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
专栏:
绿色食品——农业的亮点
陈庆修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它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目前,发展绿色食品,注重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毋庸讳言,20世纪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在给人们带来丰产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农田里的肥料越施越多,各种杀虫剂泛滥,生物生长调节剂也纷纷上马,结果在促进生产的同时,经营方式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土质恶化和食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疯牛病、口蹄疫等动物疾病的暴发,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也让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种种教训表明,农业生产如果只关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安全的影响。绿色食品作为一种能有效解决现代化农业“后遗症”的最佳途径,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有关资料表明,绿色食品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即使在发达国家,绿色食品也只占有整个食品市场销售额的2%。目前,美国42%的超市经营绿色食品,年增长率在20%以上。日本大约有300万到500万消费者经常购买绿色食品。为了降低成本、保证销路,日本还提倡绿色食品生产者与城市社区直接挂钩合作,以低于零售价的价格直接供应新鲜食品。美国一些农业科研机构也开始加大对绿色食品的投入。预计到2006年,欧盟的绿色食品市场销售额将增至580亿美元,美国将增至470亿美元,而这些绿色食品将大部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因为绿色食品成本高、产量较低,因而有一定的风险,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德国政府对生产绿色食品的农场每公顷补贴300马克—500马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局已定,绿色农业也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与普通同类产品相比,绿色食品的价格要高2倍到10倍,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把邪教送上审判台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法国格勒诺布尔市轻罪法庭4月17日开始审理“太阳圣殿教”集体自杀案。这是继1996年9月里昂轻罪法庭审判“科学神教”欺诈案之后,法国对邪教的又一次审判。至此,法国两个“最具危险性”的邪教组织都被送上法庭。审判临时改在该市前绘画博物馆的图书大厅里举行,因为法院的审判厅太小,容纳不下近百名证人和受害者家属,也容纳不下前来采访的100多名记者。
预审法官吕克·封丹花了4年多时间,调查甄别了5万份材料,于去年7月完成了427页的卷宗,结束预审。据调查,迪芒布罗于1978年建立邪教组织“金色道路”,1984年更名为“太阳派国际骑士”,1990年又改名为“太阳圣殿教”。该邪教“理论”是“世界末日说”,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前,人只有“超度”到遥远的天狼星上才能获救。“太阳圣殿教”在90年代策划了几起“升天仪式”,导致74人丧生。1994年10月4日至5日,瑞、法、加的信徒相继集体自杀,仅瑞士就有48人丧生;1995年12月,在阿尔卑斯山的韦科森林,16名信徒集体自杀,悲惨死去;1997年3月,在加拿大的圣—卡西米也有数名教徒为体验“升天的幸福”而自杀。
在这3起集体自杀案中,对法国人冲击最强烈的是韦科森林案。1995年12月16日,11名“太阳圣殿教”信徒带着3个孩子来到林中空地。另有两个信徒,即法国警察拉当榭和瑞士建筑师弗里德里专门来帮助“升天”:先让14人服镇静剂和止痛剂,再朝他们头部开枪。14名信徒毙命后,这两人把尸体摆成星形(据说这是升到天狼星的最好形式),浇上汽油烧焦。随后,他俩到附近一个叫“地狱之井”的地方开枪自毙。预审法官认为,这是一起邪教策划的集体自杀案,解剖学专家和毒理学专家通过鉴定得出了同样结论。
“太阳圣殿教”的教主迪芒布罗及二号人物儒雷,都已在1994年10月的瑞士集体自杀中死去,这次被押上审判台的是该邪教“理论家”塔巴奇尼克。今年58岁的塔巴奇尼克是法裔瑞士人,职业为管弦乐团指挥,被认为是“太阳圣殿教”的第三号人物。1997年,他对瑞士《图片》周刊承认,迪芒布罗一度完全支配了他。还有报纸刊出他披着金斗篷跪在迪芒布罗面前的照片。在这个邪教中,有好几个组织层次。第四个层次由所谓“秘传学”组成,宣传“超度”这一“最终目标”,教唆信徒自杀,同时还出售有关书籍和录像带。塔巴奇尼克就负责“秘传学”。他炮制了“太阳圣殿教”的大部分宣传文字。研究邪教的阿伯格拉博士指出,“超度”理论一步一步地把信徒引向歧路,使他们深信,为了升天把肉体烧焦是值得的。邪恶的宣传使死的概念在信徒心中“一点点失去了恐惧的含义”。1994年7月和9月,“太阳圣殿教”的一些骨干分子在法国阿维尼翁集会,塔巴奇尼克作了有关“超度”的讲座。法官认为,这些蛊惑人心的讲座“激起了信徒的自杀愿望”。
