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铺轨
本报讯5月27日上午,我国首条铁路客运专线——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路正式开始铺轨。
秦沈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它西起秦皇岛站,东至沈阳北站,全长404.64公里。工程主要特点是建设起点高,设计标准新;质量要求高,建设规范新;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新。
原沈阳至山海关铁路处在进出关咽喉地带,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修建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实现秦沈、沈山线客货分线运输,不仅增强进出关客运能力,还将大大缓和长期紧张的货运压力。(附图片)
图为中铁11局3处的新型铺轨机正在施工。张福纯文刘文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太空“牧星人”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上篇)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新华社通讯员苏扩善本报记者贾西平
卫星发射好比是一场戏的序幕,卫星测控则是剧情的展开。如果没有测控,卫星就是断了线的“风筝”。
——一位航天专家的话
古城西安,有一个闻名世界的航天测控机构——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聚集在这里的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三十多年如一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中国的航天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就是这个集体中的杰出代表。
从零开始追赶
中国的航天测控事业是从零开始的。
60年代后期,为了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秦岭脚下的一座山村里,成立了我国最早的卫星测控机构。刚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的李济生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时,在航天领域苏联和美国已远远走在了前面。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紧追其后,3个月后也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而中国刚刚起步,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装备。李济生学的是天文,而从事卫星轨道计算离不开软件设计,可他在大学没学过软件设计;软件设计要和计算机打交道,可他连计算机都没见过。
那时,测控中心只有两台计算机,不可能提供很多机时用来学习。李济生翻阅计算机操作使用手册,反复揣摩一个又一个的数学公式是怎样变换为测控程序的,然后学着编程。在那些日子里,他像着了魔似的,没日没夜地吸吮着计算机和航天测控的知识。1969年春节,同事们都回家过年去了,他还待在偏僻的山村里,钻研测控程序的编写。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和同事们终于编制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轨道预报、数据处理等一整套测控方案。其中,李济生编写的程序大多一次通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准确预报了卫星飞临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和方位。
1975年,我国准备发射返回式卫星。当时,只有苏联和美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而且是经过了多次失败后才成功的。中国能否首战告捷,航天测控十分关键。这时,一个意外的难题出现了。
由于运载火箭推力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轨道倾角设定在63度。而传统的卫星轨道计算公式存在一个63.4度的“临界倾角”奇点问题:即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处于63.4度时,运算公式中的分母就是“0”,导致无法计算。
63和63.4,太接近了!卫星发射一旦出现入轨偏差,接近“临界倾角”,卫星的运行轨道无法计算,或计算时出现很大误差,卫星就不能准确回收。
中心领导发出动员令,要求大家开动脑筋,寻找解决的办法。
李济生想,既然卫星的轨道倾角无法改变,只有寻找新的计算方法。他埋头在一个个的数学公式里,反复推导、分析、计算,终于在卫星发射前,研究出了一个新的轨道计算方案,避开了“临界倾角”这个难题。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正当世界为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感到震惊时,我国又开始了向新的目标冲击——研制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测控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技术十分复杂,需要高性能计算机。美、苏等国测控这种卫星时,装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运算速度每秒百万次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只有4台晶体管计算机,加在一起的运算速度也只有几十万次/秒,总内存量不如一台普通的286微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决心立足现有计算机测控通信卫星。一天,航天测控专家、原测控中心主任郝岩把李济生等人找来,提出用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也就是用科学的测控计划、灵巧的总联程序、精细的软件设计,来弥补计算机处理速度不够和内存不足的缺陷,并从宏观上谈了构想。
李济生要做的工作,就好比用100张床安排500个人睡觉,而且要保证每个人随时都有一个床。这不仅需要惊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更需要超人的智慧。李济生废寝忘食,把全部心智都用在了解这道难题上。几个月下来,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原本瘦弱的身体更瘦弱了。
李济生成功设计了一个非常实用又非常灵巧的调度系统,将测控软件分成常驻程序和非常驻程序两种类型,按测控计划的不同需求,任意组合和自由调度,从而在现有的计算机上,满足了通信卫星的测控需要。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升空,8天后成功定点在125度赤道上空。中国航天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李济生设计的测控软件,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卫星测控史上的“经典之作”。
敢于超越“两强”
李济生说,他从事航天测控工作30多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卫星测控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另一件就是卫星轨道的精密定轨。
航天测控专家、现任测控中心主任陈严彬说,一个科技工作者能够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追求一个远大目标,是最可贵的。
早在大家为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而欢庆时,李济生就望着神秘的苍穹在想,这颗卫星的轨道精度是多少?
