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第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2-1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本报评论员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城市和城区的党政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的精神,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把城市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世纪。
  在全国所有城市推进社区建设,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既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要充分认识到,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对于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城市基层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改革和加强城市基层的管理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形成合力。要把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这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动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稳步推进。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不要强求一律,保证社区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在社区建设实践中,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要善于吸收群众好的做法,并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当前,要在全国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树立样板,培育典型。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全面推动社区建设的初始阶段,各地党政领导不仅要倡导,更要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挂帅,亲自抓。民政部门作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主动地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
  社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充满蓬勃生机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机遇,狠抓落实,开拓前进,再创城市社区建设新的辉煌。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办国办发出通知转发民政部意见
  在全国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转发这一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说,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1999年底,我国有667个城市,749个市辖区,5904个街道办事处,11.5万个居民委员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因此,很有必要在总结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一年多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不相配套,尤其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大力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十分紧迫。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
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呈现出扎实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面貌明显改观,社区风气逐步好转,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数量不断增多,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还不太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种问题,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力不从心,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辖范围过小、人员老化、工作条件差等问题。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明确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今后五到十年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三、促进城市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拓展社区服务。在大中城市,要重点抓好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要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各地区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发展社区服务的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规范行业管理。要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社区卫生。要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
  (三)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利用社区内的各种专栏、板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四)美化社区环境。要大力整治社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社区。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要努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社区。
  (五)加强社区治安。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社区规模的调整,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实行群防群治;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六)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容。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现有工作基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内容,力戒形式主义。
  四、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冠名社区。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要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居委会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尤其要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要切实改善社区党的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工作条件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五、制定规划,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一)城市社区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地区要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定规划要立足于长远,具有前瞻性;实施计划要着眼于现实,注重可操作性。要指导和帮助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保证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经常给予指导,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城市和城区的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把社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解决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地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依托,作为今后五年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老龄等组织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二日电(记者钱彤、李明江)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交谈。
