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0-2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以发展为主题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发展为主题
  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以发展为主题,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把发展作为主题的重大意义,更加牢固地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这是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日益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对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经济上看,而且要从政治上看;不仅要从当前的形势看,而且要从长远利益看;不仅要从中国的自身发展看,而且要从全球发展的大格局看。这样,才能看清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正在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刻影响。我们既面对着赶上新科技革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放眼全球,横比各国,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技术竞争已成为各国焦点。发展得慢了,就有在新的一轮国际竞争中落伍的危险。历史又一次把我们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才能站住脚跟,争取主动,赢得优势。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有问题的关键。“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使我们面临许多新问题,各方面的任务相当繁重,种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把我们的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不然,我们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就会更多更大。我国有12多亿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人口、下岗职工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加快发展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对这个基本国情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条件,我们完全有条件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经过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在“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效益与质量提高,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这些为我们实现“十五”期间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努力使我国经济得到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可持续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一个国家的振兴,要根据国际国内的客观情况确定自己的战略任务。以发展为主题就是当今中国的主要任务。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清,就很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把发展作为主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篇大文章就有了统帅全局的纲,从而使结构调整、体制和科技创新、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等等,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保持较快发展的速度,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缅甸客人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谭国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缅甸联邦团结和发展协会副主席、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三秘书长温敏中将及其率领的缅甸友好代表团。
  李瑞环说,中缅两国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友好近邻,两国目前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任务,对许多国际问题都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推动中缅友好合作不断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李瑞环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缅甸拥有宝贵的森林、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条件,经济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缅甸的发展对中国有利,中国的发展对缅甸有利,中缅两国共同发展对周边地区有利。中国政府和人民真诚希望自己的友好近邻缅甸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强盛。
  温敏说,缅中两国情同兄弟,双边关系亲密无间。缅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坚持与中国友好的政策,致力发展睦邻合作。谈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时温敏说,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作为近邻,缅甸对此感到钦佩和羡慕,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和缅甸驻华大使吴巴泰漆参加了会见。
  温敏一行是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来华访问的。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强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司法制度改革要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记者傅旭、吴兢报道: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到会并发表讲话强调,司法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通过改革,使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更加巩固,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司法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由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旨在总结全国民事、经济、知识产权和海事海商审判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研究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事审判观念和审判机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民事审判工作的主要任务,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事审判制度,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司法保障。
  在今天的会议上,李鹏在充分肯定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我们要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司法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这一制度目前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才能建立起来。他说,我们要通过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是宪法规定的,是保证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础。
  李鹏说,司法改革还包括了审判方式的改革。全国人大在1989年制定了行政诉讼法,1991年制定了民事诉讼法,1996年修改了刑事诉讼法,这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借鉴世界法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标志。在司法工作中还普遍存在重视实体法,而不重视诉讼法的现象,这必须予以纠正。按诉讼法办案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证。这些年来,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对审判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公正司法。从认识论来讲,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法律的规定也一样,它既是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的依据,同时又要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就执行下去;不正确的、不符合实际的,就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李鹏在讲话中还谈到人大对法院的监督问题。他说,司法改革应当包括怎样使国家权力机关更加有效地行使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人大对法院的监督,目的是督促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办事、公正司法,保证国家的法律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实施,保证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
