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欧元到底什么样
作为12个欧元国统一货币的欧元,其特殊之处在于纸币完全一样,铸币却五彩纷呈,它们的正面图案统一,背面图案则各具民族特色,但流通价值完全相同。
5月18日,记者来到柏林铸币厂参观,得以一瞻正在铸造中的各种欧元铸币的风采。这家已有721年历史的铸币厂,是欧元区内14家被授权铸造欧元铸币的工厂之一,德国共有5家参与铸新币。按照欧洲中央银行的计划,德国将铸造170亿枚铸币,第一批投放155亿枚,另外15亿枚作为储备,柏林铸币厂承担20%的任务,从1999年夏天起昼夜三班倒,为公民们能在今年12月17日拿到欧元铸币而努力工作。
接待我们的销售负责人巴巴拉·巴尔茨女士介绍说,该厂承担的34亿枚铸币的任务现已完成一半。每个国家都设有实验中心检验铸币质量,欧盟的14家铸币厂领导人,每个月轮流在各国碰头一次,研究质量控制,以保证各国铸币都能在欧元区的自动售货机上通行无阻,因为欧盟目前大约占流通总量70%的铸币实际用于自动售货机上购物。我们在这里看到,一台台铸币机正在欢快地吐出各种亮晶晶的崭新的铸币。
欧元铸币共有8种:2欧元、1欧元、50欧分、20欧分、10欧分、5欧分、2欧分和1欧分,其统一的正面图案的设计者是比利时皇家铸币厂的吕克·吕克斯。8种铸币的颜色和正面图案共分3组:2欧元和1欧元为双色币,2欧元为银色边缘和金色芯,1欧元则正好相反,图案为连成一片的欧盟成员国地图,以体现欧洲的统一;50欧分、20欧分和10欧分铸币为黄铜色,图案为画出国界的欧洲地图,以体现欧盟是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余3种面值最小的铸币为红色,图案为地球仪上的欧洲,强调欧盟在世界事务中的分量。除此之外,正面图案上都有表示欧盟的12颗星及直线和斜线,还有面值的数字和单位字样。
8种铸币的大小厚薄轻重都不一样,质地也分为3组,以便于识别。在设计中,特意考虑到了盲人使用的方便,在合金的配制方面,还考虑到部分人对金属镍的过敏反应。2欧元和1欧元的材料是镍、铜、铜锌合金(即黄铜、在欧洲又被称为“北欧黄金”),为了防止伪造,材料分为3层,每层的金属比例都不相同。巴尔茨女士解释说,把2欧元和1欧元的外缘和芯铸为一体使用的压力达到62吨。50欧分、20欧分和10欧分铸币使用的是铝、铜、锌、锡合金;其余3种使用的是镀铜的钢。最大的2欧元直径为25.75毫米,重量为8.5克;最小的1欧分直径为16.25毫米,重量仅为2.3克。大部分铸币的侧面还铸有字样或花纹。
1996年欧盟在讨论欧元币样时,同意让各成员国自主决定铸币的背面图案,唯一的要求是,必须有象征欧盟的12颗星。12个成员国对总共96种铸币选择了45种背面图案,其中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爱尔兰四国铸币的背面图案,分别统一为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卢森堡大公亨利和爱尔兰的民族象征竖琴。德国有3种图案:1欧分、2欧分和5欧分为橡树枝;10欧分、20欧分和50欧分为勃兰登堡门;1欧元和2欧元为鹰。法国也有3种图案:2欧元和1欧元为一棵树和“自由、平等、博爱”字样;50欧分、20欧分和10欧分为一播种女子;其余为法国的民族象征——玛丽安娜头像。西班牙同样是3种图案: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头像、圣地亚哥·德康姆波斯台拉大教堂以及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头像。葡萄牙也有3种,是12世纪葡萄牙帝国建立时期的3种印鉴图形。芬兰的3种图形分别是国徽上的狮子、湖面的天鹅以及这个“千湖之国”常见的一种浆果。每种铸币的背面图案都不相同的有意大利、奥地利和希腊。意大利的图案为著名诗人但丁头像、著名画家达·芬奇笔下的男人像、波提切利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古罗马皇帝奥雷尔像、现代雕塑作品“象征”、罗马竞技场、都灵的一座塔和蒙特古堡。奥地利有著名和平战士苏特纳女士、音乐家莫扎特头像、维也纳3座风格不同的古建筑以及樱草花等3种植物。希腊则有神话形象宙斯、3位著名政治家、从古至今的3艘船,以及象征智慧的猫头鹰。此外,圣马力诺和梵蒂冈也可以铸造自己的铸币,但图案现尚未决定。巴尔茨女士个人认为,意大利的铸币图案最为美观。
欧元的纸币共7种面值:5、10、20、50、100、200、500欧元。由于各成员国无法就人物形象取得一致意见,欧元纸币的正面图案,便分别是显示欧洲文化传统的古典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罗可可式、钢与玻璃式以及20世纪现代建筑的门和窗,背面则是各种风格的桥梁,以象征欧元是承前启后的统一进程的产物。欧元7种纸币的主色,分别是灰、红、蓝、桔黄、绿、赭石和淡紫色。面值最小的5欧元纸币为120毫米×62毫米见方,最大面值的500欧元纸币长160毫米、宽82毫米。印制纸币比铸造硬币技术复杂得多,要求也高得多,其精确度误差以纳米计算。根据各成员国都必须参与印制的原则,总共有12家高技术造币厂参加印制,因此,要保证各厂家印制的纸币绝对相同是相当困难的。其之所以最后放弃铜版凹印人物头像,也在于有些国家实际上完成不了这项高精度的工作。为了防止伪造,欧央行在欧元纸币上采取了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如数字胶印、变色油墨、荧光粉、微型字迹、透明标记线、全息摄影等。纸张和颜料都经过特殊的化学和物理处理,且严格保密。据报道,一吨造币纸的价格在4.5万到5万德国马克之间,特殊变色油墨1千克的价格就高达1500马克。每张欧元纸币的印刷成本为30芬尼,与世界上技术最完善的瑞士法郎纸币不相上下,而美元的印制成本仅为每张8芬尼。为安全起见,欧元纸币的防伪标记将在今年8月31日公布,目前仍处于严格保密状态。