  江泽民对菲舍尔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国重视发展与德国的关系,当前中德关系发展得很好,双方往来很多。今年他就会见了好几位德国政治家,同他们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合作伙伴,两国贸易额增长很快,希望进一步加强中德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
  江泽民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局部冲突仍很多。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向来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希望下个世纪成为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新世纪。
  菲舍尔赞同江泽民对国际形势的评价。他说,德国也认为,世界是多样化的,也主张世界走向多极化。德国认为中国在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愿意在国际事务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部长助理马灿荣、德国驻华大使于倍寿等会见时在座。
(附图片)
  12月1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德国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鸠山由纪夫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二日电(记者李明江、钱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及其率领的民主党代表团,对他们访华表示欢迎。
  江泽民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两国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保持一个健康稳定、友好合作的中日关系不仅符合中日两国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面向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中日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把中日关系搞得更好,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两国政治家,特别是跨世纪的年轻政治家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就一定能共建中日关系的美好未来,并为亚洲的稳定、繁荣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江泽民积极评价中日两国党与党之间的关系。他说,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包括民主党在内的日本各主要政党交流频繁,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信任与友谊,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表示希望日本的各政党及其领导人在新世纪里继续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为中日关系在新世纪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努力。
  鸠山由纪夫说:我两次出任民主党党首,每次出任党首首次出访的都是中国,这是因为我们非常重视日中关系。日中两国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绝大部分时间是友好的。但在二十世纪,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难以承受的苦难和牺牲。日本对此应作深刻反省。要有勇气正视这段历史和事实。日本民主党完全赞同江主席提出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张。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又取得很大成就,民主党对此非常敬佩。日中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很大。我们希望两国今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联部部长戴秉国、副部长王家瑞、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等会见时在座。
  日本民主党代表团是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来访的。
(附图片)
  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双超2000亿美元
  头11个月进出口总额达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33%
  本报北京12月12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33%,提前1个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的目标,进口、出口双超2000亿美元。
  前11个月,我国出口2272亿美元,进口203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1%和37.4%。前11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35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4750亿美元,比去年净增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其中,出口221.6亿美元,增长13.8%;进口216.4亿美元,增长28%,创单月进口额历史新高。
  今年头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外贸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月至11月,一般贸易出口960亿美元,增长36%;加工贸易出口1254亿美元,增长25.7%。1月至11月,我对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和钢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一般贸易进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增长稳定。其中一般贸易进口900亿美元,增长51%;加工贸易进口846亿美元,增长28.4%。
  1月至11月,初级产品进口424亿美元,增长79%;工业制成品进口1613亿美元,增长29.5%。大豆、原油、金属矿砂和工业制成品中的有色金属、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信东风唤不回
  ——兰新集团扭亏增盈与跳跃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桂莲
  编者按:由中宣部、国家经贸委推荐的五个国企典型(青岛港务局、安徽华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兰集团、山东水泥厂、兰新集团)的报道,到今天已全部刊出。这些企业坚持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创造了引人注目的业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广大国有企业借鉴。
  今年是实现国企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决战年,现在攻坚告捷,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面对国企改革发展的好形势,我们要再接再厉,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国企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已取得的三年改革脱困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再创新辉煌。
  5年前,兰新集团严重亏损,危机重重。5年后的今天,兰新集团从一个连续10年亏损的企业,变成当地的利税大户;从一个军工企业,发展成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从一个没有产品的企业,变成在高科技产品领域闪光耀眼的集团。
  数字让人更直接体会到变化。1994年与今年1—11月比,企业的净资产从零发展到6.9亿元,销售收入从434万元增加到2.75亿元,从亏损1700万元到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职工的年人均收入提高了4倍多。
  人们总结兰新集团脱困,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历程时,感触最深的是,兰新人抓住机制创新这个关键,以新机制适应市场,盘活了企业;以新机制改变了人的观念,激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带动全局的关键入手建立企业新模式
  兰新是1961年建立的国有军工企业,当时叫国营兰新无线电厂。1985年保军转民,由于起步晚,加之又没有选好产品,机制改革落后,10年累计亏损8700多万元。5年前,当新的领导班子接管时,兰新是个“四无”企业:一无资金,二无产品,三无市场,四无人气。除了债务,账面上仅余下2万元。为了凝聚人气,转变状况,兰新在分配制度、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如今,在兰新普遍实行了职工收入与绩效挂钩。从固定工资到绩效工资,是分配体制的变革。兰新从抓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开始,按业绩拉开档次,带动整个分配制度改革。
