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乐凯之光”摄影获奖名单
坝上风光 田勇 2000年6月10日
诉说 胡晓立 2000年7月1日
心曲 邱敦球 2000年7月29日
山村之晨 刘振祥 2000年8月5日
水乡 宋文林 2000年9月9日
小河音 符阳光 2000年11月18日
水乡 毛平华 2000年11月25日
牧 姜玉祥 2000年12月16日
雪乡之晨 孙长山 2000年12月23日
日暮苍山远 沈志刚 2001年1月18日
“乐凯之光”艺术摄影专栏自去年6月10日起再度与读者见面,半年多时间收到全国各地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二百余幅,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也不乏一定的摄影技巧和艺术特色。我们从中精选出三十二幅作品发表,并评选出十幅优秀作品。“乐凯之光”专栏暂告一段落。我们衷心感谢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支持!
——编者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寻根
根深叶茂
雷颐
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任何一种历史悠久、绵长不绝的文化,都有既深且广的文化根须。文化是人的创造,但对自己生活其中的文化之根,人们却又很难寻根探源。而对自身文化的寻根探源、观照反思,却又是这种文化持续、更新、发展的重要方面。顾名思义,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寻根》杂志,为我们追寻中国文化之根,反思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进行取精去芜的创造性转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文化”可谓无所不包,大到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各种规章制度的创设、传承和演变,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寻根》杂志都有专文述其源流。在“大”的方面,如“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但龙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处,则一直扑朔迷离。《寻根》上一系列关于“龙”的文章,对龙的起源,龙的造型中的外来文化因素,甚至人们以前很少想过、更鲜有人知的龙的雄雌等,都作了研究和介绍,的确使人大长见识。如对“舜”的研究,从种种传说和文献分析入手,一直深入到“舜文化”的美学意义、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许多见解堪称精辟。在“小”的方面,如“摇钱树”是如何“从墓室走向人间”,最后成为世俗化的“财源滚滚”的象征。如人们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种“年忌”说是怎样产生的,与传统医学、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读来分外有趣。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茶楼
对《学贵善疑》之一疑
官伟勋
随便翻翻,翻到去年《百年潮》第九期丁伟志先生的一篇文章:《学贵善疑》。文中为说明“善疑”之必要,引用了两首诗做例子。一首是唐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一首是华罗庚先生批评卢纶的诗。卢纶的原诗是: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华罗庚先生的诗是: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丁先生说:能不为华先生的“善疑”叫绝吗?“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察觉出它存在着这些明摆着的常识性错误呢?”在赞扬了华罗庚先生的“对常识的准确把握,缜密的推理,把卢诗之病明明白白解析出来,叫人一目了然”之后又说:“即使卢纶复起大约也无法置辩了。”
华老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赞扬。丁先生提倡在学习中要“善疑”也是对的。但二位先生对卢诗的批评,却令人难以苟同。“月黑”之夜,不一定看到雁在飞,才知道天上有雁经过,听到雁叫也可以知道天上有雁在飞。就像夜里听见犬吠马嘶,不一定要亲眼看到才知道附近有犬有马一样。
毛泽东的诗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而且有“月”,可见还天色朦胧能见度不高。毛泽东很可能也是先听见雁叫后看见雁的;也不排除只听到叫声没看到雁。而这凌晨的雁群,很可能也是由于受到急行军大部队的惊扰而仓皇起飞的。
“北方”一词所涵盖的地域太广。一般把黄河以北,有的南方朋友甚至把长江以北都称北方。同是北方,区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就不同,有时差别还是很大的。《塞下曲》写的是陕甘一带。以甘肃为例,每年的无霜期仅有四至七个来月。同一县同一区,海拔高的地方已雪压山头;海拔低处,尤其是一些沼泽地带,依然郁郁葱葱一片碧绿的景象并不少见。即使在纬度线较低的云南,行车于高山大谷间,一天之内,还会令人经历冬春夏秋四季景色。
丁先生原来的认定是不错的。《塞下曲》的确是一首“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的好诗。请看:沉沉的黑夜,已在帐篷里睡下的将军,忽听空中有急促嘈杂的雁叫声。大雁夜里一般也是要休息的。为什么要突然腾飞鸣叫呢?显然是受到大规模惊吓的结果。将军连忙起来查看军情。果然,斥候飞驰来报,匈奴大军正在连夜“遁逃”。将军立即想到应率轻骑迅即逐击,以乘敌松弛混乱之际,给以重创!这时才发现,近在身旁的兵器架上的弓刀,由于刚才精力过于集中,竟没注意到那上面已经落满一层厚厚的大雪!