当时,限于技术和装备水平,只要求测控系统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对轨道精度没有提出要求。
精确测定卫星轨道是卫星测控工作的基础。测定卫星轨道的精度越高,对卫星进行有效控制的质量就越高。中国的航天测控技术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一定要建立高精度的卫星轨道确定系统。
精密定轨没有先例可循,李济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从“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数据着手,设想了一个个轨道鉴定方法,又一个个地自我否定。一天,一个新的想法闪过他的脑海:能不能借用推算卫星周期误差的方法,来判断轨道误差呢?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他开发出了用卫星轨道“预报误差”的方法来确定轨道的精度。用这种方法测定的轨道精度大约为2—5公里,我国卫星定轨的精度首次有了数量概念。1975年,他又开发出了“按交点周期积分法”的卫星定轨方案。这一新的卫星定轨方法,使我国的卫星定轨精度达到了1公里。
然而,李济生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因为,这一卫星定轨精度还是落后于美、苏两个航天强国。他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要把卫星定轨精度从1公里提高到百米量级。
李济生知道,日月引力、大气阻力、太阳辐射压力以及地球引力等各种“摄动力”,都会对卫星运行轨道产生影响。要把卫星定轨精度提高到百米量级,就必须在弄清和解决各种“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上下功夫。
李济生回到南京大学向专家教授求教。经过几个月的刻苦攻关,他不仅对“摄动力”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把各种“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一一建立了动力学模型。1983年,他终于研究出名为“微分轨道改进和摄动星历表计算”的定轨方案,使卫星定轨精度达到了200米,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4年,李济生进入大洋彼岸某大学空间实验室进修,他想通过这次进修学习精密定轨最新技术,把卫星定轨精度从百米再提高一个量级,使中国的精密定轨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两年后,李济生回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开始研制开发新的精密定轨软件。为了集中精力,他主动辞去了软件室副主任的职务,带着两位年轻人,一干就是4年多,终于喜结硕果。
1991年,新的精密定轨方案在我国发射的新型卫星上获得成功,卫星定轨精度从百米提高到十米量级,如果装备先进的测轨设备,还可以达到1米。
1993年,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对这一成果进行国家级鉴定,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建立了我国卫星测控精密定轨系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一最新成果,为我国“神舟号”无人飞船发射试验中的轨道确定,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李济生还把几十年的实践和经验,编著出版了《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一书。这本书系统讲述了精密轨道确定的原理、方法和全部动力学模型,反映了当代这个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是我国第一部卫星定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著。现在,这部专著已成为大学有关专业和航天测控人员必学的教材。
李济生以其30余年锲而不舍的追求,实现了我国卫星精密定轨技术从千米级、百米级、十米级、米级,一次次的超越。
创造“中国模式”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300多年前,一只落地的苹果,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灵感。1975年,我国一颗在太空中运行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却出现了“苹果上天”的怪事。
这颗卫星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按预定的理论轨道计算,卫星的近地点高度应该每天降低93米,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量的结果是每天反而升高了340米。
李济生想,卫星轨道的近地点没有按常规逐步降低而是逐步升高,其中肯定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
这是什么呢?李济生连续几天彻夜不眠。大气阻力应该使卫星轨道近地点高度降低,而现在是升高,是否存在某种大于大气阻力的推力在起作用?