  在改革分配制度同时,企业还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职工内部参股。按照“投资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集团组建了有内部职工持股的兰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持股占25%,改变了国有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也使分配由单一按劳分配转向按劳、按资分配相结合。企业还将净资产增值的一部分划出,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有贡献的员工,实行期股期权奖励。兰新在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对科技人员采取赠股配股和住房基金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兰新大胆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企业职工总数由1995年的1400多人增加到5600多人,但管理处室却由16个精简到9个,管理人员从256人减到100人。领导干部实行年终总辞职,根据需要设岗,重新聘用,换岗换薪,一岗一薪。5年来,70%的干部经历了几上几下,还先后从工人中招聘中层干部30多人,调整干部133人次。
  开发“核心资源”促成跳跃式发展
  在兰新集团总裁王文戈看来,兰新的快速扭亏与跳跃式发展,与其围绕“核心资源”聚集资金拓展企业分不开。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兰新集团新领导一上任就在寻找企业的核心资源。每个阶段的核心资源不同,需要经营者了解市场,不断地发现、开发。用王文戈的话说,找出自己的市场优势,就是发现核心资源。1995年当企业债务缠身时,他们把自己仅有的有线电视施工许可证作为核心资源,在市场上争夺合同。第一年争到27个有线电视安装调试工程,他们精心地把工程作为“产品”管理,用工程带动产品开发。就是用这个投入少、打时间差的办法,完成产值1800万元。接着1996年抓住铁路为提速打基础,进行调度通信改造的机遇,签了4500万元合同,第二年签了8000万元合同,连续3年占有铁路系统该项改造60%的市场。
  已经扭亏的兰新集团,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把用好政策进行低成本兼并作为核心进行开发。他们先后成功地兼并了风雷机械厂和永红器材厂,托管甘肃省电子科研所和软件开发公司,不但使企业增加了生产基地,产品从专用通信类扩展到机电类和集成电路类,而且为快速发展注入了高科技成分,为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大做强主业,提供了基础保证。
  在高速发展的通信产业,单靠产品来完成资本积累实现快速发展难度很大。兰新的第三步核心资源开发,是发挥兰新厂址地处市商业区繁华地带的优势,在200亩厂区内建设兰新商业广场,发展三产。1997年以来,通过边改造、边扩张滚动式发展,目前已开发营业面积及商品住房面积30万平方米。通过出租、售房、办超市创收,投入三产,支持科技研发和兼并企业的发展,达到三产促二产,迅速发展。
  善于发现、开发核心资源,已成为兰新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宝贵经验。兰新目前有风雷和永红两个机电、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有配备设计工作室和实验室的科研基地和年回款2亿多元的商业广场,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
  兰新跳跃式发展,如今进入抓品牌和网络阶段,主攻方向是信息化工程,与有关方面合作为社会提供信息化平台和第三代数字化产品。
  管理、科技创新使企业保持旺盛生机
  企业家的职责是把机会变成现实。王文戈给自己的定位是:控制全局,激发干劲,抓住机遇,开拓未来。他读过大学物资管理专业,并完成工商管理研究生学业,做过电子企业的营销工作和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对行业和企业从感性到理性有较深刻的认识。抓好管理和科技创新,是其把机会变成现实的有效途径。
  适应企业高速发展和自身还不够强大的实际,兰新推行的是中心公司与卫星公司的管理模式。中心公司是效益中心和投资中心,卫星公司是成本中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多元化经营的有效管理。中心公司对分公司以产品、项目买断为主要手段实施管理、控制。通过强化中心公司的资本运营、战略决策、资产管理、投资融资、人力资源配置和投资回报能力,保障公司整体的成本下降、技术领先、产品适销对路,有市场竞争力。总部下设三个支撑单位,有担负企业发展规划、技术改造、企业改制和决策管理职能的发展战略中心,担负财务核算、财务审计、资金管理、定额管理的财务成本控制中心,担负劳动人事分配等职能的人才交流中心。这三个中心高效率的协调合作,保证了兰新集团高效率的运转。
  兰新的技术创新,紧紧围绕以项目为核心的动态产品开发,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手段进行重新组合。他们突破企业与院校之间的组织、地域界限,加强与清华、上海交大等高等院校的联合,实施借脑工程,组建兰新虚拟人才库,形成庞大的产品开发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生产方面,除关键件外,进行以资产、市场、技术为纽带的联结,形成虚拟产业集团,加快产品生产社会化进程,从而建成虚拟企业集团与哑铃式经营体系。
  兰新5年来开发的新产品已占到全部销售的85%。兰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能生产A、B、C三种制式铁路无线列车调度系统设备的企业,开发出多信道隧道中继器、遥控电台、微波控制的调度总机和场强测试遥控电台等一系列铁路专用产品。此外,有地下寻呼系统打入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播中继系统成功应用于成渝高速公路。1998年成功开发的一种集群调度通信系统和中继器,以明显的技术优势中标上海城市轻轨交通。1999年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公众通信网领域已抢占一部分市场。
  兰新把“幻想”写进企业精神。当人们提出为什么用“幻想”一词时,他们的回答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有幻想,才能敢想,才有创新,才有超常规发展。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刘云非)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与俄罗斯副总理马特维延科共同主持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后,于今晚回到北京。
  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的有:国务委员罗干、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姜异康、国务院副秘书长崔占福、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以及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
  李岚清副总理的陪同人员李岚清副总理夫人章素贞、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刘江、国务院副秘书长徐荣凯、外交部部领导成员武东和、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也同机回到北京。
  十二月十二日,李岚清副总理在与俄罗斯副总理马特维延科共同主持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后回到北京。国务委员罗干等前往人民大会堂迎接。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附图片)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宋德福任福建省委书记
  本报福州12月12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中共中央日前决定:宋德福同志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常委、书记;陈明义同志不再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常委职务,另有任用。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京地铁南北线开工建设
  本报南京12月12日电 记者顾兆农报道: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今天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全长16.9公里,其中高架线长6.5公里,地下线长10.4公里。南京地铁南北线是目前国内地铁国产化水平最高、平均造价最低的一条地铁线路。项目总投资70.15亿元,全线将于2005年底正式贯通。该工程是迄今为止南京市实施建设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埃厄两国签署和平协议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12月12日电(记者徐东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12日在这里签署了和平协议,宣告结束两国间长达两年多的战争。这项协议为解决两国边界纠纷、实现非洲之角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铺平了道路。
  埃厄两国因边界纠纷于1998年5月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年多来,边界冲突造成了上万人丧生,120万平民流离失所。
  在非统组织的斡旋下以及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两国代表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 EX0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届民企交易会成交活跃
  本报昆明12月12日电 记者张帆报道: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民营企业交易会在取得签约项目总金额291.94亿元的成绩后今天落幕。
  本次交易会有来自海内外的客商18501人,进馆人次超过16万,共设展位1699个,参展企业2008家,交易会进行了35场合作项目签约,加上现场交易,签约成交项目1180个。 EX0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