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以创新精神迎接新世纪
王云坤
编者的话:近年来,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创新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论述,对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顺利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的文章,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了创新的含义与特征、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问题。
全面理解创新的含义和特征
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从广义上讲,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把这两方面都搞好,我国经济就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层面,揭示了创新的含义和本质。
创新作为一项复杂而具有开拓性的创造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简单劳动,也不是对原有内容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外在形式和本质要求上集中表现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突破性的发现。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科学,一般地讲,就是发明和发现。利用原有的知识,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发现,而且是突破性的发现。社会主义之所以由空想变为科学,就在于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学说摆脱了空想的性质,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科学理论。二是革命性的变革。创新不是对原有事物的改进、改良,而是否定,是质变,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全面改革,最能体现创新的这一特征。邓小平就说过:“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模式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次新的革命。三是综合性创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一个综合性的创造。这一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卫生、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综合的、全面的发展。四是飞跃性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它带来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飞跃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和进步。在过去一百年里,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超过了过去所有世代的总和,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纪里人类有了大量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创新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新的世纪,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创新是冲破旧体制、旧观念、旧模式束缚的必然要求。要解决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就必须进行创新。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由局部转向整体、由经济领域转向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伟大而艰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都面临着一些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例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完善调控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建立融资、信用、就业、保障制度等,还有大量的新问题需要探索;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摒弃那种脱离实际、形式主义、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工作模式,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都还处在进一步摸索之中。这些新问题在传统的教科书中找不到答案,其他国家的实践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遵循。解决这些新课题,靠老路子、老办法,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只有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既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既借鉴国外经验又不照搬国外模式,才能在创新中实现突破。
创新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各国经济通过各种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随着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和商品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从目前的综合经济实力来看,我国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要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地位,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创新。创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要以技术创新推动体制创新和其他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谁在技术创新上首先取得突破,谁的产业结构就提升得快,经济就能与市场变化相适应,从而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优先权和竞争的决胜权,就可以有效地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的冲击。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抓好体制创新这一环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形成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使我们的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缩小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正确选择。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只有从上到下树立一种创新精神,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在机遇到来的时候大步前进。围绕创新,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培养、使用创新型人才是最关键的环节。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才。离开各类人才的首创精神,离开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将一事无成。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行,解决慢了也不行,解决不好更不行。只有把各方面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调动起来,在理论、体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努力提高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思想认识的升华,是创造性的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有创新所必需的辩证思维,有对广大群众实践活动的深切感知,有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把握和坚持。实现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强化理论武装和知识积累。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创新的过程,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规律的过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既是创新的前提,又能保证创新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理论是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思想武器。因此,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具体而不是抽象地、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刻苦钻研邓小平理论,全面、准确地领会其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努力掌握经济、科技等新知识,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才能用宽广眼界认识国情,观察世界,用创新精神指导实践。
注重确立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思维方式上做不到破旧立新,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摆脱直线思维、惯性思维的束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导、创新我们的思维。思维创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对自我、对过去的某种否定。要学会能动地、灵活地认识问题,做到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善于创新。确立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确立系统性、开放性、逆向性的辩证思维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
真正做到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生动的大课堂,群众是这个课堂上最高明的老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我们汲取政治营养、提高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异想天开,而是广大群众的丰富实践和主动创造。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多到第一线去,拜群众为师,倾听群众的呼声,学习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只有这样长期学习,长期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真正提高创新能力。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肯定有阻力和风险,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因此,要创新,就要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勇气从何而来?来自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自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邓小平曾反复指出,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种非凡的胆略和勇气,构成邓小平创新的强大心理动力,也是我们开拓创新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
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进行创新,除了主观上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创新既然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就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实践,形成一个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方针政策,形成推广创新成果、重用创新人才的机制。积极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和创新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走进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四个环节
刘春良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大战略,也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必须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抓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前提,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从根本上改变那种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修一条路、建两排房的低层次模式。城镇规划要合理布局,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小城镇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中心意识,又具有面向未来的领先意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维护其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二抓融资。资金问题是制约小城镇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小城镇建设。一是借用民力。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投资的积极性,吸引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小城镇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国有经济到小城镇开发经营。二是挖掘地力。用足用好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的各项政策,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土地存量,走以地生财,以地招商,滚动发展的路子。
三抓产业支撑。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小城镇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各地在区位、资源、环境、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抓住已经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一业为主,多业驱动,使小城镇建设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
