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政坛新人
华人当上美国部长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丁刚
1月11日,47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被美国当选总统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30日,提名在联邦参议院获得批准,使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职位最高的华裔。消息传出,旅美华人各界颇感振奋。
祖籍上海嘉定的赵小兰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60年代初赴美,现在美国著名思想库传统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研究。11年前,赵小兰曾担任过老布什政府中的交通部副部长。她与美国的一些工会领导层有着密切的联系。赵小兰的丈夫是肯塔基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米切尔·麦康奈尔。麦是共和党内的一员干将,是肯塔基州唯一一位连续三届当选的共和党参议员,现任共和党参议员委员会主席。在此次大选中,他们夫妻二人为布什筹集款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能击败你的唯有你自己
不少旅美华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数年前,美国某电视台邀请赵小兰与克林顿总统参加一次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中,赵小兰讲述了她家初到美国时的故事。那一年,8岁的她和两个妹妹随妈妈来到纽约,与三年前抵达这里的父亲团聚。“当时我们都不会讲一句英语,”她说。“有一天,我和妹妹在家中做作业。门铃忽然响了,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奇,因为谁也没有请人来。我们打开门一看,是一大群化装成妖魔鬼怪的孩子。他们拎着大布袋,站在门口乱喊乱叫。我们当时给吓坏了,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好把厨房里所有吃的东西都拿出来送给他们,苹果、柑子、面包……整整一周的食品啊!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一天是万圣节。你们肯定不会想到,第二年的万圣节,我和我的妹妹便成为全镇孩子中要得糖果最多的。”赵小兰说,她讲述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每个移民都会遇到融入美国社会的困难,而亚裔移民更是备尝艰苦。许多华人抱怨在美国常因肤色而受歧视,赵小兰的回答是:“种族歧视当然会有,但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的挑战击败你。种族歧视不会将你击败,唯一能击败你的是你自己。”
几十年来,赵小兰就是靠着这样一种奋斗精神一步一步闯进了美国政坛。她在1987年被选入美国十名最杰出的女青年,并曾被《华盛顿人杂志》列入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样样工作都出色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50年代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1958年,赵锡成赴美求学,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船运公司,全家的生活开始改善。父母对赵小兰和几个孩子要求很严,采取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方式,既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保持优异成绩,又鼓励他们从小锻炼自立的能力。80年代初,赵小兰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财政管理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父亲原本希望她能继承家业,从事海运商务,没想到她在获得去白宫做见习生的机会之后,选择了向政坛迈进的道路。
1983年,赵小兰来到白宫。在那里,她结识了共和党领袖多尔的妻子伊丽莎白·多尔。在多尔夫人的引导下,赵小兰认识了许多政界人士。1986年,她放弃了年薪10多万美元的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一职,出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1988年又担任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稍后便被提升为交通部副部长,其时年仅36岁。
