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版)
专栏:
荆楚大地铸辉煌
——湖北省扶贫攻坚纪实
尚明轩
在我国12大片老革命根据地中,涉及到湖北的就有5大片,湖北老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0%和73.5%。
然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飘扬于晴朗蓝天数十个春秋之际,由于历史原因,在重峦叠嶂的大山深处,仍然有一些地方山河依旧,光荣与贫瘠共存。到80年代中叶,荆楚大地不得温饱人口就达718万之多,贫困发生率接近20%。
一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被写入中国政府1994年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一句话。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今天已成为中国人民向贫困开战的宣言。
共和国不会忘记老区。
共和国的第三代领导人更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老区。
1996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走京九、看扶贫”,来到黄麻起义策源地的红安、麻城,目睹山乡巨变,欣然挥笔题词:“发挥老区传统,振兴黄冈经济。”以此勉励700万黄冈老区人民和5800万荆楚儿女决战贫困。
1997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又顶风冒雪来到湖北,具体指导扶贫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使荆楚人民备受鼓舞。英勇的老区人民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愤图强,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战,演奏出一部雄浑壮丽的脱贫乐章。
1996年6月,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进行半个多月的扶贫调研后,马不停蹄地到孝昌县召开了扶持特困县工作会议。会上,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扶贫攻坚指导思想,决定举全省之力,攻重中之重,扶贫中之贫,并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分别负责,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经济实力较强市县等110个单位,重点对口扶持郧西、通山、五峰、咸丰等12个特困县。
几千年来形成的贫困,绝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解决。湖北省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时隔一年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及时调整方略:在攻坚策略上,变打总体战为各个击破、打无边阵地战;在人力物力摆布上,变平均分配为主攻重点难点;在制定方案上,变“一揽子”决策为分区决策、分区围歼、分类突破。与此同时,组织动员省地县乡四级机关干部驻村帮扶1000个特困村,开展千村帮扶大行动。1998年,又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入户帮扶工程”;199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两手抓”,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县市和插花贫困乡村,集中力量抓攻坚;对初步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县市和插花贫困乡村,集中力量抓巩固、抓提高、抓发展,以此推进扶贫工作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2000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分赴重点贫困地区现场调研办公,适时提出了扶贫开发“三位一体”的思路:通过扶贫攻坚,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学习黄冈经验,巩固提高解决温饱的水平和质量;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1996年到2000年5年时间里,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了五项重大决策,使全省扶贫工作从县到村到户,步步深入,不断推进。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718万人下降到50万人(不含因灾返贫人口);38个贫困山区县市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粮食稳定在380公斤以上,人均经济林和当家田地分别达到1亩和0.6亩,累计解决了2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全省97%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二
开发式扶贫的出路何在?湖北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化扶贫。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西县,是湖北省12个特困县市之首。过去,该县香口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背靠山,怀抱山,两个扁担挑着山,火塘当棉袄,房顶着茅草,红薯萝卜吃到老,不通公路不通电,买斤油盐走半天。”如今,这里可变了样,黄姜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在香口乡董家坪村,记者看到,千亩黄姜连片基地,气势不凡。全村213户、767人,去年黄姜收入达到122万多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在董家坪人眼里,黄姜就等于“黄金”。近几年,全县黄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形成百公里黄姜带,姜农达到15.7万户,年收入5000多万元。目前,黄姜产业已覆盖全县80%的农户,黄姜成为郧西脱贫首当其冲的支柱产业。