四抓户籍制度改革。经验表明,让农民进镇定居,务工经商,是加快发展小城镇的重要途径。只有农民进镇就业了,投资建房了,办厂开店了,才能使小城镇由“空”变“实”。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民“进镇热”正在兴起。而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不仅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让先富起来的农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创造出新的办法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就业,使小城镇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地。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
——“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研讨会”述要
姜诗轩
由湖北省民政厅、武汉市委宣传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研讨会”,最近在武汉市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就社区自治组织构建、体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深入的探讨。
推进社区建设必须构建新型社会自治组织体系。与会者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深刻的体制创新过程,社区建设的实质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行社区自治,创建新的社区管理体制,首先要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上实现突破,给予社区组织以明确的定位,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二是在社区管理体制的外部环境上实现突破,确立社区自治的法律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会者强调,社区体制创新,必须逐步完善社区的综合性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和心理归属功能。
推进社区建设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会者指出,加强社区建设要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引导、组织、协调、服务作用。目前,武汉市江汉区提出了政府职能部门“面向社区,工作重心下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责权利配套”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权力在上,责任在下”的不合理状况,初步建立起新型的基层管理体制,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社区建设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与指导。与会者认为,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必须加大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力支撑体系,保证社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形成一个政策配套、措施配套、运行配套的社区保障网络,构建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当前,社区建设应从三个方面深化,一是把社区建设提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全面协调发展的层面来认识;二是把社区发展中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处理好政府行政主导、行政推进与社区发育、社区参与的关系。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孙忠焕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建立在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基础上,把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党风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此群众是满意的。但应该看到,也有一些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个别的甚至吃拿卡要;有些干部喜欢摆花架子,忽视对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等等,对此群众是不满意的。大量事实表明,当前许多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以至激化,与干部对待群众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粗暴有直接关系。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首先要摆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近几年来,浙江台州市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出“民情夜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商谈会”、“民情直通车”、“党委政府专线电话”、“便民联系卡”等多种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征询意见,释疑解惑。这些做法作为联系群众、贴近群众的渠道,大受群众欢迎,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已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运用民主的手段,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群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管理、村务财务越来越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需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民主手段做好群众工作。今年以来,台州市一些基层组织根据村委会直选后的新形势,在实践中推行“民主听证会”、“基层民主论坛”、“民主对话会”、“民主日”等制度,扩大了广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找到了各种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方式,激发了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密切了干群关系,推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深受群众的欢迎。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区别不同对象因人施教。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当前,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成员也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各阶层由于各自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利益不同,出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选择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针对各阶层群众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多样化地做好群众工作。尤其要针对利益格局调整中工人和农民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较多的情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性,把工作做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台州市委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农村、企业的“双思”教育,开展了“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进千家、广谈心、知民意”、“共富裕工程”等多种活动,并结合群众身边最关注的人和事,加强沟通,开展教育,增强了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对做好群众工作影响很大。工业化、城市化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了人口、产业和各类组织的变迁,而基层党组织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党组织隶属关系混乱,党建管理办法陈旧落后;有些农村党组织涣散,党员外出经商、打工后,顾不上或不愿做党的工作;有的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迫切要求顺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适应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加强乡村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党支部的考核、产生办法以及对党员的考评和管理办法,保证进口、出口畅通,增添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使党组织在动态中得到加强。要探索拓展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区的党建工作。在沿海发达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接纳流动党员和新型职工群众的主要渠道,也是群众工作的薄弱点。要不断总结这些新组织中党建工作的经验,继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并把它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党的群众工作的触及面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台州市委在全市实施了“公务员讲台”、“党员义务卡”、“民主征询会”等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务员讲台就是要求乡镇干部结合本地实际就某一问题上台向群众作演讲,并由群众听后作评定;党员义务卡就是农村党员把每月为村民群众所做的事记在各自的义务卡上,并由群众作鉴定。这样,促使基层干部加强学习,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经济知识;促使他们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掌握实情,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执政意识断不可少
邵景均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我们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先进思想和先进观念,但最不可缺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意识。江泽民同志早在1989年12月就明确地要求全党:“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全党同志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执政者要有执政意识,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缺乏执政意识而能够成功地执政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背了规律。然而,古今中外违背这一常识的却不乏其人。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两位,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是北宋徽宗赵佶。他们居皇帝之位,却不谋皇帝之政,耽于诗文书画,沉溺声色犬马,虽然在诗词和书法方面颇有成就,但却毁了他们的王朝,成了亡国之君。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所谓执政意识,不是以权谋私、弄权整人的意识,而是执政党自觉地巩固政权、维护政权权威,运用政权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意识。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无产阶级领导权意识。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本质上是人民的权力。权力是人民护身的法宝,“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共产党人不争个人的权力,但对人民的权力,无产阶级的权力,是一定要争、一定要掌的。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放弃党的领导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背离,对党的历史使命的抛弃,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的背叛,也就丧失了党的生存权。因此,共产党人的执政意识,首先就是用力量和智慧,必要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意识。其二,服务意识。一定的权力是为实现一定利益服务的工具。共产党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执政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共产党的执政意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其三,大局意识。不论在何种岗位上工作的共产党员,在处理政治问题或与政治相关的问题时,都必须以党执政的大局为重,自觉地服从、服务于执政大局。对于地方和基层干部来说,尤其不能搞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其四,责任意识。执政,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毛泽东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为了代表得好,他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有了这种凝重的责任感,就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努力做到让人民满意。
共产党执政,是全党的大事。增强执政意识,是对全党的要求。当前,有必要澄清这样一种认识,即认为执政是党中央的事,与地方干部、基层干部、普通党员关系不大。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我们党是按照无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党员有职务高低、分工不同,但在党内都是平等的,具有相同的政治使命,因此不能认为执政仅仅是中央的事。在现代社会,政党执政早已不是最高领导人的个体行为,而是全党行为,是由中央、地方、基层这三个层次组成的执政系统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层次,这个系统都是不完整的,都不可能正常地运转。拿省、地、县这三级来说,它们是党执政系统中重要的中间层次,处于上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重要位置,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左右的重要作用。这三级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好了,对于保证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以及整个执政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不然的话,就会造成“中梁不正倒下来”的恶果。只有上下同心共筑执政之基,才能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