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1-03-1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巴基斯坦 严判加自律 杜绝伪劣品 '...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 严判加自律 杜绝伪劣品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 子
  2月23日,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市的地方法院开庭,对当地及其兄弟城市——首都伊斯兰堡的13名商贩制假售假案件进行调查审理。这13名商贩都是巴有关方面在最近一次对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时抓获的。他们中有人贩卖假烟,有人出售劣质牛奶,还有人倒卖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食用油和其他食品。法院日前已经对13人做出判决:其中7人均被判有期徒刑一个月,其余6人被判数额不等的罚款。同一时期,一起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卢比的香烟制假案也在该法院开庭审理。据当地警察局透露,他们在2月底根据举报突击搜查了当地的一个香烟售假窝点,当场查获大批伪造的名牌香烟,抓获售假分子8人。正审理此案的有关方面称,此案由于涉案金额大,对几名售假分子的惩罚肯定不会是仅仅坐一个月牢那么简单。
  在巴基斯坦,如果有人发现制假售假,可以直接到警察局报案。类似上述的制假贩假案一般交由法院调查审理,然后根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理。卖点掺水的牛奶就被判一个月的徒刑,听起来虽略显过重,但严判却可以对制假售假行为产生威慑作用。据一些商家介绍,除了接受投诉举报外,巴警方和一些商业行会的成员还组成专门的检查组,依据国家公布的产品质量标准,每年不定期地对各个商场店铺检查几次。由于有重罚的危险,很少有商贩敢靠制假贩假为生。不仅如此,大多数商家还要认真考察自己的货源,以防自己购进假货栽跟头。据伊斯兰堡的一位店主介绍,为了保证货物质量绝对可靠,他们只与获得了政府或有关行业部门的认证书的供货商打交道,而对那些主动上门推销产品者,多半会敬而远之。因为一旦上当受骗,不但顾客不答应,店铺恐怕也要关张。
  依法对市场严查、对违法行为严判是巴维护消费者利益、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巴商界还利用专门的从业者联合会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利用各类行规帮助商家进行有效的“自律”。据了解,巴商家组成了五花八门的从业者联合会,尤其是医药、肉类、家电等行业,联合会更是体系完备。这种民间组织由从业者自发选举产生,并制定有完整的行业规则,协助与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价格税率调整、利益分配、质量管理等工作。这些联合会一般都对有损于行业名声的制假售假行为明文禁止,对违反这些规定私自制假售假的商家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一些犯了“错误”、丧失了信誉的商家可能最终被踢出联合会,而一旦如此,它们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供应和销售方面的困难,更不会享受到联合会提供的权益保护。这促使大小商家要遵守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原则。商家依据行规进行有效的“自律”,对于在市场上消灭伪劣假冒产品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巴基斯坦商业并不十分发达,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管理好市场必须严格约束商家,并对那些只想投机取巧发横财的制假售假者,必须依靠法律和市场规则将他们尽快淘汰出局。
  (本报伊斯兰堡电)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根迁 投诉者有理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李志明
不久前,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玛里亚特女士乘公共汽车时,她将一枚1比索的硬币投入收款机,票价0.7比索,应找0.3比索。可是收款机不知何故没有找钱。于是她请司机解决这个问题,不料竟遭到蛮横拒绝。于是玛里亚特来到了汽车公司,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一怒之下,她把汽车公司告上了消费仲裁法庭,当然不是为了区区3毛钱,而是为了讨个说法。在法庭她终于讨回了公道。这个故事在社会上传开,为了表彰玛里亚特坚决维护自己权益的精神,总统授予她“模范消费者”的称号。
  近年来,阿根廷政府在推进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的同时,也很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1994年修改后的宪法中,列入了保护消费者的条款。在经济部设有副部级的保护竞争和消费者国务秘书处,消费仲裁法庭就隶属于这个机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设有“人民保卫者”这样一个职务,这个官员和他的部门专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包括消费者与卖方的矛盾。
  水、电、燃气、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关系到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提供这些服务的通常都是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在这些巨人面前,消费者往往显得孤立无援,“顾客总是有理”这句商家行话在这些部门未必适用。然而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在阿根廷公用事业各个部门,用户的投诉大部分都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式解决。
