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风景线
吴国言中俄界江两岸国画展举行
由新华书画院主办的《吴国言中俄界江两岸国画展》3月20日在北京举行,共展出画家描写黑龙江两岸风光的中国画作品二十余幅。吴国言现任黑河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以艺术家的胸怀感悟黑龙江每年5月初的冰排奔腾、10月末的水凝冰封……作品将中国画、西画与中国民间剪纸的一些特点与技巧融为一体,颇具民俗风味。
(何辉)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万象纵横尽我师
——为《冯其庸书画摄影展》作
范敬宜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学者、诗人能书善画者很多,书家、画人能诗善文者也不少,这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学艺术现象。但是,像我国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那样,不但以学术成就蜚声中外,而且在诗、书、画以至摄影领域均各擅胜场、卓然成家的,不说是前无古人,至少是凤毛麟角。
其庸兄是我五十多年前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时的同窗,因他长我十岁,我一直以“学长”事之。在学校里,他的国学根底深厚,治学刻苦,是位出类拔萃的高材生。毕业以后的数十年间,尽管天各一方,他在学术领域里取得的每一步成功,我都是清楚的,并且为之感奋和骄傲。他除了在《红楼梦》研究方面获得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对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的研究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作等身,为世所重。但是,对他书画艺术实践方面的造诣,则是近十多年才有所了解的。特别是看了他考证丝绸之路和玄奘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和去年在上海举行的摄影展览,不禁由衷地发出“大家之才不可方物”的赞叹,并写了一首贺诗:“校罢红楼梦未赊,霜毫一掷走天涯。纵横十万八千里,谁识史家亦佛家!”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学者的诗、书、画等均被称为“余事”。比如清代的郑板桥,史称“余事艺三绝”。所谓“余事”,乃业余爱好、业余兴趣之意。但是,另一方面,又极看重“学”与“艺”的相通。因为学术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从其庸兄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强的学术气息和深广的文化内涵,或者叫做“书卷气”,与一般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不同。另一方面,在其庸兄的学术著作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息和闳中肆外的诗人情怀,与一般“做学问”的学者不同。这种学艺交融的境界,唯有在这两方面都有极高造诣者方能得之。
其庸兄达到的这种境界,其外在表现可以概括为“纵横恣肆,挥洒自如”。他治学从艺,最服膺的是苏轼,因此苏轼的豪放在他的书画艺术中处处流露。从传承关系看,他行草师法二王,花卉师法青藤、白阳,山水师法石涛、龚贤,但又无处没有苏轼的灵魂气韵,以及自己的个性。他追求的是海阔天空的胸襟,正是这种胸襟孕育了他的艺术。他的《辛巳岁朝海口游西海岸》一诗,最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审美观:
海阔天空信有之,
茫茫碧浪失边陲。
欲宽胸次如苍海,
万象纵横尽我师。
如果说,龚自珍的“本无一字是吾师”是一种求索,一种自许,那么冯其庸的“万象纵横尽我师”就是一种回答,一种结论。万象,既是学问,又是造化。
(《冯其庸书画摄影展》将于4月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附图片)
饮马长城窟(摄影) 冯其庸
老来壮志未消磨,西望关山意气多;横绝流沙越大漠,昆仑直上意如何。(行书)冯其庸
冯其庸近影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吞吐古今成高格
——徐锡澄书法艺术解析
墨缘
读徐锡澄的书法作品,感触良多。那一幅幅精美的书作,或神采飞扬,或飘逸隽永,或大气磅礴,或朴拙凝重,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重的传统气息、鲜明的时代精神、高雅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情感力量,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
徐锡澄原籍江苏,早在少年时代,就因江南历史文化的影响而醉心翰墨,后虽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却仍难割舍笔砚之情,不仅痴迷于汉碑宋帖,还接受了林散之等当代名家指教,吞吐古今而成自我。
纵观徐锡澄的书法,最鲜明的特点是继承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以传统精神不断创造,超越自我。他认为,研习书法,必须继承传统,循法遵度,正如古人言“继往圣,开来学”,但同时又要正确认识传统。传统不只是碑帖,不只是笔墨,传统更主要的是精神,是文化,是数千年历史创造的书法美学,是那种属于艺术本质和灵魂的形而上的东西,因而学习书法不是和古人作笔墨竞赛,不是要做仿古高手,不能为碑帖、笔墨所束缚,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敢于反叛传统,通古今之变,使笔墨追随时代,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基于这种以古开今的书法观,徐锡澄既以坚韧的毅力,数十年砥砺笔墨,又注意研究当代文艺思潮,研究现代美学和现代书法理论,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造性,从而进入较高的文化层次。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晋唐之风、石鼓大篆之味,还可窥见清新的现代构成之趣;不仅可以欣赏到稳健的结体、流畅的线条、独特的章法、生动的气韵,还可领略到那种撞击胸扉的勃勃浩气。[上图为徐锡澄近作《毛泽东词一首》(草书)](附图片)
