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5月8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5-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埃及让旅游业更上层楼 '...

第7版(国际)
专栏:关注非洲

  埃及让旅游业更上层楼
  本报驻埃及记者徐平
  旅游一直是埃及四大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据埃及经济和外贸部长优素夫·布特罗斯·加利透露,1999至2000财年,埃及的旅游收入达到了43.138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32.351亿美元有了很大增长;而2000至2001财年第一季度的旅游收入即已达到12.132亿美元,继续保持着增长的好势头。近年,由于埃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已经稳居龙头老大地位,在埃及经济发展和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埃及发展旅游业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很值得学习。
  埃及旅游业主要是吸引国外游客。它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使它拥有其它国家少有的旅游资源。但这并不表示外国游客肯定会把钱送进埃及公司的口袋。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国际旅游市场获取最大份额,埃及除了在国外做广告及从国外知名旅游集团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一般方式外,还由政府总理亲自出面主持会议,决定设立埃及旅游推介推销公司。它由旅游、民航、旅馆和其它相关服务行业等一些专门公司参与,可以充分协调和利用埃及各地各部门的力量,用最便捷的方式为境外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与外国旅游集团公司竞争。这种组织形式在国际上是少有的。
  服务是旅游业的关键。为此,埃及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规范旅游市场。最近,埃及旅游部门已在阿斯旺、吉萨、亚历山大、古尔代盖等地关闭了9家旅游办事处。它们或是偷漏税,或是无照经营,且服务质量低劣。
  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旅游业紧密关联,是埃及的一大特点。尼罗河流域是埃及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古埃及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方。搞好这里的旅游开发建设无疑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举多利。
  最近,埃及旅游部决定贷款300万埃镑,用来发展和改造尼罗河两岸自然风光及有关设施。沿河旅游旅馆的水上码头一律要求达到通电、有清洁的上下水管网、有消防设施等标准;并准备发放新的许可证,允许有条件的沿岸城市的旅馆新建供接待游客用的现代化水上码头。沿河各省份、城市也将同时加紧改造尼罗河两岸的环境,让尼罗河以更绮丽的容貌来接待外国游客。这一新举措既可美化尼罗河风光,提高埃及环保旅游的程度,又可改变落后之处,促进沿岸省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围绕旅游业来展开是埃及的又一特点。今年3月11日,穆巴拉克总统亲自主持召开内阁会议,除决定扩建开罗机场外,还将在红海边的著名旅游城市古尔代盖新建一座机场,改扩建和完善沙姆沙伊赫及卢克索机场及相关设施,以提高接待游客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还计划在多个旅游城市共同投资改扩建当地的机场、停机坪、候机楼、相关公路及其它服务设施等,服务旅游,共同发展。
  鉴于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今后再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很小,所以埃及政府加大了开发西奈半岛旅游的力度。比如埃以边境的塔巴,原有以色列占领时建造的一个综合旅游度假村。西奈归还埃及后,这里的设施也全由埃及接收,并继续吸引着以色列人及从以色列入境的外国游客前来度假。而距此不远的法老岛地区,扼亚喀巴湾入海口,面对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在萨拉丁时期就建有一个大型古代战斗堡垒。埃及已决定花500万埃镑,用3个月时间对这个遗址进行修缮,作为旅游景点重新开放。此举不仅可以增加当地旅游的内容,将两个景点联系起来,弥补塔巴度假村系纯自然风光景点的问题,还加上了埃及历史的特色。此外,由埃及与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相连的边境城市拉法通往地中海边旅游城市阿里什的长225公里的铁路也将于今年完工。
  埃及和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已20余年了。和平使埃及有条件发展旅游业,而旅游的发展又离不开和平的环境。埃及的旅游定会更上一层楼。
  (本报开罗5月7日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告别“看病不要钱”
  ——阿联酋改革医疗福利制度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林皎明
  在海湾产油富国,“看病不要钱”曾经是事实。想当初,“有病没病找大夫,住院疗养由你挑,拍片开刀又抓药,不用自己掏腰包”。多少海湾人为此自豪。不过,如今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你恐怕再也找不到这种便宜事了。
  阿联酋卫生部宣布,从今年5月1日起,结束阿联酋公立医院“看病不要钱”的时代。作为这项改革的第一步,凡是到公立医院及诊所就医的外籍病人,不论是白领还是民工,门诊治疗费及药费一律自付。这是阿联酋联邦政府福利政策的重大改革,据信可减少联邦预算中的一大笔开支,同时对国家发展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阿联酋现行医疗福利政策,始于上个世纪后半叶的石油高收益时期。记者采访得知,许多阿联酋人从小就不知道花钱看病这一说,生了病只管去医院找大夫就是了。那时候,治头痛脑热那点钱,与巨额石油收益相比,岂不是九牛一毛,还收什么钱?
