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2-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发展农业远程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第8版(科技)
专栏:

发展农业远程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编者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20年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600万人,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本版今天编发一组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农广校的办学成就。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农民教育问题,继续关心和支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发展。
  农民教育的重要力量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从长远看,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从现状看,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对结构调整的态度和积极性,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增收等问题,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社会稳定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离不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来保证。所以说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是长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
  我国农民居住分散、人数众多、收入偏低;国家短期内不可能像经济发达的国家那样,拿出更多钱来办农民教育,这就形成了两对矛盾:一是形势要求大力发展农民教育与经费不足限制农民教育发展的矛盾;二是农民急需提高素质而又难以离岗、离乡接受培训的矛盾。传统的围墙式教育难以很好地解决这两对矛盾,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依靠现有的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实现了送教上门和大容量、广覆盖、低成本的农民教育培训,开创了农民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力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20年来,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不离乡、不离土、不离岗的乡土人才。截至1999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已经培养了中(高)等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300万人,以绿色证书等形式开展的农民一年制初级教育培训245万人,有组织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近亿人次。这些乡土人才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将所学的知识积极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进入新的世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建设,完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办学,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远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优势,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高世琦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对保证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历来是各级党委组织部干教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具有覆盖面广、培训量大、送教上门,学员可以不离土、不离岗接受培训的优势,适合于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198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发文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做好对45岁以下、文化程度达不到中专层次的乡镇和村组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90年代以来,各地依托农广校培训了大批农村村组干部,增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目前,全国乡(镇)级和村级基层干部中有近1/3是农广校毕业学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巨大贡献。实践证明,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训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农广校办学,依托农广校开展村组干部和骨干农民的政治和科技教育培训,为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发挥更大作用。
  农业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幅员辽阔,农业人口居住分散,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对农业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面广量大,困难较多,依靠传统的围墙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需要。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够进村入户,延伸到广大农村最基层和偏僻边远山区;具有办学灵活,教育容量大、覆盖面广、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体系内部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既适应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整体需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办学形式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
  20年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面广、量大、低成本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承担了普通农业院校难以承担的工作,推进了农业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传播,开辟了农业和农民教育的新途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和农民教育形式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岁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风华正茂,开展农业和农民教育任重道远。当前,要继续下沉教育重心,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办教育,积极参与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西部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只要坚持改革创新,苦练内功,着眼发展,21世纪的农广校一定会更加辉煌。
  扎根农村 茁壮成长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张凤桐
  1980年12月12日,由农业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它具有学员可以不离乡、不离岗参加学习,学习成本低,覆盖面广,培训量大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机会。