李济生意识到,卫星近地点升高是星上姿控动力对轨道影响的结果。但这仅仅是判断,是否正确,需要科学论证。
李济生只身上了火车,直奔北京研制返回式卫星的某研究所,实地考察卫星的姿控喷管是怎么安装的,喷气推力是多少,对卫星轨道的影响有多大。研制人员告诉他,喷气的推力很小,只有0.7克重的力,不会对轨道产生影响。
李济生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计算,认为正是这0.7克重的力,造成了卫星近地点升高。
为了进一步证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李济生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上海研制“长空一号”卫星的某研究所。连续十几天计算,再一次证明李济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谜团解开了,李济生首次发现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摄动的动力学模型”,填补了我国动力学模型的一项空白。
随着卫星发射次数增多,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测控任务日趋繁重。到1977年,我国已发射了6颗卫星。这时,李济生又在思考着一个新的问题。
自进行卫星测控以来,每发射一颗新型号卫星,就要研制开发一套测控软件。每研制一套测控软件,二三十人要忙上大半年。这样,一年发射一颗或者两颗卫星尚能应付,一年发射几颗或者十几颗卫星怎么办?而且,软件工程人员各自按自己的习惯编写程序,没有统一的标准,别人看不懂,出了问题不好查,可靠性难以保证。
李济生暗暗琢磨,能否设计一套在各种型号卫星上通用的测控软件。他找来历次发射卫星的测控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型号的卫星,虽然测控过程有长有短,测控事件有多有少,但一些基本的东西是相同的。比如,卫星轨道计算,都要使用雷达测得的数据,那么,就可以把各种型号卫星测控都要使用的软件固定下来;在测控过程中,各种型号的卫星,大部分测控事件的性质是相同的,那么,可以把每个测控事件都编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上下接口标准的功能模块,通过一定的调度程序,使其构成不同的功能组合,满足不同型号卫星的测控需求。
随着思路的不断清晰,一个完整的方案慢慢浮现出来。他大胆地提出了将卫星测控程序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和“模块自动调度”的设计思想。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中心软件编制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240多天,一个新的测控软件诞生了。过去需要二三十人半年干的活,现在几个人半个月就完成了,而且可靠性和应变能力大大提高。李济生的这一创新成果,使我国卫星测控软件设计思想实现了根本性变革。
在欧洲和美国,一颗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通常都由一套独立的地面测控系统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靠性强,但投资大。我国开始也走这种路子,然而,当需要管理的卫星越来越多时,面对有限的财力,这种模式就不适合中国国情了。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管理模式,用一个测控网管理多颗卫星。这个任务又交给了李济生。
李济生心里很清楚,尽管多年前自己研制开发的“模块化自动调度”系统,已具有了多星管理的雏形,但今天要研制开发的“一网管多星”,决不是当年那个软件系统的升级,而是要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在更高的起点上构建新的体系。
“一网管多星”的关键,就是如何在一台计算机上建立不同的时间系统,即在同一时刻,既可以完成待发射卫星的准备、模拟任务,又不打乱在轨运行的卫星建立的时间系统。李济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星时”概念,在不改变计算机硬件运行的统一标准时间下,通过软件设计,为每一颗卫星建立各自独立的时间系统,把时间切成“片片”,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测控管理系统终于研制成功,一个测控网可以同时管理10颗卫星了。
“一网管多星”测控模式的诞生,是我国航天测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今天,这个测控管理系统又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的航天测控网对卫星的管理,已不受数量的限制,只要需要,可以同时管理10颗、20颗、30颗……卫星。(附图片)
李济生院士在思考“东方红三号”卫星在空间姿态稳定的程序控制。邵良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
转发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
现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五”计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法制保障。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对贯彻第四个五年普法规划的领导和监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真正把“四五”普法规划落到实处。要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学用结合,齐抓共管,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把全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要认真总结15年来我国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加紧法制宣传教育的立法工作,努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促进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全文见第五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伊斯兰会议组织决定中断与以色列政治经济联系
本报多哈(卡塔尔)5月26日电记者林皎明报道:拥有56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会议组织今晚决定,在以色列停止对巴的入侵行动和取消对巴自治区的封锁之前,中断与以色列的所有政治、经济联系,“停止一切与之关系正常化的形式”。
伊斯兰会议组织紧急外长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经历一天的反复协商和激烈争论,通过了25点内容的决议。其主要内容包括:从道义和物质上声援巴勒斯坦起义;强烈谴责以色列使用F—16战机等武器杀伤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径;请求联合国组成国际刑事法庭,审判镇压巴勒斯坦起义的战争罪犯;呼吁美俄担负起马德里和会主持国的责任;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特别会议,研究巴勒斯坦严重事态,对巴勒斯坦人民实行必要的国际保护。