  斗转星移。海湾国家“看病不要钱”的传统受到现代社会越来越大的冲击。免费医疗的巨额开支让任何一位主管官员坐卧不安。特别是在几次原油价格暴跌之后,政府机构感到即使有再多的石油美元,现行医疗福利政策也难以为继。卫生部长马德法在向联邦国民议会作报告时说,阿联酋承受不起每年20亿迪尔汗(相当于5.5亿美元)的免费医疗开支。更何况,医疗福利有相当一部分贴补在外籍人身上,酋长国上上下下颇有微词。
  阿联酋本国公民享受的医疗福利实在有些超出想象。且不说凭一张免费医疗卡可以在国内任何公立医院就诊治疗,阿联酋公民甚至还可以自选美欧私人诊所医病,费用全部由政府支出。假公济私、假病真养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家庭索性借助医疗公款将弱智子女寄养在欧洲。这是一笔政府官员不敢透露实情的惊人开支。
  另一方面,外籍侨民人数近年来显著增加。阿联酋总人口从240万上升到330万,增长成分主要是外籍人。现在,酋长国里的外籍人与本地人的人口比例为4∶1。也就是说,酋长国每10个人中,只有两个本国人。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口享受阿联酋的福利医疗,令医疗福利补贴数额与日俱增,联邦政府也吃不消。
  其实,阿联酋现行的福利医疗政策已不是最初的完全免费制度。1985年,阿联酋对外籍人士实行“医疗卡制度”。这项制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300迪尔汗(约640元人民币),就能领到一张医疗卡,凭借这张卡,外籍人士可以在公立医院及诊所就医,每次交纳50迪尔汗挂号费,医疗费及药费全免。
  1998年,这一制度稍有改动,增加了收费项目。诸如化验及X光拍片,需要交纳一些费用。这些小改动并没有根本改变政府大笔补贴的尴尬局面。据计算,发放医疗卡及挂号费收入总共5亿迪尔汗,只占持卡病人实际开支的1/4。仅此一项,就占用了大部分预算,卫生部无力新建医院及增加医疗设备。
  从5月1日起,外籍人在公立医院及诊所门诊就医,治疗及药物费用自理(急诊住院可享受减免),仅仅是阿联酋医疗福利改革的第一步。阿联酋本国公民虽然目前还能享受免费医疗福利,但据卫生部长透露,这样的时日也不会长久了,“看病不要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据介绍,这一改革的核心是用医疗保险制取代医疗福利制。今后,外籍人士的医疗保险由聘用公司或单位自行解决。如果医疗保险公司正式运作,阿联酋卫生部80%的开支可以节省下来。
  改革的最初效果在社会引起不同评说。5月1日这一天,迪拜及阿布扎比各家公立医院出现“门可罗雀”的局面,就诊人数急降50%至80%,其中持有医疗卡的病人锐减85%。这是医疗界人士事前没有估计到的。分析认为,这次改革取消了外籍人士享受福利待遇的机会,又由于改革条例规定处方药要自购,病人已没有必要非到公立医院就诊。同时有调查显示,私立医院就诊病人骤增。这一现象说明,外籍人士已在根据各自的支付能力选择医院。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受到动摇。
  从全局看,海湾国家改革传统的医疗福利制度是大势所趋。这是早晚总要跨出的一步。再富的国家也经不起大把大把地撒钱。海湾产油国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难能可贵。至于改革的具体办法,总要有个摸索过程。阿联酋是本国公民为“少数民族”的畸形国家,医疗改革如能兼顾外籍人士的利益,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报阿布扎比5月6日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记中国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巴西
本报驻巴西记者张卫中
  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雅鲁藏布江绚丽多姿,布达拉宫雄伟威严,美丽的西藏充满神奇。大多数从未见过雪的巴西学子们通过电视片《今日西藏》更多地了解了西藏。驻足展厅,镜头把他们带到那遥远的、带有无限魅力的雪域高原。
  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由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藏学家肖怀远率领的中国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于5月2日至6日对巴西进行了访问。5月2日下午,巴西利亚大学中心图书馆展厅内一幅幅反映西藏变迁的图片展吸引了巴西学子。展览内容广泛,涉及雪域风景、社会变化、西藏工业、藏医藏药、宗教节日、自然环境与生态等。青藏公路俯瞰照片令参观者惊叹西藏的公路建设。奥德特是巴西利亚大学国际关系专业4年级学生,面对真实的西藏,她表示,外界对西藏的看法受美国影响太大,对能感觉一下西藏而高兴。
  3日上午,中国西藏对外文化交流代表团的藏学家、艺术家、藏医专家们又来到这所学府的艺术系,向师生们介绍西藏的情况,同师生们进行交流。代表团团长肖怀远首先向师生们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和近50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他说,西藏700年前就受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是祖国56个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他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6个方面,向师生们介绍了西藏近5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用翔实的数据折服了听众。尤其当肖怀远介绍说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曾用藏文配音在西藏播出,让中国人了解巴西的过去时,台下听众的心似乎更贴近西藏了,对西藏所发生的一切更加明了了,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进步是共通的。