任职期间,赵小兰展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美国一些媒体在当选总统布什开始组阁时就判断,赵小兰有可能获得交通部长的提名。它们的依据便是,赵小兰在老布什任内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时,先后处理了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并主持了旧金山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样样都干得非常出色。1991年海湾战争发生,赵小兰又协助军方,圆满完成了大规模运输任务,受到军方和总统的一致赞扬。
1992年大选后,她随老布什退出华府。那时的赵小兰已经成为共和党的骨干。在老布什的竞选中,她有机会结识了小布什,从而为重返华府奠定了基础。
成功源于勤奋
在提名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赵小兰也表示:“我会以多年前我父亲来美国时,同时打三份工的拼劲,干好这个工作。”熟悉赵小兰的人说,她最令人敬佩的品质便是刻苦。多尔夫人称赵小兰是一个杰出的榜样,“她的成功源于勤奋工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布什在提名赵小兰时也对她努力工作的精神备加赞扬。
赵小兰忘不了童年的移民经历,忘不了父亲的言传身教。1月11日中午12时许,当赵小兰获悉布什将提名政府的劳工部长,她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她一边赶回家中换衣,忙着给丈夫和父亲打电话,一边开始构思着自己的讲稿。人们后来在电视中看到,赵小兰在接受提名时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初到美国的经历。她说,当时他们家里很困难,父亲要打三份工才能维持生活。她刚进学校时一句英语也不懂,只好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逐字抄下,等晚上父亲下班回来再给她翻译讲解。“尽管生活艰难,但我们知道,只要勤奋工作,坚持不懈,有亲朋好友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1992年,美国UNITEDWAY基金会因主席阿拉莫尼侵吞善款而陷入危机,赵小兰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担子。她上任后着力推动改革,并带头把年薪降了下来,并要求属下和她一样,出差全坐经济舱,终于使基金会的运转走上正轨,并逐步挽回了声誉。
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赵小兰说,她经常会看看那张1979年与父亲回上海时在旧居前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是一幢破旧的茅屋。她说:“父亲能在那样的条件下成功,我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挑战呢?”(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新闻故事
●澳大利亚土著的昨天和今天●
民族和解 仍须努力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堪培拉那座美丽的旧国会大厦,于1988年后被辟为国家形象展览馆,然而她身旁那个“土著大使馆”,就像美人脸蛋上的一个流着脓血的疮疤,何其不雅!联邦政府曾几次试图把它拆除,却未敢动手,这不仅会遭到土著居民及其同情者们的强烈反对,而且会碰到法律问题,因为它已被人们看成受法律保护的一处土著文化遗产。看来,只能等到土著居民的生活状况完全改观的那一天,由土著人自己来动手清除了。但这一天的到来还需要时日,因为近年来土著人对霍华德政府的土著政策颇为不满,民族和解之途颇多坎坷。
1991年在基廷的工党政府主持下,国会通过决议成立了一个民族和解委员会,以推进民族和解进程,拟于20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百年独立纪念之日实现与土著的民族和解。结果却是民族和解尚遥遥无期,而委员会即将寿终正寝,无果而终。原因是委员会在诸多问题上与联邦政府唱起反调,霍华德总理不愿再延长它的任期。
第一个争执即为“被夺走的一代”。20世纪前半叶实行同化政策时,大约有数万土著人的孩子曾被政府强行掠走,送入政府和慈善机构的收容院。这一行动,给土著造成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和严重的社会后遗症。霍华德总理虽曾以个人名义对此表示悲哀,却拒绝以政府的名义正式道歉。他说,那是前代人的过错,本代人不能负责。他还担心道歉会带来赔偿。而更主要的是相当多的白人和总理本人一样,不赞同正式道歉。不过,最近总理表示了某种妥协,宣布将在旧国会前建立一个民族和解公园和纪念碑。
其次,土著领袖人物认为,当年英国人在澳洲登陆时,并未签署任何条约或征得同意。现在应该将这一缺失补上,以保护土著居民的应有权利。他们还希望修改宪法,将土著人是这块大陆的最早所有者和守护人写进宪法序言。这些要求也都遭到霍华德总理的反对。但总理同意在共和公决时,在宪法序言中写上土著居民是澳洲大陆的“第一人民”这样的字眼,谁想到在全民公投中遭到否决。此外,霍华德总理还拒绝在北领地对土著儿童实行强制判刑和监禁问题上进行干预,也引起土著的愤懑,土著人为此将联邦政府告上了联合国,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去年在各大城市举行的“民族和解大游行”中,全澳有百万人参加,仅悉尼就有25万之众跨越象征和解的海湾大桥,而霍华德总理拒绝加入这一行列又颇为引人注目。