采英撷秀 望远展怀(行书) 冯广鉴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更有了明天的开拓
——戴卫其人其画
彭利铭
戴卫,为人热情,性格爽朗,率真中带有几分传统文人的傲骨和风趣;精明不失坦诚,自信却不狂怪,和善但不卑怯。
论其艺术,理论家邵大箴有评:“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承认他有不凡的才能和杰出的技巧。”的确,戴卫是当代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实力派中坚之一,更是复兴哲理画的开拓先锋之一。
1943年生于四川的戴卫,幼时学画,1964年从四川美院附中下乡,历经了八年知青生活的洗礼锤炼。尔后,他当编辑、搞装帧、画插图,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始终如一地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日课不舍。后来,他的才能得到黄胄先生的赏识,并被举荐到中国画研究院深造。期间,他又得到李可染、蔡若虹、叶浅予等前辈亲授,开始显露才华。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戴卫个人画展,引起了画坛内外的关注。戴卫现任四川省美协副主席,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近百年来,中国画人物画经几代人的奋斗,得到了突破性发展。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周思聪……他们各自的独特风格与巨大成就汇集成二十世纪中国画人物画的丰碑。如今,更有像戴卫这样一大批生力军的加盟,使传统中国画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纵观戴卫的作品,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代人物写意、现代风情人物写实与人物小品写趣等几类。这些作品突出在一个“写”字上。这“写”随意而不随便,准确生动,笔到意出,妙趣横生。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有着丰富的内涵;一笔一墨包含有人生的感受;酣畅的乐感、潇洒的动势打动着观赏者的心灵,启动着人们的想象空间。其巨制《钟声》,画面上不同肤色的、不同种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全都惊慌不安,转头观望,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看戴卫的小品画,看似随意的几笔,却流露出功力、学识、才气和个性。画面夸张不求形似,注重心灵的描写及内在笔墨的神韵;简约的笔法融合着深层的内蕴,客观的感悟中引发出哲理,几小块重墨恰到好处,块面组合,点线构成,精道而令人信服。这大概也是他的作品受各界钟爱的原因吧。
戴卫的成就来源于勤奋,来源于积累,来源于灵气、悟性和胆识。他曾在十几年的美术编辑工作中,为茅盾、老舍、曹禺、艾青、巴金、叶圣陶等文学家的著作作美术装帧,在出版界崭露头角。这些工作需要领会作家的精神,需要把握作品的重点,这种学习、消化、理解的过程,是戴卫画外功的修炼过程。戴卫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总有着一份执着,正是这份执着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也有了对于明天的开拓。(附图片)
墙角数枝梅(中国画) 刘忠信
陋室铭(草书) 苗培红
李逵探母(中国画) 戴 卫
张文典,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近10余年来,他徒步游历了国内的许多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了一大批作品,在海内外多次举办画展。图为其近作《山岚秋歌》。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六十年艺术探索巡回展自述
周韶华
《周韶华六十年艺术探索巡回展》自近日起,在武汉、广州、上海、杭州、北京、沈阳、大连等地展出。周韶华先生是我国美术界老一辈艺术家,现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曾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四十多次,出版画集十多种、文集五种。本刊特发表周韶华先生所作“自述”与作品两帧,以飨读者。
——编者
2001年2月,是我参加革命六十年。这六十年又是我的艺术生涯之旅程。在这不寻常的六十年中,是中国共产党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是革命实践锤炼了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由此奠定了我的人格灵魂和艺术底蕴。对此,我十分珍视。
当然,自信、自强、自立更是进取的要素,要靠自己去拯救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只有去观照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在蓬勃无尽的大千世界中浴天地之道,发自然精魂,才能站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自觉地寻求水墨画艺术语言的当代性。
我的立身之本是说自己的话,画自己的画,走自己的路,不踩他人脚印,充当一个通达智慧的垫脚石。(附图片)
大漠神经(中国画) 周韶华
夜探唐古拉(中国画) 周韶华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走笔
“每况愈下”与文化品格
郑训佐
书法创作是一种经验性很强的艺术行为,一般看来,书法作品境界的提高与习艺时间的长短应成正比,所以也就有了“人书俱老”的传统说法。
但是,当我们具体考察当今某些书家的艺术轨迹时,却有大谬不然之感。他们的艺术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每况愈下的趋势。这种每况愈下现象的出现自有其内在的逻辑。书法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而任何文化行为要向崇高境界迈进,固然与创作主体先天的秉赋、气质有极大的关系,但同时与后天的文化积淀、道德修养密不可分。前者是感性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在书法创作中,前者体现为混沌的感悟,后者则转化成自觉的把握。气质缺乏者固然如负重致远的羸牛,而文化素养不足者又何尝不似声嘶力竭的病马?
