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第1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1-1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西部开发天地新 '...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台前幕后

  西部开发天地新
  本报记者 向兵
  八十年代,影片《老井》震撼了多少人的心。如今,一部正在拍摄中的电视剧将告诉人们,在干渴的西部已经有人不再固守着故土年复一年地打井了——
  西部土地上的一场革命
  国庆之夜,电话响起。电话是长影的于向远打来的,话筒里他激动地告诉笔者,他正在祁连山下拍一部二十集电视剧,是讲西部大开发的。于向远这位自称是“农民的儿子”,逆着电影市场低迷的寒流闯入影坛的导演,始终钟爱着广袤的乡村。这些年一气拍出了《小村无故事》、《这女人这辈子》、《男婚女嫁》一批优秀的农村影片,捧出了好几位百花奖得主。这是一位充满艺术激情,执著而值得信赖的敦厚汉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胸中了无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豪情才气,但西部的茫茫戈壁、黄土高坡,总让我魂牵梦萦。“西部大开发”——和新世纪的朝阳一样激动人心的口号,可这个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努力的事业,一切都才开始。浮光掠影拍点电视专题片可以造造声势,要拍长篇电视剧,能演绎出什么动人的故事?带着向往与疑惑,深秋时节笔者来到了河西走廊。祁连山下,丝绸古道,砭骨的秋风打着呼哨扑打着一排排白杨,卷起落叶扑向点缀着红柳、骆驼刺的浩浩戈壁,扑向天边白雪皑皑的山脊。还是那样的辽阔、雄奇,也还是那样的寂寥、苍凉。但是,在这片风景如故的土地上,已有新的绿潮在涌动。从八十年代初起,国家便着手“两西农业基本建设工程”,投资数十亿在甘肃兴建水利工程,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定西农民,移民到辽阔的河西走廊。数十万贫困之乡的农民不再守着干涸的故土,年复一年地挖掘“老井”。这些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踩着时代的鼓点,在已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正描绘着节水型现代大农业的崭新画卷。这是西部土地上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西部开发中一桩利国利民的壮举。
  始终关注着中国农村的于向远敏感地抓住时代的这一宏大主题,在作为电视剧生产的“国家队”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全力支持拍摄的二十集电视剧《黄沙下面是沃土》中,他将首次向世人展现正发生在西部的这场革命,这场革命中人们命运的改变和观念的深刻变化。
  一想到黄土地,便恍惚看见剧中人迎面走来
  “当初一看到剧本我的心就被抓住了,作者又用两年多时间一次次修改。”在兰州于向远介绍我见到了剧作者。1983年就以《纸皇冠》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王守义,甘肃土生土长的作家,同样也是“农民的儿子”。他以自己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阅历,长期生活于农村对农民兄弟的透彻了解,写成了这部长篇电视剧——陇东的大地湾村拥有比古巴比伦还早一千多年的人类文明,这里的人们笃信自己是伏羲的后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是代代相传的信条。古老的文明却总伴着贫穷,辛劳的耕作造成水土流失,吃窖水,烧草皮,不打光棍靠“换头亲”。苦读书跳农门是传统,也是现实唯一的出路。李旺山和暗中相恋的周雪雁是村里也是县中的人尖子,却因为“换头亲”最终都没能上成大学。国家号召移民,村里人宁死不离故土。厌倦了大地湾的贫穷和陈腐的李旺山,违背父亲倾家荡产要他再考的心愿,带头移民做了移民队长,率领一百多号头次走出家门的老少爷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骆驼城”。被自私的村主任赶离家门的移民们,怀揣一颗破碎的心,顶着肆虐的风沙,在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河西走廊上汉魏时代的屯垦之地开始了再生之路。李旺山和他的同学们在移民办的支持下,上矿山、下煤窑,帮助移民们渡过难关站住了脚,并且有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原始积累。荒芜了千年的戈壁上长出了庄稼,跑回去的移民回来了。移民移活泛了的大地湾人又开始烧制彩陶,山坡上也在退耕种草,大地湾有了生机。而这时“骆驼城”的移民们已站在绿叶飒飒作响的成片良田中,和北京的专家一道试验先进的滴灌技术。
