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199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从增发的国债中,拿出90亿元专门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一年多来,国债技改贴息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提高了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战略作用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杀手锏”威力不凡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国债技改贴息的带动作用,贵阳铝厂深有体会。企业当然明白技术改造的重要性,但过去自有资金紧张,银行看不准不愿贷款,别提有多难。自从国家将预焙阳极二期改造、氧化铝节能降耗列为国债贴息项目,10亿元的总投资很快就落实了,贷款6.2亿,贴息1.12亿,国家扶持的好项目,银行当然也放心。算一笔账,项目建成后,贵阳铝厂可完成替代进口氧化铝30万吨,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终于要做成了。
从国债技改贴息政策中受益,贵阳铝厂是个缩影。来自国家经贸委的信息说,截至去年底,国家已安排19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880个项目的技术改造贴息,拉动投资总额2400亿元。国企改革与脱困的“三大杀手锏”之一——国债技改贴息,威力的确不凡。
国债技改“四两拨千斤”
中央财政出钱支持技改,这在我国并不鲜见,但从国债中如此大规模地拿出资金投到企业技术改造上,却是头一遭。当时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
据了解,从1998年开始,我国技术改造投资急速下滑,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企业界当时有个流行的说法:不搞技改等死,搞了技改找死。由于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自有资金有限,千方百计借钱上了项目,效益还没出来,却有可能先因一大堆债务而被拖垮了。企业情况越紧张,银行贷款越慎重,技术改造投资滑到谷底。如何遏制这种势头,依靠技术改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
国债支持技改,很快就显示了不同寻常的拉动作用。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共投了195亿元,占全部国债资金3600亿的5.4%,而拉动投资的总量则达到2400亿,拉动效应1∶12。国家贴息,企业相当于得到一笔可观的补贴,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国债支持的好项目,银行也乐于贷款。从200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共完成5077亿元,增长13.2%,其中企业自筹资金3400亿元,同比增长17.8%,国内贷款1020亿元,增长17.1%。国债技改投入,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贴息不是撒胡椒面
国债技改贴息的政策一出台,主管部门就收到不少企业的申请。企业都比较困难,有的是职工上万的老企业,设备几十年没换过,技术改造的要求十分迫切。这真是个难题:钱到底该怎么投,给谁不给谁?
经过一番调研,大方向出来了:国债的钱很宝贵,不能“撒胡椒面”,把什么项目都搞成照顾性的,要建就建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实现标志性目标。
“标志性”怎么讲?具体的解释是:要围绕“质量、品种、效益”的原则,选择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调整结构,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成后争取能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以高等级道路沥青为例,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国债支持,就是要做到建成后再不用从国外买了。
这一年半来,国家共安排了四批880个国债技改贴息项目,前三批647项已全部完成可研编制工作,到今年2月底,共有105个项目竣工投产。这880个项目,充分体现了“标志性”的特色。从替代进口这方面看:冶金行业连铸比达80%以上,不锈板、轿车用板等8大关键钢材品种顶替进口500万吨;机械行业实现大型冷热连轧机组等重大装备可基本立足国内制造;信息通讯产业中移动通信设备、网络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替代进口基站4.4万信道;轻工行业中高档新闻纸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少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战略作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了明显改善。
富贵病,要不得
国债技改项目初步见效的时候,正是我国经济形势普遍好转之际。一些原本困难的企业忽然发现,居高不下的负债可以“债转股”,一直难以开展的技术改造有了国债贴息,银行争着给贷款,钱一下子充裕起来。在技术改造领域,出现了盲目上项目的倾向,甚至是一些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也出现了过度竞争。
谈到这种苗头,国家经贸委投资司甘智和司长表示,企业的“富贵病”千万要不得。他分析说,现在国企情况不错,是在国家强力支持下,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企不可能有第二次债转股,国债技改贴息也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政策,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企业可以说是刚刚从困难中走出来,基础还很脆弱。例如美国、日本经济下滑,我国的出口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一些本来趋势不错的产品,说不定就卖不出去了,市场一紧张,银行贷款态度也会变。企业应该掂量一下,一旦市场出现变化,是否能够承受呢?企业还是要搞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千万不能一窝蜂地上项目,更不能不考虑企业自身实力,靠借钱来搞技改。
据了解,国家经贸委已提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资本金,哪怕是资信好的企业,企业出资比例也不得低于30%。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参与唯一的选择——
二○○一中国企业高峰会侧记
本报记者 朱剑红
当4月的春潮挟着劲风席卷北京时,人们在“2001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也在真实地感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4月17日到19日,来自全球的企业界、政界、学界的600位代表,齐聚高峰会发表高论,经济全球化被提到的频率之高,印证了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发言中所说的,全球化就像新升的太阳,这已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一个大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布局在全球化中正悄然发生变化,中国要不要考虑自己的定位?又应该如何定位?
