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2-3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回望百年画卷 '...

第8版(美术世界)
专栏:

  回望百年画卷
  杏花(中国画)作于1910年前吴昌硕
  吴昌硕(1842—1927)堪称清末民初、承前启后的一位书画大家。他的花鸟画气势豪放奇丽。其晚期的作品达到了气韵灵动、风格峥嵘的妙境。他毕生融古今文化学养铸现代精神的创作历程,可以说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几代中国书画家。
  音乐家(局部·油画)作于1920年前李铁夫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总是在不断交流中,互为滋养而异形多彩。在我国近代美术史上,远涉重洋去西方研习油画的,李铁夫(1869—1952)实为先行者。这幅《音乐家》体现了这位早期中国油画家已深入地掌握了西方油画技法的精髓。先趋同而后求异,李铁夫等是使油画成为本土艺术的开拓者。
  颁白者(局部·漫画)作于1930年前丰子恺
  中国有漫画这一独立成章的画种,约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丰子恺(1898—1975)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漫画,以诗词入画,以童趣入画,特别是大量反映底层大众疾苦和旧世风貌的作品,今天读来,仍使我们从中得到一点怀旧的感喟和回眸一笑的思考。
  新生命活跃起来(局部·中国画)
  作于1940年前徐悲鸿
  三十年代产生了一批融会中西又开面向现实、面向生活之新风的美术家,其中尤以曾留学法国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895—1953)成就最大。在中国画创作上,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对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焚毁旧契(局部·木刻)作于1950年前古元
  “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由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至四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高峰。特别是在延安,有一大批以刻刀表现中国革命和战斗魂魄的木刻家。古元(1919—1996)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这幅记录下陕北农民焚毁地契、庆祝翻身解放这一历史性主题的木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附图片) 8Ve品论天涯网


第8版(美术世界)
专栏:

  再绘世纪华篇
  开国大典(局部·油画)作于1960年前董希文
  新中国的建立和祖国建设事业的欣欣向荣,使美术家们无不为之鼓舞,并满怀热情地创作了许多歌颂人民战争胜利,歌颂工农兵人物,歌颂社会新事物的作品,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地道战》、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等既有思想性,又有形式美感的画作。他们在油画民族化过程中所作的探索成果仍给今天的美术家以启迪。
  东方欲晓(局部·中国画)作于1970年前石鲁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政治运动,使一大批画家因政治重压而停止了创作。但也有一些画家并未中断艺术探索,石鲁(1919—1982)便是其中一位。这幅《东方欲晓》中那富有金石意味的枣树老枝掩映着窑洞格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怀想,寄寓了他人生和艺术的信念,同时,这幅画也体现了他刚烈的个性和“长安画派”独具的风骨。
  哪吒闹海(局部·壁画)作于1980年前张仃
  七十年代末,一些画家纷纷涉足于壁画领域,从而出现了以首都机场壁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壁画作品,涌现了张仃、祝大年、侯一民、袁运甫、李化吉、袁运生等一大批壁画家。由此,自我国远古先民岩画开始的壁画,经春秋战国的宫殿壁画、汉唐墓室壁画、南北朝洞窟壁画、宋元明寺观壁画,至本世纪末,又重现了勃兴的局面。
  父亲(局部·油画)作于1990年前罗中立
  《父亲》——一位普通大巴山的农民,一幅高达二米的巨型油画肖像——它自1982年端挂于中国美术馆后,便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尽管这一时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艺术思潮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但八十年代的美术,特别是油画仍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但其面貌已发生变化,观念更为开放,手法更为多样,不同艺术流派争奇斗艳。
  李大钊(雕塑)作于2000年前钱绍武
  进入九十年代,雕塑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空间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城市的现代化又为公共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空间。近十年,城市雕塑的数量是空前的。钱绍武1990年创作的这尊立于河北省唐山市的纪念性雕塑《李大钊》,其开阔、方正、刚直、沉稳的造型,将一位共产主义先驱者——如一块巨大基石、似一座不可动摇的大山矗立在人们面前。(附图片) 8Ve品论天涯网


第8版(美术世界)
专栏:

  编辑寄语
  亲爱的读者朋友,今天我们将依依惜别二十世纪最后一抹晚霞,明日我们又将满怀憧憬地迎来新千年的第一轮朝阳。此刻,我们不由得回眸即将远去的百年——风云际会、世事沧桑,但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每个时代都留下了艺术家浓墨重彩的画卷——这是宝贵的财富,这是优良的传统。与时代同行、为山河立传,这也是新的世纪对我们艺术家的呼唤。今天,本版除约请几位美术家发表世纪抒怀,编辑一组百年来不同时期重要画家的作品,还重新发表傅抱石、关山月依据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诗意创作的不朽巨作《江山如此多娇》。“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面对祖国壮美的山河和崭新的时代,怎能不令我们的艺术家为之心动、为之激情勃发,从而创作出大气恢宏的力作。
  本报2001年将以每月两期的“大地·美术”专版,从多视角及时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面貌,以弘扬为时代、为人民的艺术为重任。版面主要栏目有:画坛聚焦(以专题评论形式,从美术、书法各领域的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力求明白晓畅而有深度)、名家足迹(以新颖的角度评介名家的艺术成就)、艺坛走笔(以杂文、随笔、感言的形式对艺坛不良倾向进行批评)、艺苑掇英(着力推介中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画斋三昧(将引你走进艺术家背后平凡而有趣的生活)等。相信经过我们和作者、读者朋友的共同努力,明年的大地·美术将会更耐读、更好看。
  让我们在“大地”这块沃土上,用画笔一同耕耘、收获明天…… 8Ve品论天涯网


第8版(美术世界)
专栏: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罗工柳自画像
  “成人之美”是一种境界。我借孔子学生的这句话希望人人都能成人之美,那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作者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在世纪之交回溯与前瞻,军队艺术院校的思想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以昂扬的精神、高亢的旋律、雄壮的舞姿和缤纷的色彩,铸造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军魂。
  申万胜近影
  (作者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展望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共存。我馆将不断地为国家积累艺术藏品,推出新人,更多地组织和推出精品力作,努力引进国外美术的优秀成果,为人民群众展现五彩斑斓的美术图景和带来更多更美的享受。
  杨力舟自画像
  (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值得思考的是,尽管美坛生机勃勃,却少有划时代的力作。新世纪是人类走向成熟的世纪,是不是我们不能太浮躁,要沉下来。大师和力作不可能诞生在炒作泡沫中。我相信,只要我们、特别是中青年美术家真诚努力,中国将出现新的艺术高峰。
  刘勃舒近影
  (作者现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在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步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中国的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更需要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支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快速发展并再创辉煌。
  王明旨近影
  (作者现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新世纪的中国美术将面临更广泛的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碰撞,新世纪的中国美术应该充分吸收外来艺术精华,弘扬民族艺术传统,加强艺术文化的自主性,以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形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靳尚谊近影
  (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世纪之交的今日,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也是同样,正在大兴土木,改造校园,增设分院,大力推进高层次美术教学。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美术学院将会以一流的全新面貌,欢迎和接纳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热爱艺术的有志青年。
  潘公凯近影
  (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发展中的我国书籍装帧艺术事业,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并将逐步自立于世界装帧艺术之林。
  张守义自画像
  (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装帧艺委会主任)
  从天天向上的年代步入人到中年的今天,有好多刻骨铭心的回忆和难以忘怀的画面。一段几十年的美术史就是历史进程的见证。我们为伟大的变革而感慨万千。
  罗中立近影
  (作者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沈鹏自画像
  (作者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附图片) 8V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