霍华德总理一再申明,他的民族和解政策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真的。执政5年来,霍华德政府大砍各项政府开支,只有国防经费和土著拨款未曾减少。政府30多年来的福利制度确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土著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土著居民已有高达1/3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居于简陋木棚中的人口已下降到3%。土著入学率和教育程度也正在慢慢提高。
现在土著人和政府都逐渐认识到,福利和恩赐并不能提高土著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与其送去几条大鱼,还不如送去一支鱼竿。现在,从联邦政府各部门到各州政府和工矿企业都行动起来,与土著社区联合制定了“伙伴关系战略”,帮助他们寻找经济开发机会,订出实施计划,增加就业门路,尽快使他们在经济上自强自立。同时在教育、医疗、防止犯罪等领域,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不久前,澳外交部安排记者前往约克半岛参观,有近万土著人生活在那里。该地区卫生部门负责人是位颇有见地的土著妇女。她告诉记者,社区建立起了家庭资金管理机构。土著人领取的社会福利金暂由它们管理和控制使用,如可用于购置家庭电器等。这样既可减少酗酒、吸毒和暴力现象,又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增强人们的责任感。
我们在半岛尖角左侧的韦帕镇,参加了“鳄鱼联欢节”。这是由来自偏远地区26所中小学校1000多师生参加的土著少年联欢活动。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联邦和地方政府的科教、卫生、文体等部门在那里设展台,向孩子们介绍各科知识,引导他们努力求学,健康生活,并回答他们的求职咨询。夜晚则由孩子们演出各种歌舞节目,主题是:我们有能力改变生活;我们要100%地向酗酒说“不”,向吸毒说“不”,向吸烟说“不”,向暴力说“不”。这已是第三届联欢节,参加的人数年年增多。看着这些健康可爱的土著儿童,你不能不深信:澳洲土著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礼仪ABC(11)
佩饰与香水
佩饰 男士的装饰品不多,却很能体现个人风格和品味。西方男士的饰品主要是手表和结婚戒指。女士的佩饰则要复杂得多,有耳环、戒指、项链、手镯(链)、胸针等。在社交及涉外场合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不仅能为着装带来变化,还可将女性的个性和风采更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首饰的佩戴要与整体和谐,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佩饰。参加白天的活动,女士可戴不太抢眼的首饰,而且不宜过多;而着晚装出席晚7点以后的活动时,就得挑选富有光泽的珠宝、钻石和金银饰物了。如果追求华丽,金色最好;如果要体现高雅,铂金是上佳选择;还有永不过时的珍珠项链,适合女士在多种场合佩戴。此外,别致的胸针或发夹,也可以为佩戴者平添光彩。胸针的正确戴法是别在左肩上方,如受领子影响,也可以别在翻领上。传统的中国女性注重的首饰是项链和戒指,而西方女性对耳环格外青睐,因为她们认为耳环最能显示人的面孔,还能把一件普通的衣服衬托起来。在社交场合尝试着戴一副简洁的耳环,一定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近年,丝巾作为饰品成为一种时尚,尤其在出席晚间活动时,将其打出各种花结系在脖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香水 香水是无形的装饰品,它能快速、有效改变一个人的形象,增添其魅力。适当地使用香水,能令人神清气爽,做事充满信心,周身充满活力。西方人用香水就像洗漱一样普遍,不论男女都好使用,去社交场所更是注意喷洒。欧洲人一般喜好浓郁气味的香水,美国人钟情淡雅幽香的香水,中东人所用香水之浓烈连欧美人都吃不消,而多数中国人则欣赏清淡如花(如茉莉花香型)的香水味道。香水的使用应完全依照个人的意愿。女士们将香水洒在身体的何处并没有一定之规,你认为哪个部位最重要、最需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就将香水洒在哪里;而男士可以在刮完胡子后,用一些男用香水、古龙水或须后水来改变自己的气味。
(晨曦)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印度出美女 服饰添魅力
徐复岭
印度多佳丽。1995年以来,在世界选美大赛中,印度姑娘已四次登上世界小姐或环球小姐的宝座。印度小姐连连折桂,主要凭她们的漂亮、聪慧、优雅的举止和流利的英语,但民族特色鲜明的服饰也着实为她们增添了不少风采。
1999年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举行的环球小姐比赛中,印度小姐拉拉·杜塔戴上环球小姐王冠的同时,其服装也荣获最佳民族服装奖。拉拉事后说:“所有的人都来欣赏我的印度服装”,“这些服装是丰富的印度遗产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参赛伙伴简直都看呆了。”
