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4月8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4-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海门——长年亮丽 '...

第3版(专版)
专栏:展望新世纪·海门·

海门——长年亮丽
江苏省海门市南临长江,东濒黄海,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因处出江入海而得名。近年来,该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明星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市。2000年,海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
多轮驱动 做强富民工程
近年来,海门市致力于推进富民工程,如今已果实满枝。乡乡村村耸立着成片的漂亮楼房,宽敞笔直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呈现出一派富足祥和的喜人景象。
目前,海门市人均储蓄近10000元,接近苏南的水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楼房比例达70%以上,居全省前列;去年该市人均消费支出37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5元,均居南通市六县市首位,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数。该市电话普及率达58%。
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出发点,不去刻意追求所谓的“政绩”,将致富百姓始终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以“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思维,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做大做强富民工程,使广大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在乡镇工业、建筑业、外出经商和农业这四大支柱中,建筑业和农民外出经商占比达60%以上,尽管这两部分均在市外,营业收入不能纳入地方经济统计口径,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并不大,但市委、市政府一贯予以积极扶持,真正做到“家家有一条致富路子,人人挑一副致富担子”。
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农民的致富之路拓展到天南海北。海门的建筑业发达,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授予的“建筑之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壮大这一富民支柱。到去年为止,该市建筑业总产值达70亿元、经济总收入达23亿元、施工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主要经济指标已在江苏省64个县市中获得九连冠,每年外出施工人数在10万左右,其中在北京、上海、山东三地的施工人员均超过1万人,除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施工外,海门建筑工人还将脚手架竖到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全年工资性收入达14亿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引导下,近几年涌现了一批外出经商办厂的现代新型农民。目前,该市已有5万多人在全国各大城市经商办厂,上海、昆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出现了一批海门街、海门市场、海门村,每年带回的收入在10亿元左右。刘浩镇蔡村农民在上海办起了以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一条街。东灶港、包场、刘浩等镇的1000多名农民在昆明办起了装饰装潢市场。有400多人还走出国门,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注册了128个境外公司,专门从事跨国经营,年国际贸易总额达3亿多元。这些海门农民在外赚钱以后,以各种方式反哺家乡,有的组织货源外销,有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的设厂办店,有的带动更多的人外出经商设厂,拉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全市经济的开放度。
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板块经济,不断扩容农民致富群体。通过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海门市已基本形成了绣品经济、建筑经济、工业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经济四大板块。该市根据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三星镇叠石桥绣品市场的辐射优势,将床上用品生产扩展到邻近7个乡镇及邻县市,使绣品年销售总额达40多亿元,成为知名的床上用品基地。中部地区7个乡镇根据能工巧匠多的特点,大力发展建筑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常乐镇建工集团职工总数达1万余人,总产值近10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乡镇建筑企业。北部地区则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目前已形成申海集团、通光集团、海林公司、雄风公司、浩大集团等一大批利税超千万元规模的企业群体。据统计,海门市已有乡镇企业2000多家,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农民总数已达10万之众,总收入达10亿元。南部地区农民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该市积极引导他们争当“田状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了50多万亩特色蔬菜和经济作物基地及200多个家禽家畜、淡水产品等方面的规模养殖基地。据统计,海门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年纯收入达8亿元。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为农民构筑农副产品增效的“绿色通道”。海门市是江苏省长江北岸距上海最近的城市,公路里程仅110公里,是发展城郊型农业的理想之地。为了将“菜篮子”拎到大上海,该市充分发挥全市2万多名农民营销员的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海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去年,该市又紧紧抓住上海普遍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契机,及时出击,先后与上海复旦等40多所高校、华山等20多家大医院、宝钢等50多家大企业签订了7大类100多种农副产品供销合同3亿多元,凸现“上海后菜园”的地方特色。11月份,该市又成立了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使销沪农产品有了更为通畅的渠道。目前,该市农产品的商品率已高达85%。
海门市多轮驱动做大富民工程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去年5月份考察海门时充分肯定了该市的成绩,并希望他们越过长江定目标,富而思进向南看,在赶超苏南上求得新突破。去年11月中旬,江苏省省长季允石在海门考察工作时,称赞“海门不仅在南通走在前头,在全省也走在前头,海门人民生活环境好,生活质量高。”
海门市委、市政府追求的不仅仅是海门人总体的富裕,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富裕起来。该市实施的低收入农户致富帮扶工程已在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全市3000余户收入较低的纯农户,将在市、乡、村干部的结对帮扶下,通过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家庭加工业,参与农产品流通,外出打工,承包外出户土地等多种形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尽快地富裕起来。
市场运作 做大城市规模
阳春三月,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江苏省海门市城乡处处是拔地而起的新楼,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在集镇,很少见到旧房。海门市委书记徐永兵介绍说,这是海门市广引民资,按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城镇建设的结果。
昔日的海门市,各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人民生活十分不便,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1995年以来,海门市通过实施大规模城镇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仅1995年,市区就投入5.5亿元,拆除旧房19.8万平方米,占老城区总量的95%,新建大楼223幢;总面积达50.3万平方米。集镇改造也同步展开,当年新建房屋50多万平方米。以后,全市每年仅城区的新房竣工面积都在20万平方米左右,从而给整个城区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到2000年底,市区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97.5%,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45平方米。
