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4月16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4-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呼唤新型科技人才 '...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呼唤新型科技人才编辑同志:
当前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与调整农业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土专家”型科技人员多,“科班”型科技人员少。有的农业科技人员自身技术过硬,但指导能力差;有的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但不能把实践经验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二是传统型科技人员多,创新型科技人员少。由于近年来农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他们中不少人的知识、技术和思维方式明显老化,对一些新兴的农业科技知之不多,对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三是研究型科技人员多,应用型科技人员少。大量农民所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被闲置在抽屉里,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基层干部群众急切盼望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结构。
  江西大余县 徐永涛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长江白鳍豚是地球上仅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它美丽的身影,辉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被誉为“长江女神”,而今它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专家疾呼——
救助“长江女神”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由于鲸豚类栖息地的水域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长江白鳍豚现存量不到100头,如不有效保护,白鳍豚将会在20年后从地球上消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博士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鲸豚类保护研讨会上大声疾呼。
  目前,白鳍豚种群数量颓势不减。难道长江白鳍豚将要在20年之后重演恐龙灭绝留给人类的遗憾?
  浩浩长江,难觅“长江女神”倩影
  憨厚、胖乎乎的白鳍豚,是地球上四种淡水豚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在长江波涛中急速穿行的身影,令人惊叹不已。白鳍豚一直是我国人民心目中的“长江女神”,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兴旺……
  夜幕低垂,匆匆赶到上海铜川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江苏镇江渔民老李对记者说,他常年在江中打鱼,已有四五年没在江面上看见白鳍豚了。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开亚说:“80年代初,长江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尚有400头,到1990年约为200头,1994年以后不足100头。现在,种群数量还在减少,濒临灭绝。”
  “浩浩长江,难觅‘长江女神’影踪了。”农业部渔业局资源环保与法规处处长柳政感慨地说。1997年至1999年,农业部连续三年在长江中下游组织了大规模的考察活动,三年分别观察到21头次、7头次和5头次的白鳍豚。据调查,白鳍豚的集中分布区是湖北省的石首洪湖江段、江西省的九江江段、安徽省的铜陵江段和江苏省的镇江江段。渔业部门和一些科研机构长期在这些白鳍豚聚集区设点观察,但所获甚微。
  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白鳍豚就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上起湖北宜昌以上的黄陵庙,下至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干流。长江沿岸的大型支流和湖泊,都能见到白鳍豚。据科学考察,到七八十年代,其分布范围缩小至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江苏的浏河口,在支流和湖泊已没有白鳍豚的踪影了。进入90年代以来,湖北沙市以上江段已见不到白鳍豚……种种迹象表明,白鳍豚种群数量衰减的势头还在继续。
  “长江女神”,为何眼泪在飞?
  长江白鳍豚是一种水生哺乳动物,这一古老物种在研究仿生学、军事科学和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光浑浊,但它的身体具有先进的声纳系统,对物体的感应能力远非肉眼所能及。尽管大自然赋予它灵活矫捷的体魄,但面对衰退的水域生态环境,“长江女神”也只能黯然神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先锋分析,“威胁白鳍豚生存的原因,主要是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白鳍豚的饵料生物面临严重短缺;电、炸、毒鱼等非法作业严重影响白鳍豚的生存;长江作为黄金水道被高度开发利用,众多船舶的噪音严重干扰了白鳍豚的声纳生理系统;大规模非法采砂,各种污染源极大地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大大缩小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
  王丁博士言之凿凿:“人类活动的破坏,造成长江环境的急剧恶化。沿江众多湖泊的建坝建闸,造成了长江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仅船舶的螺旋桨就使许多无辜的白鳍豚丧生!1998年以前,长江中每两年左右就有一头白鳍豚被人类在长江中的各种活动所伤害,包括被轮船螺旋桨打死的(1988年江苏江段),被电捕器电死的(1991年安徽江段),被水中工程爆破炸死的(1993年湖北江段)……
  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逆转。这种恶化的环境,对白鳍豚的生存威胁还会有增无减,从而大大加速白鳍豚的灭绝过程。面对这种局面,“严重关切”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我们该怎样伸手救助在苦苦挣扎的“长江女神”!