  代表团成员、中国西藏大学教授和著名画家扎西次仁介绍了西藏绘画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不同时期的画派、各自特色以及对西藏绘画艺术的影响。他说,1959年以来,西藏的绘画艺术得到发掘和发展,西藏自己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他还向师生们赠送了藏画。手握心爱之物,绘画专业学生莉萨当即表示她要到西藏去学画。
  中国西藏歌舞团演员、著名歌唱家旦增向师生们介绍了具有浓郁雪域高原特色的西藏歌舞艺术。从起源到各流派,从演唱到舞蹈,绘声绘色。旦增还当场用汉藏两种语言高歌一曲藏族民歌《洁白的仙鹤》,然后又跳起藏族百姓人人都会跳的“堆谐”舞,引起阵阵掌声。这位远方的老师迅速激活了师生们的艺术细胞,用掌声伴随旦增的节拍,会场沉浸在欢乐之中。
  中午,在与巴中友好议员小组的午餐会上,组长、众议员利马愤怒抨击达赖集团分裂中国,欺骗国际社会的险恶用心。他指出,巴西希望中国强大、统一、稳定。世界上还有一个西藏人,他在欺骗国际社会,东奔西窜搞西藏分裂,巴西反对达赖这种分裂祖国的人。巴西利亚大学一教授认为,一个统一的中国不仅对巴西,而且对整个拉美都十分重要。曾亲赴西藏,考察西藏社会的巴西利亚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尔吉米罗·普罗哥比奥说:“西藏是中国的,就跟亚马孙属于巴西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史实。西藏的发展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为了让人们了解真正的西藏,代表团不顾长途劳累,在抵达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的10多小时内完成布展。4日下午,西藏成就展在巴西国家美术馆再次与公众见面。“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旦增的一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将巴中两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代表团决定将介绍西藏成就的所有图片赠送给巴西国家美术馆,让它们与这里展出的18至19世纪的美术精品一道,体现人类进步的文明。
  5日下午,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在门德斯大学举行最后一场报告会,团长肖怀远作了“20世纪的历史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历史意义”的主题演讲。他向门德斯大学的亚太研究中心的师生们介绍了西藏问题的由来,以及近50年来西藏的变迁,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针对达赖的分裂活动,他指出,达赖是对外搞分裂的总头子,对内企图破坏西藏目前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源,充当西方反华工具,是破坏宗教秩序的最大障碍。一些国家不顾西藏的事实,利用宣传工具歪曲西藏民主改革史实,是有其险恶用心的。
  巴西是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拉美之行的最后一站。在里约期间,代表团还与巴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新上任的里约州文化厅厅长、门德斯大学校长分别会见了中国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肖怀远团长高兴地说,此次拉美四国之行向世人充分展示了50年来西藏的重大变化,促进了四国人民对西藏的认识和了解,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实的西藏。
  (本报巴西利亚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天山雪莲异域红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孙勇军马剑
  近日,新疆歌舞团在莫斯科为中外观众奉献了3场精彩纷呈的歌舞,天山雪莲映红了俄罗斯首都艺术舞台。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当地观众的高度赞扬。
  3日晚,新疆歌舞团在中国驻俄大使馆电影厅为100多位驻俄使节进行首演。各族演员为外交官们奉献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民族歌舞,他们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鲜艳服饰、优美的舞姿、诙谐幽默的表演倾倒了到场观众。曾在首届中国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金奖的《顶碗舞》将维吾尔民族舞蹈和杂技动作巧妙结合起来,婀娜的舞姿与惊心动魄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风趣的维吾尔舞蹈《花腰带》表现了维吾尔小伙儿独特的求爱方式,不时引起观众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歌伴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展现了塔吉克族热情好客、奔放豪爽的性格;由哈萨克族女演员娜黑玛表演的舞蹈《带羽毛的姑娘》展现了哈萨克族少女的美丽多情,带给人更多美好的遐想。