从秦巴山区到武陵山区,再到大别山区、幕阜山区,几乎每一个山区县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近两年,各山区县市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培植主导产业,推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精品名牌战略,形成一县一业一品的产业格局。如大别山区的黄冈市英山种茶叶,成为中国名茶之乡;罗田种板栗,成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秦巴山区的竹溪县种魔芋,成为中国魔芋之乡;武陵山区的咸丰县大力发展畜牧业,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仔猪批发中心和集散地。该县天蓬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乳猪2500吨、火腿3万只,年均实现产值亿元以上。
兴一厂兴一业,兴一业富一片。培植龙头企业,是构造“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是产业化扶贫的关键。龙头企业要走精品名牌道路,增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同时,培植龙头企业要不拘一格,体制创新,机制灵活,谁有能力谁当龙头。竹溪县魔芋产业的8家龙头企业,全是民营经济,共建基地近3万亩,魔芋总产值达到2亿多元,4000家贫困户通过种植魔芋解决温饱。鹤峰县5大民营企业,每年提供税收占全县的1/6强,特别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龙华阶所创办的民营企业华龙茶叶有限公司,1999年上缴税收380万元,超过企业所在地太平镇财政收入的1/3,一跃成为鹤峰县乃至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之首。目前,该企业共吸收304户贫困户劳动力进厂打工,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同时包扶特困村三台村脱贫致富。
三
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源之一。为了彻底挖掉穷根,不愿苦熬的山里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路、架电、改水、造田,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在鄂西北房县东北部边缘的莽莽群山中,流淌着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万峪河,万峪河乡也因此得名。80年代末期,这里是全县有名的“无路、无电、无中学”的贫困乡,群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人均纯收入仅187元,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40公斤。万峪河乡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摆脱贫困,就要改变穷山恶水。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不愿苦熬的万峪人凿通了出山路,全乡新修和改造县乡公路45公里;架设高、低压输电线458公里,实现了98%的通电入户率,万峪乡人告别了松油灯。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就续后,全乡迅速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在乱石坡上建起了金色粮仓和绿色银行,创造了40天造田1170亩的万峪河奇迹。
巍巍紫台山,海拔1900米,是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北部“屋脊”。在“屋脊”之上,有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村组,方圆23公里,却只有十来户人家,户与户之间的距离都在一里路开外。这里的孩子们上学,每天要往返10多公里,只能踏着夜色回家。为了修路,以秦士才为首的6位农民用整整3年时间挖山不止,终于修通了出山路。
要想富,先修路。到1999年底,全省实现了98.1%的村通电、94.3%的村通路,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鄂西北干旱地区的一大难题。缺水是干旱地区扶贫攻坚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
地处鄂西北的郧县,是一块焦渴的土地,地理位置属秦岭地槽东部,典型的岩溶地质构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蓄水困难。几十年来,郧县人民从未间断过与缺水的抗争。从60年代修塘库,70年代架泵站,80年代修水池、打机井,郧县投入大量资金,人畜饮水难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居住在高山、石山区的贫困农户饮水难一直是未解决的难题。1995年大旱,全县呈现出“河断流、塘干涸、苗干死、树干黄、地干裂”的惨相,缺水人口达30余万人。1998年以来,郧县县委、县政府将建水窖为主的人畜饮水工程作为扶贫攻坚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典型引路、资金扶持,到去年底,全县共建水窖2万多口,彻底解决了2万多户、8万多人饮水困难。
