织活跃的范围内还出现了盗窃和抢劫集团等邪恶势力,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恶化。在此期间,在首都基加利也出现了这一邪教组织的类似活动。
这一现象引起当地治安部门的警觉,政府遂以“扰乱社会治安罪”逮捕了邪教头目,同时规定凡成立新的宗教组织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以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对一些不明真相参加过邪教组织活动的群众,政府主要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邪教的反动本质和真实面目。同时,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政府坚决打击和取缔邪教的严正立场,批判邪教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和对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扰乱,教育全国人民远离邪教。
7年前,卢旺达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部族大屠杀事件,卢旺达政府从这一民族大悲剧和惨重的教训中清醒地认识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此全国各省各县均设立了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社会治安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卢旺达官员表示,邪教在邻国乌干达已经酿成惨剧,对于本国内出现的邪教组织,政府必须坚决打击,迅速铲除。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爱尔兰
小岛国否决“大欧洲”
本报驻英国记者史宗星
不知为什么那么巧,6月7日这天,圣乔治海峡两岸的两个国家都忙着投票。东岸的英国举行本世纪的首次大选;西岸的爱尔兰就关于欧盟扩大的《尼斯条约》进行全民公决。与英国比较起来,爱尔兰的面积、人口都小得多,可那里的投票结果却一点不比英国的影响力差,所有欧盟成员国,还有等待加入欧盟的12个中东欧国家,都被这个小岛国的公决牵动着神经。
爱尔兰公决结果8日傍晚揭晓:约54%的爱尔兰人拒绝接受《尼斯条约》规定的欧盟扩大计划。对此,爱尔兰总理深感脸上无光,称这个结果是“国家的耻辱”。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盟轮值主席异口同声地表示“非常失望”。急于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则普遍感到震惊,称爱尔兰的公决结果给“大欧洲”建设“投下了浓浓的阴影”。
在欧洲联合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尼斯条约》是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于去年12月在欧盟尼斯首脑会议上经过艰难谈判后通过,今年2月由欧盟15国外长正式签署。条约规定,从2004年起陆续接纳12个中东欧国家入盟,并对扩盟后的运转机制作了相应调整。正因为这项条约不同一般,所以须经所有成员国议会或公众批准和认可后方能生效。而爱尔兰宪法有条规定,凡属国家的重大决策必须进行全民公决,所以它就成了15个成员国中第一个就这一问题通过全民投票决定《尼斯条约》命运的国家。
参加投票的选民仅占选民总数的30%,多数人投了反对票;70%的选民根本不去投票,更反映了爱尔兰人对欧盟扩大的普遍担心和疑虑。在爱尔兰政府和欧盟官员看来,这个公决结果有点始料未及,但细细琢磨一下,像爱尔兰这样的小国反对扩盟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切身利益摆在面前。投赞成票,势必会失去不少宝贵的东西;只有投反对票或不去投票,才有可能保住已经得到和将要得到的实际利益。
舆论在分析爱尔兰民众否决《尼斯条约》的原因时,列举了三个担心:一是担心扩盟后“会使爱尔兰的声音变得无人理睬”,在欧盟的政治影响力下降;二是担心在军事上加入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会破坏爱尔兰一贯的中立立场;三是担心经济上受益大幅度减少。这三个“担心”都很符合实际,但爱尔兰人目前最关注的恐怕还是经济利益。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爱尔兰是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自1973年加入欧共体起,一直享受着“扶贫”待遇。欧盟有一笔专门用于“扶贫”的结构基金,每年多达230多亿欧元,爱尔兰是分享这块“蛋糕”的为数不多的四五个国家之一。据统计,爱尔兰从1973年至1997年24年间,从欧盟得到的援款达185亿爱尔兰镑。如果扩盟变成现实,一下子涌进若干比它更穷的国家,那就意味着爱尔兰所能分享的份额变得很小。加上这几年爱尔兰经济发展迅速,扩盟后的爱尔兰说不定就不再被列为“穷国”行列,结构基金很可能从此与它无缘。这的确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来自爱尔兰的否决,无疑使建设“大欧洲”的计划陷入窘境。尽管欧盟官员表示“一个国家的公决结果无法阻止欧盟最重要的进程”,欧盟“吸收新成员的决心不会动摇”,但《尼斯条约》将很可能因此而不得不拖延执行,对雄心勃勃的扩盟计划作适当修改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小岛国否决了“大欧洲”,这个现象很值得深思。有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扩盟与国家利益之间的一次激烈碰撞。建设“大欧洲”的进程越是深入,对成员国公民切身利益的触及程度就会越深。当人们还不完全理解扩盟的必要性时,就去剥夺他们的利益,遭到的只能是反对。欧盟主席普罗迪和欧盟轮值主席佩尔松似乎已从爱尔兰的否决中悟出了某些道理,他们日前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必须尽全力让欧洲公民了解欧洲建设,更加深入地引导他们参加有关欧洲前途的讨论。”(本报伦敦6月9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一机构统计报告披露
美离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越来越远
据新华社巴黎6月8日电(记者卢苏燕)法国ENERDA-TA能源信息统计所8日公布的统计报告说,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努力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时,美国离《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却越来越远。
报告说,《京都议定书》通过已经3年多了,但美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丝毫未见成效。从1990年到2000年,美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增长了16%。按照美国在1995年至200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08年时,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要比1990年高出35%,这将严重影响全球减排计划的实现。
关于欧盟国家的减排工作,该统计所报告认为,如果按照欧盟各国1995年至200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08年时,欧盟的排放量将比1990年时增长3%。这一指标虽然远远低于美国的增长幅度,但还是不能满足《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根据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世界38个发达国家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美国减少7%,欧盟成员国减少8%。这6种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以及其他3种用于取代含氯氟烃的卤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