  20年来,农广校培养的大批实用人才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一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积极推广传播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全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已经有1/3是农广校毕业生,有的地区比例更高。二是强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全国乡(镇)级和村级基层干部中有近1/3是农广校毕业学员,部分地区农广校毕业学员成了当地农村基层干部的主体。三是提高了农民致富能力。据河南省夏邑县的调查,接受“绿色证书”培训的100位学员1997年人均纯收入2007元,比本县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多387元,高23.7%。另外,农广校还注重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和农村法律、法规教育,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农广校每前进一步都是与党和政府及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分不开的。中央主要领导多次题词鼓励或视察工作。199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特点和作用,采用有效措施,继续积极支持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使之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多次专题研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等问题。历任农业部部长都亲任中央农广校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部长任中央农广校校长。1999年底,农业部批准在中央农广校加挂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赋予了中央农广校新的职能。中组部、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国家林业局、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国科协等部门作为中央农广校的联合办学单位,也都在加强农广校建设和发挥农广校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地方各级农广校也都得到当地党和政府及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这是农广校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农广校体系有1所中央校、38所省级校、330所地(市)级分校、2408所县(市)级分校、23000个乡(镇)教学班,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教育培训的五级办学体系,发展较快的地方已把教学班延伸到了村里。学校已经开设100多个专业、出版300多种文字教材、录制230种3017小时声像教学节目,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拥有年播出教学节目1000多小时的远程教育传播资源。
  在建校2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全国农广校正以积极的姿态,开拓进取,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农广校的远距离办学优势,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二是发挥农广校的科技、信息传播优势,加大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力度。三是加强农广校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远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培育新农民 唱响兴农歌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文正经
  截至1999年底,四川农广校共培养了各类人才42.5万人,其中中专毕业生11.4万人,单科结业生22万人,大专助学毕业生12770人,一年制岗位培训结业生2.2万人,绿色证书结业8.9万人,计算机应用培训结业生4500人。向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输送研修生2642人。
  目前,我省农广校毕业学员中担任村社干部的有106073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11791人,担任县处级干部的426人,担任市、州级干部的8人;担任厂长、经理的2149人;当选为各级党委、人大成员、代表的4153人;受到县级及其以上单位表彰奖励的12805人。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这样评价农广校的作用:“农广校已成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主力军,培训农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的摇篮,培训农村各业人才的阵地”;并指出“办好农广校,提高农民素质,是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四川农广校的发展思路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面向三农,狠抓村社;拓宽专业,服务产业;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十五”期间,四川的工作重点是狠抓“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即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配合,每年抓村、社干部学历教育1万人以上;与计生部门配合,每年抓农村基层计生干部学历教育1万人以上;与劳动部门及劳务输出单位配合,每年开展劳务输出培训1万人;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配合,每年培训农民实用致富技术10万人,其中培训妇女6万人。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8万人以上。
  抓好村社干部培训,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抓好村社干部培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点,也是目前急需要做的工作。1996年到2000年,四川省农广校培训村社干部仅6万人。按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2010年全省每个村的干部中专以上学历要达到3人,每个社达到0.5人。总计要培训37.5万人,扣除已培训的6万人,还有31.5万人。
  加大力度,传播技术,切实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可采取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印发技术资料(或手册),举办培训班;二是现场演示和发送技术录像带或VCD;三是举办现场培训班,每个乡镇教学班建一个“农广校优质高产示范田(粮食类)”,一个“农广校丰产增收示范园(多经类)”,现场培训农民;四是举办经验交流会,组织率先致富的农民给其他农民讲课。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目标。学校把教学班办到田间地头、果园鸡场等,现场教授学员实用技术。图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给学员讲授种苗嫁接技术。
  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经济发展
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 符文朗
  20年来,河南省新乡市委、市政府始终十分重视农广校的建设和发展,使其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教兴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市里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依托农广校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农广校逐渐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阵地。
  每年市委、市政府都组织召开由主要领导参加的较高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农广校工作,并将农广校招生、教学工作列入组织、农业系统年度责任目标,加强管理,严格督查,兑现奖惩,激发和调动方方面面的办学积极性。1997年,市政府还下发文件,从农广校发展目标、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强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要求把农广校办学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在机构改革中保持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规格不降,编制不减,提出要用3至5年时间,把农广校建成教学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远程教育学校。
  新乡市对农广校的支持是具体明确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鼓励明显。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专家、技术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农广校任专、兼职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政治地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发他们投身农业教育的积极性。二是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市财政将农广校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九五”期间,市县财政共投入150多万元,提供了经费保障。三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全面推进农广校建设过程中,我市始终重视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九五”期间共招收基层干部学员7666名,3616名完成学业,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到1999年底,共有756个村委班子由后进变为先进,为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与农业“一优双高”开发相结合。1995年至1999年,共有135项由农广校学员主持参与的“一优双高”开发项目,被评为全市农业科技样板,15项粮食作物开发效益打破全市纪录。三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已建成56个学用结合基地。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共创办龙头企业154个,带动农户3200家,年创纯收益3.2亿余元。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注重教学媒体建设,最近开通了农业远距离教育网。图为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右一)、副部长张宝文(右二)出席开通仪式。
