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3-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普查数据看国情 '...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从普查数据看国情
翟振武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查清了过去10年来人口变化的各种结果,而且查清了新世纪起跑线上我国的人口国情,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基准数据。
  1.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放慢,2035年左右总人口将达到零增长。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达到126583万人,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长了11.66%,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已经降到1.07%,和1982年到1990年两次普查间的人口增长速度相比,下降了0.4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进入了世界人口低增长行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1964年到1982年两次普查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0%,此后,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在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同时,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也同步下降。1964年到1982年两次普查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高达1742万人,1982年到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下降到1569万人,1990年到2000年两次普查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已经降到1279万人。由于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为负值。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统计室的预测,今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下降,到2035年左右中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零增长。
2.未来最高人口数估计不会超过15.5亿人。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统计室,在90年代后期,曾对21世纪的中国人口发展前景做过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到2000年12月末中国大陆的总人口为12.70亿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非常接近。按照预测中方案的设想,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保持在90年代后期的水平不变,总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最高值14.42亿人,然后开始下降。按照高方案的设想,中国妇女普遍生两个孩子,总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45年,达到峰值15.5亿人。因此,如果能使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在本世纪内稳定住,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中国大陆未来的最高人口就不会超过15.5亿人。
  3.城市化速度加快。
  比较几次普查的结果,尽管统计口径不尽一致,但总体显示出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正在加快,城镇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20.55%增加到1990年的26.23%,增长了5.68个百分点。“五普”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达到36.09%,比1990年增长了9.86个百分点,速度大幅度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4.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程度的人数由23344人上升到33961人,上升了45.5%;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上升了38.6%;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1442人上升到3611人,上升了150.4%。初中、高中和大学程度的人口均有大幅度增长,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增长幅度为最大。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就有各种民办高等院校1000多所。
  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和比例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劳动力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发展教育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由于越来越多的地区逐步普及了初中教育,加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大为增加,我国总人口中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重明显下降,每10万人中拥有小学程度的人数由1990年的37057人下降为2000年的35701人,下降了3.7%。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文盲率的大幅度下降上。同1990年相比,我国人口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下降了一半多。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已属于低文盲率国家。
  仅仅是在50年前,我国人口的文盲率还高达80%。今天,我国的文盲率能够下降到10%以下,是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重视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并致力于扫盲工作的结果。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班和扫盲班,扫除文盲4094万人,超额完成了90年代年均扫盲400万人的国家规划任务。
  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尽管我国的文盲率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在扫除文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是较低的文盲率,仍然有着8507万的文盲人口绝对规模。如此大规模文盲人口的存在,将始终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抓紧抓好扫盲工作,尽快扫除文盲,特别要防止青少年文盲的产生。(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所长) bXQ品论天涯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来之不易的低误差率
孙兢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同以往相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规模更大,面临的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口流动性更大,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并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必然给这次普查带来许多新特点。
  《公报》(第一号)指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后进行的登记质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这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漏报率为1.81%,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数据?
  国际上一般认为,普查登记的误差在2%以下,是质量比较高的,在2%至5%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过5%,资料的使用价值就较低了。据联合国统计局资料,在1985年—1994年间举行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59个国家中,误差率在2%以下的有32个,误差率在2%至5%的有11个,误差率在5%以上的有16个。从我国人口总量的误差率看,尽管比前几次人口普查增大了,但仍然在2%以下,这样的误差率属于普查质量较好的范围之内,普查数据是准确、可信的。在世界各国的人口普查中,中国的误差率是较低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人口普查登记的低误差率并不是一下子达到的。普查登记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户口整顿,这实际上是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前进行的一次比较深入的预查。随后又经过了普查员在入户登记前所进行的住户调查摸底,摸清了这次普查须调查的对象。在普查登记以后,又进行了全面复查。我国人口普查登记的误差率较低,正是经过上述几个重大步骤,并在每一步骤进行当中发现和纠正了一些差错以后才取得的成果。
