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迫在眉睫只争朝夕
——重庆忠县三峡文物抢救工程见闻
本报记者 崔佳
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蓄水之日的临近,“库区文物第一大县”重庆忠县的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已进入攻坚阶段。
中坝遗址:迫在眉睫争朝夕
中坝遗址位于忠县 井镇,早在50年代末已被探知,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7年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启动后才正式发掘。初探即表明,该遗址地层堆积厚、延续时期长、遗迹遗物多、文化信息丰富,被列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工作在中坝遗址文物抢救现场的,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的6名队员。记者来到他们临时租用的办公地点,只见简易的库房里堆满了文物,搭起了塑料篷的阳台上摆满了出土的陶片、骨器和石器。副队长孙智彬介绍,3年来他们共发掘整理出上万件文物,有些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的历史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和内涵、探寻巴文化起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等历史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智彬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发掘了近4000平方米,还不到中坝遗址已探知总面积的1/10。到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之时,中坝遗址将被淹没。根据规划,要抢救出遗址的精华,至少还要再发掘4000平方米。3年来他们不管风吹日晒,每天坚持在野外工作8小时,晚上回来写发掘日记,队员们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孙智彬说:“像我们这样的队伍,整个库区有几十支,珍贵的文物资料太多了,多抢救一点,就少留一分遗憾。”
石宝寨:委曲求全成嗟叹
乘船游览三峡至忠县水域,人们便会被江岸上一座高耸的木质塔楼所吸引,它就是著名的长江明珠石宝寨。在三峡重庆库区地面文物抢救保护的246个项目中,石宝寨因其文物价值突出、涉及的工程量巨大而与涪陵白鹤梁、云阳张飞庙一道被列入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三大项”。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江水将淹至石宝寨塔楼的底层。文物专家们参照国外先例,曾为石宝寨设计了5套保护方案,最后国家文物局确定了将围堤保护和护坡仰墙保护两套方案结合起来进行规划的原则,目前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按照这套方案,蓄水之后石宝寨将如一艘巨舰孤泊于江中,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
记者来到石宝寨,门口台阶上红色的二期水位线标志赫然入目。景点管理处负责人方绍泽告诉记者,最终确定的围堤保护方案是半围而不是全围,只能围住塔楼和大殿等古代建筑,因此景区内80年代以后扩建的部分3年后将不复存在,整个景区面积将缩小一半。说到此处,这位在石宝寨工作了20多年的现任“寨主”有些黯然。但他对文物保护的困难表示理解,他说:“北京和重庆的专家们来这里实地考察多少次我都记不清楚了,在财力有限、又要兼顾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情况下,能做到尽量保持古迹原貌已很不容易。”
文物工作者:恪尽职守
忠县近20年来出土及征集的各类文物已达上万件。这些文物存放在哪里呢?记者来到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时,着实对该县文物保护条件之艰苦感到惊讶。
沿着一条街边的小巷,下了足有200级石阶,才来到了这个文物大县的“藏宝之地”。这是一幢修建于1985年的砖楼,楼下办公,楼上住人,而保存文物的库房,就在这幢如今已成危房的地下室。走进20米宽、6米深的主库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里是上千件文物,其中包括20多件一级文物的栖身之所:旧木架上摆着楚国剑、南北朝古钱,地上立着号称“渝东第一罐”的汉代陶瓮,而铁皮保险柜里还有唐玉带钩、东汉摇钱树座等珍贵文物。
与艰苦的条件一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忠县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为了确保文物安全,他们制定了严格的保卫制度,夜间值班一直保证两人以上,并坚持“人与物同睡”。为了保证精力集中,夜间值班室连电视也没有配。文管所人员的工资很低,但大家尽职尽责。靠着这股劲儿,该所自建立以来从未发生过各类事故,多次被评为文物保护先进单位。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祖国的门卫
——记武汉边防检查站警官杜有福
罗盘 邓进 杨恩江
他能讲英语、日语、德语,一眼就能分辨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护照、证件,10年间他查处了违法违规案件132起,他就是湖北公安边防总队武汉边防检查站警察杜有福。
武汉边防检查站坐落在天河机场内,通过这里,人们可以飞往世界各地,这里就是国门,就是一座无形的界碑。在这里,杜有福奉献了忠诚。
一次,一个陌生人守在杜有福下班的途中,送给他一个“万元红包”,要求他以后“多多关照”。杜有福强压怒火,指了指头上的警徽说:“你就是搬座金山,也休想让我动心。”杜有福又一次让行贿者领教了国门警官的浩然正气。
作为边检警察,杜有福每天接触最多的还是许许多多的普通旅客,为了让他们享受到优质服务,他阅读了大量的公共关系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书籍,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服务方法。
去年11月4日,为了给一位旅客补办手续,小杜和一位同事等了近5个小时。旅客在结束商务会谈后盛情邀请他们吃饭,小杜拒绝了。在万分感激之下,这位旅客表示愿意在武汉多投资。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杜有福是1994年分配到湖北公安边防总队武汉边防检查站的。那时的边检站,既没有宽敞明亮的航站楼,也没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唯一的一条香港航线年客流量还不足8万人。杜有福彷徨了:自己的一生难道要在这里度过?