预审法官以“参加犯罪团伙”和“鼓励谋杀”的罪名对塔巴奇尼克提出起诉。此人一直扬言不出庭,但法庭仍然有权缺席审判。依照法国刑法,他将被判10年监禁及100万法郎的罚金。无法抗拒司法的权威,塔巴奇尼克还是老老实实到庭了。
对“太阳圣殿教”的调查还揭出了钱财问题。该邪教组织在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有大规模商业活动。基金来源是信徒的捐赠和赞助。其成员大多较富有,有些还是富豪,如瑞士的钟表业老板。十几年来,这些钱财一部分被邪教组织置了房地产,一部分被“教主”侵吞或挥霍。法官估计,“教主”的财产高达2000万法郎。根据调查,塔巴奇尼克也收受过信徒数万美元的捐赠。
对“太阳圣殿教”的审判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幡然悔悟的信徒出庭作证,进一步证明该邪教是集体自杀事件的罪魁祸首。瑞士歌唱家埃弗利娜作证说,她曾听见一位资深教徒对“教主”说,如果信徒不同意集体自杀,“我们就来负责(使他们)自杀”。还有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何以中了邪教的毒。但是,审判也遇到一些阻力,还有一些信徒至今对邪教残害生命的反人类本质认识不清,认为“超度”是个“纯理论”问题,甚至有信徒提供了一些对被告有利的证词。另外,一些受害者家属认为他们的亲人是“他杀”,因为他们不愿接受自杀这个残酷事实。这表明,清除“太阳圣殿教”的流毒任重道远。格勒诺布尔检查官扎格维埃·理查德在谈到这场审判时说,这不仅是对塔巴奇尼克一个人的审判,而是对整个邪教的审判,具有教育意义。
(本报巴黎4月22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印度 推行伊斯兰外交
本报驻印度记者 赵章云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最近对伊朗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1993年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伊朗。这次访问成果颇丰,两国不仅签署了3份谅解备忘录和两份议定书,而且还就印伊两国确立友好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发表了《德黑兰声明》。
鉴于印度长期以来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此间舆论普遍认为,瓦杰帕伊的这次访问是“开拓性的”,是印度对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由于与伊斯兰邻国巴基斯坦的长期冲突和纷争,印度多年来一直遭到伊斯兰世界的排斥和冷落。在印度的外交格局中,与伊斯兰世界,特别是与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难解的疙瘩。冷战结束后,印度周边地区,特别是中亚地区出现了新的外交格局。为了中亚地区的稳定和最大限度地孤立巴基斯坦和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印度9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重要性。从9年前的拉奥政府开始,印度逐步接近伊斯兰国家。近3年来,瓦杰帕伊政府更是着力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今年以来,印度外交开始向伊斯兰世界发动全面攻势。几乎是西起北非的马格里布,东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印度对伊斯兰国家的外交活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使印度懂得,从印度的国家利益出发,需要采取实用主义,搞好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另外,搞好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必须要从有重要影响的伊斯兰国家入手。近年来,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开始一一进入印度外交的视野。而在这些国家里,最有影响和最有可能得手的国家莫过于伊朗。
伊朗之所以成为印度的战略伙伴,既有其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有其眼前的经济和贸易的需要。冷战结束后,美国从海湾地区对伊朗进行长期的钳制和封锁。为了生存和发展,伊朗必须开放它的东部,稳定它与中亚诸国和印度的关系。恰恰在稳定中亚这个问题上,印度与伊朗的目的和需要不谋而合。特别是近年来阿富汗塔利班的活动,使印度和伊朗同时感到了对他们边境的威胁。伊朗担心塔利班在边境的毒品贸易和对什叶派穆斯林的迫害扰乱了中亚的稳定,印度则担心塔利班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搞“越境恐怖主义”。
经济上的原因也使印伊两国越走越近。美国对伊朗的孤立和封锁,使印度成了向伊朗出口廉价工业技术产品的主要国家。印度的产品不仅可以大量进入伊朗,而且可以通过伊朗,长驱直入中亚诸国。更为重要的是,能源大国伊朗看准了印度这个正在崛起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多年来,印伊两国一直为建立一条从伊朗到印度的天然气管道而努力。但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印度拒绝了伊朗提出的建设一条经过巴基斯坦到印度的陆路输气管的建议。由此可见,印伊关系中的巴基斯坦因素仍然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伊朗不大可能为了讨好印度而割舍它与巴基斯坦传统的睦邻友好关系;印度要完全超越巴基斯坦而与伊斯兰世界密切交往也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瓦杰帕伊这次对伊朗的访问是成功的。它不仅改善和加强了两国已有的友好关系,而且确立了印度向伊斯兰世界推进的外交立足点。
