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西部之声
西部开发须人才先行
本报记者 赵永平
3月5日下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驻地的会议室内,大家正在讨论“十五”计划纲要报告,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一致认为,总理的报告突出了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说到了实处,说到大家的心坎上,进一步坚定了实现“十五”目标的信心。
鲍义志代表在青海省西宁市主要负责科教工作。他首先发言:“总理的报告虽然篇幅不长,但发展的主题十分明确。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我注意到总理在谈到西部大开发时,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比较优势’,这给我启发很大。的确,西部地区要发展,就要利用好西部的气候发展特色经济,但发展过程中关键是人,西部地区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管理、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人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白恩培代表说:“报告中对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体现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我们有信心在‘十五’期间把青海建设得更辉煌。”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热门话题
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
本报记者 周泓洋 王淑军 李 舫
“十五”计划的主题是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估量国际国内形势所做出的科学决断。谈到“以发展为主题”时,“两会”代表、委员兴致盎然。
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选择
今天,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放眼望去,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既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更为我们提供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一些代表说得好,未来五年至十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趋好。新经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利,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更多的却是挑战,所以,我们更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辽宁葫芦岛市委书记张东生说,把“发展”两个字作为“十五”计划的主题,我认为,这个定位是非常准确的,是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在既尊重现实又客观谋划长远的基础上,中央对当今中国社会趋势的科学界定,这也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经贸委主任李现武说:西部地区的云南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不高,高新技术刚刚起步,信息化程度低,又是多民族地区,这样就更应强调发展。统观全国经济大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认为,云南抓住发展主题的关键是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速度,两者并重,一个也不能偏废。这样艰苦卓绝地干上几年,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进而使云南人民在“十五”期间迈向更加富裕的小康。
对于尚处在发展中的中国,“不平衡”的着眼点还要放在全球,在不平衡中找差距,在潜力中找契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丛正龙说:对外开放是辽宁经济极其重要的发展动力。“十五”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过渡期。辽宁要把整体对外开放的旗帜打出去,努力创建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
人才:构建民族复兴的柱石
记者采访了数位代表和委员,说起社会的发展,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说,谈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我认为人才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构建民族复兴的柱石,无论哪方面的发展最终都要归结到人。他说,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后劲,也是我们在各个领域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可靠保证。培养人才就要靠教育,目前教育的投入相对而言是不够的,国家要把这件事真正重视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青年心血管研究专家韩启德对人才问题犹为关注。他说,健康的科技、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前提之一。下个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要使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除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外,还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西部之声
科学治沙从娃娃抓起
本报记者 温红彦 郑少忠
“治沙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打好科技治沙这张牌”,这是治沙“女状元”牛玉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的“概念”。牛玉琴兼任校长的东坑中学和旺琴小学,今后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治沙知识的教育。春秋两季,学校还要组织学生种三天树。之所以这样做,牛玉琴讲,这不只是简单地让同学们多种几棵树、几亩草,更重要的是让科技治沙的新观念入耳入脑。
“科学治沙一定要上好科技项目,引进新品种”,年过半百、10年前还不识字、饱经沧桑的牛玉琴大姐,谈起治沙见解令记者大开眼界。
1985年以来,牛玉琴先后承包荒沙地11万亩,种树500多万棵,成活率达85%,但牛玉琴还不满足。前年,她动员在陕西林业学校毕业的小儿子张立强回家当上“专职”技术员;今年,她还准备聘请榆林市、靖边县的林业科技人员当她的“兼职顾问”。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10亩紫花苜蓿草种、10亩沙麦草种3月15日就要运抵靖边。今年开始,她准备把旧的杂交杨树等品牌更换为北京107号杨树,一年换1000亩,10年就可以换1万亩。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代表委员建言
切实调整 收入分配
本报记者 顾兆农
“如果说,科学决策机制是方向盘,约束机制是刹车的话,那么,激励机制就是发动机。而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就是收入的分配。”谈到收入分配问题时,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吴瑞林代表作了这样的比喻。