  阿根廷的公用事业已经全部出售或被租赁,变成了私人企业(有些是外国的国有企业)。但是政府保留监管权。在每个行业都通过立法或政令成立了监管机构,如国家电业监管局、国家燃气监管局、水监管署等。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保护用户的权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也是消费者的代表。最近5年,阿根廷全国新成立了十来个消费者组织,它们与政府的保护消费者机构常常配合行动。有这些机构撑腰,用户不再感到投诉无门。当他们发现电话单上有可疑的长途电话,或是天然气收费突然增加许多,还有下水道不通无人管,等等,都可以到监管局去投诉,而且差不多一告一个准儿。据统计,近一年来,投诉电业监管局、燃气监管局、供水管理署的消费者,胜诉者分别达86%、90%和80%以上,投诉通信行业的胜者也在60%以上。
  当然,打赢官司的前提是要敢于投诉。在阿根廷,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正在不断提高,业内人士时兴的用语是:“投诉者就是有理。”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电)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国 消费者中心是好帮手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记者采访柏林市消费者中心时,听到专门负责住房建设的迪尔克先生讲起前一天刚受理的咨询案:一个顾客为计划中营造的住房已经支付了88%的房款,但建筑公司却突然破产了。此时房子既无门窗,也无暖气,只有个空壳子。其实,这位顾客当初本可以依照标准的建筑住房合同,按工程进度付款。“如果这位业主在订合同之前来找我们咨询一下,我们完全可以帮助他订一个好合同,可惜的是,往往是出了事才来求助于消费者中心。”迪尔克十分无奈。他告诉记者,他已在此工作了15年,每年受理建筑问题的咨询大约120起左右。他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有人混水摸鱼,消费者不能不警惕。
  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就成立了第一个消费者保护组织,但大规模发展成为遍及全国的网络则是战后的事情。1953年柏林成立了第一家“消费者中心”,此后各州陆续成立了这类机构,监督咨询的范围也从过去的日常家庭生活用品扩大到医疗保险、银行、旅游等方面,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帮手。德国一家民意测验机构的一次调查表明,消费者中心的知名度仅次于德国总统,高居第二位。
  柏林消费者中心负责公共关系的格罗维女士向记者介绍说,该组织是公益性机构,其团体会员有22个,如工会、妇女团体、房客保护组织,等等,有近100个个人会员。其主要经费来源是联邦政府各部和柏林市政府的补贴,30多位专职工作人员中多数是各方面的专家,例如法律工作者、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提供咨询和帮助的质量很高。她介绍说,消费者中心的咨询收费低廉,例如比较复杂的建筑咨询也就50马克,更多的是电话咨询。当前,他们的工作重点已转向法律咨询,即教会消费者如何依法捍卫自己应有的权利。
  对民众提供正确的咨询,靠的是对市场上新情况、新动向的敏锐反应。消费者中心不断进行市场调查,及时发布调查结果,从而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例如,他们对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为期60个月的2万马克定期贷款利率能差出3497马克,有必要提请用户注意。于是,该中心将详细调查结果提供给需要的消费者。近年来金融界的诈骗活动比较突出,骗子往往以高额回报率引诱天真的投资者,因此该中心近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金融领域。对名声可疑的资本服务公司,该中心根据调查甚至列出“黑名单”。消费者中心与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每星期向媒体提供一次信息。1999年,有11万人次或访问过该中心,或听过他们的报告,或向他们进行过咨询;受理的有偿电话咨询达到2.7万起,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同他们联系过的为13.5万起,面对面的个别咨询达到2.3万起,内容涉及从取暖费直到住房建筑筹资等各方面问题。
  官民并举保护消费者权利,这一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中心同“商品检测基金会”(商品和金融服务质量的独立检测调查机构)开展了密切合作,敦促政府和欧盟完善立法。此外,代表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联合会也已形成网络,参与制定经济政策,并帮助追究企业违犯竞争法和商业法的行为。2月初在疯牛病的冲击下,德国联邦政府把消费者保护问题第一次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农业部新添的任务就是消费者保护,而且排在三大任务之首。
  (本报柏林电)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3·15”凝眸
  吴绮敏
  “3·15”,是提醒我们关注生命和安全,保护自身权益的日子。
  地球上,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成了消费者。消费者应当享有什么权利呢?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消费者协会提出八项基本权利: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事实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呼吁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在健康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如今,这八项基本权利已成为全世界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的准则。
  纵观全球大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星星点点,搅扰市场;商业欺诈行为林林总总,妨碍发展。在发达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虽然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但并没有杜绝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或健全的国家,消费者仍是易受忽视和伤害的群体。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人心的呼唤,是发展的需求。