与铸币相同,纸币也充分考虑到盲人的使用需要,不仅规格区别明显,而且有触摸识别的标记,例如,面值的数字就可通过触摸识别。欧元纸币图案的设计师是奥地利的莱因霍尔德·盖尔施泰特,他曾为玻利维亚、秘鲁、西班牙和德国设计过纸币,为一些国家设计过邮票。
欧洲中央银行目前正在欧元区大张旗鼓地宣传欧元纸币和铸币的币样和特征,其口号是“欧元,我们的货币”。英语把重大军事行动开始的日子称为“D日”,现在,欧洲舆论把欧元发行的日子称为“E日”。毫无疑问,“E日”的历史意义大大超过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欧洲公民们强烈地感觉到:千呼万唤的欧元真要来了!
紧锣密鼓迎欧元
欧元的发行在欧洲纸币350年历史中史无前例;
9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向各商业银行供应欧元现金;
12月31日:各国货币丧失合法流通地位;
明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唯一合法支付手段;但原有货币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平行流通;
如将新纸币堆起来或排列开,其高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55倍,其长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返4次;
3亿多欧盟公民同一天开始使用新货币,毫无疑问是一项复杂且不容出现失误的巨大工程;
如何销毁旧币也是一大难题。
复活节过后,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欧盟各国政府对欧元的宣传活动骤然升温。巴黎埃菲尔铁塔上亮起了欧元倒计时的广告;4月27日起,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前总理施密特、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萨比娜·克里斯蒂安森和乌尔里希·维克特以广告人物的身份,出现在德国25个城市的4000个大幅街头广告牌和林林总总的各种报刊上;与此同时,德国联邦银行的“欧元宣传站”,以在每个城市逗留两天的速度,正在各城市的火车站或商业区巡游;“欧元热线”平均每天接到300个电话,政府出版的《欧元问答》小册子已散发35万份。而欧洲中央银行耗资1.6亿德国马克的宣传活动也正在进行,向欧盟公民详细介绍欧元的币样、兑换方式和安全标志等……所有这些,都让欧盟的公民们强烈地感觉到:千呼万唤的欧元真的要来了。
欧元的发行在欧洲纸币350年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除了德国1948年的货币改革和统一前在原民德地区引进西马克之外,欧盟其它国家还没有经历过如此翻天覆地的更换货币的活动。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部署,分布在欧元区的14家铸币厂和12家印币厂正在高度戒备的条件下,加紧铸造和印刷欧元铸币和纸币。总计要印制142.5亿张、面值合计为6400亿欧元的纸币,如将这些纸币一张一张地堆起来,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的55倍;如将它们沿着长的一侧一张一张排起来,总长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亮之间往返4次。铸币将制造500亿枚之多。欧盟各国中以德国的货币投放量为最多,将投放43.4亿张、总面值为2650亿欧元的纸币和155亿枚铸币,仅铸币的重量就达到7.15万吨。
欧洲中央银行向各商业银行供应欧元现金始于今年9月1日。但各商业银行从何时起向工商界供应现金则无统一时间,由各银行自主决定。从12月中旬起,商业银行开始向个人供应欧元铸币,也就是说,老百姓从这一天开始才第一次看到欧元的模样。欧盟各国统一的办法是,按一定面值将各类铸币混合成一份,老百姓兑换份数不限,德国每份铸币面值为10.23欧元,折合20德国马克。12月31日,各国货币丧失合法流通地位,从明年1月1日开始,欧元正式登场,成为唯一合法支付手段,但原有货币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平行流通,各国把这段时间基本限定为两个月,德国马克完全退出流通的日子是3月1日。但各国的中央银行仍然继续兑换旧货币。例如:荷兰规定铸币兑换的最后期限为2007年,纸币的兑换将持续到2032年。12月17日欧元首次与公众见面之日,欧盟各国政府首脑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莱肯宫举行首脑会议,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而其所以首先向公民供应铸币,是为了让公众从第一天起就能有零花钱,以支付诸如乘出租车等开支。
3亿多欧盟公民同一天开始使用新货币,毫无疑问是一项复杂而不能出错的巨大工程。例如,欧盟国家目前的1000万台投币式自动售货机、银行的几十万台自动取款机,都必须做好从明年1月1日起以欧元进行交易的准备,自动售货机必须能够识别欧元铸币的重量、厚薄、大小,可问题在于,各铸币厂造的铸币很可能在各方面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批发及零售商必须将全部商品挂上欧元和现行货币两种价格的标签,所有售货员都必须进行识别欧元币样的训练,以防伪币混入。