  “救助”,从呼声变为行动
  面临白鳍豚生存环境恶化的紧要关头,“救助”从呼声变成了现实的行动。
  加强“就地保护”是目前拯救、保护白鳍豚的当务之急。通过多年的调查,白鳍豚的几个主要活动水域已经清楚,尤其是江苏的镇江江段到江西九江的八里江水域的生态环境较好,人类活动诸如航运、捕捞较少,渔业资源相对较丰富,比较有利于白鳍豚的生存。就目前保护水平来看,加强就地保护,是延迟白鳍豚消亡的有效办法。因此,目前急需加强几个白鳍豚栖息地的渔政管理,防止白鳍豚意外死亡。
  另一个办法就是“异地保护”。在目前白鳍豚种群数量极其濒危的情况下,如果把长江中所有的白鳍豚能活捕进保护区进行人工饲养,是最理想的保护白鳍豚的途径。目前进行“异地保护”最大的难点是确定一个比较适宜的江段,保证活捕一个群体,但是现有捕豚技术落后,很难保证捕捉一个群体而没有伤亡。事实上,为保护长江白鳍豚,国家先后在湖北建立了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保护区、洪湖长江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安徽铜陵建立了白鳍豚养护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成了先进的白鳍豚馆,为开展白鳍豚在人工饲养下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现在的问题是,保护白鳍豚,资金支持渠道不够。几年前,农业部就组织力量开始制定白鳍豚保护行动计划,但是目前,资金缺口比较大。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1993年开始兴建,原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后资金困难,调整为750万元,保护区1996年基本建成,现管理天鹅洲保护水面3万亩。目前由于保护区设施不完善,渔民转业安置费、人员工资和运转费用没有着落,严重影响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白鳍豚还有救吗?
  “有,但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王丁在告别记者时好像还有很多话要说……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专家论坛

  发展数字化农业
  宋冬林
  所谓数字化农业,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将一定区块的土壤成分和微气候数字化,并与不同农作物所需土壤、气候条件集成起来形成智能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农业,对于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地政府开始注意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但是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即土地、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农民不了解他们所耕种的土地适于种些什么?不懂得作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不根据土壤性质、微气候条件,盲目进行生产,投入成本过大,也是造成农业生产率不高,农业附加值低,农产品品质差,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过去,我们对科学种田的理解往往过于偏重良种、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忽视了农业自然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面积辽阔,气候条件复杂,而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资金缺乏。相比较而言,以大田精准播种、精准管理和精准收割为特征的美国式精准农业需要资金量大,机械化、自动化要求程度高,因此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有较大的局限性。以以色列、荷兰为代表的小型工厂化精准农业模式比较适用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和大中城市郊区。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基础和商业环境较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并可充分运用城市现成的流通渠道和商业中介组织,发展小型工厂化精准农业有较大的潜力。以新西兰为代表的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模式,由于具有投资不多,对现有设施要求不高,适宜精耕细作集约生产等特点,因而在我国农村则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我认为,“十五”期间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应从数字化农业建设入手,用信息化带动市场化,推进产业化,进而在高起点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看到,如同水利设施构成传统农业的基础设施一样,数字化农业构成了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不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来发展现代农业,难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难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提升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推进数字化农业建设,需根据各地实际,先点后面,逐步推开。实验区的选择尤为重要。从新西兰的经验看,采取的是政府、研究机构和当地社团多方联合集资,以企业法人形式管理项目并采取商业化方式推广实施。先期项目收益者为当地农户,农户可免费使用信息并接受技术人员指导。后期则完全导入商业运作模式,信息有偿转让,使项目滚动发展。尽管我国农业投资体制不同于新西兰,但可以借鉴新西兰的成功经验,摸索政府投入、农户集资与公司参与的项目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农户、公司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随笔

  帮农民
  走向市场
  朱宇
  报载,云南省建水县境内有座黑神庙山。山之西,山之东,地貌地形相似,但经济面貌却大不一样。
  山之西有个包家山村,该村的李子因为上市早,口感好,村民们挑上两箩筐进城,总能卖个好价钱。村里房前屋后都种了些桃、李、石榴、柑橘等经济果木,但是数量有限,村里人说“反正样样都有点,整多了怕卖不掉”。山之东有个放马坪村,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村民种粮之余也种了些枣子和大叶桉树,虽说目前枣子已经发展到80多亩,可是还要扩大规模,并且要办加工厂。村民人均收入好的年份达6000余元,差年景也在4000元以上,而包家山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仅有1000元左右。
