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电视与少儿有多远
本报记者 李舫
随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对电视日益增加的依赖,随着千家万户一夜之间冒出的三十多个卫星频道,随着三千多家电视台站在中国大地上的悄悄出现,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中国电视已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市场的大潮。
据1999年末全国人口统计,我国零至十四岁人口比例为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点四。也就是说,我们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少年儿童。那么,我们给三亿少年儿童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电视艺术环境呢?日前,在第五届全国电视节目“金童奖”举行颁奖典礼期间,电视工作者对少儿电视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视成为对儿童智力、人格、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潜在影响和规范作用的重要传媒。据调查,我国城市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两个多小时,这意味着儿童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少儿电视状况一度颇令人担忧。在全国近千家各级电视台中,坚持播放少儿节目的尚不足三分之一,已拥有少儿栏目的更不足十分之一;孩子们喜欢看的国产动画片和儿童电视剧偏少且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导致儿童无选择、无节制地收看成人节目,并且很容易对成人节目中的吸毒酗酒、打架斗殴、暴力凶杀、拥抱接吻及床上戏进行模仿;有的电视台为填充少儿节目播出时间,盲目引进国外或港台的动画片和电视片,引进节目过多过滥,把关不严,致使变形金刚、奥特曼等形象充斥荧屏;全国少儿电视队伍整体上说仍很不健全,少数优秀的专职人员负荷过重,少儿栏目长期疲于应付,难以出精品;不少电视台至今仍对少儿电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固定的少儿栏目,节目经费每分钟不足一百元,可有些节目的制作经费,如一集长度为四十五分钟的普通电视连续剧为十几万元,而一首仅三五分钟的MTV有些竟高达三四十万元,少儿节目经费与之相比,可谓微乎其微。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甚至根本没有这笔预算,少儿节目像一块补丁,拉来赞助就上,拉不来就不上。
对此,一些教育家、社会学家和电视工作者们认为,儿童电视的深度意识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必须得到广泛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甚至一些儿童电视工作者,仍对儿童电视节目的深度意识不以为然,甚至错误地理解节目的娱乐性,以至于习惯性地采用简单肤浅的手法进行儿童节目的创作,把儿童的智力能力与节目的档次画等号,甚至不负责任地把童真童趣与自然主义相提并论。如某电视台的《今天我上镜》节目展示的是一组孩子自由活动的画面,一位被邀上镜的小朋友一会在床上蹦跳、一会在地板上打滚,摄像机自始至终记录着这位看似无拘无束的小朋友的活动过程。据说这是创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孩子的童真世界,由于是无思想、无目的的拍摄,自然很难体现什么主题,看后使人不知所云。而在由NHK拍摄的《大追踪》节目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该片反映的是一位母亲让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独自出门买东西的内容。由于创作者在拍摄中注重了对幼儿节目的深度意识,因此,在追踪过程中重点拍摄了孩子对所买东西的选择、要不要找零钱及回家途中遇到一条狗拦路而进退两难时的情景,同样是纪实手法,拍摄对象同样是三四岁的孩子,但后一个节目中所体现的信息和内涵却是丰厚的,它对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健康心理的锻炼起了积极作用。