穷则思变。处于恶劣自然环境中的群众没有丧失信心,与贫困展开了顽强的较量。也正是在不懈的努力和抗争后,他们发现贫穷并未离他们远去,生存依然艰难,而且与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对这些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特困户,省委、省政府拿出专项奖金,实行异地搬迁扶贫,通过这种特殊方法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在鹤峰县走马镇木耳山迁移扶贫基地,记者看到的是迁移户安居乐业的场景。1996年底,38户户均距公路14.5公里的特困户迁入木耳山高效经济林基地,家家住上84平方米的砖瓦房,户户通电、通公路、通有线电视。目前,迁移户共承包茶园近900亩,人均6亩多,承包其他经济林户均10亩。去年,他们从承包茶园采摘鲜叶交售给茶厂一项,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500元以上,较迁移扶贫前增加了上千元,一举摆脱了贫困。
近几年来,湖北省通过基地安置、农庄安置、集镇安置、插花安置等办法,使近20万生活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高寒山区、石山区群众,走出了大山,跨入脱贫致富之门。
四
科学技术是扶贫开发的金钥匙。科技进山村、经济大翻身;科技入农户、脱贫迈大步。这是科技挺进大别山后,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1986年,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在黄冈考察后,向中央提出科技开发大别山的思路。从此,科技扶贫大军踏着刘邓大军的脚印开进了大别山,用人类的智慧对抗贫困,用科技的利剑斩断穷魔。
大别山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多田地少,山大石头多。”700多万人困守在400多万亩耕地上。以粮为纲,全面开荒,越砍越“荒”。在国家科委、省科委、省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具体指导和无私帮助下,通过抓“151”粮食多熟工程示范、芋杂三熟高产示范、麦烟稻连作示范、杂交玉米、优良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以及高寒山区粮食优化栽培模式试验示范等项目,使粮食这个困扰黄冈千百年的大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黄冈大别山区,每一个支柱产业、每一棵摇钱树都和一串科技专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全国同行业链条最长、中西部规模最大的茧丝绸联合企业——鄂东茧丝绸集团,离不开蚕桑专家钟兆基的辛勤付出;英山绿茶名扬天下,离不开茶叶专家刘付谬的科技攻关;罗田县板栗产量翻两番,离不开板栗专家张力田的喷硼技术、增雌去雄技术……
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嫁接,推动了农业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黄冈市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已由扶贫攻坚前的35%上升到43%,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基本实现了每3至4年更换一次,粮棉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五
到1997年末,全省贫困人口只剩下128万人,虽然在全省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不大,但这部分人大都散居在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高寒边远山区,干旱缺水的石灰岩地区和地方病多发的库区,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而进村入户扶贫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一招。
1998年初,省扶贫办主任邹水清赴京参加扶贫到户座谈会回来后不久,就开始部署进村入户扶贫工作。事实上,在湖北,自扶贫攻坚伊始,贫困户就深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各项到户政策措施的实惠。对此,建始县农户李朝芝感触尤深。
李朝芝一家7年前是建始县红岩寺镇出了名的贫困户。1994年,当邹水清主任来到她家时,她家三口人住的茅草屋已垮掉了,而当年只收到30公斤小麦和19公斤油菜籽,生活无着落。邹水清将身上仅有的240元钱全部掏了出来交到李朝芝手上。就靠这240元钱,李朝芝一家做了三件事:买了两头仔猪、380株板栗苗、把辍学的女儿重新送回学校。7年间,邹水清给了李朝芝一次又一次帮助,年年他都要托人或者自己亲自去给李朝芝送钱送物,帮助发展生产。去年,李朝芝一家收入达到1万元,正朝小康目标迈进。
各级干部就是这样动真情、扶真贫,感动“上帝”,搬走穷山,挖掉穷根。近两年来,黄冈市开展2万名干部帮扶2.39万贫困户的“双万扶贫”活动,使90%的贫困户当年就解决了温饱;十堰市4.87万名干部直接帮扶1303个贫困村、71897户贫困户,帮扶贫困人口25万人;来凤县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丹江口市大力推行“4321”干部包户工程,这些做法均有效地推动了扶贫攻坚进程。
声势浩大的党员干部帮扶活动,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扶贫良好氛围。国家机关定点帮扶、省直单位对口支援更把帮扶活动推向高潮。
在郧县这片古老而又贫瘠的红土地上,国家烟草局(总公司)驻足于此。6年来,他们帮助郧县建成了6所希望学校,使127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修通了5条、共86.6公里的乡村公路;修建水窖1376口,大渠2条、共1.1万多米,沼气池1000余口;迁移贫困人口247户,1087人……烟草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用浓浓的深情为老区人民架起了一座座致富的金桥。
政府与社会各界联手扶贫攻坚已在湖北形成了“大合唱”。全省131扶贫、巾帼扶贫、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等扶贫济困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去年,全省社会扶贫资金投入达2.28亿元,修建中小学校舍62所,资助贫困学生1720人,举办各类培训班310期。攻坚“大合唱”越来越嘹亮,响彻荆楚大地。
人民日报日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