  从本报部分驻外记者采写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的人民认识到,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督网是促使市场健康运作的必要环节,官民并举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有效手段。总之,消费者只有大胆拿起法律和正义之剑,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岁岁年年“3·15”,但愿每一次都能帮助消费者长一分智慧,促使商家多一点自觉,推动市场经济秩序走上规范、健康的轨道。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 欧莱雅科技防伪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法国190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成立了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这就是欧莱雅的前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而今欧莱雅已拥有500多个品牌的美容护肤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
  当记者请欧莱雅集团新闻部负责人克勒斯曼谈谈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时,他笑了笑说,在法国,不存在欧莱雅的冒牌货,这是因为法国的市场较为规范,也因为欧莱雅产品科技含量高,难以仿制。克勒斯曼认为,成熟的企业更关心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品牌形象。自身过硬,才能抵御各种“侵犯”。最近几十年,欧莱雅循着这个方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欧莱雅舍得投巨资于科研,以90年代为例,集团将营业额的3%用于科研,投资额超过120亿法郎。它在法国、美国、日本都建有实验室,研究范围包括化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病理学等30多个领域。他们的研究硕果累累,仅最近10年,就申请了2200多个专利。目前,欧莱雅有3.5万项专利仍在有效期内。
  人力上、物力上日积月累的巨大投入使得欧莱雅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假冒者谁敢不自量力,仿制它的产品?那是一试用就能感觉出差别的。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欧莱雅并不为假冒产品问题担心。欧莱雅确信,依靠科技手段实现独特的品质后,还须树立长盛不衰的品牌形象,让用户认识其品质水准,方能使其品牌免遭伪劣品侵害。
  欧莱雅把品牌形象定位为“美的传播者”,在文化、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鲜明地树立起美的使者形象。它赞助戛纳电影节,赞助绘画艺术大师赵无极在中国举办作品回顾展;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馆在香港的展出是它支持的,它还为研究保护历史古城苏州捐赠了部分研究费用……通过这些活动,欧莱雅重塑自我,显示了高雅的文化品味。
  在所有的赞助活动中,最富有创意的莫过于“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欧莱雅199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创立该项计划后,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5位女科学家,同时还给该学科10位优秀青年女学生或女学者颁发奖学金。欧莱雅雄心勃勃,想把这个奖项发展成“女性诺贝尔科学奖”。
  通过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内在质量,通过赞助活动树立起可靠的、优雅的品牌形象,这是欧莱雅在市场上能够有效阻止假冒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
  (本报巴黎电)
(附图片)
  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集团在巴黎联合举办“世界杰出女生物学家”成就奖颁奖仪式。 新华社记者 李根兴摄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 严打网上欺诈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丁 刚
  大约一年半前,美国费城有个名叫米莱托的居民与两位朋友合伙,开始通过“美国在线”在网上出售名牌玩具。由于价格低廉,广告也颇具吸引力,使不少网民看到后都寄出了支票。没多久,米氏3人便收到2万多美元。但他们寄出的玩具中有不少是假货,或质量极差。数月后,一些客户向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组织和美国在线投诉。去年3月,警方拘捕了米莱托及其同伙,而且发现米莱托出售的玩具大多是假货,即使有真的,也多为偷窃所得。此案目前尚未最后结案,但当地报纸报道说,根据美国法律,米莱托将面临数罪并罚,可能会被判监禁105年。而另外二人也将会被判刑5年。他们还必须交纳相当数额的赔偿金。
  打击网上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日益受到重视。据统计,假冒伪劣产品每年给美国企业带来的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假冒伪劣产品更加猖獗,利用因特网欺诈已经成为美国增加最快的犯罪活动。美国白领犯罪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打击因特网欺诈行为对保证因特网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严厉打击这类犯罪活动,电子商务就不可能顺利发展。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全国白领犯罪中心于去年5月建立了因特网欺诈举报中心,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填写相关问题,通过网络举报或投诉。今年3月6日,这家中心首次公布的统计报告说,去年5月至11月间,该中心共接到20014份投诉或举报,约有2/3涉及网上拍卖,大多是通过因特网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提供虚假服务。美国各级警方为应对因特网带来的这一新挑战,也正在逐步加强相关训练,并通过招募专业技术人员来对付因特网欺诈活动。