(本报新德里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关注非洲
非洲经济可望持续增长
本报记者 黄泽全
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卡巴杰日前宣布,今年非洲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1%,今后几年可能会向年均5%的增长速度发展。他对非洲经济发展的中期前景表示乐观。
近年来,非洲经济的发展令人欣喜。2000年非洲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2%,高于1990年至1994年间的增长速度,也是非洲经济连续5年保持较好增长势头。2000年非洲外债额为3340亿美元,比1999年减少了30亿美元;非洲外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1995年的68%下降到2000年的58%,平均每年减少2%;偿还外债在出口收入中所占的外汇份额从1995年的25%降低到2000年的16%。目前非洲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92美元,其中塞舌尔为6540美元,毛里求斯为3550美元,加蓬为3300美元,博茨瓦纳为3240美元,南非为3170美元。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社会加快了对非洲重债贫困国减少债务的速度和额度。例如,200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债务减免提案,减免了包括18个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22个贫穷国家的340亿美元债务。另外,2000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100多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近20%。这些无疑为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非洲联盟的成立为非洲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不少非洲国家甚至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因此,非洲人民要求摆脱落后与贫困的呼声日益高涨,走联合自强道路,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振兴非洲经济和摆脱落后的惟一选择。过去几十年中,在非洲统一组织的框架下成立的10个区域性组织,在加强非洲国家合作、共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许多非洲国家的政治家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来势凶猛的形势下,只有为非洲的联合自强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非洲国家应对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在今年3月初举行的第五届非洲统一组织特别首脑会议上,非统组织53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目前已有2/3的成员国正式批准了该草案,使之进入真正实施阶段。非洲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和社会凝聚力,使非洲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共同的声音,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同时也为非洲各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成立非洲统一组织使非洲大陆最终摆脱了殖民统治,非洲联盟的诞生将成为21世纪非洲振兴的新起点。
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为非洲经济的发展增强内部实力。早在1997年,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已经正式启动。1999年7月召开的非洲统一组织第三十五届首脑会议和去年9月召开的非统组织特别首脑会议又进一步研究和商讨加速非洲经济共同体的方案,并为在2025年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目标而努力。目前,非洲国家正在以区域性、地区性组织为基本框架,通过逐步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加强各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来推动经济一体化,最终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整个大陆优化其资源、人力、资金和技术的配置,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同西方国家就债务、贸易等问题进行谈判。与此同时,随着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也可以为各国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各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为其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实力。