未来社会的主体是今天的儿童,儿童电视由成人唱主角或者是做幕后指挥的观念已经落伍了。尊重儿童在儿童电视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儿童电视成熟的标志。以往的儿童电视往往是由成人们做给孩子看的,尽管在众多的儿童电视从业者中不乏沃尔特·迪斯尼之类富于童心的“高手”,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电视编导,不能很好地把握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的情趣,一些隔靴搔痒式的儿童电视节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后期已经越来越遭到儿童电视界的有识之士的否定。现在,世界各国的儿童电视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要在未来的国际儿童电视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制作理念,坚决克服成人的社会视角和成人的思维方式,自觉地以儿童为师,经常地“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注:本文图片为第五届全国电视节目“金童奖”获奖节目剧照。(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名家谈艺
与亲人云路迢迢心相望
——观《蝶恋花》随想
邵华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的母亲杨开慧烈士诞辰九十九周年、牺牲七十周年,毛岸英哥哥牺牲五十周年。前一段时间,中国京剧院再次公演了优秀剧目《蝶恋花》。舞台上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场面,开慧妈妈和岸英哥哥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又一次唤起了我们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晚霞临窗,喜看书信。清水浸,明矾显字,这熟悉的手迹笔笔重千斤。”这是剧中的场景,也是母亲革命生涯的写照。剧情仿佛将我带回到开慧妈妈的身旁。在板仓,开慧妈妈凭窗捧读爸爸的来信,书信中传递着他们的夫妻深情,也传播着父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思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如磐黑夜中,母亲执着地追求崇高理想,领导群众坚持地下斗争,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极度艰难而又辉煌的道路。
连绵的古道,溟濛的秋雨,《古道别》一场营造了一个悲壮感人的画面。“绵绵古道连天上,不及乡亲情意长。洞庭湖水深千丈,化作泪雨洒潇湘。”主人公充满深情的演唱,以及“风飒飒雨潇潇青山挂泪”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艺术作品不仅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也让人品味着思想的升华。
《蝶》剧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杨开慧的形象,也真实地再现了毛岸英的童年。“秋月冷如霜,寒光透铁窗”,八岁的岸英哥哥和母亲一起身陷囹圄。在狱中,他向妈妈学唱《国际歌》,聆听妈妈讲述革命真理。他从小就理解了父母的重任,秉承了妈妈为信仰而献身的品德。二十年后,岸英哥哥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也是在瑟瑟的秋风中,我们的哥哥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他和千万个志愿军英烈一样,为保家卫国捐躯。母亲是父亲心中的骄杨,哥哥也是父亲为之骄傲的儿子。
此刻又是冬去春临的季节,剧中的一段唱词,代表了我的心情:“与亲人云路迢迢心相望”,“请捎去我一腔悬思结想”。母亲啊,母亲,你二十九岁的年华,如春花般灿烂;你短暂的一生,让世代歌颂;你永远是中国革命史诗中辉煌的篇章;你的精神、你的意志,永远是我们奋进的动力。亲爱的开慧妈妈,您的英姿伟迹永远是儿女心中最珍爱的记忆。(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直言录
盼望电影多下乡
吴振强
记得小时候农村常放电影,《鸡毛信》、《五更寒》、《山间铃响马帮来》……虽都是些制作水平不太高的黑白片,却对我们这一代人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记忆犹新。电影队一来,乡村立刻充满热闹欢乐的气氛,三里五乡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把个小学操场挤得满满当当。电影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可惜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如今的乡村之夜静悄悄,除了谁家有红白喜事放场电影外,电影已是难得一见了。
过去农村很穷,群众还能经常看电影,现在富裕了,反而看不上电影了,岂非咄咄怪事!有人说电视基本普及了,天寒地冻的谁还愿看电影?其实不然。如今的电影也已鸟枪换炮,黑白换成了彩色,大银幕、数码立体声带来的高品位电影艺术享受虽受到露天放映的一些影响,但毕竟是电视不可比拟的。看电影和看电视感觉就是不一样,喜欢看电影的群众大有人在。十冬腊月露天放映是有点冷,可我们为什么不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多给群众放放电影呢?