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分为纱丽和旁遮比两大类。纱丽是最具有印度民族特色的女装。它是一块长6—8米的现成衣料,穿时下端紧紧缠在身体肚脐以下部分,上端一般披在肩上,也可裹在头上。与纱丽配套穿的还有衬裙和紧身小上衣。紧身小上衣为短袖,圆领,长不及脐,紧紧箍住胸部和后背。纱丽通常印有五颜六色的图案,质料有棉、丝或毛的,也有人造纤维或混纺的。纱丽多为已婚女子所穿,年轻姑娘逢有重大节日或喜庆活动也有穿的。旁遮比也是一种套服,由卡米子、朱利达尔和杜巴尔达组成。卡米子是自脖颈以下长及膝盖的长袍子。朱利达尔是一种自膝盖以下逐渐收紧的裤子,有人称作收腿裤。杜巴尔达则是一种长约3米左右的围巾,通常搭放在胸前,两端分别垂于肩后。这种套服原为旁遮普邦妇女最普通的服装。后来在其他地区流行开来,成为仅次于纱丽的民族服装。现在,印度未婚女性最常见的服装就是旁遮比。
印度女装明显具有“宽衣长带”的特点,这是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而设计的。宽松的衣服便于通风散热,长带状的纱丽上端和杜巴尔达围巾还可用来遮阳或擦汗。印度传统女装从审美的角度看,还有三个优点。一是修长感。紧紧缠住下身拖拽到地面的纱丽,自脖颈至膝部的卡米子长袍,都是自然下垂,使人体显得修长、窈窕,多少弥补了印度女性身材较西方人矮小的缺陷。二是神秘感。未婚女性爱穿的旁遮比套服严密包裹人体,显得庄重含蓄。姑娘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杜巴尔达围巾散搭在胸前,遮掩高耸隆起的乳房,增添了莫测高深的神秘感。穿纱丽要露出肚脐,但只要把纱丽的上端斜着往肩上一搭,便将肚脐连同前胸遮掩起来,给人留下若隐若现、难窥其详的悬念。这跟欧美女性袒胸露肩、“一览无余”的着装大异其趣。三是流动感。宽衣长带本身就会给人造成“裙裾生风”的动感,如果走起路来,在微风吹拂下,这种感觉尤为明显。飘飘的纱丽和杜巴尔达围巾袅娜摇曳,构成南亚独有的亮丽风景。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脑想事成
吴锡平
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一对青年男女相对而立,男青年深情地望着女青年,似乎在企盼什么,女青年探过身,把嘴唇迎上去,给了他一个深情的吻。这并不是电视或VCD里的镜头,而是美国IBVA技术公司的电脑游戏软件“接吻”在做演示。该游戏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电脑键盘、鼠标或操纵杆控制,而是用大脑,亦即意念来控制。
你看,两个人正坐在计算机前,他们头上各戴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头环。两个头环通过电线与一台计算机连接,共用一个输入端口。这两个人实际上谁也没碰谁。他们只是都在想象着吻对方,传感器接收了他们的脑波信号,信号经分析处理后送到控制设备。电脑程序执行控制设备发来的命令,使显示屏上的虚拟人物完成接吻动作。“接吻”游戏软件的演示证明,利用人的思想活动产生的脑电波信号可以控制设备。这也正是时下科学家们研究中的脑控技术的主要目标。
脑控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大脑思维,通过电子接口来控制设备,例如你可以通过大脑思维来控制计算机显示屏上光标的移动、玩电子游戏或选择电视机的频道。
人的大脑活动极其复杂,因此脑控技术的进展也困难重重,但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该领域正在不断地得到突破。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脑驱动器”,它使用一种便捷的指套式传感器,套在手指上时,可通过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来识读来自大脑的各种脑波信号,从而作出相应的处理和反应。还有一些公司正在研制无线传递的脑电波信号设备。如有一种“滑雪”脑控游戏软件,就是用无线传递信号的。游戏者只需思考“向左”或“向右”来控制滑雪运动员的下山滑雪过程。如果游戏者有过滑雪经历,那么他想象的滑雪动作更接近于真实。
当然,脑控技术的应用并不仅仅限于游戏软件,它在工业、农业、军事和医学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在医学领域,脑控技术将给四肢瘫痪的残疾人带来福音,使他们不再终生束缚在病床上,他们将坐在合适的脑控轮椅上,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轮椅的移动方向,恢复行动的自由。又如在交通方面,应用脑控技术可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司机身上的脑控设备可随时监测司机的精神状况,一旦脑控设备接收到的信号显示司机已疲乏发困或醉酒了,便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英国给克隆人体细胞开禁
史宗星
备受争议的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研究,在英国正式解禁了。继英国下院去年12月以压倒多数通过法案之后,上院于今年1月22日以212票赞成、92票反对的投票结果也开了绿灯。这就是说,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研究在英国不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尽管政府决定今后9个月内暂不发放许可证,但英国的科学家已进入临战状态,准备向人类医学的这块处女地大举进军了。