  为什么相隔仅3000米,收入却有如此大的差距?放马坪人致富的诀窍在于他们跳出了一区一县的圈子,抓住了大市场,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其实,外地客商早就看好包家山的早李,但因规模不大,数量有限,始终没有成气候。
  这样的例子在全国不算少数,很多地方存在着有优势作物找不到市场的问题。发展生产首要的一条是弄清市场在哪里,市场有多大;讲的是先找到市场再以需定产,以市场容量决定生产批量。目前许多农民手中有好东西,但由于受到信息来源、流通渠道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始终局限在一区一县的小市场。小市场的容量有限,大批量生产势必造成卖难。大多数农民仍然是小规模生产,靠肩挑车推来销售自家的产品,因此必须想办法帮助农民走向大市场。
  乡镇干部接触面比较广,理应比普通农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更有条件充分了解本地区的优势所在,这样在选择市场的时候才不会盲目,才敢于跳出县域、市域,乃至省域的界限,把眼光投向国内国际的大市场,帮助农民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调整种植结构,确定合理规模。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常山包田好方便
  黄良木 马朝虎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单纯种粮效益不高,占劳动力一半以上的青年农民外出打工,荒田、疏于管种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户和主体却难以租到整片的大田。
  针对这一情况,常山县选择了一个产粮区钳口乡,进行“反租倒包”试点。
  所谓“反租倒包”,指的是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前提下,把已经承包给农民的土地重新租回来,并向农户支付租金,再把集中后的土地承包给经济主体经营。钳口乡有8638个人,人均田地近1亩,有近3000人在外打工,农民自发转包土地现象比较普遍。
  有鉴于此,乡里在试点中,对11个行政村建立起土地流转托管站,由村委会主任兼任站长。凡是在外打工、经商办企业等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农户,都可以把土地交给村土地流转托管站托管,由托管站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托管站制定出规范的土地流转协议书,与承租户签订协议。
  钳口乡土地流转新形式的出现,深受农民的欢迎。有序的土地流转,促进了全乡大户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该乡十五里村的柳伟建,1999年从几十户农户手中转包50亩大田种秋豌豆,磨破了嘴皮还花去半个多月时间,今年开春,一天时间就从托管站承租了100亩连片土地,目前已种下芋艿40亩,他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包田真方便。”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寿阳种菜收益高
  本报记者 刘杰
  清明节一场小雨,使山西寿阳县平头镇农民忙碌起来,与广州签订的5万亩蔬菜订单合同,与山西农业大学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让镇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倍增。寿阳县今年在品种、品牌、加工三方面下了大功夫。
  拥有80万亩粮田的寿阳县曾是山西省内外出名的产粮大县。在粮食比较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1998年,县里作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决定。为了解决农民调产不知种什么的问题,县里认真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低糖、高钙、多维生素蔬菜茴子白(甘蓝);为了解决农民不知怎么种的问题,县里组织百村万人大培训;为了解决农民不知怎么销的问题,县里又让干部带头闯市场。一年忙到头,全县当年发展以茴子白为重点的蔬菜21万亩,总产值达1.34亿元,农民人均单项蔬菜收入高达628元。
  去年调产见成效,今年怎么干?农民热盼,干部着急,县里领导把山西寿阳与山东寿光相比较发现,寿阳种菜的效益仅为寿光的1/3。差距就是潜力,县里组织各级干部分头考察市场,发现本地产品在品种、品牌、加工3个方面的不足,并定下了调整品种、做强品牌、加工增值三大调产增收基调。
  经过比较,县里选定了市场好、价格高的蔬菜品种。为了打出自己的名牌农副产品,县里除注册了“寿绿牌”无公害蔬菜品牌外,还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县里还拨出专款,扶持加工储存蔬菜的龙头企业,使县食品公司冷库蔬菜储存能力达到50万公斤,鼓励农民新建储菜窖100个,全县冷储存能力达到3亿公斤,力争今年全县30万亩蔬菜实现效益1.6亿元,农民人均单项蔬菜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志在黄沙染绿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陈毅菲
  祝兴成 晓宇
  千山脚下,辽河之滨,哪里有荒山秃岭,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就是辽宁鞍山市农林牧业局林业处处长陈毅菲。多年来,鞍山林业的每一项重大工程从前期运作到后期实施,无不凝聚着她的汗水与心血。
  为了绿色的鞍山
  80年代中期,陈毅菲从鞍山森防站调入林业局从事林业管理工作。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翻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鞍山地区所有的林业资料,还不时深入到农村进行考察。她发现当时的鞍山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都很低,但是宜林的荒山、荒地和沙地却不少,林业发展潜力巨大。为了绿色的鞍山,她立下了“志在黄沙都染绿,不惜黑发变霜雪”的誓言,一年里有200多天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制定防风固沙绿化方案,先后完成了防风固沙林,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堤防护林建设等多项规划。依照规划,“七五”期间,鞍山下属的台安县大规模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兴建防护林体系活动。
  十几年持之以恒,台安县终于成为全国第一批平原绿化先进县。
  种上“摇钱树”