  这里概述的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家族斗争、历史恩怨,回肠荡气的爱情纠葛,浓厚的地方风情和传统文化氛围,以及一个个活动于其间的鲜活的人物,其真实的生活细节,大起大落不乏悲怆的命运,令笔者手捧剧本夜不释卷,心潮起伏,时不时鼻根发酸泪涌眼角。好些日子过去了,一想到黄土地,便恍惚看见剧中人正迎面走来。
  拍戏现场,导演常常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蔡玲是该剧的女副导演,可剧组的人如今总爱叫她“魏一民”。魏一民是剧中一个角色——五十年代从上海移民到河西走廊的县移民办主任,男性。剧组从当地找了一位演员扮演。可到了骆驼城拍戏时,这位演员却受不了那份苦,溜了,只好由多少年前演过戏的“蔡导”顶上。
  确实,这部戏的活儿真叫苦。酷暑时节,贫困的陇东庄浪县天旱缺水浮土连天,剧组人员头顶烈日一身汗一身泥拍了四十多天大地湾的戏,接着马不停蹄拉到千里之外祁连山下的骆驼城外。这座茫茫戈壁上的废墟曾为五梁国之都,是文物,剧组不得入内,只好在附近农场废弃的一排四面透风的干打垒土房里,垫干草打通铺驻扎了下来。时至深秋,入夜凄厉的寒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有人只好钻进租来的中巴车里熬过一夜。白天拍戏也遭罪,四台鼓风机一起开动,演员就在这打得脸直疼的人造沙暴中一场场地接着演戏。鼓风机停了,高压水龙头又架了起来,十多位演员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雨中一站就是半天,饰演移民的当地移民都受不了直叫苦。当他们看到拍摄完的几场戏在监视器上回放,再现当年移民到此之初的情景时,移民们流下了眼泪。
  “导演也经常在拍戏现场忍不住流泪。”制片主任李咏梅告诉我。导演于向远说,他为演员演绎的剧情而感动,也为来自电影学院、中戏、军艺的这帮年轻演员不怕苦的精神所打动。“不是满身的沙尘,就是一身水一身泥,说再来一遍就再来一遍。”
  如今这部投资仅三百多万的二十集电视剧,已结束了在西部的外景拍摄,明年初将与观众见面。“到时要是观众也同样感动,我们这点苦也值了!”于向远说。
(附图片)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看台人语
  军队生活的真实展现
  作为一名在部队生活了近十年的军人,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光荣之旅》,感觉该剧确实反映了新时期军人的真实生活,让广大观众能够通过此片了解当代军人的内心世界及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军人应具备的素质,从而能够理解军人、支持军人。该剧第一次从解放军总部、军区、集团军直到基层的范围,讲述了军队里一个古老的话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此片属于军事题材,但向观众展示了一幅生动、真实、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同时,由濮存昕扮演的军人贺援朝,向观众展示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军人不仅勇敢忠诚,而且有了更多的知识智慧。
  北京军区 陈金彩 周军宇
  是“光荣之旅”还是“婚恋之旅”
  电视剧《光荣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军事题材,可惜,它的主线却是婚恋。开场离婚:电视剧一开场就是团长贺援朝之妻军医张洁赶到军营向他提出离婚;入学追恋:空军上校李军生,这位有妇之夫,刚进入人称“将军摇篮”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学院,就追恋起计算机女教授季风;教授钟情:计算机教授季风,不爱李军生,追上了与李军生同时入指挥学院的贺援朝;医患相恋:病人罗天毅因患眼疾住院,与军医张洁相识,以后又相思、相中……甚至,贺援朝才是高中学生的儿子,也谈起了恋爱。
  故事沿着以上线索演绎,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改革与强化成了点缀。这样,《光荣之旅》就成了穿着军装赶时髦的言情剧了!
  上海 王乾德
  对《一声叹息》的一声叹息
  电影《一声叹息》炒作得不可谓不火,可看完了,却如骨鲠在喉。在当今商业社会里,商业化是不可免的,但《一声叹息》商业得过分了。从一开篇剧中人就为某某IP卡做广告;剧情往下发展,剧中人该买房了,女主角说我都打听了,到某某银行贷款不用熟人;连剧中人开的车也没放过,特别给车标一个大特写;男女主角买了房子叫某某经典,女主角打电话告诉朋友房子的具体位置;男主角没地儿住了,又被安排在某某某化妆品专营店……尽管越看越让人心里不舒服,但心里还希望上面的一些是虚构情节,可在片尾,上述产品或企业一个不落地全出现在赞助商字幕上。在影院里呆呆地坐上两个小时,那一个个不得不看的软广告却如饭里的沙子,让人大倒胃口。不得不佩服制片人的精明,片子赚了钱,广告又捞了一把,一石二鸟,只是观众不会总上当,照这么玩下去,早晚有一天,观众不和你玩了。
  北京 李其功
  数字该怎么读?
