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王保安
内容提要:●经济结构失调,根本的原因是宏观经济体制和微观企业制度的缺陷。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管理责权相悖:筹资者没有安排项目的权利,审批决策者与项目管理者没有风险责任约束,无法从机制上保证投资的效率与效益。这就无法避免重复建设、结构失调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国民经济存量优化的前提,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增量的保证。
●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我们面临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得到了有效释放。连续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的困扰,“买方市场”初步形成。这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在供求格局的变动中,长期被短缺掩盖的深层次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首先,产业结构矛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缺陷,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增长质量的提高。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和制度创新动力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造成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浪费;“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仍然存在,多数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低;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问题突出,一方面急需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生产技术结构失调,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和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了相对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金融、保险、旅游、咨询、教育、医疗等配套体系和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耕地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加工转化能力低,发展后劲不足;低质低价产品相对过剩,高效优质产品不足;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国内小麦、大米、玉米、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农民负担过重,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次,地区结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普遍得到了较快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虽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但长期的、较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带来了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城乡结构矛盾。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水平差距过大。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10元,相差1.6倍。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城乡消费严重失衡,1999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达到6651元,而农村居民只有1973元,相差2.4倍。不仅如此,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也使农村消费潜力难以释放。1999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却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0%左右。据估算,如果十年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将每年平均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可见,城乡结构矛盾已成为影响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结构失调:经济运行长期背离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们研究结构问题,不能不对结构调整工作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造成经济结构失调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宏观经济体制和微观企业制度的缺陷,它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长期背离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反倒可能成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温床。在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惯性的影响下,我国曾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现象,曾出现一个县建设四十多家水泥厂、一个省有数十家汽车制造厂的问题,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容易形成行政审批经济,在市场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条件下,行政审批制很容易造成主观意志脱离市场实际的结果,所以就有了“一年计划,计划一年”的嘲讽。也就是说,行政性主导的资源配置方法无法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耦合,最终使结构优化成为不可能。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管理“权责相悖”,筹资者没有安排投资项目的权利,审批决策者与项目管理者又没有风险责任约束,无法从机制上保证投资的效率和效益,从而无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投资以及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微观经济主体的制度缺陷,使产业、产权、技术结构优化失去了内在动力和制度基础。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辅相成的,其基本特点是国家投资,计划生产,产品价格由国家控制,亏损由财政负担,产权模糊,缺乏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有许多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距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差距较大。这样的国有企业对市场信号反应迟钝,在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必要的机制,在技术创新、追求效益最大化方面缺乏内在的动力,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不仅是科技体制问题,而且是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问题。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把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按规模大小确定企业级别和行政任命企业领导,使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漠视长远规划和科技进步。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既是我国经济存量结构优化的障碍,也是企业难以成为增量优化载体的原因。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阻断了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优化的链条。我国走的是一条非市场化的工业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依靠政府的力量动员和集中配置有限的资源并采取城乡隔离的办法来保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但长期的城乡隔离和二元化发展,会出现城市经济自我循环无法维持的问题,整个经济就会被分割,而难以充分发挥潜力。长期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阻隔了技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限制了市场空间的扩大,制约了需求潜力的释放,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经济结构优化: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经济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面对加入WTO在即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深化计划体制改革,规范投资行为,确保增量结构优化。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计划机制和计划配置资源方法。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逐步减少计划内投资额度和项目,全面放开市场准入,以鼓励社会投资,推动非国有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结构。同时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将现行的行政审批制改为审查备案制,以约束和规范投资行为,下决心消除投资行为权责相悖的弊端。其次,将计划部门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的经济信号,并参照国际经验,制定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三,除了个别特殊行业,要尽快放开价格管理,打破垄断。实践证明,凡是放开价格、打破垄断的行业都得到了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而政府直接管理、垄断经营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益和发展迟缓的状态。因此,竞争性行业要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后,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真正成为投资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实践证明,企业制度创新,既是国民经济存量优化的前提,更是今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增量的根本保证。没有有效的企业制度,单靠政府投资和政策号召,无法从根本上优化经济结构,从而技术进步也就会失去动力。
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改善和提高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两大杠杆,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总量调控,财政政策的强项是解决结构问题。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统一管理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尽快形成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项目和风险投资项目,社会投资主要用于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新格局。其次是完善财政投融资运作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改善政府调控手段,放大政府资金带动功能,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从机制上根治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同时,完善税收法规,通过税种税率的设置体现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结构优化中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改革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市场化交融,拓展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应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民真正从发展多种经营、实行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要在资源和人才两方面推进城乡交流,在优化竞争环境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董京泉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不失为一篇千古绝唱。其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思想深刻,富有启迪。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种风气,就是热衷于写长文章、出大部头。有些文章动不动洋洋万言,有些著作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五六十万字,二卷本、三卷本,甚至丛书、套书,也不乏其例。好像文章不写这么长,著作不出这么厚,就不足以阐明自己的思想。但这些文章、著作中究竟有多少思想,理论上、学术上有多少创新,读者劳神费力读下来究竟能得到多少教益,却颇值得怀疑。
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生命力之所在。创新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是有效地探索未知,科学地设计未来。理论研究性的文章,学术探讨性的著作,如果没有创新,只能是低水平重复,无价值可言。但是,理论上、学术思想上的创新是否一定要大块头或大部头呢?不一定。老子的《道德经》创立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只有五千字;儒家学说的经典代表作《论语》也不过一万五千多字,而且都是语录的形式。毛泽东没有写过大部头的专著,他的《实践论》不过一万字,《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千字,但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邓小平更是如此,他的文章中处处闪烁着新时代真理的光辉,但大多数也只是二三千字。这难道妨碍他们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了吗?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不过一万字,但堪称“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辩证法的新篇章”;而他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首次发表时,只用了三十几个字,却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纲。爱因斯坦当年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的时候,都是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的,每篇也只有几千字。可见,理论观点是否有创新,科学上是否有新发现,并不在于文章有多长,著作有多厚。
