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6月5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主持仪式,欢迎哥伦比亚共和国副总统古斯塔沃·贝尔·莱穆斯访华。本报记者李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六月五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尼日尔共和国总统马马杜·坦贾。本报记者李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卢嘉锡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卢嘉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6月4日20时45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附图片)
福克斯总统卢嘉锡同志遗像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墨西哥合众国总统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将于6月6日抵达北京,开始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福克斯1942年7月2日生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州里昂市,毕业于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并获高级管理专业证书。他曾任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墨西哥和拉美地区总裁,后任福克斯集团总裁及瓜纳华托州企业家协会副主席。
1988年福克斯加入墨西哥国家行动党,同年当选为联邦众议员,1995年当选瓜纳华托州州长。他1999年辞去州长职务,作为国家行动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变革联盟”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并在2000年7月2日举行的大选中当选总统,同年12月1日就职。
(新华社电)(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与尼日尔总统坦贾会谈
表示愿共同致力于建立两国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友好关系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李诗佳)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尼日尔总统马马杜·坦贾举行会谈。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广泛共识。
江泽民首先对坦贾再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总统阁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相信通过此次访问将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江泽民积极评价中尼两国关系。他说,中尼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复交四年多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得到迅速恢复和全面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明显的成果。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也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人权领域,中尼双方的人权观相同,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首要权利,反对西方国家将人权问题作为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工具。
江泽民说,中尼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两国重视和爱护这一关系,中尼关系就会不断发展。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尼友谊与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我愿与阁下携手努力,在新世纪共同致力于建立中尼两国相互信任、真诚合作的友好合作关系。
江泽民说,中尼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两国本着真诚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两国企业间的互利合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尼日尔政府将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制订了2001至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国也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两国经济合作有很大潜力。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与尼日尔的经贸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尼日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间合作,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赴尼日尔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江泽民表示相信,只要双方继续作出努力,中尼经贸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江泽民还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情况。坦贾对中方的热情邀请和盛情款待表示感谢。他表示赞同江泽民关于两国关系的评价。他说,尼中两国间存在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富有成果。长期以来,尼日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过中国无私的宝贵帮助和支持。坦贾说,他时隔17年后再次访华,带来了尼日尔政府和人民的真诚谢意和亲切问候。他说,尼中关系曾出现过波折,但尼方为重新找回中国这位老朋友而感到高兴。坦贾表示,尼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坦贾表示,作为中国的朋友,尼日尔对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快速发展感到高兴,衷心希望中国在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之后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坦贾说,尼中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合作良好,两国在人权等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观点,两国同样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尼方愿与中方一起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而努力。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中国驻尼日尔大使冀敬义、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外经贸部副部长孙广相、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及尼日尔农村发展部长布卡里、环境与防治沙漠化部长阿苏曼、工商部长奥马鲁、尼日尔驻华大使博扎里等出席了会谈。
会谈后,两位元首共同出席了两国合作文件签字仪式。两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日尔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日尔共和国政府关于免除尼日尔政府债务议定书》。(附图片)
六月五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尼日尔共和国总统马马杜·坦贾。本报记者李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苏州创建文明城市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龚永泉杨晴初
苏州人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9页感到格外亲切,上面写道:去年我到苏州,了解了一下苏州的生活水平,苏州人乐于当地生活,中小学教育普及了,自己拿钱办教育,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几条就了不起呀!”
记者问市委书记陈德铭:您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不假思索:“人,提高人的素质。”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苏州人体会到: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的脸面和骨架,人的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是城市的气质与内涵,对于苏州这样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高素质的领导是市民的福气
1995年,新加坡工业园区落户苏州,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中了苏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领导者的高素质。
苏州市的领导是运作资金的高手。“九五”期间,苏州市老城区建设的投入达66亿元,而财政拨款及专项资金投入仅为8.8亿元,其余都是通过综合开发、借贷、吸引外资筹措,其中用综合开发的办法平衡资金约38亿元。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苏州图书馆新馆将于6月中旬竣工开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馆内智能化的管理自不待言,使记者肃然起敬的是新馆所在地是原市人大、市政府的大院!这块地位于古城区中部,交通便捷,曾有数家开发商看中它的商业价值,但市委、市政府没有为可观的经济利益所动摇,下决心把寸土寸金的大院用来新建图书馆。在选址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评价:“位居中心,闹中取静,可打100分,向苏州市委、市政府致敬!”