他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分配决定消费,而消费影响着生产;从社会的角度看,分配是调节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收入水平过低,影响消费的升级,进而,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当地、适时地调整收入的总体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吴瑞林说,当前,分配要重点解决两个重大矛盾:农民收入过低和城市部分市民贫困的问题。前者,主要是通过发展非农业等办法来解决;后者,主要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尽快完善。平均主义“大锅饭”,贫富两极分化,是收入分配上存在的另外两个问题。他认为,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说,他在国有企业工作了30多年,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一般劳动力的价格高于社会平均价,而特殊劳动力(优秀人才)的价格却低于社会的平均价。吴瑞林说,提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而实现产权的多元化,这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有利于减少暴富的机会。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人民网
代表委员关注人民网
本报记者 王淑军 陈智霞
今年的“两会”,网络是热点。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这个热点则在大会堂内人民网所设信息查询台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一大早,随着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的来到,人民网所设的4台电脑前聚集了几十人,很多代表、委员上网熟门熟路,一看即知是人民网的老网友。
“没想到有这么快”,8时25分,程立新代表看到人民网记者刚刚拍的《5日人大会议开幕之前》组图已经上了网,禁不住啧啧称赞:“我刚进大会堂,就看到人民网上有代表、委员进会场的图片和消息,真是太快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市市长林国强在人民网“两会”专题认真查看有关广西的报道,并一一浏览,非常满意。他说,“人民网的界面非常友好,很亲切。报道内容有深度,平时我看人民日报较多,这次看了你们的网,也一样好,有大站风范。”
政协委员、国家气象局原局长温克刚列席5日的会议,开幕前一直在这里浏览人民网的“两会”专题,了解“两会”的最新消息。温克刚委员是人民网的铁杆网友,他对记者说:“人民网我几乎天天看,每天早上和下午至少两次。我觉得人民网新闻做得特别好,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而且准确、权威,这是一般网站比不了的。”
人民网“两会”专题也引起了许多国内外记者的注意。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采编手记
采访有感
林治波
这次采访“两会”,两天来陆续接触了十几位政协委员,我有几点感受:
一、人民政协不愧为人才库,专家、学者、教授、博士比比皆是。笔者采访的第三十二组就有好几位院士。他们在国内都是其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带头人,有的还享有国际声誉。
二、委员们的提案、发言无一不是呕心沥血之作,表达了他们的报国之心、赤子情怀。许多委员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仍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征询群众意见,推敲思考问题。形成文字后,还要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修改,真正做到了字斟句酌,严谨细致。对于凝结着委员们辛劳和智慧的提案、发言,有关决策、职能部门自当认真对待,好好研究,可行者从速办理落实;否则真是对不起委员们的一片苦心。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代表委员建言
黄河可从三峡引水 25位政协委员集体建议从库区小江取水北调
出席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25位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集体联名提交了《支持三峡水库小江引水济黄方案》这一提案。
政协委员张文彬说,“它不仅可以解决黄河上游的沙漠化、荒漠化问题,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还可以解决重庆自身的问题”。雷亨顺委员介绍说,长江干流经云阳小江进入开县,从开县提升400米至城口任河,由任河入汉江,再穿秦岭,自流入渭河、黄河。这样,工程沿线不需机电加压,既保证了水质安全,又可减少蒸发、渗漏和淤积,西北关中、黄河中下游、京津华北地区的“水困”可迎刃而解。(范伟国 崔健)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花絮
政协会上的“贤内助”
本报记者 史江民
3月5日,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的委员们进行了第一次小组发言。爱泼斯坦委员发言时,记者看到他的夫人在外面等他。中午吃饭时,夫人也伴随在身旁。爱泼斯坦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我开好政协会议,老伴特来帮助。”为此,他的夫人还专门办了一个出入证。爱泼斯坦说:“我的夫人没有工作。”他的夫人立即说:“谁说我没有工作,我在为您工作,为政协会议工作呢。”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一路赞语评《报告》
本报记者 刘 霄 蔡小伟
出席和列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完朱镕基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们走出人民大会堂,一登上回驻地的汽车,就讨论开了。“总理报告非常好,好就好在为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有两点感触最深:一是在指导思想上,从过去重视数量和速度,转为重视质量和效益;二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点令人欣慰。人大代表、聚氯乙烯企业“沧州化工”董事长周振德说,“务实”是总理报告的鲜明特色,实实在在。在政协委员乘坐的专车上,同样可以听到热烈的交谈。聂玉昕委员说:“总理报告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听了心情无比激动。‘十五’纲要意义不同寻常,我们要认真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两会漫笔
新视野 新思路 新使命
张虎生
3月5日上午,沐浴在初春丽日下的人民大会堂,无疑是举国注视、海外瞩目的中心。新世纪伊始,社会主义的中国如何鉴往筹来,谋划新的发展方略,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这些都是世人十分关注的热点。
凝聚着全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心血和智慧的“十五”计划纲要,清晰地描绘出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响亮地宣示了华夏儿女新世纪进军的行动纲领。
新世纪始紫气东,群英众贤竞言新。大家普遍认为,纲要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顺应世界潮流,是一份有创新精神的指导性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深有感受地说:“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纲要的显著特点,就是集中体现了这种最可宝贵的创新精神。它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站在新世纪、新千年的起点上,我们多么需要具有纵观历史、横比各国的新视野。回眸以往的千年和20世纪,人类虽然饱经劫难,但始终坚持斗争和创造,终于赢得了沧桑巨变。展望21世纪和新千年,人类势必会遇到种种严峻的挑战,也必将在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中,实现新的历史巨变和飞跃。黎虹委员说:“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无不加紧调整战略,谋求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巨大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也只能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也只能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审时度势做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光荣而紧迫的新使命。