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特稿
“九五”:伟大的里程碑
——两会代表、委员话“九五”
本报记者 王彦田 曲哲涵 王政
编者按: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使今年的“两会”更加引人注目。“九五”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十五”的宏伟目标和良好起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两会”的代表、委员,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为此撰写了一组“两会特稿”,今天刊登的《“九五”:伟大的里程碑》是这组特稿的第一篇。
刚刚跨过新世纪的门槛,“九五”报捷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刚刚铺开新时期的壮丽画卷,“九五”的辉煌岁月仍历历在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即将审议讨论“十五”计划的时刻,不能不说起“九五”的巨大成就,不能不总结“九五”的宝贵经验。“九五”继往开来,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丰碑;“九五”承前启后,为“十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五”成就光彩夺目
辽宁省灯塔市新力村过去是一个贫穷的村庄,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九五”期间,这个村办起了合资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全国人大代表、新力村党支部书记魏保威骄傲地对记者说: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民兄弟也能挣外国人的钱了。
新力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每一位代表、委员都会说出一串数字,都会讲起身边的进步。
“九五”成就确实不同寻常。“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2000年达89400多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1996年开始实施的“九五”计划,曾这样勾勒世纪之交的中国: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样的描述已经变成了现实。“九五”期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市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住房及交通、通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轿车开始进入家庭,旅游升温,“假日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扶贫攻坚使农村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协委员、江西医药集团副总工程师吴培峰这样评价这些成就:“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1/5,在这样的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小康是件了不起的事,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九五”也是改革开放高歌猛进的时期。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财政、金融、价格、外汇、外贸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九五”的伟大成就令人欣喜,催人奋进。
“九五”成就来之不易
“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趋势接踵而至,亚洲金融风暴突然袭来,国内困难与国外冲击相互交织,经济环境之复杂,形势之严峻,前所未见。为什么在这样复杂、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能取得“九五”的辉煌成就?代表、委员们说,总归一句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驾驭复杂局势的非凡能力,是我们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制度创新促进发展,在抓紧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人们不会忘记,“九五”之初,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阴霾笼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金融风险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宏观调控措施,成功抑制了高通胀,顺利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紧接着,面对倏然而至的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通货紧缩趋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从而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促进了经济回升。
人大代表、国家计委副主任汪洋深有感触地说,经过五年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之路。
无论是抑制通货膨胀,还是遏制通货紧缩,党中央、国务院都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杠杆,辅之以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
道路本不平坦,成就来之不易。
“九五”是“十五”发展的基石
我们从“九五”走来,我们在“九五”的基础上起步。
来自江苏省的宋林飞委员说,“九五”期间我国短缺经济宣告终结,买方市场初步形成,这一重大转折,也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十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大代表、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大庆石化公司经理贺荣芳认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既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好转,也积累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经验,增强了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
“九五”不仅在经济实力上为“十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宝贵的思想财富,对“十五”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发展是个硬道理。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这是“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速度加快。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赢得主动,才能赢得优势。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是“九五”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市场形势千变万化,只有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取向和力度,宏观调控才能突出重点,把握全局,科学有效。“九五”期间,先是治理通胀后是遏制通货紧缩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九五”的一条宝贵经验。“九五”时期,改革迎难而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正是得益于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注意使改革的力度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九五”硕果累累,“十五”又绘蓝图。代表、委员充满希望。站在“九五”的坚实基础上,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十五”的宏伟蓝图定能变成现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
说中国永远是尼泊尔的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日电 (记者车玉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双方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了广泛交谈。
李鹏愉快地回忆起一九八九年访问尼泊尔时受到比兰德拉国王陛下和尼泊尔人民的热情款待。他祝愿国王陛下在中国生活愉快,访问圆满成功。
李鹏高度赞扬中尼传统友谊。他说,近年来,中尼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又有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发展势头。中国对中尼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一直十分重视,中国永远是尼泊尔的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
李鹏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近年来西藏的发展成就,对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在西藏、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和理解表示赞赏。李鹏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意发展同尼泊尔议会的往来,加深两国政治家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比兰德拉说,在时隔几年后有机会与老朋友再次相见,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两天来,他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了会谈,并会见了其他中国领导人,双方就在新世纪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达成了共识,尼方对这些讨论的成果是满意的。
比兰德拉还欢迎中国全国人大进一步开展与尼泊尔议会之间的友好交往,并祝愿即将举行的中国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中国驻尼泊尔大使曾序勇、尼泊尔外交大臣恰克拉·巴斯托拉和尼驻华大使阿查里雅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会见爱沙尼亚总统梅里
指出中爱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令人欣慰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吴绮敏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正在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的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梅里一行。
江泽民说,阁下作为著名政治家,为争取国家独立奋斗了几十年,为推动中爱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中国人民的尊敬。今年是中爱建交10周年,阁下此时来访具有特殊的意义。他说,10年前,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中方即予以承认并建交,表明中国重视发展同爱沙尼亚的关系。此后,两国高层交往不断,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逐步展开。中爱关系从确立到逐渐成熟,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令我们十分欣慰。这符合我们两国的根本利益,符合我们两国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发展各自经济而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共同需要。
江泽民说,中爱两国历史上都曾饱受外国侵略,深知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重大意义。中方始终支持爱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中国历来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江泽民对爱方在台湾、西藏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示赞赏。