在苏州刺绣研究所,记者看到,绣猫的眼睛时,需把一根丝线分成24根,而绣金鱼的尾巴末梢,则要分成48根。苏州市领导也正是用这种精细的作风来从事城市建设的。盘门景区开发方案1995年就规划过,为避免败笔,又派人外出考察数家著名园林,博览古今造园文献,遍查盘门地区文史资料,广征国内一流专家的意见,把原方案改了16次,经5次论证,最后由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如今的盘门景区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再添48景,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又倾注了现代的气息,重新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苏州市坚持廉政建设制度化,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会计委派制,领导干部个人申报制和建筑有形市场招标制等一系列法规和制度,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政自律的自觉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州市领导把市民的文明素质归纳为三大要素:一是思想道德修养,关系到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二是科学教育水平,决定了城市文明的状态和发展后劲;三是民主法制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市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城市同样如此。苏州是一座爱书的城市,书香一脉,绵延传承。去年,仅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的图书,市区就有2.7亿,人均购书金额86元,居全国首位,市区大小书店星罗棋布,有300多家。从1995年起,苏州开展评选民间十大藏书家活动,两年一次,藏书者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涉及阶层之广泛,令专家称道。
被苏州人亲昵地称为“陆苏州”的作家陆文夫说,苏州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重教、精细和兼容。在苏州,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接近85%,18至21周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8%,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全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外商在投资决策前都把职业学校列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一些前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主动与学校联系,要求定向培养员工,结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岗各类人才已达30.9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1人,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49人,中高级人才占技术人员的28.3%。
为了提高市民的对外交往能力,从1994年开始,在市民中推行了外语等级考试制度,1995年起,在中心小学开设外语课程,为了迎接今年9月在该市召开的第八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财长会议,全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市民学习英语100句活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苏州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极大地提升了苏州人珍爱文化瑰宝的意识。昆曲、苏剧、评弹被称为“姑苏三枝花”,尤其是昆曲被誉为我国的“百戏之祖”,今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去年,苏州成功地举办了昆剧艺术节和评弹艺术节,戏剧、文学、美术、出版等领域也屡屡捧回全国大奖。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据市城调队调查,近几年来,苏州居民家庭教育费用支出年均递增26.3%,增幅居日常消费项目首位。
1997年,苏州市建立了形势任务系列报告会制度。报告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基本每月一次,邀请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国内著名高校教授担任报告人,内容均为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热点问题、政策法律法规等,已举办报告会45场,听众累计达6万人次。市委宣传部还与基层单位建立了形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共享教育资源,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已成为市委宣传部的品牌工作。
非学历教育,从少年宫少儿活动到老年大学形成完整体系。社区教育中心、街道党校、市民学校以及社区内各种社会文化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了大量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也蓬勃发展,每年有55%的城镇职工、30%的农村成人接受岗位培训,促进了社区终身教育模式的形成。目前,苏州已被江苏省确立为终身教育实验区,将以开发市民的潜能为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失足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民素质。
苏州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闻世的范仲淹和顾炎武都是苏州籍人士,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从苏州浏家港起航的。目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200多名两院院士中,苏州籍的就有81位。电视台拍摄和播放了《话说苏州——历史名人篇》46集以及《苏州籍两院院士》人物专题片72集。由于反映的都是苏州的人和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同哥伦比亚副总统会谈
表示愿在新世纪把中哥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李明江)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哥伦比亚共和国副总统古斯塔沃·贝尔·莱穆斯举行了会谈。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贝尔副总统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哥建交21年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良好合作。我们对两国关系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胡锦涛说,中国十分重视发展同哥伦比亚的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愿与哥方共同努力,在新世纪把中哥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贝尔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表示感谢。他说,哥伦比亚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与中方一起,推动两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以造福两国人民。
关于两国经贸关系,胡锦涛说,近年来,两国贸易额逐步增长,经济技术合作效益良好,经贸关系已从单一贸易往来扩展到相互投资。中哥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中国对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和开展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持积极态度,希望双方共同探讨拓展两国经贸合作的新形式、新渠道,使两国经贸关系得到更大的发展。
贝尔说,哥中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是两国友好关系日益发展的体现。
哥伦比亚政府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到哥伦比亚投资,哥伦比亚希望成为中国进入拉美市场的桥梁。
双方介绍了各自的国内情况。胡锦涛说,哥伦比亚是拉美重要国家。近年来,贵国政府致力于保持国内政治稳定、振兴国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并取得了积极成果。贵国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贝尔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和祝贺。他说,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说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哥伦比亚希望向中国学习,希望哥中两国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贝尔重申,哥伦比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哥伦比亚对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
胡锦涛对哥伦比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不与台湾发展官方关系的立场以及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
在谈到国际问题时,胡锦涛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反映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现实,符合国际事务民主化的原则,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当前形势下,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应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赖以建立的基础。中国愿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就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公正现象加强沟通和协调,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各国人民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作出不懈的努力。