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纲要新思路,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创新精神。从新世纪开始,我们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新的世纪、新的阶段,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纲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发展的动力,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做,就能够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国经济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会有一个好的开局。”“一引其纲,万目皆张”的新思路,不仅是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光辉历程中艰苦探索、不断创新的重要成果,而且对祖国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天机云锦照眼频,盛业新开世纪门。中夜闻鸡应起舞,神州春意正撩人。”在听取朱镕基总理关于“十五”计划纲要报告的当晚,张燕瑾委员奋笔写下的诗句,道出了聚集首都的代表、委员们迎接新使命、夺取新胜利的共同心声。纲要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必将变成亿万人民迎着世纪曙光开拓奋进的共同意志,变成生气蓬勃的伟大实践。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要加强全民民族政策教育
本报记者 陈沸宇
3月4日上午,参加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别委员们在讨论时认为,鉴于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以及目前国际上的一些复杂情况,很有必要加强对全民的民族政策教育。
马国超委员说,根据自己去年在民族地区的调查以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表明,目前,我们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得还很不够。一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我们没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全民性的民族政策教育要包括社会各个层次,尤其要注意从学校从孩子们抓起。
穆永吉委员说,新中国5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现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要把这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传给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宗教观。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我的意见写进了报告”
本报记者 丁伟
“鼓舞人心,鼓舞人心!”3月5日下午,在政协科协界小组讨论会上,两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石元春委员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指着《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说:“这里有四处采纳了我的意见。”
据石元春介绍,今年2月6日,朱镕基总理在京主持座谈会,听取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对“十五”计划纲要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石元春在8分钟的发言时间里,主要就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资源保护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并提出要在农村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把水资源保护放在第一位、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等几点具体修改意见。坐在石元春对面的朱总理边听边记,不时和身边的同志交换意见。
座谈会休息时,石元春走到朱镕基总理身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资料。朱镕基总理说,你的一些提法很新颖,很有价值,你可以把一些想法写成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广为宣传。“如果发表有困难,我可以给你推荐嘛。”总理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花絮
现场打印,立等可取
本报记者 江夏
3月5日上午8点多钟,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之前,人民大会堂一楼大厅。在咨询处的一侧,人们挤到条桌旁边,争相索取上面摆放的五六种材料。工作人员忙得头都抬不起来。记者也随着人流挤了过去,凑近一看,是“国家图书馆为人大代表提供如下服务项目”、“各界人士回顾‘九五’专题目录”、“‘十五’展望专题目录”等几种资料,果然很有用处,难怪这么多人感兴趣!不少人还填了“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信息查询登记表”,不管是代表、委员,工作人员,还是新闻记者,只要标明需要查询的资料标题或主要内容,再写清姓名、代表(委员)所在代表团及驻地名称、联系电话,人大信息中心就可以通过相应渠道,把更详尽的资料送到需要者手中。如果所需资料篇幅短小,现场打印,立等可取!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建立节水型社会”
本报记者 王比学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南水北调问题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3月5日上午朱镕基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又提到了“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朱总理的这段话引起了政协社会福利界委员的共鸣。
3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政协社会福利界委员的小组讨论会场,这里气氛十分活跃。
刘启林委员介绍,我国水资源总量是2.8亿立方米,但实际可用水资源仅1.1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90年代初我去内蒙古时,还可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但现在再去看,有些地方真是惨不忍睹,只有一些稀稀落落的杂草。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北京能不出现扬沙天气吗?开幕式那天,我们就领教了。看来南水北调工程必须立即上马,才能缓解北部缺水问题。”
“朱总理的报告提到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它作为资源战略问题,太重要了。我是喝洞庭湖水长大的,可是现在由于工农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致使水环境质量下降。痛心啦!去年我就提出了一定要治理洞庭湖的提案,今年我还得提。”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政协委员侯希贵谈起水的话题,很动感情。
许德馨委员说:“建立节水型社会,这是一个新名词。我注意到朱总理在讲到‘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时,速度有意放慢了,且声音也提高了,这说明他很重视节水这个问题。水涉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太严重了,应提高全民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人民的大会,民族的盛会。 本报记者 顾兆农摄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图为会前代表们在人民大会堂内全国人大图书展位前选购书籍。 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