所谓每况愈下者,他们的文化素养往往不是很高,这从其书法作品字句的误错、款式的荒谬、跋语的粗率和自作诗词的蹩脚不难看出。所以,他们的失误不在先天不足,而在后天失调。
年轻时代,他们初涉艺事,以历代名家为蓝本,凭藉先天的才气和亦步亦趋的摹仿,自以形似,掠得几分风神,看上去落落大方,无局促之气;到了中年,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追求艺术的独立。但由于修养不足,不可能完成深刻的艺术反思,优劣得失既难以辨别,自身的追求也无从谈起,结果只能跟着感觉走。谨慎者也许尚能自约,不会离正道太远;高傲者大步流星,如入无人之境,最终正如俗语所说,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进入老年,其艺术感觉趋于迟钝,思维定势也已凝固,由中年时代积淀而成的种种习气非但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加之体力不足,心手不相呼应,便人书俱颓。但一些书家已经拥有了较高的艺术地位,虽然也谈“变法”,却失误累累,可社会舆论囿于成说,仍然违背具体事实,冠以“人书俱老”的美誉。这种颠倒是非的做法,对书家本人自是一种无形的戕害,使他们在虚构的神话面前,刚愎之心日重,艺术之光渐黯;而对“高山仰止”的求艺者,更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作家学者化”的问题。在书法界文化素质已露式微端倪的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提倡“书家学者化”。回顾往昔,几乎没有一位大书家不是兼学者、诗人于一身。沈尹默先生驰骋文坛多年,诗词文无一不工,为一世之雄,晚年专攻书艺,便游刃有余,卓然大家。其他如叶恭绰、林散之、沙孟海诸先生,也都熟稔经史,堪称博学。从他们的身上,我们随处可以发现深厚的文化品格和人生境界对书法创作的催发作用。
文化品格的提高,从当今和未来的艺术发展趋向看,势在必然。既然面对的是一个变通的时代,就需要更加丰富复杂的知识结构,这样,一方面要“广”,纵横于各种文化类型之间;另一方面要“深”,洞隐烛微,明察秋毫。广深皆备,是获得艺术通变的前提。
当今的许多书家在两方面都缺乏的情况下,便急于融通,结果便如在河湖中长大的水手初泛沧溟,目颤情迷,怅惆而狼狈,书法自身的特质丧失几尽,其它的文化因素也未能汲取,所作自然成了非驴非马、世人难识的怪物。
由此看来,追求艺术大融和的思路并没有偏离文化发展的规律,障碍在于创作者前期的文化积淀不够。未雨绸缪方能临事从容,防患未然才能杜绝重症。有志向、有才情的书家,应沉下心来苦读,以提高文化品格。一灯荧然的寂寞萧斋,正是光华万丈事业的起点;底气不足的虚张声势,终难免曲尽人散的悲凉!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风景线
《绿风——心系奥运,关爱家园画展》举行
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画院主办的《绿风——心系奥运,关爱家园画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近几个月来,北京画院的画家们数次集体出动,在北京城郊写生,并以环保与奥运为主题,创作了一批作品,描绘了北京绿化建设的成就,呼唤全社会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支持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 (利之)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风景线
中国民间书画作品选拔赛启动
为时半年的中国民间书画作品选拔赛近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委托各地有关机构进行的征稿工作已经展开。作品征集范围包括中国画、书法与篆刻。这次活动已经文化部正式批复,由光明日报社与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 (沈也)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坛风景线
2001年中国艺术博览会8月举行
2001年中国艺术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招展与招商工作正在紧张顺利进行。中国艺术博览会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八届。 (美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