贝尔说,哥中在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一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哥伦比亚政府对此感到满意。他表示,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加强磋商,密切合作。哥伦比亚也认为,世界应是多极的,多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会谈结束后,胡锦涛副主席和贝尔副总统出席了《关于中国政府向哥伦比亚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的协议》的签字仪式。
会谈前,胡锦涛副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贝尔副总统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参加会谈、签字仪式的有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居一杰、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以及陪同贝尔来访的哥伦比亚外贸部长拉米雷斯、大西洋省省长迪亚斯和驻华大使克鲁宾等。
参加欢迎仪式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
晚上,胡锦涛副主席为贝尔副总统访华举行欢迎宴会。(附图片)
6月5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主持仪式,欢迎哥伦比亚共和国副总统古斯塔沃·贝尔·莱穆斯访华。本报记者李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
本报评论员
江泽民同志前不久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这一论述,揭示了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为群众办事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指明了方向。
这些年来,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的“三讲”学习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是为了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为了更好地肩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党来自群众,党最深厚的基础在群众,党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壮大的生机也在群众之中。我们建立党,就是为群众谋利,给群众办事。离开了这一点,党的建立没有意义,党的存在也没有意义。群众需要我们党,不是需要一个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划脚的政治集团,也不是需要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事情扯皮推诿的大大小小的官僚,而是需要一个能集中代表他们根本利益,在他们之中、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办事的政党。为群众办事,是多方面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都包括在内。大到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夺取全国政权,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到每家每户的柴米油盐,水电气暖,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吃穿住行,一切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事情,都是我们办事的范围,都需要认真办,努力办,千方百计办好。
我们党历来把为群众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实现党的纲领的根本保证。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关心群众细小的、具体的生活问题和革命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人民群众也正是从许许多多细小、具体的事情中,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他们办事的党,是唯一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党。他们拥护我们党,支持我们党,实心实意跟着我们党,不畏流血牺牲积极要求加入我们党,为党的事业献出了需要献出和能够献出的一切。今天,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新、种类之多、情况之复杂,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为群众办事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乐于奉献的精神,而且在方式方法上都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为了保证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为群众办事,能够为群众办好事,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不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就难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不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我们就很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必须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中统一落实。
到基层去,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更加努力地为群众办事,这将使我们的党性得到锻炼,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这样,我们党就能战胜任何艰难,任何风险,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第1版(要闻)
专栏:七一抒怀
是党给我新的希望
张胜利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80华诞到来之际,回顾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回顾“希望工程”对我的资助,我心潮澎湃,感慨不已。我决心用更多的付出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关怀。
我是“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家住太行山贫困山区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1988年,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正读小学三年级的我陷入困境,濒临失学。正在我万般无奈的时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我伸出了救助之手,资助我读完小学,破格招我入公办中学,后又在全国“希望工程”培训中心的帮助下,送我到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就读。
面对社会各界的深情关爱和上海繁华的都市生活,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在艰难困苦中给我铺就了希望之路,我应该用什么来回报社会?我非常清楚,我是大山的孩子,是“希望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很多,我要用更多的付出回报社会,回报党和人民。于是,我放弃了在上海的种种机会,谢绝了同学们劝我到温州谋职的要求,毅然决定:我离不开桃木疙瘩,我要回村教书!
回村后,尽管刚开始只有5名学生,但我还是兢兢业业,认真备课,千方百计把每一节课讲好,把每个孩子教好。同时,还想方设法把其他村的贫困孩子接到桃木疙瘩小学读书。在“希望工程”的支持下,桃木疙瘩小学正逐步扩大,对促进当地的教育事业发挥了一定作用。面对众多新闻媒体的采访,我坦诚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家乡的孩子们再也不失学!我要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作出最大的贡献!”
(作者系“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现为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小学校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比翼双飞看苏州
本报评论员
苏州从一个中等文化消费城市跃升为经济发达城市之一,综合实力不仅远超同等城市,也超过不少规模较大的城市,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变为现代化的“新天堂”。苏州腾飞的主要经验,就是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比翼双飞,使两个文明建设的互动效应充分发挥。
苏州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到创建工作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密切关系,带动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好转。在共享创建带来的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投身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苏州形象”,已经成为苏州大多数市民的共识。
苏州市政府的主要精力不是就经济抓经济,而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环境质量,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持久的根本的动力。政府工作到位,不越位也不缺位。苏州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成为吸引海内外人才,吸引许多国外大公司来苏州投资的关键。
苏州市委和市政府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着重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增强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广大市民投身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苏州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正是在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得到的。
在创建文明城市上,苏州市连续几届领导班子目标一致,主题不变,常抓不懈。前任留给后任的是“好摊子”,后任留给下任的是“锦上添花”。继任者总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善,开辟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的发展空间。这是苏州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条宝贵经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