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专栏:
“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阐述了我国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及编制“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方针。
朱镕基在报告中说,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开展;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朱镕基指出,“十五”计划《纲要》主要体现了以下重要指导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强调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较快的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十五”期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速度虽然比“九五”实际达到的速度低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艰巨努力。同时,由于国际国内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计划的预期目标要留有余地。这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也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必须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今后五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科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坚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朱镕基指出,“十五”计划《纲要》突出了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减少了实物指标,增加了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努力方向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强调计划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在计划制定方法上,力求提高社会参与度,使计划制定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的过程。
第2版(要闻)
专栏:
“十五”计划纲要报告概要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报告全文约17000字,分十个部分。
这十个部分是: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二、“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八、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九、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国防建设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还就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
第2版(要闻)
专栏:
“九五”计划完成是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论述我国完成“九五”计划、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意义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这一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朱镕基总理在会上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时,首先回顾了“九五”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或境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到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8%。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朱镕基说,“九五”期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朱镕基指出,“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运筹帷幄,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他代表国务院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国各族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与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2版(要闻)
专栏:
“九五”加强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九五”时期的实践,丰富了我们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力度。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注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在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既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又适当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鼓励增加消费,从两个方面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和严厉打击走私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人民币币值。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利率等多种手段支持经济增长,同时注意调节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投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三,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现实状况,把国债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增加对农业和科技、教育的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利用生产资料生产能力相对富余的时机,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既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改革没有停滞,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始终注意使改革的力度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在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不可避免地触及深层利益关系时,高度重视和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总体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朱镕基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他说,这些问题虽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少也同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第2版(要闻)
专栏: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朱镕基总理今天在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他接着提出了为此要着重抓好的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大力推进科教兴农。调整结构要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规律,不搞强迫命令。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与调控,保证粮食需要。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以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优势。这样做,既可为主产区腾出粮食销售市场,促进粮价合理回升,也有利于推进主销区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增加农民收入。要保护好基本农田,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适当提高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税率,同时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其他面向农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费。要在总结安徽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同税费改革相结合,精简乡镇机构,裁减人员,减少村组干部补贴人数;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撤并乡镇。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责任。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抓紧主要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提高防洪调蓄能力。着力抓好大型灌区节水工程改造,搞好水土保持。加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农村电网、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
继续搞好农村扶贫。要重点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第2版(要闻)
专栏: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突出重点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就“十五”计划纲要作报告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期间要突出重点,搞好开局,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朱镕基总理提出,“十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把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有步骤而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开发能力。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
朱镕基指出,西部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宁)贵(阳)昆(明)等经济区,带动周围地区发展。西部地区要立足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多更好地吸引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开发。要加强干部交流。
第2版(要闻)
专栏:
今后五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朱镕基总理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了论述。他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他为此提出,今后五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突出这样几个方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朱镕基说,要把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二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对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振兴装备制造业,开发制造急需的大型高效和先进成套技术装备。三是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主要行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四是积极支持和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充分发挥其基础雄厚、人才聚集的优势,努力提高产业水平。
与此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并严禁转移重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要实施破产关闭。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朱镕基说,要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朱镕基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管道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朱镕基强调,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是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千方百计节约石油,加快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并尽快建立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积极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重视洁净煤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重视发展各种新能源。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加快服务业发展。朱镕基指出,这是促进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2版(要闻)
专栏:
尽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朱镕基总理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时强调,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他说,我们将继续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与广大台湾同胞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
朱镕基说,我们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发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他表示坚信,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祖国统一大业必将早日完成。
朱镕基在报告中同时指出,进入新世纪,我们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
第2版(要闻)
专栏: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朱镕基总理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提出,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他说,这是“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朱镕基接着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作了阐述: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二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他具体提到,要加强基础学科重点领域的前沿性交叉性研究。选择我国具有优势和对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朱镕基提出,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业。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朱镕基说,要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他强调,要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发展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要继续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更新教材,改革课程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朱镕基提出,要增加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切实制止学校乱收费。朱镕基还就实施人才战略作了论述。他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培养和造就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重视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
朱镕基说,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