梅里总统首先感谢江泽民主席邀请其再次访华。他说,爱虽是小国,中国是大国,但中国历来奉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国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发展。目前两国关系正处于最好时期,相信此次访华必将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还向江主席介绍了目前爱沙尼亚政府致力于早日加入欧盟所作的努力。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邹明榕、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等参加了会见。(附图片)
三月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来华进行非正式访问的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统梅里,指出中爱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令人欣慰。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今日开幕
本报北京3月2日讯 记者王比学、丁伟、孙海涛报道: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新闻发言人齐怀远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有关情况: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将于3月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2日下午闭幕。目前,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齐怀远介绍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讨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审议通过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等及各项决议;增选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大会闭幕时,李瑞环主席将发表讲话。
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次重要会议。齐怀远强调,本次政协会议将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有记者问,全国政协为制定“十五”计划提出了哪些重要意见和建议?齐怀远回答说,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言献策,历来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点。国家在制定“十五”计划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多次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如,全国政协在讨论“十五”计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时,共提出了百余条修改意见和建议,国家计委纲要稿起草组吸收采纳了58条修改意见。不久前,全国政协在京常委还专门讨论了“十五”计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共提出了12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已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参考。
在回答全国政协为什么特别关注南水北调工程问题时,齐怀远说,国家十分重视水的问题,历届全国政协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也十分关注。全国政协曾经对兴建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对大江大湖的治理提出过许多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曾专门讨论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李瑞环主席发表过《关于我国水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去年,中共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决定尽快上马南水北调工程。全国政协委员们认为,这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重大决策。全国政协从去年10月起,集中力量对南水北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还与五省二市的政协组织和有关专家学者一起实地调查。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尽早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
政协提案在社会上很有影响,老百姓也很关注。就政协提案工作,齐怀远介绍去年全国政协提案总数是历年来最多的,达到3733件,经审查后立案3372件;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提案总数超过以往,达到56件。这表明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履行职责建言献策的热情很高。去年的提案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重点是关于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与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这些提案通过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他还特别提到,去年民主党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提案,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记者问,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有哪些变化?齐怀远回答说,为了提高政协大会的质量和水平,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根据政协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年大会会务工作作了些改进。例如,增加了界别联组讨论,以往政协委员参加讨论的形式主要是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两种。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协的界别优势。
针对香港记者提出的政协对“法轮功”在香港的活动持何种态度问题,齐怀远回答说,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重要决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中国五大宗教的代表人士以及政协一些专门委员会分别举行了座谈会,深入揭批“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和种种罪行,并采取多种形式对“法轮功”进行坚决斗争。今年2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立法会答问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坚守宪制和法治的原则,坚定执行《基本法》。香港不允许任何人利用香港的自由和容忍,影响特区和内地的社会秩序,扰乱社会安宁。董建华先生维护“一国两制”的这一坚定立场,完全符合国家和香港的利益。
据悉,截至今天中午12时,在2266名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已有1411人向大会报到。
第1版(要闻)
专栏:
致读者
万众瞩目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即将在京召开,为及时、全面报道会议盛况,会议期间本报九至十二版(周六、周日为五至八版)改为《两会特刊》。
特刊一版以“两会聚焦”为主,主要报道“两会”热门话题,以及各代表团、各界别的审议、讨论情况等;特刊二版为“两会纵横”,主要报道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情况和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等;特刊三版为“两会建言”,主要刊登代表、委员在大会及分组讨论期间的发言摘要等;特刊四版主要为“两会掠影”,通过图片新闻报道代表、委员活动,同时兼顾全国各地群众反应等。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本报“两会”报道,关注本报《两会特刊》。
人民日报编辑部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团结就是力量 民主可收众益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
俊彦荟萃,群贤毕集。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我们国家跨进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祖国各地的政协委员们,将一起畅叙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宝贵经验,展望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壮丽前景,谋划实现“十五”宏图的发展大计。这次会议,在人民政协和我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为“十五”计划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更大更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年来,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国家制定“十五”计划建言立论;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献计出力;为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积极沟通情况,反映民意,化解矛盾;为进一步拓展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谊活动和对外交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切,为国家的全局工作提供了广泛支持和决策参考,对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今年的工作有个良好的开局对于实现“十五”计划,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要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势前进。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
团结和民主始终是人民政协牢牢把握的两大主题。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元旦全国政协举行的茶话会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民主可收众益。”这是对人民政协半个多世纪光辉历程的科学总结,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人民政协历来是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有力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实践者。在五十多年的漫漫征程中,人民政协广泛动员、联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紧密合作,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以祖国完全统一为目标的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大团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人民政协的伟大功绩永垂史册。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组织上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在政治上具有最大限度的包容性,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坚持并不断完善这种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在阔步迈进新世纪、跨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之时,我们相信,人民政协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将继续紧扣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写真竞赛
3月2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利用会前的空隙抓紧时间查询资料。图为政协委员赵青正在通过计算机检索。
本报记者 徐烨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