短短几句诗,把边疆将士高度警觉的敌情观念,勇于搏敌的英雄气概,以及边陲沙场冷清肃穆的艰苦环境,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读后,只觉寒气逼人,英气逼人。令人如沐海雨天风,顿觉豪情满怀!
这样的好诗,是不好轻易否定的!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大象书话
两个书友
陈学勇
五六十年代出版“文学史”那是非同寻常的事,不像现在你编他编,都能随意编的。1958年出版北京大学1955级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就引起全国学术界注目。当时把它看作拔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白旗的辉煌成果,还配套出版了厚厚一本“经验谈”。大概以示革命色彩,这上、下两卷《中国文学史》印的是紫红封面。时代的烙印极为明显,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学术教训。不过,这批学生中走出了许多日后颇有建树的文学史专家,如谢冕、黄修己、孙玉石、张少康、王水照、费振刚、吕薇芬,还可开列出来的不少于二三十人。没过两年,红皮《中国文学史》修订重版,扩充成四册,封面也改印了黄色。内容变化是,冲淡了火药味、增强了学术性。一些不久前被批判的教师参加了修订,但署名仍然是五五级学生。又过两年,上面指定以黄皮《中国文学史》为基础,由游国恩、王季思、萧涤非、季镇淮四位教授主持重新编写,虽还是四册,封面却再次改印成蓝色。由于有黄色那套的基础,主编人在四位教授之外添了位毕业留校的助教费振刚,费振刚是学生集体编著时的负责人,作为学生的代表。蓝皮《中国文学史》直到今天仍在大学里广泛用为教材。
上月赴南京全国书市,不期而遇费振刚先生,费先生已由当年的年轻助教成了退休教授。我们聊起往事,费先生难免唏嘘一番。他说,红皮、黄皮《中国文学史》,自己未能收藏一套,言语间不胜遗憾。我是有一套黄皮的,刚告诉他,费先生脱口而出:给我吧。我理解费先生的情感,无论别人对这两套“文学史”是怎样的是非评判,而于他个人毕竟联系着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我难以抵挡他这份情感,勉强答应了,可书至今尚未寄出。所以勉强,因为我珍藏了四十年的黄皮“文学史”也联系着我与一个童年伙伴的友情。而且我们已失去往来,只有这套“文学史”令我闲空下来睹物思人,回首也是难忘的岁月,清晰地看见那个值得怀念的朋友。
朋友叫卞长德,是我家那个弄堂隔几号门牌的邻居。大概八九岁我俩就在一起玩了,老家在一个县。他是遗腹的独子,我的弟兄都在乡下,我们都很寂寞。两人性格又同样内向,因此与别人没几句话说,但彼此总絮叨个没完。记不得最初絮叨什么,不知何时开始交谈起读书,先是谈各国民间故事、童话,再是《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古丽娅的道路》,而后又由《牛虻》到冰心、巴金、朱自清乃至鲁迅、茅盾、郁达夫。他有两个那时上海常见的粗木条钉成的肥皂箱子,我有两个大纸盒子,箱子、盒子装的全是书。我们不买新书,只是逛旧书店、旧书摊。山东路、雁荡路的书摊一排十几个,是我们常流连的去处。当然还有闻名的福州路、淮海路大旧书店,去得次数最多的数复兴中路长城影院对过的那家。在那里买到过一本唐弢题签送人的《短长书》,兴奋得一路上谈唐弢。我们当时读书最明确的目的是要做个好人和有作为的人。他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当少先队大队长,当共青团书记,还想将来当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他梦想的乐园,认定那里是作家的摇篮。作家的梦未到中学毕业就破碎了,寡母有病,他顶替当了名纺织厂机修徒工,我为他难过了好久。