演出在《我们新疆好地方》乐曲声中落幕,观众席上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巧的是,坐在记者旁边的是哈萨克斯坦驻俄大使。记者因曾在哈作过近3年常驻记者,与这位“老乡”自然又多了一些共同语言。这位大使告诉记者,他虽没到过新疆,但从演出品味到了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了解到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哈大使说,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各族演员同心协力,为各界观众带来巨大的艺术享受,这本身就有力地说明了新疆各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平等。他表示,有机会一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新疆歌舞团此次访俄演出旨在介绍新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加强新疆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演出达到了预期目的,赢得了各界观众的一致赞许,有不少使节当场向歌舞团发出邀请,希望歌舞团能到他们的国家演出,让本国人民更多地了解新疆。
  (本报莫斯科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朝鲜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开幕
  据朝中社报道,为期4天的第四届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7日在平壤三大革命展示馆开幕,共有来自朝鲜、中国、俄罗斯、古巴、意大利、德国、英国、中国台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公司参加本届展览会。朝鲜贸易相李光根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本届展览会展出的商品涵盖机械、电子、服装、化学、医药等各领域。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第二届潮青联谊会”在巴黎举行
“第二届国际潮州青年联谊会”5月5日至6日在巴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32个潮青团的400多名潮州籍青年会聚巴黎,进行两天的联谊活动。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巴黎13区区长布里斯科、我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李海峰等出席大会并致词祝贺。这是继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国际潮青会”后,潮州青年的又一次世界性聚会。会议代表团团长和秘书长会议决定,200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第三届年会。(本报专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瑞士的卓别林故居将改建为博物馆
  世界默片时代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瑞士沃韦的故居将改建为卓别林博物馆。为此,卓别林博物馆基金会也于近日在瑞士成立。报道说,卓别林的3个子女,即卓别林故居目前的主人是这个基金会理事会的理事。卓别林博物馆的建立将主要依靠私人赞助。目前,该基金会正在制订融资方案,首先购买这座故居。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南部地区的一个贫民家庭,7岁登台演戏。1913年与美国基斯通公司签订合同,开始电影生涯。1952年他离开美国定居瑞士,1977年在那里逝世。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埃塞许多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埃塞俄比亚儿童心脏基金会执行委员尼盖·基丹7日透露,埃塞每年约有5万多名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针对埃塞目前面临的这种严重状况,基丹呼吁国际社会向埃塞提供援助,以使更多病患儿能够获得机会到国外接受治疗。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塞浦路斯将发展有轨电车交通
据塞浦路斯媒体7日报道,塞政府正在考虑发展有轨电车交通,以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首都尼科西亚将成为塞浦路斯第一个发展有轨电车交通的城市。塞浦路斯交通和工程部长内奥皮图和尼科西亚市长季米特里亚季斯指出,城市已不堪承受日益增加的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的压力。他们主张大力发展有轨电车交通,减少市区私人汽车流量。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哥斯达黎加植树造林成绩显著
哥斯达黎加环境能源部日前发表年度工作报告指出,经过14年的努力,哥植树造林12.3万公顷,超过了咖啡、香蕉和甘蔗等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报告说,植树造林使国家森林面积逐年回升。全国森林和草原覆盖率已从1983年的占国土面积的26.1%上升到2000年的41.2%。报告指出,截止到2000年底,哥建立的国家公园、生物保护区、原始森林保护区、湿地等林业资源区共132个,占国土总面积的1/4。尽管哥的领土面积只占世界总面积的0.03%,但是却保护了世界生物物种的5%。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纬