当然,目前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武装冲突、旱涝灾害、管理不善、人才外流、债务沉重、国民贫困等,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以及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低落等,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要实现非洲经济的持续发展,除非洲国家自身需要继续保持政治稳定、深化经济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财政管理、消除贸易壁垒、增强国家实力、改善民众生活等,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需要拿出实际行动减免非洲债务,增加官方援助,并帮助非洲国家预防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武装冲突和内部动乱的发生。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乌平息钢管战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刘志海
乌克兰总理尤先科不久前对俄罗斯进行了一天来去匆匆的访问,与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主要就两国因“钢管问题”出现的分歧进行了会谈,并达成妥协,缓解了双方矛盾,加强了双边经贸合作。
乌克兰是欧洲钢管生产大国,年生产能力为100万至120万吨。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乌钢管的主要销售市场”。
但是,近年来俄乌两国围绕“钢管问题”龃龉不断。俄罗斯认为,每年因从乌进口钢管损失巨大,已对本国有色冶金业和整个国家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失。根据俄钢管工业基金会的请求,俄政府去年3月对进口乌钢管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并得出结论,乌向俄出口钢管每年给俄造成约10亿美元损失。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俄副总理库德林今年3月16日主持召开了俄罗斯政府外贸和海关税率政策保护措施委员会会议,决定对乌向俄出口钢管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限制乌每年向俄出口钢管数量为48万吨;二是如果乌向俄出口钢管超过48万吨,俄就对乌大口径钢管征收20%的关税,对其他口径的钢管征收40%的关税。
乌克兰认为,乌向俄出口的所有钢管都不是倾销价格,向俄出口这点儿钢管不会给俄带来损失。俄罗斯所言因进口乌钢管而蒙受巨大损失的指责没有根据。俄钢管产量从1999年起,持续增长。乌钢管在俄国内消费的比重1997年—1998年却从以前的19%下降到15%。同时,乌向俄出口的钢管数量逐年下降,1996年出口82.3万吨,2000年出口下降到76.9万吨。
俄要对乌钢管限额和征收关税的消息引起乌不满,乌副总理杜比纳将俄对乌钢管征收关税的举动称为“不文明的举动”。他认为,俄目前还从德国、奥地利、日本和阿根廷等国进口钢材。俄的反倾销调查应针对所有进口钢材,不应只对乌钢管征收关税。
俄将对乌钢管限额和征收关税的消息也引起乌的担忧和不安。库奇马总统认为,失掉俄罗斯市场对乌来说是严重威胁。他说:“如果失掉俄罗斯市场,我们就会失掉乌克兰。乌没有俄不能生存。”乌副总理杜比纳3月29日至30日奉命访俄,专门就此问题与俄副总理库德林会谈,提出每年乌向俄出口75万吨钢管的建议,俄方未同意,杜比纳无果而返。库奇马总统对此不悦,指派尤先科总理亲自赴俄再次与卡西亚诺夫总理会谈,寻求解决办法。尤先科飞抵莫斯科后即直奔俄政府大厦与卡西亚诺夫总理会谈,提出每年向俄出口70万吨钢管的建议,会谈共进行10小时,其中“钢管问题”占用了6小时。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乌俄终于达成妥协,双方商定:乌克兰2001年向俄出口62万吨钢管,包括大口径钢管。库奇马总统对尤先科总理在莫斯科会谈中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证明了乌俄的“相互理解”。尤先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健康思维取得了胜利。”
乌俄互为邻邦,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相互需求和依赖,适当妥协,化解矛盾,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两国战略利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乌克兰总理尤先科访俄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报基辅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洲小汽车价格连续5年下降 曹文忠 周咏缗制作(新华社发)
第7版(国际)
专栏:
4月22日,纽约举行传统的剪羊毛节。剪羊毛节保留着许多最古老的传统。牧民们用手工方式展现从剪羊毛到制作毛织面料的全过程,让人体验一种回归纯朴原始的乡村感觉。图为观众在参观剪羊毛节。
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