李鹏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各地开展司法监督的经验后,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监督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第二,人大不代行司法机关审判权、检察权,而是通过监督,启动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程序;第三,人大是集体行使职权,防止人大代表个人干涉审判独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应该按这三条原则进行对法院、检察院的监督。各级人大开展司法监督,对法院、检察院既是监督,也是促进和支持。各级司法机关也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李鹏指出,我们的司法队伍总的是好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但确实有一些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和司法不公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思想、工作还没有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也是指导我国司法工作的根本方针。他提出,希望大家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看看自己所做的工作、所采取的措施,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纠正。同时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对法官的教育,切实转变审判作风,克服特权思想,真正做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为谁掌权的问题。
  李鹏最后说,加强基层人民法院的基础建设,是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在基层工作的法官依法办案、公正司法,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必须学习宪法和法律,做一名合格的、使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人民法官。
  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以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西藏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二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好局面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唐维红报道:中共中央党校今天召开座谈会,纪念西藏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2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好局面。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对西藏班创办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西藏班全体学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多年来为办好西藏班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胡锦涛在充分肯定西藏班创办20年来的成绩和贡献后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大力培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决策和方针是正确的。中央党校西藏班创办以来的工作是成功的。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把西藏班办得更好。
  胡锦涛强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全局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看,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民族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和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民族在共同繁荣和进步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华民族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胡锦涛指出,我们在看到我国民族团结的好形势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的严峻斗争,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加强民族团结,首先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够应对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只有一代又一代同整个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不断成长、成熟起来,我国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才有坚强的组织保证。
  胡锦涛指出,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我国跨入新世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头五年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指导方针,为我们继往开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壮丽的蓝图。在谋划未来时,党中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加快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使西藏和其它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族地区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精神,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胡锦涛要求中央党校和民族地区党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中央的精神为指针,加大民族地区干部的培训力度。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根据党校新的教学布局,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进行。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联系民族地区的实际,把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宗教政策作为重点。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从理论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来把握民族工作,联系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来观察民族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鉴别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要坚持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全过程,增强党的意识和党性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和行动中切实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必要的文化和业务培训,帮助学员掌握履行领导职责和其他岗位职责必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胡锦涛指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全党的大事。各级党委一定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要积极关心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努力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良好条件。
  中央党校西藏民族干部培训班是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1980年9月创办的。20年来,中央党校根据西藏建设事业的需要,开设了不同班次,培训了不同层次的干部。西藏班共培训学员968人,目前开办的第二十五期培训班有80名学员。据介绍,毕业学员大多成为西藏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为西藏在新时期的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主持座谈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赵洪祝、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国家民委副主任牟本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怀远,西藏班毕业学员代表、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中央党校培训部常务副主任郝时晋在座谈会上发了言。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张志新、王伟光、李君如出席了座谈会。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文化部广电总局等举行座谈会