幸好命运于我不薄,上了北大中文系。我入学前那阵他十分兴奋,就像他自己梦想实现了一样。他想送我一份礼物,思量了几天,决定买一套刚出版的北大“文学史”的修订本。这自然是我最希望的礼物,然而书价不菲,会耗掉他徒工月薪的一小半。最后我的不忍没能抵住他的诚意,两人一起去了淮海路,这一回是进新的书店。营业员看我俩年龄小,穿的又寒酸,怀疑是否真买四大册学术性的书,要我们先掏出钱来看看。他本来自尊心很强,此时竟毫不在意营业员的无礼,顺从而高兴地掏钱、取书、走路,到家恭正题写赠言。从此我俩在人生道路上分道扬镳,我每次由北京回上海必定去看他,一见面就聊到夜深。“文革”中大家坎坎坷坷,联系难免断断续续。“文革”后各有家室,再不能像从前似的,每次到了上海非见面不可,见面必定忘了时间。八十年代末那次见到的是一堆废砖碎瓦,原址在建设高架公路,不知他迁居何处了。两三年前突然得他来信,原来他下岗了,在许多单位打过零工,问能否在我住的城市找份还能胜任的工作,有书店肯用他当营业员最好,哪怕个体书店……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杏花村的愤怒
刘征
报载某县一帮干部用公款在杏花村歌厅大吃大喝,一位局长竟醉死在歌厅里。我思绪连翩,渐渐隐去歌厅,幻出杜牧诗中的杏花村。那是何等高雅优美的所在,岂能容忍受到如此玷污!援笔疾书,代拟愤语。
〔杏花〕
在春雨中发芽,在春风中开花,白雪姿容,白玉无瑕,傍村边水涯,映青帘酒家,莫来由,闯来一帮鸟官员,把我的肺气炸。这杏花村怎容你撒酒风,发色狂,逞淫威,蔑国法?俺所有的枝条都化成钢鞭钉耙,所有的花瓣都化成走石飞沙,一骨脑儿扑向你,搂头盖顶将你打。
〔春雨〕
丝丝荡轻风,润物细无声,向枝头拍得花儿醒、逗得莺儿惊;向山坡染一片芳草青青,给杏花村添十二分画意诗情。呀呸!你这丑乌鸦飞进凤仪亭,癞蛤蟆爬进水晶宫,狗尾草插进白玉瓶,老鼠屎搀进桂花羹。俺化成翻江倒海的暴风雨,俺呼来摇山撼地的暴风,把污秽冲刷净,还杏花村一片清明。
〔牧童〕
坐在老牛背,短笛信口吹,一种春天的旋律,一种自然神味。唤来了画眉,唤来了黄鹂,只吹得鱼儿浮出水,蝶儿款款飞,卖酒的妹子笑眯眯。谁料到这般晦气,偏闯来一伙戴纱帽的醉鬼,演一出七颠八倒猴儿戏,吼一腔呜里哇啦大叫驴,灌几瓶价值千金猫儿尿,洒一床呜呜咽咽小姐泪,拿国库的钱财当泡沫吹。俺猛拍一下牛背,看老牛大声吼叫喘粗气,挺着两只大角,乌油油像钢叉,冷森森像剑戟,掀翻了那一席山珍海味,打碎了那一桌金盏玉杯,直吓得一个个浑身发抖,面如死灰,出窍的幽魂朝地狱里飞。我再把笛儿吹,吹一曲得胜令、旱天雷。
〔诗人〕
杏花村重到,酒店里歇脚。呵呵,老相识都来了,坐好坐好,喝酒听我唠:话说这腐败啊,根儿深,蔓儿绕,皮儿厚,性儿狡。闹大了,不得了,凄惨惨众芳凋零,呼啦啦大厦塌倒,咱这杏花村算什么,渺乎其小。根除它,靠严明的律条,靠铁面的老包,靠锋利的铡刀。我是个诗人,也要砚海里翻波涛,笔杆当梭镖,字字擂得鼓声豪。杏花、春雨、牧童哥,你们满腔气恼,好!就到我诗里来压住韵脚,咱一起溶入反腐倡廉的怒潮,把乾坤清扫。正是:落花如雨洒纷纷,路上行人莫断魂。荡尽污泥浊水日,人间随处杏花村。
(附记)迅翁曾写《曲的解放》,我深爱之,常仿其体习作。这种有韵的杂文,如同十分精致的小匕首,镶珠嵌玉,刻凤镂花,却不掩其锐利的锋刃。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走进新世纪
科学之光
郭同文
迎着新世纪的第一场飞雪,我来到青岛海洋大学校园百年梧桐林下。这里原来是山东大学校园旧址,四十四年前,我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每天来这里展卷晨读。我的老师萧涤非教授告诉我:三十年代,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在山东大学任教授时,常来此散步。天旱时,他还给这十数棵梧桐树一一浇水呢!此刻,置身在这片梧桐林中,我仿佛能听到一代物理学宗师、我国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的足音。