也有人认为,过去放电影是任务,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赚不了钱,电影队难以生存,都解散了。看来,体制问题才是症结所在,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据介绍,河南省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的新路子,将影片的经营权下放到县,允许多种经营成份并存,并组建了十六毫米影片交易中心,结果农村电影队由1993年的四千八百家猛增到八千多家,农民每年看电影一般都在三十至五十场,有的高达一百场,县电影公司收入也随之猛涨。农村观众和电影公司双赢的办法河南能找到,我们其他地方也一定能做到。
富裕后的农村群众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看电影是最受乡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愿我们的电影部门抓紧发行体制的改革,把电影队尽快恢复发展起来,早下乡,多下乡,以满足农民的愿望。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漫笔
文化下乡送建结合
文成国
送文化下乡,不能“一送了之”、“一乐了之”,必须坚持“送建”结合,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增强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多年来,宜昌市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保持传统作风深入开展文化下乡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入新思路、新举措,实施“送”、“建”结合的方针,与农村文化品牌建设结合,激活了乡村文化的基本细胞,增强了乡村文化的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发展三峡文化品牌。文化工作者送文化到三峡地区,被宏伟的三峡工程所折服,被三峡人民顾全大局、支援国家建设的高尚精神所震撼,从而以三峡为题材创作了二十多件文艺作品,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雀尕飞》、《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家在三峡》、《三峡移民第一村》等作品,相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作品,通过媒体广为宣传,通过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反复演出,广为传唱,既打出了三峡文化品牌,又推进了三峡地区的文化繁荣。
二是利用山区文化品牌。宜昌山区文化沉积厚重,底蕴丰富,开发价值大。在文化下乡过程中,山区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山里人的纯朴执著的真情,豪爽大度的秉性,深深吸引了广大文化工作者。近几年,宜昌地域文学蓬勃崛起,全市创作出的以山区独特的风俗民情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专著每年均在二十部以上,散文集《鄂西风情录》、诗集《鄂西倒影》获首届“湖北文学奖”。舞台艺术方面,有《山娃子》等一批作品获全国性大奖。文化工作者又把这些作品通过艺术表演送回山区,山里的事吸引山里的人,深受山区群众喜爱。
三是挖掘民族文化品牌。宜昌有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大有可为的民族生活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显身手的舞台。他们在送文化下乡过程中,饱吮民族文化甘露,创作源泉不断。当地创作的一些文艺作品既保留了民族风情,又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得到提高升华,在土家山区广泛演出和传唱,使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土家民族文化品牌得以确立。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李洁是江苏省京剧团演员,江苏省戏校毕业后,师承梅派嫡传弟子陈正薇。她扮相秀丽,嗓音甜美。1995年因主演《西施归越》而蜚声艺坛,后又广求名师,进入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生班学习,着力拓宽戏路,形成清丽中透着婉约的表演风格。
日前,李洁来京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天女散花》、《廉锦枫》、《孙尚香》的片断展现了李洁的艺术天赋与运用唱念做舞塑造人物的综合素质。她的演唱清新如风,充盈圆润,舞姿婀娜柔美,飘逸如云。
(艺闻)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新舞台
八旬马金凤今晚“出征”
《穆桂英挂帅》全新登场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从耳边飘过,在气势恢宏的管弦乐队伴奏下,年近八十的艺术家马金凤再次披挂出征,主演新编豫剧《穆桂英挂帅》。宝刀未老的马金凤充满激情的表演令观众耳目一新。
豫剧《穆桂英挂帅》自六十年代起即风靡全国。马金凤因扮演剧中的穆桂英一举成名。她饰演的穆桂英兼收青衣、刀马旦、武旦各行所长,融汇京剧甩袖功夫、武生身段,创造了以刚柔相济、端庄凝重为特点的“帅旦”行当。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看过她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后,将此剧移植为京剧,成为梅先生晚年的代表剧目。
马金凤在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她曾随团五次进京,三进中南海,次次轰动北京。此次在新编豫剧《穆桂英挂帅》中,马金凤大胆创新,在唱腔上博采众长,兼收多种戏曲唱腔优长,依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发展的需要,穿插运用,听来悦耳流畅,浑然一体。她扮演的穆桂英,唱念做舞神采飞扬。此次又是马金凤首次与交响乐队合作。马金凤说,刚与交响乐队合作时,曾找不着感觉,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开口唱,什么地方停止。经过磨合,总算渐入佳境。新版的《穆桂英挂帅》还运用大量的戏曲舞蹈,将传统戏剧舞台进行歌剧舞美化的处理。马金凤在交响乐队伴奏下与歌舞融为一体的表演,不啻对传统戏曲的又一次挑战。