中国银行行长经济顾问朱民提出,成为全球的生产基地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朱民用数据说明,生产已经在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中国实际上没有选择。中国有近13亿人口的大市场,有巨大的劳动力队伍,大批勤劳的技术工人、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中国的资源所在、实力所在。在入世以后,中国在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优势,只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仍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因此,中国应该把自己定位在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成为全世界的生产基地。当然,选择世界生产基地是有风险的,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告诉了我们,出口导向型经济是怎样脆弱。
虽然,中国经济今后如何定位是一个有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中的决心是坚定的。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在中国,我们绝大多数人和企业家敢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我们感觉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样一个大趋势就像一个大潮流来了一样,你的唯一选择就是面对和参与。
企业面对机遇和挑战
面对全球化,中国企业也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力立在发言中提到,从国际上看,受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影响,企业间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一是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二是竞争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国际性,跨国经营程度不断提高,跨国并购浪潮此起彼伏;三是竞争的手段更加依靠科技创新,谁拥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工艺,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从国内看,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既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感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步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会增加一般贸易的进口,使国内市场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而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放宽合资企业的外商投资比例限制,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直接面对更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这些新的情况对每一个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宝俊表示,现在是时候了,应该把我们的企业放在国际的大环境下去做一个比较,然后认真采取一些措施。
中国,需要迎头赶上
高峰会热烈的发言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的一席话更增强了人们的紧迫感:“21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是仍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花了100年时间才分出胜败,而这一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需要20年就足够了。”
经济全球化,中国需要迎头赶上。许多代表对中国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如何加强法律等制度建设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宝钢总裁艾宝俊提出,要重塑国内经济,核心问题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政府方面,主要应该考虑投融资体制、金融市场化、产权制度以及国家的市场化程度等问题。至于企业自身能力的再造,最重要的一是技术上的升级,二是管理升级。
本次大会主席之一、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认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外国公司凭借其优势,暂时会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我们相信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中国企业能够在经营方面赶上外国竞争者。因此,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如何尽快建立充满活力的公司治理制度。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广州本田推出3.0升V6新车型
本报讯 一季度销售增长186%的广州本田雅阁轿车,日前推出3.0升V6新车型,这是广州本田两年来推出的第三款雅阁轿车。该车配备VTEC3.0升6缸发动机,可迸发200匹强劲动力,最高时速达205公里;优化的动力系统设计以及结合中国实际路况改进的悬浮式前后车架,让轿车操纵自如;采用先进折射式设计的双安全气囊,缓解了气囊弹出时对前排驾乘者的冲击;前雾灯、前格栅、保险杠、进气口等一系列改动,让车头增高,更加雍容大度。(王政)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首都机场向复合型枢纽机场迈进
本报讯 针对我国中枢航线结构的发展趋势,首都机场将建设复合型枢纽机场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在加大对周边机场的投资联合力度的同时,还积极与国际机场业合作,促进首都机场的国际化步伐。其中与法国巴黎机场合作已一年,由巴黎机场派出专家组,对首都机场发展枢纽机场提供支持与帮助。中枢航线结构就是指客流量较小的城市之间不直接通航,而是通过在枢纽机场衔接航班、中转旅客的方式,实现相互间的空中联接。(明明)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熊猫卫士居全球杀病毒软件增长榜首
本报讯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全球最新统计数据,2000年全球安全软件市场增长97%,与此同时,全球杀病毒软件企业长势迅猛,其中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杀病毒软件公司为熊猫卫士,该公司在2000年获得了100%增长,排名第一。据悉,熊猫卫士已经进入了全球40个国家,并在各个国家均建立了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及病毒监测网络,预计今年进入日本及澳大利亚市场。(海燕)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西南航空公司近日获得中国民航二○○○年度飞行安全最高奖——金鹏杯,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夺得此项殊荣。在飞往“世界屋脊”、飞行难度举世公认的拉萨、邦达航线上,西南航实行了区别于其他航线的双机长制,按专机标准对飞机进行机务维护保障,成都—拉萨航线安全飞行三十六年。图为西南三鹰降落“世界屋脊”。
易世忠摄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少了审批多些啥
晓白
国家经贸委不久前宣布,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制将向备案制过渡。这在投融资领域是件大事。