  相当多的电视台、电台的主持人、播音员不太会读数字。数字如语言文字一样,是有节奏的,有韵律的,有些专用数字是有内涵的。像娱乐节目中常有现场抽奖,主持人宣读中奖者身份证号时就很少读对过。如370102850905115,主持人常这样读:370,102,850,905,115,把正确的节奏破坏了,失去了韵味。正确的读法应是:37、01、02;85、09、05;115,其中表达的意思是此人住山东、济南、历下区,1985年9月5日生,男性(新证号增位,含义相同)。此外还有如邮政编码,250100,应读作25、01、00,即表示山东、济南、山东大学一带区域,可惜常被读作250、100,不易判断地域所在。再如电话号码,七位数的,前三位为分局号,后四位是线号,8012345就应读作801,2345。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大众媒体,留神一些细节,对提高自己的品位是有益的。
  山东济南市 周雪平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巴比伦覆灭了,玛雅文化成了旧梦,黄河断流也将是文明的断流……
  《拯救黄河》叩击人心
  大型电视纪录片《拯救黄河》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片气势磅礴,波澜壮阔。该片采用了写实性的画面介绍和解说的同时,穿插采访来自不同领域的院士、资深专家、学者等现场座谈的方式,对黄河的各种“病患”危机和治理开发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以纪实手法和专家座谈相结合、全面系统地展现母亲河的纪录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该片题写片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担任该片总顾问;费孝通、汪恕诚、柴泽民等亲自指导该片的摄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孕育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也荡涤了中华民族宽广的胸怀。那滔天浊浪屹立着的“中流砥柱”,更代表我们民族不屈的品格;那永远奔腾向前的激流,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今的黄河已是重病缠身,黄河已断流七年之久,河道里长出了青青小草,闻名的黄河水也变黑变味,生态灾难正悄悄降临在千年长河身上。为此,中华儿女为母亲黄河担忧。拯救黄河迫在眉睫!在世纪更替之际,一位从未涉足过影视业的年轻女性刘春,出于对母亲河的深深眷恋,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了大型纪录片《拯救黄河》的投资人,沿黄河行走五万公里,上百个市,历经千辛万苦,亲自组织拍摄,直到制作完成。该片将黄河目前的现状表现出来,同时又探索了治理黄河的规律。
  该片共九集,分别以“黄河泛滥是民族心腹之患”,“污染是黄河的现代病”,“断流是黄河的忧患”,介绍剖析了黄河的历史成因,黄河断流、污染的现状和人为原因;以“黄河三角洲之希望”,“黄河与西部大开发”,“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瑰宝”,揭示了黄河文化的源流、内涵,昭示发展和保护黄河文化的紧迫性。
  拥有黄河是我们的骄傲,拯救黄河是我们的责任。再造黄河雄风,让黄河在新世纪重新奔腾起来,永远“长流不息”!
  (梁心)(附图片)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再谱一曲“歌唱祖国”
  潘璠
  不久前,有关部门为王莘老人举办了专场音乐会,纪念他从事音乐创作六十周年和创作合唱歌曲《歌唱祖国》五十周年。作为听众,对王莘老人的名字未必都耳熟能详;但对于他的代表作,确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都是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和共和国一道成长的。有什么奖赏能比自己的作品被亿万人传唱了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传唱下去而更令音乐家欣慰呢?
  笔者真希望王莘老人重新拿起笔,再为我们创作几首《歌唱祖国》那样的好歌,因为今日的中国乐坛,实在太缺少振奋人心的合唱歌曲了。
  在世界乐坛上,许多大师们曾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合唱歌曲,历经几代而传唱不衰,如《欢乐颂》、《蓝色多瑙河》,如《马赛曲》、《伏尔加船夫曲》……
  在半个多世纪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从聂耳、冼星海到王莘、光未然、时乐濛……中国音乐人也在合唱歌曲方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黄河大合唱》到《长征组歌》,从《歌唱祖国》到《长江之歌》;从“红日照遍了东方”到“夕阳辉映着山头的塔影”,从“你是灯塔,指引着黎明前的风帆”到“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歌声鼓舞着一代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忘我工作。
  但是,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合唱歌曲的创作渐入低潮。在《长江之歌》以后的十几年间,我们鲜见广为流传的合唱歌曲。虽然也创作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作品,但这些作品实际上是以独唱为主,合唱只是起伴唱或配唱的作用,因此并不很适合作为合唱歌曲演唱。广大群众需要并期盼着好的合唱歌曲。