尤其繁重的是新币的存放和运输任务。西班牙约有200万人居住在3000个偏僻的村庄中;希腊有许多岛屿,但要保证当地居民也能从新年伊始兑换欧元……为此,西班牙准备学当年西马克进入东德的办法,把集装箱改装成临时兑换处,开赴没有银行的村庄。德国为运输欧元铸币,专门制作了容量为600千克的集装箱,并动用兵营作为部分欧元新币的暂存地。据估计,货币运输量在高峰时期将达到正常情况下的8倍,德国银行界将出动2300辆特种车辆运输现金。安全保卫部门将高度戒备,有的国家还准备出动军队保护运输车队。
直接处于兑换新旧货币第一线的商业银行任务最为艰巨,不仅要应付潮水般的顾客兑换新币,还要回收旧币。以德国为例,至1999年底,流通中的铸币为480亿枚,估计能回收40%,即总面值共90亿马克的280亿枚,总重量达10万吨,相当于8.4万辆大众高尔夫型小汽车的重量。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居民有把铸币存进家中储蓄罐的习惯,如果届时一起拿出来兑换,银行将不胜负担。因此,德国现在就开始发起广告攻势,要居民及时把储蓄罐敲碎,取出铸币花掉。比利时计划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发起全民“打碎储蓄罐”行动。
销毁旧币是另一个大难题。目前流通中的德国纸币计有26亿张,总面值约为2800亿马克,总重量为2800吨,粉碎后将形成一座体积为3.4万立方米的大山,如何销毁最合算、又对环境有利?有人提出沤肥,但此议已被否决,因为残留的颜色不好处理;也有人建议做废纸用于造纸工业,但纸币因其韧性和抗湿性很难再利用。根据德国联邦银行巴伐利亚分行的研究和实验,用作建筑材料比较实际可行。例如,与其它传统制砖原料混合烧砖,烧制过程中纸的部分烧掉,在砖中形成小孔,存留空气,从而提高砖头的保暖和隔热性能。也有人建议不要销毁马克,把它存进防原子的坑道建成博物馆以资回忆,“紧急情况”下拿出来还可再用。这当然不可能,但却反映了德国人内心深处舍不得马克的情结。据民意调查,时至今日,仍有55%的德国人不愿放弃马克。据报道,在感情上对本国货币最少眷恋的是爱尔兰,因为它1928年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货币,而且直到70年代一直与英镑挂钩,1971年才引进了十进位。历史短,反倒负担最小,接受欧元最容易。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欧元启动后将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挥重大影响。虽然欧元目前还不能真正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但从长远看,欧元与美元完全可以一决高下。
名副其实的世界货币
众所周知,从明年1月1日起,欧元将成为欧洲货币联盟12个成员国——比利时、德国、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唯一合法货币。但事实上,欧元的影响远远超出12个成员国的国界,有些国家或地区已单方面宣布以欧元为法定货币,而相当多的非洲国家原先同法国之间的货币合作关系将转为与欧元挂钩。即使不考虑欧盟东扩候选国的货币与欧元之间的兑换关系,欧元从启动之日起也将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发挥决定性的影响。
其一是欧洲的3个独立国家圣马力诺、梵蒂冈和摩纳哥。欧盟通过与这3国之间的国际协定,允许它们将欧元作为法定货币,并可铸造一定数量带有本国特色背面图案的铸币,这些铸币将同其它欧元国的铸币具有同等合法地位,在欧元区流通。目前双方正在就细节进行谈判。
其二是法国的4个海外省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留尼汪以及两个海外地方行政区马约特岛和北美洲的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欧元在这些地区将是正式法定货币。
其三是安道尔、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科索沃和黑山共和国。它们与欧盟没有协定,而是单方面宣布欧元为合法货币,但将不会是唯一货币。黑山共和国1999年11月宣布把德国马克作为平行货币,一年后又宣布马克为唯一合法的支付手段,并按36比1的比例将其手中的南斯拉夫第纳尔换成了马克。迄今为止,黑山共和国通过两家国有银行,从奥地利的维也纳或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筹集马克现金。鉴于这是单方面行为,欧洲中央银行和德国联邦银行并无义务在转换欧元的过程中向上述国家或地区供应欧元现钞,但考虑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德国联邦银行将准备一部分欧元供它们兑换,其中仅提供给黑山共和国兑换的,大约就有5000万马克的欧元币和小额纸币。