  无论是通过人口普查还是通过经常性的户口登记或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人口数据都可能会有误差,没有误差的调查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在调查设计、现场调查、数据录入、汇总等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误差。但这些误差只要是在允许范围内,都表明数据是成功的,有些误差的数据通常还是有用的数据。而且,这些有误差的数据是可以有根据地进行修正的。《公报》中公布的总人口数据已经把漏报的那部分人口计算了进去。此外,我们还要看如何分析和使用普查数据。尽管普查数据有些误差,并不一定就会影响到分析的结果。因为许多分析,特别是对趋势、结构、分布的分析,为了更为直观,往往主要使用百分比、指数、比率等相对数,不一定使用绝对数。所以,即使绝对数上有些误差,但对相对数却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有些误差的发生是随机性的,不同方向的误差还可能相互抵消。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的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实践看,我国的人口普查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借鉴了国际上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作逐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国的人口普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在某些方面,比如: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口普查指挥系统,实行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充分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分散式的数据处理方式等,已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并得到了联合国和一些国家的肯定和赞扬。我们相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必将继续为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作创造和积累新鲜经验。(作者为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 bXQ品论天涯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人口普查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者按: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和几个月的连续奋战,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基准时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昨天正式公布了,其他数据将陆续公布。这是我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世纪之交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国情国力大调查,对摸清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宏观政策,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此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之际,本报刊登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撰写的几篇文章,旨在介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及其意义,为读者全面了解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我国人口形势提供一些帮助。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已经发表,它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口在世纪之交的主要变化情况,不仅为我国人民所热切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目前,虽然普查全部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但我们已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成功。回顾从准备阶段到现场登记阶段的工作历程,我们深深感到,这次普查的成果来之不易,它不仅是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宝贵财富,也必将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一次规模大方法新的普查
  2000年,时逢世纪之交、千年交替,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年的前后进行人口普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然先后成功地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但这次是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首次人口普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开展全球性大规模统计调查活动的背景下,同以往人口普查相比,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这次人口普查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这次人口普查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普查。从涉及面看,这次普查涉及的人口最多,约12.66亿人;从普查项目看,这次普查的项目比1990年增加了一倍多,而且首次增加了住房内容;从使用的物资看,全国仅普查表用纸就达1万多吨,印发了4亿封《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100万册《人口普查宣传手册》、上千万张宣传画;从动员的人力看,全国共组织了1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500多万名普查员,再加上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安干警、街道和村居委会的干部,直接参与普查工作的人员有近千万人。
  2.这次人口普查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首先,普查表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长短表方式。90%的户填报短表,普查项目为19项;10%的户填报长表,普查项目为49项。其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实现将普查表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
  这次人口普查规模大、技术新,而且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周期长,整个普查共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登记和复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普查工作从1998年年初开始准备,已经进行了近3年时间,预计全部工作到2002年底结束。
  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查
  同前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这次普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流动人口数量大、范围广、变动频繁;二是人户分离现象相当突出;三是受各种利益机制的驱动,流动人口怕收费、怕驱赶,超生人口怕罚款,企业业主怕收费,基层干部怕考核;四是有些群众出于各种考虑对调查的配合程度有所下降;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抽调配备普查员难度大。这些都是以往普查所没有遇到的。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的人口管理、户籍制度、就业管理等办法,遇到了新的挑战,难以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而新的制度、法规和办法还未完全建立。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着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筹集大量的人口普查经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在组织方式上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路子。
  第一,政府挂帅、部门协作、层层动员。人口普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事先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作出有利于查准人口数量、质量的政策性规定。因此,各部门协调一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是普查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普查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这次人口普查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并进行了有效组织。200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发布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3月30日,李岚清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人口普查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动员,10月20日,又代表国务院发表了广播电视讲话。11月1日在全国正式登记开始时,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了登记。