  纪念杰出革命文艺家夏衍诞辰一百周年
  李岚清出席并讲话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新华社记者秦杰、本报记者温红彦报道: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今天共同举办座谈会,纪念杰出的革命文艺家夏衍诞辰一百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了讲话。他勉励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夏衍高尚的革命情操、不朽的创新精神与崇高的人格风范,为促进新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团结奋斗。
  丁关根、宋平、任建新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主持。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赵实、周巍峙、张锲、陈昊苏、谢铁骊以及夏衍家乡的代表发言之后,李岚清发表讲话,对夏衍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文化界学习夏衍,进一步贯彻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建设中国先进文化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讲话全文见第四版)
  有关方面负责人、文化艺术界代表、夏衍同志的亲属和生前友好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委托
  迟浩田在丹东向抗美援朝烈士陵墓献花篮
  新华社丹东10月26日电(解放军报记者张建军、新华社记者张宝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今天结束对朝鲜的正式友好访问回国时,在丹东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委托向抗美援朝烈士陵墓献了花篮,亲切看望和慰问了志愿军老战士代表。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锦江山西麓。迟浩田登高来到这里,瞻仰纪念塔,参观了全面记录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反映全国人民轰轰烈烈支援抗美援朝运动、表现中朝两党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和记载抗美援朝英雄模范光辉业绩的陈列。在苍松翠柏掩映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迟浩田向抗美援朝烈士墓献了花篮。之后,他亲切看望、慰问了志愿军老战士代表,与他们合影留念,并进行了座谈。志愿军老战士代表王凤生、姚广仁、张子新在座谈会上发言,深情回顾了他们所经历的抗美援朝的战斗岁月。
  迟浩田在座谈会上讲话。他向志愿军老战士、烈士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他说,50年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抵御侵略、反对强权的伟大壮举。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同朝鲜军队和人民并肩作战,发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迟浩田说,党中央对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极为重视,昨天,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精辟总结了它的历史功绩,科学概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正确领会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学习和发扬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奋发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鼓舞作用。
  参加今天活动的还有,随迟浩田一同回国的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团成员熊光楷、张树田、钱国梁、陈炳德、谭悦新、冷宽、徐承栋、刘源以及沈阳军区、辽宁省领导姜福堂、张国光等。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俄罗斯总理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今天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邀请,俄罗斯联邦总理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卡西亚诺夫将于11月3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朱镕基举行中俄总理第五次定期会晤。此前,国务委员吴仪将于11月1日至2日同先期抵京的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克列巴诺夫举行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马坊乡里话民心
  石俊美 阎晓明
  和顺县在太行山顶上,马坊乡在和顺的最高处。在山西省晋中市,马坊乡面积最大,条件最差,30个行政村被崇山峻岭分割成65个自然村。条件最差的地方近两年做出了不差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党心凝聚了民心。
  1998年秋,马坊乡新一届领导班子把修路作为凝聚民心的第一大重点工程开工上马。然而,民心工程开始并没有赢得民心。开工第一天,马坊村路段的工地上,几十个村民把乡党委书记兰冰围了起来,责问道:“你们当官的又拿老百姓瞎折腾?”兰冰向村民怎么解释都没人相信,他急了,当众立下军令状:“如果放了空炮,办不好事情,我们卷铺盖集体辞职回家!”兰冰思绪万千:要想办成事非得豁出去重新赢得民心,否则,再好的事也办不成。
  张庄村位于公路的咽喉地段,因为班子乱,人心散了,周围村早已出工修路,这里仍没有动静。乡党委组织部分乡干部自带米面、铺盖、火炉、柴火进村蹲点。干部们挨门挨户坐在老百姓炕头上和大伙拉家常。半个月后,经过村民和党员的民主选举,张庄产生了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全村迅速形成了合力,耽误的修路任务很快赶了上来。
  乡党委凝聚了人心,激发了马坊人建设家乡的高昂斗志。建无线程控电话接入站,占了堆儿梁村张海生5亩荞麦地,他分文不要补偿;寺头村郭宪明义务为修路跑运输,往返县城10余趟,行程3000余公里。乡党委成员一人负责一部筑路机具,日夜跟班,每天都坚持到凌晨三四点钟,一连半个月……
  人心齐,泰山移。两年来,马坊乡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全长22公里的公路已竣工;全乡开通了程控电话;22个村有了闭路电视,8个村通了自来水,70%的村翻修了校舍。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土特产身价倍增。乡里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全乡70%的耕地种了荞麦、毛谷米等优质杂粮,投资120万元建起了杂粮加工厂、矿泉水厂和香菇场。
  过去,由于人们看不到马坊的希望,有能耐的人都往平川搬迁。7800多口人几年工夫迁走了2000多口。村民麻贵清在外迁的潮流中落户到了榆次市,今年6月,麻贵清又举家迁回了马坊。说到两次搬迁,麻贵清感慨地说:“10年前我是背着行李从山路上走的,现在我是坐着汽车从公路上回来的,走的路不一样……”
  在马坊听党心、民情,越听越顺心,越听越欢欣。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李岚清参观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朱冬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晚上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2000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
  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会之一,每逢双数年在北京举行,至今已经举办了4届。这届展览会使用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部展馆,总展出面积超过了5.5万平方米,其中,国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总面积的70%。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企业参展。
  朱镕基、李岚清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公众信息通信服务、网络信息通信服务、信息通信交换、传输技术与设备、通信终端设备,以及以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多媒体、WAP应用、IP网络等为代表的前沿信息通信技术和设备等。他们仔细观看了每个展览的内容,并不时与陪同观看的同志谈起现代通信设备技术发展的情况,称赞展览会办得好。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也参观了展览会。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多为西部地区做实事
  柳桂珍
  据了解,近期一些冠以“西部大开发”的研讨会、洽谈会等活动过多过滥,且内容雷同,流于形式。特别是到西部去的人剧增,当地的接待任务异常繁重,不仅分散了当地干部的精力,还增加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有些会议和活动确有必要又有实际内容,可以开也可以搞,但有的会议和活动确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这样的会议和活动,地方的同志既反感又无奈。到西部开展工作,应坚持会议要精简,活动要规范,调研要深入,接待要节俭,不要给西部的干部群众增加负担。对那种趁机到西部游山玩水甚至利用西部大开发捞一把的恶劣行为要坚决制止。
  西部大开发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少来点虚的,多来点实的。 MZQ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长133.64公里的九景(九江至景德镇)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日前全部竣工。图为九景高速公路湖口大桥段。
  新华社记者  章武摄 MZ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