决议要求该组织所有成员国“中断与以色列政府的一切政治联系”,呼吁已经与以色列建立关系以及正在考虑与之建立关系的成员国“以关闭机构、办事处、切断经济和一切关系正常化的形式”中断与以色列的联系,直至以色列认真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柬埔寨文莱韩国正式友好访问
李鹏回到北京
田纪云等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车玉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圆满结束对柬埔寨、文莱和韩国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李鹏委员长是应柬埔寨国民议会议长拉那烈和政府首相洪森、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韩国国会议长李万燮的邀请,于5月18日开始访问上述三国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国务委员罗干,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令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姜云宝、师金城到人民大会堂迎接李鹏委员长。柬埔寨和韩国的驻华使节也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
同机抵京的陪同人员有: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开轩、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九龙、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吕聪敏、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和李鹏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吴文昌等。
本报汉城5月27日电记者王林昌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和夫人朱琳27日结束对韩国的正式友好访问,乘专机离开汉城回国。
韩国国会副议长洪思德、国会统一外交通商委员长朴明焕、韩中议员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允洙、国会事务总长金炳午、韩国驻中国大使洪淳瑛,以及中国驻韩国大使武大伟和大使馆工作人员到机场送行。
随同李鹏委员长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等也同机离开汉城回国。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超导材料制备技术再获突破
两英寸双面超导薄膜问世
本报北京5月27日讯记者贾西平报道:我国第一个两英寸直径双面超导薄膜日前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制成功。专家们认为,这项尖端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大面积双面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技术,将会打破国外封锁,有力地促进我国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超导薄膜属于高温超导材料,“高温”则相对于绝对温度(—273摄氏度)而言。当工作温度在液氮温度以上(—196摄氏度)时,超导薄膜电阻为零,表现出优异的电性能指标和极低的微波表面电阻,且易于集成。用这种材料制备的微波器件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是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的理想材料,也是国际高技术领域的敏感技术。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我国超导高技术项目重点材料攻关单位之一,长期致力于超导电子器件的研制和提供高质量的超导材料。大面积双面高温超导薄膜项目在“八五”、“九五”期间连续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并被列为“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总理莫劳塔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总理梅克雷·莫劳塔爵士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莫劳塔1946年6月12日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海湾省,1970年毕业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巴布亚新几内亚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莫劳塔曾参与巴布亚新几内亚1973年自治和1975年独立政府筹建工作,任巴布亚新几内亚银行行长和财政部秘书长。1997年他以独立人士身份当选议员,7月17日当选“人民民主运动”党主席,12月出任国家计划和发展部长,后任渔业部长。1999年6月他再次当选“人民民主运动”党主席,7月14日当选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新华社发)(附图片)
梅克雷·莫劳塔总理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把高技术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在我国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历程上,研制“两弹一星”可称为最有胆略、最有魄力的决策,也是永载史册的科技创新的范例。“两弹一星”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当今社会,能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依然关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想挺起腰杆,就一定要把高技术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济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面对外国领先的优势,李济生和他的战友们没有丝毫畏难怯懦的心态,而是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攀高峰的豪迈气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力追赶,数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顽强拼搏,创造性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管理模式,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李济生身上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李济生是我国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具有“两弹一星”光荣传统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科教兴国的实践中,进一步谱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壮丽篇章。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三届东亚运动会闭幕