第3版(国际)
专栏:
瓦希德称他不怕任何威胁
新华社雅加达6月10日电(记者麦棠源)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10日清晨在雅加达南部一所清真寺参加晨礼时说,他不惧怕对他个人发出的来自任何方面的威胁。
瓦希德说,他将坚持下去,尽管到时可能要面对军队的压力。他说,“我所做的事情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我会毫不犹豫地对那些违反法令的人采取行动”。
关于召开人民协商会议(人协)特别会议的问题,瓦希德表示,人协特别会议可以召开,但不能要求总统作责任报告。他说,印尼目前实行的是总统制,不是议会制。他的任期到2004年10月5日才届满,只有到那一天,他才会停止履行总统职责。
瓦希德强调,在人协召开特别会议之前,他将继续向国会和人协提出在不违反宪法条件下的政治妥协方案。他要求各方保持耐心。
印尼国会全体会议5月30日通过决议,要求人协召开特别会议,追究瓦希德执政近两年来的工作责任。人协已定于8月1日召开特别会议,要求瓦希德作责任报告。但是,瓦希德多次明确表示,他不会作这样的报告。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国防部长认为
美NMD主导思想纯属假设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8日电(记者王星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8日在北约总部说,美国把来自远程导弹的威胁作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主导思想“完全是假设的”,这种假设掩盖了当今世界的真正威胁。
伊万诺夫是在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后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俄罗斯认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威胁来自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毒品泛滥。俄罗斯短期内不会把来自远程导弹威胁这类假设性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拉姆斯菲尔德在当天的会见中试图说服俄罗斯并使之相信,美国与前苏联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已经过时。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美国希望建立符合新世纪需要的导弹防御体系。
伊万诺夫说,美苏签署反导条约后,又有32个相关国际协议和条约得以签署,以确保建立军备控制的机制。俄罗斯需要准确地了解美国将以什么形式取代这一限制性条约,以及用于取代现行体系的具体计划是否能够保证未来战略的稳定。伊万诺夫和拉姆斯菲尔德的会谈主要是为本月16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做准备。新的导弹防御计划问题将是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3版(国际)
专栏:
贝卢斯科尼受命组织意政府
意大利总统钱皮九日晚接见在选举中获胜的中右联盟领袖贝卢斯科尼,授命他组织意大利战后第五十九届政府。贝卢斯科尼有保留地接受钱皮总统的授命,并将于六月十日向钱皮总统提出新内阁名单。(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二○○一年世界邮展开幕
二○○一年世界邮票邮品展九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爱赛尔展览中心开幕。共有一百六十个国家参加。三点二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内共设立四千多个展台,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国风格迥异的精美邮票和邮品。中国是此次世界邮展的贵宾国。六月十二日被定为世界邮展的“中国日”,届时比利时和中国将联合发行一套两枚的《陶瓷》邮票,首发式将在北京和布鲁塞尔同时举行。
第3版(国际)
专栏:
北欧四国签署军工合作协议
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国防部长会议九日在芬兰故都图尔库举行。芬兰、挪威、瑞典和丹麦的国防部长在会上签署了关于加强国防工业合作的协议,为北欧国家之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军工生产体系创造前提条件。与会者着重就地区安全形势、北约东扩和加强波罗的海安全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研制出世界最小激光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只及人类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导线上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种激光器不仅能发射紫外光,经过调整后还能发射从蓝色到深紫外的光。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开发出输电碳纤维材料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日前发表新科研成果说,该公司开发成功了一种导电性能与铝相同的碳纤维材料,并计划三年后将它制成电线。碳纤维导电性能低,一般不适于制成电线。但是日本这家公司使用高温加热、添加氟材料等方法提高了它的导电性。由于碳是一种轻材料,有一定的强度,热膨胀率小,因此用它作电线比铝材料有许多优点,而且能够降低建设输电线路的成本。(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以将举行第二轮安全会谈
以军打死3名巴勒斯坦人
据新华社加沙6月9日电(记者辛俭强)巴以高级安全和军事官员10日将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的主持下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举行第二轮会谈。特尼特将听取巴以双方对美国在8日举行的第一轮安全会谈中提出的有关实现全面“停火”并恢复安全合作建议的答复。
在8日特尼特主持的巴以首轮高级安全会谈中,双方代表强调了各自的立场,由于分歧巨大,会谈没能取得任何成果。
此间观察家认为,面对美方提出的建议,巴方不可能全盘接受,因为其中很多要求都是巴方目前难以执行的。
据新华社加沙6月9日电以色列军队一辆坦克9日午夜向加沙城南尼茨萨利姆犹太人定居点附近一个巴勒斯坦居民区内发射数发炮弹,至少造成3人死亡,2人受重伤。
据目击者称,死伤人员是一家人,3名死者全部为女性。目击者还证实,以军炮击是“毫无理由”的,因为当时周围根本没有任何冲突和交火事件发生。以军方发言人事后发表声明说,以军坦克当时正行进在尼茨萨利姆定居点附近,在发现有巴武装人员开火时,遂发射了3发炮弹向开火点还击。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美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6月10日讯记者陈特安报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于6月8日至10日在京举行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外交官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的美国外交战略、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及其走势以及当前中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外交部副部长朱启祯主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