只见株株擎天大树上都落满了绒绒雪团,那一簇簇裹上白雪的梧桐果,像无数高悬的银铃,随风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的思绪像化作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1930年,在柏林大学物理研讨会上,科学家科斯特斯在报告中指出,玻特和他的学生贝克用放射性钋的α粒子撞击铍核,发现了贯穿力很强的辐射,认为这是α辐射。刚来到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王淦昌,对此提出了怀疑,两次建议他的导师、女物理学家迈特内改用云雾室实验后再下结论。但是对于这位来自贫穷落后的中国、只有二十三岁的“小不拉子,人家不理会”(王淦昌语)。1932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采用云雾室和不同计数器进行了实验,证实这种贯穿辐射是中性粒子流,从而发现了中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中子的发现,是近代物理史上一座里程碑,是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关键一步。迈特内由于没有理会王淦昌的建议,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悔恨交加。1933年12月,王淦昌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青年核物理学家。此时的德国,原子物理、粒子物理迅猛发展,德国科学家劝他:“当今德国有世界最先进的物理实验室,大师辈出,像你这样有创新精神的核科学家,留在德国定能大展宏图。回到中国,哪里有你的研究基地呢?”他说:“我是中国人,来德国求学,为的是报效祖国。”他毅然回到已遭受日军侵略、灾难深重的祖国,来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月,这时王淦昌正在已西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任教授,在颠沛流离、硝烟弥漫中,通过思考和计算(没有实验条件),写了《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发表在1942年美国《物理评论》上,美国科学家阿仑根据他的建议进行了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写了论文在同年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并热情称赞王淦昌的建议。中微子的发现,是核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王淦昌作为研究探测中微子先驱者而载入史册。
新中国诞生后,王淦昌的智慧、才华和创造力得到了真正发挥。是他首次在世界上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是他十七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投身于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为两弹成功地爆炸、为地下核试验的成功,立下了彪炳千古的功勋。