其四是涉及14个非洲国家的法非金融合作区。这些国家都是法国早先的殖民地,约有9300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80亿非洲法郎,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自从这些国家相继独立后,法国仍通过“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和“中部非洲国家经济与货币共同体”这两个组织,与上述国家维系紧密的金融联系,具体说,就是维持西非法郎和法国法郎100比1的固定汇率和自由兑换关系。在欧盟有关欧元的谈判中,法国坚持欧元启动不能触动上述联系,1998年11月欧盟首脑会议同意法国维持原有协定。这样,从明年1月开始,西非法郎与法国法郎的固定兑换关系,将自然转变为与欧元的固定兑换关系,即655.957西非法郎兑换1欧元。换言之,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将对包括刚果(金)、科特迪瓦、塞内加尔等国在内的经济发挥决定性影响。葡萄牙前殖民地佛得角的货币、科摩罗法郎以及法国4个海外领地使用的太平洋法郎也依此办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国家或单方面宣布与欧元直接挂钩,或通过兑换中的“篮子货币”关系与欧元相联系。例如波黑、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就奉行与欧元直接挂钩关系,即中央银行承担义务按固定汇率收购或出售欧元,以稳定本国货币币值。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则确定了本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浮动幅度。如果把某些国家宣布的“篮子货币”以及涉及特别提款权中与欧元的关系考虑进来,欧元的影响还将涉及从欧洲的冰岛、亚洲的孟加拉国、卡塔尔直到拉丁美洲的智利等国家。
如果考虑到欧元区的经济实力和外贸数量,欧元作为世界性货币的意义将更加突出。在目前的12个欧元国中,生活着3.02亿人口,而另外两大货币区——使用美元的美国和日元的日本,人口分别为2.72亿和1.27亿;欧元区的开放程度高于美国和日本,亦即欧元区与第三者的贸易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区的出口占国际出口量的19%,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9%;货物及劳务出口对欧元区经济的意义也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区的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0%和11%;欧元区的生产结构与美国和日本类似。当然,欧元区的整体实力还比美国弱,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美国为21.9%,总量为8.666万亿欧元,年人均为3.1916万欧元;欧元区的比重为16.2%,总量为6.245万亿欧元,年人均为2.0667万欧元。因此,目前欧元暂时还不能真正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但长远看,如果瑞典、丹麦和英国有朝一日加入欧元区,如果13个欧盟成员候选国取得正式成员资格,欧元与目前占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元完全可一决高下。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1950年,法国货币专家雅克·吕夫曾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欧洲将在货币上崛起,否则它就根本不会崛起。”吕夫的话言中了欧洲统一进程的最关键问题:货币的趋同乃至统一的货币。从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统一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货币不断统一的过程。
通向欧元的五大里程碑
战后经济恢复之初,欧洲各国之间的货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各自都还有外汇业务。为了促进欧洲国家间的贸易,成立于1948年的、主要宗旨在于监督马歇尔计划执行情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现经济合作组织的前身)的18个成员国,于1950年9月19日建立了欧洲支付联盟,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以共同商定的计算单位结算贸易,这个组织导致了货币的自由往来。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随着欧洲各国外汇市场的日益兴旺,欧洲货币协定取代了支付联盟。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当时的罗马条约把欧洲广泛的一体化作为共同体的目标,并规定在12年到15年的过渡期后建立关税同盟。
1962年欧共体委员会迈出了货币融合的第一步。在关税同盟第二阶段的行动计划中,欧共体委员会提出建立广泛的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议。但由于当时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受到冲击,欧共体各成员国并不想立即实现这一步骤。20世纪60年代末,以美元为中心货币的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危机后,当时的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再次发出欧洲货币融合的倡议。这个被后人称为“维尔纳计划”的方案要点是: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国货币趋同直至确定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某种“欧洲联邦储备局”确定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最终实现建立统一货币。这些正是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基本思想。维尔纳计划被视为通向欧元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1971年3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到1980年分阶段实现货币联盟的原则性决议。