然而,那年11月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时他受命对一个德国人宣布处罚,由于不熟悉边防专业英语和法律英语,对话断断续续,处罚在尴尬中结束。这时杜有福才明白自己离边检工作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他开始努力学习边检知识,还自费学了日语和德语。半年以后,他经考核合格上了岗。可是他并不满足,仍不断充实自己,还掌握了一些“绝活”。
1998年10月15日,一位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子来到检验台前递上护照,打开一看,签发地是山东,目的地是日本。持证人不走捷径却绕道武汉,令人怀疑。
“先生到日本什么地方?”他神情严厉逼视对方。
“大阪。”
“大阪用山东话怎么讲?”单刀直入就使中年人一时张口结舌。经过审查,一个精心组织和策划的偷渡案就此破获。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小站稻米秋更香
本报记者 傲腾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天津南郊驰名中外的小站稻产地。只见平展展的沃野上一片金黄,稻农们自豪地说,咱们生产的优质稻米,已远销国外啦。
小站稻早在清末便已出名。但在20年前,由于水源变化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原因,小站稻一度失去了原有的优良口感。1990年,当地稻农开始恢复性实验种植小站稻。在农科人员帮助下,当地农民将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现代科技结合,施有机肥料、浇优质清水,采用机械插秧、生物防虫等技术,使小站稻的传统风味得到恢复。
如今,优质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并注册了“日思”牌商标。其米质经21项常规检测,有害元素含量15项指标为零,其它6项也符合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指标。名牌自然价位高。“日思”米每公斤价格在9元以上。不少日本旅游者,一下飞机就直奔津南小站镇,在小站稻开发中心购小包装小站米,用自带水,自带电饭煲煮饭品尝,然后再购买寄回日本。天津邮局曾一度堆积了上万吨寄往日本的小包装小站米,一时难以招架,只好转由上海寄出。
正在田间忙碌的优质小站稻开发中心主任王溟见来了记者,十分兴奋:“小站稻还未开镰,各地订货单已如雪片般飞来。”据他透露,小站稻种植面积还要进一步扩大。他希望记者通过媒体征集反映小站稻历史的剧本,愿以10万元作酬劳。
我们在成熟的小站稻田边徜徉,阵阵稻香沁人肺腑。一位名叫王利元的农民种了40亩小站稻,去年收入52万元。他说,谁说种田不能发财,关键看你种什么,怎么种。农民季德龙说,我们不用化肥、农药,浇灌的是无污染的净水,不仅打出来的米香,就连田边渠里的虾、蟹、小鱼也比别处香。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还煤城绿水青山
——河南平顶山市治污纪实
本报记者 李杰 戴鹏
10年前,平顶山人对“污染”这个字眼还挺陌生,没想到它竟来得那么快、那么凶。每年开采3000多万吨煤炭,几十座大矸石山、上千座小矸石山的崛起,10万户家庭点燃小煤炉,把平顶山变成了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水发臭,鱼虾绝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全年日平均值每立方米达到1290微克,相当于一人一年吸进一个煤球!
平顶山人惊醒了!青山不可无,河水不可污,再也不能一条煤路走到黑!