1995年,海门市已全面实现小康,成为全省首批小康县(市)。海门建筑业、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城乡居民比较富裕。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在由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住宅消费是最集中的大件消费,如果把住宅建设与经济开发、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且能拉动生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基于这一认识,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资金筹集是加快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海门的做法是政府基本不拿钱,所需资金主要靠民间财力来解决,不搞摊派和集资,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其操作的核心内容是:整体规划,分段建设;黄金地段政府垄断经营,房地产公司组织实施,政府拿出分段改造方案。其中,主要算好两本帐。一本是收入帐,所改造的区域内能建多少营业用房、多少住宅用房,按平均价计算,可获多少利润。一本是支出帐,即所改造的区域内,按政策需承担多少拆迁安置费,用于配套建设的资金需多少。收入与支出相比,获利比较多的开发公司承担一部分其他公用设施建设的费用;支大于收的,则从开发单位上交政府的规费中抵扣。这样,黄金地段开发所获的级差收入归政府所有,主要用于补贴拆迁安置和配置设施建设。
思路变为现实,离不开政策导向。市委、市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鼓励农民进城,他们制订了鼓励农民购买商品房的有关规定,在农转非、开业经营、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为鼓励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积极买房,他们也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所拆房屋和按人口享受的面积给予充分的优惠,使群众买房普遍有承受能力,减少了群众的心理震荡。同时,他们还采取了有别于大城市异地安置的做法,一般都就地安置,既减轻了安置工作的难度,又保证了改造地段的人流、物流,促进了改造区域更加繁华。
在集镇建设中,海门市各乡镇采用引先富农民进镇、靠先富农民建镇的工作思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经营”的原则,每年吸纳数千户农民进镇落户,农村中出现了“昔日忙碌走田埂,今日相约建新镇”的喜人景象。近5年中,全市共投入13亿元进行小城镇建设,竣工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全市已崛起27个“乡村里的都市”,其中1个镇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1个镇被列为江苏省新型小城镇,4个镇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全市集镇建设成区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而13亿元建设资金中,政府投入的财政启动资金仅占5%。海门市还注重将城市改造与企业扭亏、治理污染、帮助下岗工人解决困难结合起来。他们对市区个别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盘活其存量土地资源,或整体搬迁、或让出沿街地段进行综合开发,以筹集解困资金、企业技改资金和大额搬迁费用。
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000年,海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37.6%,比改造前的1994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市场成交额72亿元,比1994年增加了4倍多。近5年中有5.5万人进城、进镇从事第三产业。旅游业、广告装潢业、社区服务业蓬勃发展。
聚合人才 做足科技文章
海门市通过技术创新使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大批高科技产品迅速崛起:中兴特种钢厂生产的大口径超低碳无缝不锈钢管,广泛应用到秦山核电站、上海金山石化、辽化、吉化、大庆石化等国内核电、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各大企业,成为替代进口产品;高分子医用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被全国1000多家大医院临床使用;具有防伪功能的干式复写纸被国家税务总局作为税务发票的推荐产品行销18个省市区;申海集团的大型风机在上海、广州等建筑工程通风设备招标中屡次中标。
据统计,1996年以来,海门市先后有20个产品被国家经贸委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新产品,名列全国县级市前茅,28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8个项目被列入省火炬计划,14个项目被列为省星火计划,有3个企业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5个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5%。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了该市的经济结构,带动了经济的提速增效。2000年,该市完成工业现价产值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工业增加值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纺织、轻工、机械等行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新材料工业已崛起为海门的第一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6%。
海门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坚持走质量型开发之路,以市场为第一取向,真正做到根据市场的要求,选准开发项目。该市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有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的项目、产品,围绕全市特种钢材、特种铜材、中高压电子铝箔、通信光缆、高分子手术线、颜料中间体、远红外线保健内衣等30多个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加大投入。做到开发一代,试制一代,设计一代,构想一代。注重开发既有高科技含量,又有巨大市场容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努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恒荣机泵厂研制出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的三叶罗茨风机,以其低噪声、高稳定的产品性能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该市规定各骨干企业必须提取销售收入的1—2%作为新产品开发经费,重点企业则达到3%左右。
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过程中,海门市注重走产学研联合之路,聚合全国科技人才为我所用。1996年,海门市委、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14所著名大学签订了产学研联合协议,聘请这些大学的资深教授为技术顾问。市科委每年都要组织200名左右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前来海门进行对口技术咨询和信息发布。与此同时,许多企业每年都由董事长带队,走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寻求技术支持。目前,海门已有220多家企业与国内2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结成了产学研协作关系。
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主导,聚合全国一流专家联合攻关开发新产品,是海门高科技新品不断涌现的重要原因。几年来,前来海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每年都在1500人左右。企业通过聚合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实行联合攻关所取得的整合效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海门市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开发适销新产品的做法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科技部授予海门“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称号,该市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成锦如、季建荣)(附图片)
绿树成荫的海门市城区
中共海门市委书记徐永兵(左三)、海门市市长汤仲飞(右一)在私营企业调研。
绿满海门
花园式工厂——海门市长江水厂
生机勃勃的“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颖别致的海门市农民新居
南通特种钢厂生产大口径不锈钢管的450/轧机
全国闻名的绣品专业市场——三星绣品城
繁忙有序的海门市城区
(本版图片摄影:赵蓓莉等) md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