1979年,他与四位科学家一起上书中央,提出建立与发展我国核电事业的建议。于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下,建起了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核能源开始在我国和平利用,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缩短了距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它更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而且能够高效洁净地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迎来新世纪更大辉煌……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与王大珩、杨嘉辉、陈芳允诸院士联名写信给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同志在建议信上批示:“宜速决断、不可拖延。”于是标志着国家兴旺发达的“863计划”应运而生。计划中,对能源、激光等七个重点学科作了明确部署。王淦昌不仅是“863计划”的建言者,而且是实践计划的带头人。早在1964年,他就提出了“用激光引发核聚变”的创见,几十年来,他始终进行着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这时候,八十岁高龄的王老站在和平利用核能源、激光引发核聚变研究的最前列,日夜拼搏,为实践“863计划”身先士卒。1998年冬,在他病危时还嘱托“863计划”激光领域首席科学家杜祥琬等同志说:“中国人不应该干得差,要靠大家努力。”12月5日,在他病逝前十五天,虽气弱如丝,但仍信心百倍地说:“‘863计划’一定能成功”……
走进新世纪的时候,王淦昌的建议更加放射着夺目的光辉。瑞雪兆丰年,在这身披白雪的百年梧桐林中,我仿佛又看到世纪老人王淦昌在树下散步的身影。他的建议,已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国家的昌盛、人民生活的提高。他说:“爱国主义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一生致力于“科教兴国”的科学家的精神光芒,这光芒,同我们一起跨进了新世纪。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德夯
马力
湘川公路伸到山里后,垒石为垣的乾州古城便退远了。峒河被阳光照得一派亮绿。柔缓的波流上凫游着大群的白鸭子,几只小渡船在微风中悠闲自横。碧峰落入澄澈水底,映出墨云般倒影。河岸东面一点,有大片浮绿的稻田,数位戴笠的农人倾身扶犁,且不断吆喝,慢移的水牛仿佛全不着急,照例在泥中从容来回,灰黑的牛背闪着湿亮的光。阡陌尽头随处散落一些村寨,乌色瓦檐衬在远方一道翠岭的影子里。初临这一带的我,不免如醉,以为武陵山乡的清美风景恰可对应着千年前唐宋诗词中的所歌。
矮寨为峒河与德夯溪汇流处的一座苗家集镇,名气大得飞至山外。远在北京的我,十几年前就已知道它。司机将车速稍减,过寨时,我朝外飞快一望,临街的货摊前聚拢一些人,在买菜和肉。
车沿山路转了多道弯,停在德夯村口。这是一片空场,东边一排矮屋,檐下有位汉子正用山竹编着箩筐,细韧的篾条在手指间灵巧地翻动。这些竹器运到圩上,能卖好价钱。暮色渐浓,几缕灰白的云带着浓湿的雨意遮绕着孤峭的盘古峰。武陵一带山,岩峰多从涧谷峡壑深处直钻出来,互不依傍。张家界的峰林,过目难忘。德夯之山,也还有一些张家界的影子。盘古峰高七百米,桂林的独秀峰可说风骨奇绝,比它,不行了。仰对这座孤峰,我有长望不厌之感。直到山月爬上来,幽幽地照着峰顶黑成一片的苍林,我才走近晚饭桌边。
我尝到了苗乡的菜:腌鱼、腊肉,还有汤,都是酸的。苗家喜吃酸,黔东南的酸汤鱼非常有名,我赞为至味。桃花虾是德夯人款客的珍馐。说是虾,其实是一种溪水里的游虫,色黑,极细小。桃花水初涨的早春,这种虫子最为肥嫩。苗女挎篓提网,下到河溪捉它,笑语随流淌的春水飘响,便可激起种种美丽浪漫幻想。