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根据普查工作进程,先后5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工作会议,及时部署和指导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也把人口普查作为2000年的一项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各地领导同志亲自挂帅,深入基层,及时解决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在登记复查阶段的100多天里,全国有4万多名县及县以上领导干部奋战在人口普查第一线,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组织了一支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普查队伍。在普查过程中,近千万普查员、公安干警、街道和村居委会干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广大普查员不计个人得失,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工作,有的连续10次入户才找到普查对象,有的推迟了婚期,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有的甚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第三,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高度的政治热情。普查登记前后,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配合下,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宣传高潮,各地还通过街头咨询、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普查政策,宣讲普查知识,使人口普查做到了家喻户晓。登记期间,有的群众请假在家等候普查登记,有的在“普查公告”发表后主动与普查员联系,有的志愿加入普查员队伍,有的主动协助普查人员查点人口,对普查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一次质量较高的普查
  以数据质量为中心,以工作的高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的高质量,一直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宗旨。
  首先,普查数据采集的过程是严密的科学的。为了确保普查数据质量,这次人口普查制定了科学可行的登记方法和严格的工作流程。普查登记前,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用半年的时间,逐级划分普查区域,并绘制出普查地图,将全国按地域划分成约500万个调查小区,每个调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以保证在地域上的不重不漏;每个调查小区配备一名普查人员,普查员要在摸清调查小区边界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绘制调查小区地图,将每一个可能住人的建筑物都在地图中标明;在入户摸底的基础上,普查员要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普查登记时,普查员要参照调查小区地图和“户主姓名底册”,逐户查点询问、逐人逐项登记。普查登记后,普查员要对普查表进行反复核查和交叉检查。同时,各级普查机构要组织复查补漏和层层质量验收。整个普查登记遵循“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的原则。
  第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的笔笔数据清楚地表明,普查结果反映了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普查的其他数据,我们将根据工作进程,用“公报”和其他形式继续发布。
  第三,经过严格的事后质量抽查,普查质量保持在较好的范围内。为了客观地掌握登记的质量,普查集中登记结束后,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各地又认真地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这次抽查,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和普查员异地调查的办法进行,全国共抽取了602个调查小区,约16万人。抽查时,各地以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单位,进行了异地调查。抽查结果,漏登率为1.81%,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误差是较小的。
  普查公报的发表,标志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是我国人口普查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能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动员,顺利完成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中国政府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统计事业的骄傲。(附图片) bXQ品论天涯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言之有据 心中有数
  邬沧萍
  这次公布的“五普”数据,是事关我国在本世纪国计民生、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背后蕴涵着重大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与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
  其一,起到了澄清事实的作用。在去年11月1日开始“五普”前后,国内外盛传关于我国人口数失实的传闻,诸如洪水冲出了许多超生漏报的孩子、存在许多“超生游击队”等,甚至有些媒体报道某省在清查人口时,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失踪”等等。这次数据的公布,澄清了许多人的存疑和忧虑。
  其二,起到国情教育的作用。人口众多是我国最突出的国情。从这次公布的“五普”数据可以看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我国适龄就业人口(15—64岁)已占总人口的70.15%,这是迄今为止这个年龄组在世界上最高的比例,就是日本从经济腾飞时至今,最高也不过69.78%,对此必须认真对待。数据的公布首先敲响了“就业警钟”。
  其三,起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伟大成就的实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也有过许多统计数字和图表来说明,但是人口普查资料比一般调查统计数字更有说服力。它除了能有力地证实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质量的成效外,还能生动地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例如,人口的城乡结构变化、人口的产业部门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是说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最有力和无可替代的资料,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死亡率和计算出的预期寿命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其四,起到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制定各项计划提供可靠数据的作用。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政策、教育方针和计划、小城镇建设,到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等,都不能不把“五普”数据作为出发点。
  其五,“五普”数据的公布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1/5以上,占发展中地区人口1/4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在评估世界人口的一些重要基础数据的规模和比例时,中国人口数的准确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53年前中国从未举行过人口普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数字都是沿用过去4.5亿或4.75亿的说法。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联合国进行了一次世界人口数的修正。我国1964年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但没有对外宣布。所以世界人口总数中又都是估计数,而且常常作修正,就是因为没有中国人口确切数据。直到1982年,我国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联合国要求中国承诺的唯一义务就是对外公布普查数据。可见我国人口数据在世界上的分量。这次“五普”是世纪之初、千年之初的基础数据,全世界更为关注。
  “五普”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组织实施的,普查过程科学严谨,所得数据真实可信。按规定,“五普”采取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其实在入户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划分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划分成若干个调查小区,涵盖调查小区的所有住户,不重不漏。
  (2)户口整顿。在查点前,主管我国户口登记的机关按照户口登记条例及其他有关人口管理的规定进行户口整顿,整顿包括查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以便查点时有名单作依据。
  (3)摸底工作。人口普查登记前,要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对调查小区的人口进行摸底,明确普查的职责范围,绘制调查小区地图,编制调查小区各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全面复查,发现差错,经核实后予以改正。复查工作完成后,又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务求做到精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教授) bX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