  时代是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既需要或优美抒情或轻快上口的独唱歌曲,我们也需要或激昂高亢或雄壮有力的合唱歌曲。我们的国家希望无限,我们的人民豪情满怀。愿我们的音乐家努力创作出一些像《歌唱祖国》那样能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传唱的合唱歌曲。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新作快递

  境外拍摄原始森林风光
  《大惊小怪》瞄准贺岁片市场
  新世纪的脚步一天天走近,贺岁片市场紧锣密鼓,一部部冲着“贺岁”而来的新片相继出炉——《美丽的家》、《防守反击》、《幸福时光》、《大惊小怪》、《考试一家人》……谁能在新年贺岁档期放映中独领风骚?人们拭目以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中国电影公司、青岛率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贺岁影片《大惊小怪》,仅从题材样式、外景选择、演员组成等方面看就可谓“技高一筹”。目前,该片已全部结束在马来西亚的外景拍摄,年底将与观众见面。影片《大惊小怪》在表现异国现代都市风情的同时,将剧中人物带进了热带原始森林和土著部落,从而使该片在人物的生动性、故事的趣味性、影片的观赏性等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原始森林拍摄过程中,电影人亲眼目睹了豹子、野猪、四脚兽、蜥蜴、猴子、毒蛇等动物,马来西亚方面不得不派出手持猎枪的保安护驾。面对如此难得的环境,导演丁晟及时捕捉了大量珍稀动物镜头融入到影片故事之中。影片还使用了航拍、水下摄影等高难摄影技术,制作人陈方说这都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影片亮相贺岁市场。
  影片《大惊小怪》以轻松幽默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小人物的爱情生活。表现小人物对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良是本片追求的主题。从样片看,张世(台湾)、刘金山、袁莉三位演员的出色表演兴许也将成为贺岁影片中的又一道风景线。
  (京文)(附图片)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艺坛星踪

  张咏荷——
  如北方的阳光和风
  文慧
  初识张咏荷是在电视剧《费家有女》中,她将那个崇洋媚外、贪慕虚荣的费家四女儿费四薏刻画得刁钻、泼辣、人见人怕。此后,她在《别了,莫斯科》、《一路等候》等电视剧中留下成功的脚印。最近在全国相继播出的古装电视连续剧《倩女奇冤》之《窦娥冤》中,咏荷饰悲剧名角窦娥,与香港明星刘松仁合演对手戏。而同时二十集都市轻喜剧《一吻上天堂》亦将推出。张咏荷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刘二米,演绎了一个现代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故事,形成了一悲一喜、一古一今的有趣对照。
  和咏荷见面之后才发现她主演的二十几部影视剧中完全没有表现出她真正的个人特质。敏感、多变甚至矛盾的个性表现在短短六十分钟的采访中轮翻上阵,似生硬又十分自然地在咏荷脸上切换,令我措手不及。我不禁由衷惊叹世上真有一种人生下来就是做演员的好材料!而咏荷就是的。因为她的脸及脸上或说笑或静默却传达着绝不重复信息的大嘴都太特别了,特别得让人见到她五分钟就一定记住;特别得会被法国导演在千人模特中把她选到法国去拍广告;特别得只能做演员……
  张咏荷最近担任了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的中央电视台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朝鲜战争》的女主角曹桂兰。演一位女志愿军,一开始是工厂里的小干事,后来参军见到毛岸英时就一直很崇拜毛岸英。她目睹了毛岸英被美军飞机炸死的情景;再后来她被抓进了战俘营并成为组织战俘同美军作殊死斗争的女英雄。张咏荷说:“我第一天在北京第一机床厂拍戏时,心里感觉到少有的踏实。因为我妈妈就是工人。而小时候我经常去她们的车间玩儿,对那儿的环境既亲切又熟悉。十几米高的大厂房,轰轰作响的上百台机床及脚下粘粘的机油,加上工人叔叔、阿姨大声的玩笑……这一切欢乐的记忆都转化为我‘变成’工人曹桂兰的催化剂。可我心里感谢妈妈;感谢儿时对我大声说笑的工厂阿姨和眼前这些带着羞涩表情的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女工们……”咏荷说这一切时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起来。那天拍完戏咏荷同远在哈尔滨的妈妈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附图片) Gsw品论天涯网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众明星联袂演《代价》
  二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不仅带来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一部着力表现这种变化的电视连续剧《代价》正在深圳加紧拍摄。
  该剧导演陈剑飞从艺二十余年来主演了几十部影视作品,曾荣获“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他在《赵四小姐》中饰演的张学良将军,不但观众喜爱,还得到张学良本人的高度赞赏。二十集电视连续剧《代价》是他精心策划两年的新作。集主演、导演、制片人于一身的陈剑飞说,《代价》力图通过自新、自强兄弟对待新生活的不同人生态度,以大喜大悲、高度戏剧化的结构牵引观众与剧中人一起完成魂牵梦萦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经历。让观众亦喜亦忧,欲罢不能。剧中陈自强由陈剑飞饰演,陈自新由北京电视台《联想环球影视》主持人高原出演,刘惠英由曾在《公关小姐》中担任主演的萨仁高娃扮演,雪莉由金莉莉饰演,昌叔由赵尔康饰演,导演张良、综艺节目主持人李滨、歌星尹相杰客串演出。
  (新生)(附图片) Gs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