苗家黛帕(姑娘)、黛勾(小伙子),歌舞兼能。唢呐声里,借着火塘中燃柴的光焰,看头戴插花银帽、裹青布巾的山寨儿女跳鼓、投标、舞花灯极欢悦,实在是触到了久传山乡而永远新鲜的原始气息。山歌唱得尤其好听。沈从文说“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一点不错。近些年,我几乎不看演出,德夯的苗家歌舞却感动了我。这一晚,我睡在盘古峰下的平房里。后半夜,风吹山雨,九龙溪涨水了,哗哗的水声响在木窗下。听雨入梦。再一睁眼,“旭日衔青嶂”,天晴了。
带我上盘古峰的,是婵娟,昨晚跳鼓的,像她。德夯出过鼓王,是一位黛帕,身子在大鼓前旋腾,真是“跳”!鼓点疾徐有致,鼓槌系着的彩带飘飞,十分刚健,帅气。这位女鼓王听说嫁到上海去了。婵娟接过鼓槌,继续敲。她不是德夯人,是从古丈那边过来的。她穿一身红绸衣,袖口、襟前全绣花,映在翠绿的岚光里,十分扎眼。她迈开步子,很轻快,好似鱼儿游进水。
青石板斜径在吊脚楼间弯折。穿寨,刚到夯峡溪上的接龙桥,有位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从西岸过来,背着竹篓,笑着同婵娟打招呼,说是去矮寨赶场,让婵娟顺带照看一下他在山顶上的生意,话音才落,人已快步过桥了。婵娟讲,他是吉首人,下岗了,便独自住在盘古峰上,开了家小店,卖些饮料。游客少时,就写写画画。
入山走着,我忽然想听苗歌,婵娟张口就唱,唱了一路,好像连山中的翠鸟也羞于鸣啭,躲在绿枝深处听她唱。登攀至顶,倚着虎皮楠、乌冈栎放出目光,到处是山,望不断。峰底,德夯村的灰瓦木屋嵌在深峡间,飘着炊烟。百户人家守田耕锄,平静地度着山中的日子。欲寻诗文以外的桃源之境,这就是。“德夯”系苗语,意为“美丽的峡谷”,说对了。那家开在山顶的店铺,无人,门敞着。有几只觅食的小鸡。木墙上挂一些画,全是德夯风光。还有字,细瞅,《盘古峰玉泉记》、《凌云阁题序》、《痴斋居序》,嗬,尽是拟古的文章!我刚才说过,德夯有桃花源之胜,没承想,这七百米危峰上真就活着一位今世的陶靖节!桥上逢君,如果眼前字画为那位汉子的手笔,他应该是一个妙人。
下山,走深坳间的腊梅林。冬雪不至,故无从喜眺凌寒的粉艳花色,遑论梅香。山雨湿泥径,我滑了一跤。下到玉泉溪,贴水洗净伤口,我就半仰在卵石滩头歇乏。溪岸近处有几头闲走的水牛,坡那边,闪出数亩稻田,正有三五农人低腰插身。溪水载着阳光歌唱般地流去。风过峡谷,留下轻悠悠的声音。一段溪光山影,使我蓦地有了忘归的感觉。我想起少年时代在北方乡间的生活,如梦。
过午,北溯九龙溪,去看流纱瀑布。瀑高二百米,似云雾从天边飘下,纵是黄果树、诺日朗瀑布,又当如何呢?兴叹之际,确有观止的感触。潭边,苗女浣衣捉虾,悦耳的甜笑醉绿溪上的芳洲。我无端地觉得,她们都能唱几首竹枝词。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上哨所的小路
张可明
这是一条只有军人才走的
小路
长长的滑石板和拂了几代人的
千刀树
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军人的
脚步从这里走过
只有翻新了八次房顶的岗哨楼
才是一本记录军人生活的大全
每天早晨和夜里
都会有战士小张小李……
用汗水写上小路的变迁
不信吗?
翻开昨夜的记录
就能清楚地看到
将军也是从这里起步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乡情
李冬
我放飞一只蝴蝶,
点缀青青的山坡。
小妹挥赶羊群,
青脆的歌声消除寂寞。
微风翻阅丢失的课本,
诉说童年的生活,
恰似天上云朵。
我凝视飘然落叶,
洒满宁静的村落。
祖母点燃炉火,
袅袅的炊烟绕梁而过。
细雨打在无华的房檐,
弹奏农家的欢乐,
正如地里风车。
往日的故事已经枯黄,
小妹早已远嫁他乡。
祖母可得安详,
我的心中好不怅惘。
唯有那歌声依然清脆,
袅袅炊烟绕过房梁。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闽南姑娘(中国画) 张清智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