中国代表团85金48银58铜列第一
本报大阪5月27日电记者郑红深、薛原报道:燃烧了9天的东亚运圣火,今晚在日本大阪长居竞技场缓缓熄灭。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亚运上创造了喜人的佳绩,获得了85枚金牌、48枚银牌、58枚铜牌,共191枚奖牌,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一。
东道主日本队本届东亚运也显示了雄厚的实力,以61金65银65铜列奖牌榜第二,他们不但相对地拉开了与韩国队的距离,而且奖牌与中国队持平。韩国队以34金46银32铜列第三。哈萨克斯坦、中国台北、中国香港、蒙古、中国澳门、关岛分列奖牌榜第四至九位。
在今晚的闭幕式上,东亚运会旗交到了中国澳门代表手中。2005年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将在中国澳门举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河南小麦机收会战开始
河南省的小麦机收会战目前已从位于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阳市开始,由南向北推进。眼下,驻马店、南阳两地业已开始大面积收割。河南省农机部门为了适时收割小麦,在1个多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精心组织了各类联合收割机5万多台,仅从外省引进的就有2万多台。(戴鹏)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举办中医药文化节
由天津市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首届中医药文化节26日在天津开幕。文化节推出的《中医药历史文物收藏展》,是一部生动的中医药文化史。参加“中药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和“中医药文化与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从中药创新、中医药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陈杰王新友)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贵阳市推行节水措施
贵阳市近日推出全面节水措施。今后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一律强制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供水部门不予供水。新建项目的主体工程必须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生产、销售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孙海涛)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双流县引资四十七亿
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之际,成都双流县在招商引资中抢得先机,5月25日签订合作项目14个,协议引资47亿元。今年前4个月,全县共引进项目34个,协议资金6.23亿元,现已到位资金7677万元。(梁小琴)
第1版(要闻)
专栏:
祝贺中奥建交30周年
江主席克莱斯蒂尔总统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28日致电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他个人的名义,向克莱斯蒂尔总统、奥地利政府和人民祝贺中奥建交30周年。
江泽民在贺电中说:“中奥建交30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并富有成效,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我对此感到高兴。”
他说:“中奥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潜力很大。加强两国之间的互利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江泽民说:“我们愿同奥方继续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天,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也致电奥地利外长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祝贺中奥建交30周年。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28日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祝贺奥中建交30周年。
克莱斯蒂尔在贺电中说:“奥中建交开创了我们两国关系史的新时代。今天我们满意地看到,30年来双边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取得了丰富成果。”
克莱斯蒂尔说,江泽民主席1999年对奥地利的国事访问和他本人刚刚对中国进行的访问是奥中合作的又一高潮。他说,“奥中关系迄今取得的成果使我坚信,今后我们将在所有领域里继续取得巨大进展,以造福于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
同一天,奥地利外长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也致电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祝贺奥中建交30周年。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发展电子信息业实施大集团战略
北京工业高新技术唱主角
本报北京5月27日讯记者吴坤胜报道:工业增速去年居全国第二的北京市,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倍,在4个直辖市中排名第一。
这一成绩源于持续超常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北京市在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落实国家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果断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去年10月,北京市出台了鼓励微电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两个月后投资规模达150亿元、具有国际主流技术的3条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就开工建设。今年,北京突出抓了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现在,电子通信制造业以年产值1134亿元而跃居北京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北京市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高新技术大型企业已达17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