平顶山市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大力拓展非煤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到去年,煤炭产业在全市国有工业企业产值中的比重由80年代的60%下降到25.75%。今年,煤炭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效益下降,可市里其他产业以丰补歉,全市前9个月的经济增长仍然看好。
近两三年,平顶山连续组织了大气治理、植树造林、河流治理、城市园林化等多项治污战役。
大气污染治理难度最大。市里下决心取缔了1439户的3971个小土焦炉和市郊83家石子厂、白灰厂,仅关掉白灰厂每年就可减少粉尘量2万吨。同时,10万户家庭扔掉了小煤炉,用上了管道煤气,全市气化率达到90%。市区附近13座矸石山全面实施绿化,矿工们将一桶桶水、一筐筐土搬运上山,已植树60万株。现在,市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全年日平均值每立方米下降到400微克,平顶山人又可常见蓝天白云了。
市区附近的荒山,一直是平顶山人的心病。1998年,市政府作出实施城郊森林绿化工程的决策。经过3年努力,现已绿化荒山3.43万亩,植树1100万株,义务参加植树的人数达到230万人次。卫东区人民苦干几个春秋,建成了万亩石榴园、万亩花椒园,开辟了城郊生态旅游业。今年9月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在这里举行揭牌仪式,把一个“全国义务植树示范基地”纪念碑立在平顶山山腰。
1999年,平顶山市又向污染严重的湛河开战。当年5月30日,市委书记田承忠、市长邓永俭与4万多群众一起到湛河工地劳动。这项工程通水的时候,平顶山市万人空巷,人们欢呼雀跃,涌向湛河两岸,争看来之不易的成果。现在的湛河,河水清澈,鱼虾畅游。河中横舟荡波,绿枝倒影。如果外地人到平顶山,平顶山人会自豪地邀请:“到湛河去看看吧,那里真美。”
今年,平顶山市将初步建成“一个公园、两个广场”,即山顶公园和鹰城文化广场、河滨广场。山顶公园建在海拔427米高的平顶山山顶上,植树种草,辅以雕塑喷泉、园林建筑。目前,有666级台阶的“通天石道”已直通平顶山山顶,新铺的8500平方米草坪已绿茵一片,从大山深处移栽的5000多棵大树迎风婆娑,双休日游人如织。
一个局外人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煤矿城市能和青山绿水联系起来,可平顶山人通过艰苦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一个经济协调发展,人口低水平增长,环境美观的平顶山已站到了新世纪的门口。
平顶山下穿城而过的湛河,昔日是条污水沟,如今水清岸绿。(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西安再现阿房宫
本报记者 孟西安
举目长安西门外,兀现着重建的秦代阿房宫宫阙。经过6年多的建设,部分仿阿房宫建筑于国庆前夕在古城西安阿房宫遗址区内落成,开始接待海内外宾客。
10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巍峨宏伟的阿房宫大殿,见众多游客正在观看一场演出。忙前忙后的秦阿房宫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应魁告诉记者:“我们举办《宫廷乐舞》、《编钟演奏》、《秦腔折子戏》等演出,深受游客欢迎。”
秦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规模空前的杰作。工程尚未全部竣工,即被入关的项羽付之一炬。阿房宫遗址保护面积为23.6平方公里,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现阿房宫昔日盛景,是雷应魁的一大心愿。在考古学家、建筑学家的指导下,经过认真论证、精心设计、周密施工,总投资1.3亿多元在遗址区内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大宫门、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卧桥、磁石门、上天台、祭地坛、河流等12处景观。苑区兰池水占地百余亩,水清波翠,楼阁倒映,龙舟漫游。新建的阿房宫前殿,高32.85米,长107米,宽67.7米,十分巍峨壮观。其高度与原殿不相上下,但东西长107米,仅是原殿东西长的1/6。“要完全再现阿房宫的原貌,还要投巨资再努力啊!”雷应魁十分感慨地说,“我们是在阿房宫遗址一般保护区内的一个砖瓦厂的旧址上,经文物部门批准兴建秦阿房宫的,眼前百亩大的兰池就是在砖瓦厂多年挖的一片洼地上改造成的。如果不这样,砖瓦厂仍在蚕食毁坏着阿房宫遗址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兴建的阿房宫既是对文物的科学利用,也是对文物古迹的积极保护。”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柳州酸雨消 鹭鸶去复来
本报记者 郑盛丰
已在柳州市绝迹多年的鹭鸶、白鹭等候鸟,如今又飞翔在这座桂中工业重镇上空。市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自行车、摩托车,被雨水淋一下就锈迹斑斑了。柳州治理酸雨取得了明显成效。
柳州是广西工业城市,也是全国四大酸雨区之一。酸雨使柳州的青山白了头,往来车辆生了锈,柳州市民苦不堪言。
为了治理酸雨,柳州市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先后制定了“治酸”系列对策和措施。近3年,柳州全面实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制度,先后对108个单位的194个二氧化硫发生源发放排放许可证,对一批排硫大户治、关、停、迁,把市区逐步建设为无煤区。
经过连续几年的综合治理,如今这里的雨水洁净多了,柳州终于摘掉了久压头上的“酸雨城市”帽子。今年年初至今,柳州没下过一场酸雨。被酸雨腐蚀的“白色山头”开始变绿了,露天停放的汽车也少见斑斑锈迹了。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字画新用
于保勋作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聚焦
生命换来的教训是什么
——发自水城木冲沟煤矿事故现场的报告
本报记者 孙海涛文/摄影
9月27日晚,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发生30年来国内最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截至10月5日,事发时在井下的244名矿工中,85人获救,159人遇难。本报记者从现场发回了报道。
如果落实了安全规程
有2000余名职工的木冲沟煤矿坐落在小山坳里,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水城至威宁的公路从矿区穿过,只见公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坐落在山坡上的矿区宿舍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座年设计产量90万吨的国营煤矿。
环境如此脏乱差,企业的管理状况怎么样?