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芬兰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运动可以有效防治成年型糖尿病。芬兰公民保健所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健康的饮食结构和有指导地进行运动锻炼,能够使糖尿病患病率降低58%,并能使至少一半的人推迟患上糖尿病。负责这项研究工作的芬兰科学院院士亚科·图奥米莱赫托指出,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肥胖和年龄结构是诱发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培养包括饮食在内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坚持锻炼对预防糖尿病十分重要。(据新华社电)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华人教授的“希望工程”
  本报记者汪波
  丘才廉教授有个希望,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希望工程”中来,为那些因贫穷而失学的小同胞尽力。
  丘才廉教授今年已65岁了。他和夫人杨爱芳都是加拿大籍华人。自1995年,他和夫人到中国的云南民族学院担任外教后,就对贫困的孩子们有了牵挂……
  2001年4月,已是百花争艳的昆明又出现了丘才廉教授和夫人疲惫的身影,他们刚刚从山区的小学赶回来。记者抽空见到了已是满头白发的丘教授。
  6年前,退休后的丘教授和夫人来到了云南民族学院任英语教师。他们住在学院的招待所里。招待所一位洗衣工的小女孩(彝族)给丘教授夫妇带来了欢乐。她5岁,非常可爱,每天都在沙堆玩耍。丘教授对孩子的母亲说:“我愿意教她,出钱让她读书。”小女孩激荡了丘教授的爱心,也使他萌发了一个心愿:为云南省边远贫困山区更多的少数民族孩童提供上学的机会。第二年,夫妇二人回加拿大后立即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帮助祖国贫困儿童上学”。丘教授说:我们丘氏家族有20多人被动员起来了;夫人也把杨家人号召起来了。我们当年就筹集到3万多元,我把这些钱叫作“丘杨桥奖学金”。从此,两位老人不辞劳苦,每年一次向亲友募捐和征寻有意资助贫困孩童上学的热心人,然后带着爱心,怀装爱心钱,飞越太平洋,往返上万公里,给热盼的孩子送去希望。
  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丘教授夫妇先后在云南省的昆明市、金平、中甸和澜沧3个县建起了“希望工程”:1998年,出资6万元,建盖了铜厂乡大灰竹山兴铭小学,后又捐资2万元修建毛贝湾中心校女生宿舍两间;1999年,捐资6万元修建起芭蕉坪励文希望小学;2000年再次捐资9万元,建铜厂乡龙口台友希望小学。丘教授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已在昆明和澜沧两地建起了两间英语图书室,今年他还准备资助7.5万元,在中甸再建一座希望小学。如今,夫妇二人每年都以奖学金、助学金、认养金等形式,帮助苗、藏、拉祜、纳西、傈僳等100多名少数民族的孩子走进课堂。
  “这些孩子中,有一半是女生。因为女孩长大后要成为母亲,要教育孩子。她们有了文化,孩子就有了更多的希望,祖国也就有了更大的希望。我是中国人的后裔、是华夏子孙,我希望祖国发展……”丘教授动情地说。他的夫人杨爱芳感慨也很多:“孩子们对求知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家时,我们俩天天想点子,出去跑,想多筹集些钱。现在,他‘化缘’的水平可高了,有一次在飞机上就把钱‘化’来了。”老夫妻俩相视而笑,理解和快乐溢在脸上。
  丘教授祖籍广东,夫人杨爱芳出生在云南省的腾冲县。他们在海外求学时相识并相爱,共同的心愿又为他们晚年的生活增添了新的目标和幸福感:“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种义务,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们。我们都退休了,在家里安静地生活,玩玩牌,我觉得不如出来做点事。我们选择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上学,这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生命更加充实了。我们感到幸福。”
  为表彰丘教授夫妇的爱国之心,1998年,云南省政府为他们夫妇颁发了外国专家“彩云奖”;1999年,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中,丘才廉和杨爱芳又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给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友谊奖。 AUF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位于奥地利上奥州的毛特豪森集中营在二战期间曾囚禁过20多万名被希特勒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平民和战俘,其中仅有记录被枪杀、毒死或折磨至死的就有10多万人。战后,许多国家在集中营外的山坡上竖立了悼念死难者的纪念碑。图为由匈牙利竖立的名为“永不忘记”的纪念碑。新华社发 AU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