马金凤虽已年届八旬,但每天坚持练功,每年随团下基层演出一百余场。老人现在耳不聋,眼不花,头发浓密,只间杂着几根白发。走路时,腰板挺直,腿脚利索。有人问她的养生秘诀,她总说,是赶上了好时代。
此剧已在河南演出,1月4日至10日,移师北京保利剧院连演十场。尔后,《穆桂英挂帅》将在全国巡演百场。
(刘一)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人物春秋
冯瑞丽:三年五个大奖
陈大鹏
初识冯瑞丽是在1998年,李双江带领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学生到山东威海慰问演出,我应邀随行。在为海军战士举行的演出中,一位个子高挑、风风火火的女学员演唱的《喊月》吸引了我。我问李双江,这个学员哪来的,唱得真好,将来会有出息的。李双江告诉我,这个孩子来自河北张家口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学习非常用功刻苦。从此,我记住了冯瑞丽的名字。
去年4月,冯瑞丽作为中国文化部唯一的代表到乌克兰参加第十届斯拉夫国际艺术节流行歌曲大赛。斯拉夫国际艺术节流行歌曲大赛是一项在东欧国家和部分西欧国家著名的流行音乐赛事。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克罗地亚、中国、波兰等十四个国家的十七位选手,参赛选手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优秀歌手。冯瑞丽是参加此项赛事的第一个亚洲人。比赛前抽签时,冯瑞丽抽到了所有演员都不愿意抽到的“下下签”———第一个上场。抽签结束后,冯瑞丽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但是很快她又镇静下来,她坚信自己的实力,第一个出场固然不利,但最重要的是能否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演唱风格,展示中国流行音乐的风采,为中国人争光,为中国军队争光!
9月7日晚上,冯瑞丽丢掉所有的包袱上场并以最佳状态演唱了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女明星普嘉乔娃的成名曲《幸福的三天》。当年普嘉乔娃已经把这首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普嘉乔娃之后没有人再有勇气唱这首歌,更何况冯瑞丽是个东方人。然而,冯瑞丽的演唱在场内引起了轰动,台上所有乐手和台下所有观众都给以热烈的掌声,来自十五个国家的评委给了她十三个满分。一些评委称赞她的演唱不仅富有俄罗斯韵味,竟然比普嘉乔娃还高一个大二度!在当晚第二轮比赛中,冯瑞丽演唱的是中国歌曲《喊月》。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音域、细腻的演唱,使她再次博得观众和评委的好评,一举夺得了大赛的金奖第一名。
冯瑞丽是个在艺术上永远不知满足的人。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她在近三年中,接连在文化部新人新作大赛、全军文艺会演、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五个大赛中获得五个大奖。(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国文化艺术网文学频道开通
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和中国文化艺术网联合举办的“祝贺中国文化艺术网文学频道开通暨优秀传记《龙马生涯》颁奖会”近日在京举行。由中国文联主办并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文化艺术网开通文学频道,目的在于更广泛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切实的成绩。传记文学作品《龙马生涯》是中国文化艺术网文学频道第一部入选传记作品。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此前曾多次举办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如毛泽东百年诞辰书画大展、中国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歌曲大奖赛、中国策划艺术成果博览会等。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军地一家爱我中华
为欢庆新世纪,振奋军民精神,“军地一家,爱我中华”世纪之春文艺联欢晚会1月7日将在京推出。中央电视台、蓝天幼儿园、北京电影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歌舞团、总政歌舞团、战友歌舞团、武警总部文工团、二炮文工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海政歌舞团等十几家军地艺术团体的演员联袂登台献艺。晚会融汇歌舞、戏曲、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高扬爱国主义旋律,抒发军民团结奋斗的豪情。晚会还将推出部队指战员自创、自编、自演的节目。此活动由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北京军区空军直属工程总队共同举办。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日前,成都迎来了中国美容时尚行业规模最大的盛会,中国美容时尚界顶级人物的世纪之约———’2000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在这里举行。全国三十八个地区和城市的美容时尚界精英及行业带头人汇聚蓉城一展他们的技艺,并共商中国美容行业发展的大计。时尚周活动包括:美容化妆品博览会、中国十大青年时尚化妆师大型表演、中国美容美发教育圆桌论坛等。(张建华)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