这次改革不同以往,是一次涉及到政府自身的变革,政府部门既是主刀人,又是改革的对象。有不少人心存疑虑,改成备案制后,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会不会削弱,在技术改造领域,政府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种想法不无道理。对于技改项目,特别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项目,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严格的审批制。审批制度曾经对集中资源、加快重点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行政审批环节复杂、程序多、速度慢,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想上一个项目,即使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也常常要跑十几个部门、盖近百个图章,耗上半年一年。政府审批,本来是要把握方向,为企业服务,但层层审批,却成了企业的负担。
行政审批,不仅束缚了企业,而且效果也未必佳。以平板玻璃生产为例:按规定,国家控制总量的产品,上项目要有生产许可证,要报行业主管部门,程序不少,各种通知年年发,但国家不让搞,地方可能特别想上,钻空子、先斩后奏,最后还是重复建设、总量过剩。
管了很多,也不一定能管好,企业还不满意,这种审批制,的确有改革的必要。
取消审批,政府是不是无事可做了?政府要做的事当然不少,而且要求会更高。
企业成为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决策主体,特别需要从政府部门得到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他们科学决策,这就要求政府加强信息指导,搞好市场预测,发布投资导向,包括产品库存、价格变化趋势,为企业服好务。审批少了,企业间的竞争会更激烈,企业也盼着政府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督,规范市场秩序,让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之,政府过去是“管”,现在要服务、要监督,这对政府还是个新课题。
其实,企业投融资活动从审批转向备案,国家早就在酝酿。1995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就曾分别起草有关方案草案,只不过当时计划经济仍在许多领域起主导作用,时机不成熟,这些文件并未正式发布。2000年地方机构改革后,部分省市也开始积极探索。以浙江余姚为例,今年技改项目试行了备案制,一个投资几千万的项目半小时就能办完手续,头两月技改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现在,国家经贸委正式提出用备案制取代审批制,看来是动真格的了。
不过,如果仅仅是经贸委取消审批了,企业未必就真能“松绑”。审批制下,企业拿了经贸委的可研报告,就可以去工商、环保、海关等部门办手续。现在如果在经贸委是备案了,怎么到别的部门办手续?别的部门如果不改革,那不是意味着每个部门都重新审批一遍?
企业技改项目从审批到备案,还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相关环节要跟上,领域要拓宽。说到底,这是宏观调控如何加强、改善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寻找市场定位的问题。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论坛
观念滞后 产权障碍 环境欠佳 管理不善
四道关口挡在高科技产业化路上
柳传志
中国每年有大批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有很大的困难。高科技产业化,实际是把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钱的过程。我们善于把钱变成技术,但不太会把技术变成钱。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技术投入的资金不够,也不仅仅是缺少技术人才。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化面临着四道关口。
第一道关口是观念。由于中国以前长期是计划经济,因此向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旧的观念无形地、但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比如在一个高科技企业中把一个科技成果变成产品销售出去,要经过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而科技人员容易把科技成果的水平看成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环节。在过去中国企业中还设有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经常和总经理为谁在企业里说话算数发生矛盾。这些都属于观念问题。
第二道关口是产权机制问题。高科技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在滚动中发展起来的。比如联想,1984年时大股东中国科学院只投资了20万元人民币,而现在年营业额30亿美元,是一个滚动发展的典型。高科技企业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商业风险。在国外,高科技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创始人和管理层吃尽千辛万苦,但他们有股份,企业成功,他们有光明的未来。而在中国,很多科技人员创业,由于启动资金是国家的,他们自己没有股份,故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这也是中国很多国有的高科技公司办不长、长不大的原因。
第三道关口是环境问题。中国正在改革之中,以前制定的法律法规可能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这就给企业出了难题。比如在80年代,人们都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都是国家规定的。企业要奖励先进,必须通过奖金来实现,而奖金征税高达300%,实际上根本无法实行。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生存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好。如果说妨碍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问题,风险投资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中国股市没建立二板市场,风险投资资金难以退出,高科技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因而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四道关口是企业管理问题。这是中国高科技企业要靠自己解决的问题。北京的中关村有6000个高科技企业,我们在研究为什么中关村的企业大多数做不长的时候,大家认为不必再抱怨政府给的环境不够好,更多地该从自身上找原因。
总之,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拿鸡蛋孵小鸡来比喻,正常情况是37摄氏度—39摄氏度孵出小鸡。1984年创办联想时,环境温度好比42摄氏度,大多数的鸡蛋无法孵化,而今天的温度已经到了39.5摄氏度,大量的鸡蛋可孵化,但比正常温度还高0.5摄氏度,希望政府能继续努力,提供最合适的温度,而我们的企业则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两方努力,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必然快速发展。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动态
中日签约共建首都圈环境保护基地
本报讯 中日共建《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协议日前在北京签字。
根据协议,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日本地球绿化中心、丰田汽车公司、河北省林业局从4月起,将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项目第一阶段为期三年,植树面积1500公顷,丰田公司为项目提供资金一亿五千万日元。
(晓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