而今,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学说层出不穷,文章、著作读不胜读;而且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得团团转,时间越来越紧,难得坐下来读书。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否正视一下现实,体谅一下读者的苦衷,把文章写得短一点、精一点,把书写得薄一点、分量重一点呢?当然,如果是阐述重大的理论问题,构建新的学科理论体系,文章长一些,著作厚一些,完全可以理解,但即使如此,也应当力求精练,使思想精华集中一点。只有如此,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才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风。《陋室铭》的前四句话也启示我们,在理论界、学术界迫切需要制定一种新的评价机制,形成一代新的风气,就是“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第9版(理论)
专栏:
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尤元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目标,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特别是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这是根据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而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是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总结。邓小平曾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对我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党自觉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就巩固,经济和社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制定的方针和政策脱离实际,就不仅会影响党的自身建设,降低党的威信,也会使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挫折甚至受到严重破坏。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我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只有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提高我们党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是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执政党必须重视和研究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内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在二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逐步显现了我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发挥我们比较优势的战略和策略。比如: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等。通过以上战略的实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加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当前,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出现了新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比如: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必须加强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规划、措施和办法;进行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首先要求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从根本上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扎扎实实,反对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不断研究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把我们的各项事业顺利推向前进。
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干部自觉进行战略思维,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毛泽东在论述革命战争时指出:“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指挥战争如此,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所负责工作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上。为此,首先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创新。应当说,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一个重要因素是发扬了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只有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的重大问题上不断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获得前进的不竭动力。其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论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还是国内改革和发展的重重困难,都必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决策的出发点,避免因决策失误而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拓宽党在各个领域联系群众的渠道,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任务,更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民主决策精神,体现人民的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杨兴举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表明,要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收到预期效果,必须针对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特点,抓住重点环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选准切入点,从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抓起。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新时期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从地区、部门和行业的特点出发,采取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设计好、组织好、开展好,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在干部群众的参与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可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渗透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注重热点,从舆论引导抓起。舆论宣传的基本目的,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各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努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抓好典型宣传,注重热点引导,加强舆论监督。其次,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对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给予及时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决不给错误的东西提供阵地。再次,提高宣传工作的水平,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突出闪光点,从典型抓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是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措施。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善于总结各行各业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人、身边事来影响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干部、群众学有典型,比有榜样,赶有先进,超有信心,使典型真正成为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
抓住关键点,从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抓起。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要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抓好落实。二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做,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增强工作合力,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各行各业各部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渗透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量化管理,完善督查考评手段和总结考评办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9版(理论)
专栏: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李俊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时期,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作用,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真正关心群众,切实了解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弄清群众的所思所忧,弄清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比如,农村税费征收中群众有什么反映,企业改制中下岗职工是怎么想的,面临机构改革干部有什么顾虑,等等。只有准确把握群众的心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调查表明,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民群众想的是致富快富,盼的是服务帮促,议论最多的是结构调整,最担心的是产品销路不畅,最不满意的是有些干部作风不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民求富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正在逐步确立,而法制意识、科技意识、合作意识则还没有相应跟上。针对这一实际,应当把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力实施“理论富脑增民识、科技富脑开民智、法制富脑安民心、文化富脑助民乐”工程,努力帮助农民致富。
牢记党的宗旨,不断改进作风。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力量,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如何。如果高高在上,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再好的教育都会乏力;如果作风飘浮,言行不一,就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大干部必须认真实践党的宗旨,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感染群众、赢得群众。一是坚持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能不能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党性党风的问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以良好的作风带动群众。思想作风问题是一个基础性、导向性的问题,好的思想作风可以带出好的政风、民风。进一步改进作风,就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虚心拜群众为师,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发现自己思想、工作、作风上的不足,从群众那里找到解决各种矛盾的有效方法。三是发挥好领导干部自身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施教者。领导干部把立言和立行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扎扎实实做事,就能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打动人心,从而影响和引导群众。
坚持多办实事,力戒空谈。群众是朴实的,最讲实际的。群众的思想问题往往源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就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社会治安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这些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来开展,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群众思想问题的目的。当前,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应多做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解惑释疑、耐心说服的工作,起到稳人心、暖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应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实事、办好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应善于抓住那些对本地发展影响大的难点问题,那些涉及全局、对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热点问题,那些群众议论较多、反映强烈而又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焦点问题,那些能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重点问题,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认真解决,让群众从中受惠,从而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对社会主义美好前途的信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