第二个里程碑是欧洲汇率机制的出现。由于1971年的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接踵而至的石油大幅度涨价导致的通货膨胀,妨碍了上述决议的如期实施,各成员国逐渐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联系,而任其自由浮动。1972年3月,欧共体部长会议确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浮动幅度最高为2.25%。但由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机制未能保持下去,一些国家退出汇率机制,致使欧共体分裂为两个货币集团:以德国马克为中心包括荷比卢三国货币和丹麦克朗在内的硬通货集团,又称为“马克集团”;其它4个国家则任其货币自由浮动。
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的诞生是第三个里程碑。由德法两国倡议的这个体系的目的是同美元脱钩,德国马克被确立为该体系的标准。其基本模式是上述的蛇形浮动幅度,即汇率的浮动幅度上下限各为2.25%,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都有义务扶助弱币,如干预行动无效,各国则重新确定汇率。当时只对意大利网开一面,允许其浮动幅度上下可达到6%。与此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是欧洲货币政策的真正突破,因为其灵活性证明,它足以抵御外汇市场的风暴而生存下去。从这个体系诞生到冷战结束这段时期,国际环境对欧洲十分有利:外汇市场相对平静,原料价格低廉,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欧共体内部经济政策的趋同过程也在这一阶段真正开始。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推动下,欧共体终于开始向统一货币的伟大目标进军了。
1987年,欧共体通过了《统一的欧洲文件》,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目标以条约的形式庄严地确定下来。一年后,欧共体首脑会议委托当时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首的工作小组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德洛尔计划提出分3阶段创建货币联盟,一是资本自由流通,二是建立统一的货币局,第三步建立名符其实的货币联盟。德洛尔计划与当年的维尔纳计划一脉相承。它反映了欧共体已基本接受德国战后货币制度的特点:高度独立的中央银行,突出稳定的货币哲学,欧洲中央银行就是德国联邦银行的翻版,并选择了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作为其总部所在地。这是第四个里程碑。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成员国首脑聚会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庄严签署了《关于欧洲联盟的条约》,即后来常说的《马约》。这部条约确定了完成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的具体步骤。欧共体变成了欧盟,欧元取代了埃居。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开始了其第三阶段,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最终锁定,欧洲中央银行接过确定货币政策的大权。明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铸币的正式流通,标志着经货联盟建设的完成。《马约》是欧元路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准确地说,欧元的诞生日是1999年1月1日,明年的1月1日只是其纸币和铸币正式流通的日子。
德国的舆论说得好,当欧洲人都使用同一种货币之日,“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才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正是建立政治联盟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本版压题照片为欧元纸币正面图样。上图为各国统一的欧元铸币正面图案。本版照片由德国联邦图片处供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