  1992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后,全市林地面积明显增加了,但林分质量很低,虽有林地369万亩,木材蓄积量却仅487万立方米,该县致富乏术,贫困人口很多。陈毅菲深入岫岩全面调查,足迹遍布全县24个乡镇。最后她得出结论:岫岩山多,林业资源丰富,要解决贫困人口多的问题,必须做好“山”字这篇大文章。1996年鞍山市政府根据她的建议出台了相关的开发方案。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5年内封山育林40万亩;另一方面,在林下种植中草药、食用菌,林间放养林蛙,从而建起林蛙、中草药、食用菌等十大基地,这些基地年产值达到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岫岩南部历史上号称板栗之乡,然而由于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板栗之乡已徒有虚名。陈毅菲又把营造高产板栗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她上跑省市,下走农户,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了日本新品种板栗,在岫岩的7个乡镇新栽、嫁接板栗7万亩,获得成功。板栗亩产量增加4倍,增收2000多万元。农民们高兴地说:“咱山上有聚宝盆,园里有摇钱树。”
  营造美丽的花园
  鞍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粉尘排放量大,建花园城市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树立鞍山的新形象,1997年,陈毅菲与同事们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走遍鞍山近郊几十个村屯和所有河流、荒山,绘制环城绿化蓝图,并写出报告提交给市委、市政府。
  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市里采纳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199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鞍山市环城绿化圈实施方案》。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市共绿化村屯18个,绿化道路13万延长米,封山育林7412亩,造林5920亩,绿化河流4.8万延长米。现在,环城绿化圈已初具规模,当初鞍山人梦中的那座花团锦簇的城市已展示在世人面前。陈毅菲的绿色梦终于实现了。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辑点评

  爱惜我们共有的家园
  江夏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心,建有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在地上的石块,刻着近几百年从地球上消失的一些动物名称。清明时节,人们来这里扫墓,凭吊曾经与我们共存的伙伴。墓志铭上的警句令人震撼:当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的人类,就能幸免于难吗?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世间万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在长长的生物链中,无论断掉了哪一节,都有可能造成其他环节的散落,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生态的自然平衡。白鳍豚是长江里的古老居民,其数量的急剧减少,并非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是人类活动不加节制的结果。可是,当白鳍豚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高高在上”的人类不也在追忆往昔的一江清流吗?由人类一手制造的生态灾难正降临到自己头上,我们已经在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如果由于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一个个离去,人类也断难独自存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长江女神”不再哭泣,让我们更加爱惜我们的朋友,更加爱惜我们共有的家园。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我国羊绒的主要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以发展养羊业为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该市城关乡治丰村农民王玉斌(左)一家圈养羊五年,创收十五万元。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保定百万农民学科技
  本报讯 今年初,河北省保定市把调整农业结构促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市县乡领导组织农民有目的的外出参观考察。
  雄县北沙乡的农民四上北京,到中国林科院学习脱毒冬枣新技术;安国市农民请专家教授传授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实用技术。涞源县农民到山西合顺养牛基地学养殖,到甘肃庄浪县等四个省外先进点参观考察,回来后农民办起60多个果木种植联合体。据统计,目前全市25个县市区参加参观的干部群众已达上百万人。(王渊)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祁东发展“订单农业”
  本报讯 湖南祁东县2300多名县、乡干部走村串户,帮助农民兄弟调优农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到3月底,全县已签订优质稻、良种畜禽、特种果蔬等购销合同89600多份,涉及金额9.6亿多元。
  近一个多月来,该县下乡干部共为农民提供各类实用经济信息2700多条,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班230多期。今年,全县落实优质稻种植面积50万亩,黄花、香芋、生姜、席草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6%。(蒋中任 傅喜群) xZK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石嘴山生态建设抓得实
  本报讯 宁夏石嘴山市近年来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更新造林,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共完成植树1400多万株,建成林带1万余条。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现在已建成经济林7.7万亩,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石嘴山市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分别实施3条大型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林已完成人工造林达到6.8万亩;黄河护岸林工程已完成造林5.2万亩,河滩封育以红柳为主的灌木林约6万亩。(张建华 孙远明) xZ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