  近一年来,在警方和反盗版有关组织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各大网站也开始加强防范措施。1995年成立的eBay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商业交易网络公司,有1890万注册用户,去年网上交易总额达到了50亿美元。最近,该公司开始对网上拍卖的商品实行全面监控,对录像带、CD、DVD和软件等产品,实行极为严格的审核,值班工作人员会随时将有明显盗版迹象的产品从网页上抹掉。另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亚马孙不久前也与美国商业软件联合会签署了协议,拟采取措施,防范盗版软件。雅虎公司则宣布,它将安装一套新的技术系统,以确保网上销售的商品货真价实。有不少网站还雇请专业律师把关,随时处理用户的举报和投诉。
  记者近日浏览一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网站,看到有不少此类网站都登出了“网上购物须知”。有专家警告说,网上购物首先要确认拍卖者或销售者的身份,看他们有没有确切的地址。对那些只有邮政信箱的销售者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对那些价格特别低廉的商品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不放心,可以打电话咨询各地主管商业信誉的机构。专家们还提醒消费者,大多数网站都设有客户评价网页,消费者应注意查找对有关产品和厂家的评价。网上购物之后,一定要把销售者的地址和电话记下。出现问题,要及时向网站的举报中心投诉。
  审理过一些因特网欺诈案的美国法官弗兰阿根说,打击网上欺诈活动离不开消费者的配合,因为有了因特网,商业犯罪活动波及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危害更为严重。从目前的情况看,有必要在消费者中进一步普及因特网拍卖和购物的知识。(本报纽约电)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 依法打假 常抓不懈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罗晋标
意大利服装和皮革制品享誉世界。然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工厂在意大利也不少。在那不勒斯的小胡同里,未经正式登记的“地下就业者”每天都在充满胶味、令人窒息的作坊里工作9个小时,赶着缝制“意大利制造”的高档服装和皮货。他们工资低微,更谈不上享受各种社会保险。据称,光是生产皮包、皮带、皮鞋的“幽灵工厂”在那不勒斯就有300多家。
  “假冒工业”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1989年至1999年,全世界假冒产品的产量增长了3倍,销售额已占世界贸易额的5%左右。假冒产品造成的销售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意大利在世界假冒产品生产国中排名第三,也是欧洲最大的假冒产品消费国。
  70年代以前,意大利的假冒产品仅限于手工制品,假冒生产者大多是处于危机中的厂主。80年代,假冒产品活动开始走向工业化和国际化。90年代这种现象进一步发展,地下工业已生产和销售消费量很大的许多品牌,成为拥有专业工人和国际组织的“高效”行业。专家认为,假冒工业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是:假冒工业赚钱容易、风险小;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开发使复制注册商标产品变得容易且花钱少;贸易全球化为假冒产品打开了新市场;电子商务使供销互不见面,有利于假冒产品的流通等。
  假冒产品在意大利有市场,是因为价廉。想买假冒产品的意大利人主要是25至44岁的成年人,家庭人口众多的中产阶级。他们了解并喜欢名牌产品,但因收入不丰,只能以廉价购买假冒名牌来满足需要。另外,还有一些意大利人愿意买价格与质量都可以接受的假冒名牌服装,因为一套名牌西服动辄就要数百万里拉,而假冒产品只需花费几十万里拉。
  假冒产品给知识产权拥有者、生产者、商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害,导致商品流向和竞争的扭曲,使经营者对市场失去信心,进而减少投资,减少就业岗位。假冒产品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意大利重视打假工作,在“刑法”中对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同时在商标、专利、版权方面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宪兵、财政警察、海关官员等认真执法,对进口产品更是进行严格检查。但是,打假问题复杂,涉及面广,难度很大。意大利强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让消费者认清自己可能受骗上当的危险;知识产权拥有者采取高技术的防伪措施,如全息照相、显微标签、磁性系统、光学手段、生物密码等;让人们了解法律,尊重知识产权,认识打假斗争的合法性。
  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79%的意大利人都认为需要打假,然而,如果无意中发现自己买了假冒产品,62%的人表示不以为然,只有14%的人投诉消费者协会或找司法部门解决。可见,意大利打假斗争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报罗马电)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三月初,在智利圣克鲁斯葡萄节上,外来游客在品评当地酿造的葡萄酒。 新华社记者 杨建华摄 dF9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
专栏: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的瓦斯拉夫广场,本报记者吴迎春采访了捷克女警察。她负责这个商业中心地区的市场秩序和治安,令贼盗望风而遁,不法商业行为无市场。 dF9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