对这项新的医学研究,英国科学家绘出了清晰的蓝图: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利用人体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让它在实验室里发育6到7天,然后阻止它继续发育,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由于这种细胞具备分裂成人体各种细胞的能力,可用来在体外培育出与提供细胞的病人特征完全相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这对于治疗帕金森式症、白血病、心脏病和器官衰竭等疑难病症将有突破性意义。这项研究一旦成功,目前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和供体器官严重不足两大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由于这项研究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许多人对英国政府和议会的决定兴高采烈,认为是人类医学史上又一个里程碑。然而,为争得人体细胞克隆的合法性,英国社会进行了两年多的激烈辩论,英国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们承受了巨大压力。早在克隆羊多利问世后不久,英国人类受孕和胚胎管理机构就发表报告认为,“医疗性克隆”已是不可避免。英国政府随即成立了专门小组,评估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可行性,主要探讨理论上的依据和它在伦理范畴中的合法性。之后不久,评估小组在一份报告中设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允许旨在解除人类病痛的这项研究;二是对这项研究施以法律上的严格限制。去年8月16日,是英国人显示勇气的一天,布莱尔政府宣布解除对“医疗性克隆”研究的禁令,允许研究机构对有限的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克隆试验。消息从唐宁街一传出,立即引发了一场激烈论战。欧洲议会很快作出决议,认为英国的做法“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准则”,“侵犯了人类的尊严”,呼吁英国政府放弃这种尝试。当英国政府的法案条文送到议会大厦之后,这场论战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反对的声音异常强大,既来自反堕胎团体,也来自各宗教的领袖们。他们游说民众,上书议会,强调:即便是发育仅仅几天的人类早期胚胎,也是神圣的“生命”,为了获取某些有用的东西而制造一个生命,然后又将它杀死,这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反对者还有一条理由:若让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合法化,便意味着放松对克隆人试验的管制,很可能导致克隆人的出现。
而支持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和政界人士似乎也铁了心,在强大的反对力量面前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反驳说,一个仅仅发育6至7天的早期胚胎,还不能说是一个“人”,其神经组织远未发育出来,没有知觉,更没有意识,谈不上需要我们的尊重,而解除千千万万病人的痛苦,拯救他们宝贵的生命,才是对人类生命的最高尊重。因此,并不存在违背伦理道德的问题。而且,克隆人类早期胚胎与克隆完整的人类个体是两码事,只要依法严格管制,完全可避免克隆人的出现。
这是一场很不寻常的论战,双方都不示弱,一直持续到上院表决的最后一刻。那一天伦敦的夜晚,对于关注这件事的人们来说,不管是支持的、反对的,还是瞧热闹的,都觉得非常漫长。上院的辩论持续了8个钟头,投票的结果表明支持者占了压倒优势。
其实,人类的伦理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原先认为不合伦理的行为后来大都变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证。远的不论,就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吧。当那位“怪异”的婴儿1978年在英国出世时,英伦三岛乃至整个世界就像炸了锅似的,争论了好一阵子,“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现在,“试管婴儿”已是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情了,据说总数已超过30万例。短短二十几年,人们的观念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濑户大桥 姜延新作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圣马可大教堂 马雨辰作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停泊在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该舰打响了“十月革命”的第一炮,现被辟为博物馆,每日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罗雪村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