农广校帮咱奔小康
贵州省余庆县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周修平
  那些年我们先进村罗家坡穷啊,您听听周围乡亲编唱的顺口溜:“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坡顶打哆嗦;满山尽是干梢地,井水不够几家喝;坡又陡来砂又重,各种作物难耕种;经济收入全没有,日子艰辛没法过。”
  1987年,我走进了盼望已久的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余庆县分校。运用在农广校学到的果树栽培技术,我试种柑桔一举成功。农广校使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脱贫户。
  富了之后,我走家串户动员大家发展柑桔,手把手教乡亲们育苗、栽培管理。短短几年,村里培育出优质嫁接柑桔苗350多万株,纯收入达110多万元。从此,先进村摘掉了贫穷帽。1994年我被全村党员一致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1995年,我第二次跨进农广校,报读了果蔬专业。同时也把两名年轻村干部送进农广校。几年的摸爬滚打,使我深切体会到,为了先进村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永久牌”农业科技人才。农广校就是培养用得着、留得住人才的摇篮。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和生产实践,心里有底了,我把自己积累的全部知识和技术,都用到改变先进村落后面貌上。作为村支书,我带领大伙烧了四把旺火。
  第一把火是把先进村变成了柑桔专业村,收入逐年翻番。715亩柑桔连成一片。柑桔果实累累,给先进村带来了富裕,530户1870多人的村子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元。第二把火改变了恶劣的环境。对先进村80%的山林进行了封山育林,村辖区内4公里长的满溪河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和综合利用。第三把火是引水修路通信息。几年过去了,全村组组通公路,户户通农电,家家用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人家安装闭路电视,村小学实现了电化教学,9%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第四把火是共同致富,不让一户掉队。先进村十年大变样,被遵义市命名为“小康村”。我也被农业部授予“学科学、用科学标兵”称号,贵州省人民政府两次授予我“省劳动模范”称号。
青春换来稻米香
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副乡长 孙斌
  1982年初中毕业时,父亲含泪对我说:“孩子,爹实在没有办法,我知道凭你的用功劲,再重读一年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可咱家……”读书的愿望破灭了,我暗暗下决心:当农民,种地我也要种出个样子来。
  1991年初春,我怀着迫切的心情参加了黑龙江省农广校桦南分校的学习。在农广校三年,系统地学习了农业基础理论和农业专业技术知识,这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通过系统学习和多次实践,我大胆带领全村农民科学种田,承包了75亩水稻试验地,每年除完成省、市下达的20多项试验项目外,还开始杂交育种试验,逐渐成了大家心目中水稻科学种植的行家里手。
  我常想,我是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农民科技教育事业的受益者,无私奉献,带领乡亲齐奔致富路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农闲季节,我都在本乡各水稻村分别搞一两次培训班,讲水稻种植技术和有关农业技术知识。没有场地,有时就把本村村民召集到家里办班讲课。每天要接几十个电话,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参加县农业局、县团委组织的“青年星火带头人宣讲团”,深入各乡、村巡讲科学种田知识。我还时常被县电视台和有线广播电台请去举办讲座。在有关部门的热情帮助下,我在水稻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桦南县水稻优质米研究会,吸纳上百名有志水稻优质米研究的农民参加。每年我为会员无偿提供近4万元的种子、秧苗、化肥、机械等方面的资助和服务。
  为走产业化经营道路,我们组建了鸿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要把乡亲们辛勤耕作的优质大米变成农民富裕的收获。1999年9月15日,首届中国桦南金南瓜节项目签约仪式上,作为董事长,我代表鸿源米业公司先后4次与逸昌企业(香港)有限责任公司等签订了“孙斌一号”大米4500吨、价值2150万元的购销合同。“孙斌一号”冲出了北大荒,打开了乡亲们致富的大门。
  10多年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使我成长为一个新型农民。我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中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办好农广校 黄土变成金
  中共安徽省界首市委书记陶克贵
  界首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但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连年迈上新台阶。小麦、玉米、棉花等几项农作物单产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上升,自1995年起,平均每年增加400多元,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2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也不断增加,1993年为40%,1999年达到5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多年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未发生一例因农民负担问题的上访事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偶然,从市里的领导到群众,无不认为农广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像抓党校建设那样抓农广校建设,坚持为农广校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首先,我们在全市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领导网络。市成立了由市委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农口各单位和科技、财政、教育、人事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市农广校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也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抓这项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都要听取农广校工作汇报,把农广校工作列为市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农广校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在对市直各单位实行严格缩编、控制机构升格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农广校由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人员编制由原来的7人增加到17人。组建了善管理、懂业务、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先后提拔了5名班主任为副科级职务。第三,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列入财政预算、教育附加费切块、扶贫和农业开发资金倾斜等方式,多渠道加大农广校办学经费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1998年一次性投入130多万元,用于农广校基本建设,达到了20年不落后的标准。今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直接从市财政为农广校划拨办学经费16万元。同时,我们还支持和鼓励农广校创办经济实体。农广校通过返租倒包农民土地,与乡镇联合进行高效农业开发,每年可获利10余万元。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实验场所,还壮大了农广校的经济实力。
  市委、市政府在农广校毕业生的使用上实行“三优先”:即选拔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优先,招聘乡村技术干部优先,进行集团承包或技术承包优先。目前我市50%以上的农广校毕业生分别被乡村和企业聘用,60多名乡镇农民技术员和300多名村级技术员都是农广校学员,村组干部中农广校学员占95%,有4名毕业生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36人走上了乡镇领导岗位,有138人获得中初级技术职称。学员朱慧秋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附图片) d6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