矿区办公楼附近随处可见“重视安全”字样的标语,记者采访的工人却说,平时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不止一次发现,有人在主巷道里抽烟。矿里有带烟火下井者一律开除的禁令,但洞口的安检员经常从矿工身上搜出烟火。井下禁穿化纤衣服,怕产生静电引爆瓦斯。这次遇难者中有几人的上衣全部烧光,知情的矿工说,被烧的全是化纤衣服。
木冲沟是高瓦斯矿井,按规定每个巷道应安装瓦斯隔爆水袋,实际上却没有做到。矿工下井应配自救装置,也没有。井下没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每个掘进班都应冲洗煤尘,但往往遇到检查时才冲洗。
通风工区支部书记董启堂介绍,全矿瓦斯检验员定额51人,实际上只有36人。由于人手不够,井下一些本需专人看管的风门无人看管。矿工们经过风门时不能自觉保持它应有的开关状态,影响了通风质量。更令他恼火的是,还有人割下风筒去做背心、盖屋顶。
自1983年以来,该矿已发生4次瓦斯爆炸事故。1983年曾一次死亡83人。其事故频率和严重程度,为整个矿务局之首。
当过多年安检员的田震云说:安全措施关键在落实。这句话简单,却最难做到。“如果都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办,这场悲剧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如果不许超时作业
木冲沟煤矿成立28年来从未盈利,1998年亏损3889万元,有4个月发不出工资。去年上任的新班子搞了一系列改革,减员增效,年底首次盈利2700元,虽然那么微小,毕竟是盈利了,似乎是隧道尽头出现了一线光芒。
今年1至8月,全矿盈利180万元,眼看就要完成局里下达的77万吨煤的生产任务,多年翻身的愿望就要实现,谁料这一场事故,煤矿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500万元,要恢复生产至少还得要1500万元以及2个月的时间。
安全与效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木冲沟煤矿的职工们痛切地感到原来这两者关系是如此紧密。事故发生后,矿工们对“采掘延点”(即超时作业)的普遍不满被激发了。矿里确定了采掘承包数,工人非完成不可。这班还没上井,第二班就下去。你没干完,我就在旁边等着。井下作业普遍延长到12小时以上,3班实际变成了2班。矿上也知道这情况,却只问工区要产量。这次瓦斯爆炸时,就有两个班的人聚在一起。工人们说,如果不许延点,遇难人数至少要减少1/3。
按国家能源部制定的《煤矿安全规程》,瓦斯突出矿井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木冲沟矿正在开采的11号层煤质好,效益高,但是瓦斯问题突出。按规程应先开采7号、9号保护层,可是这两层含矸量大,效益差。结果,11号层先于保护层开采了,这里又有多少教训值得吸取呢?
如果沉重的教训能够吸取
事故发生的次日凌晨,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国家煤炭工业局局长张宝明等,相继赶到现场,组织抢险救人。
准备工区支部书记宰加启的3个弟弟和妹夫均不幸遇难。他把外地赶来的父母安排在弟妹家,劝阻他们绝不要吵闹,自己天天在现场指挥抢险。群检站站长刘明华的小儿子遇难,他和大儿子也是天天坚持在抢险现场。
井下244名矿工兄弟的生命牵动人心,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几天时间,水城矿务局收到500多万元捐款和大量物资。来自各地的上千名抢险队员和医务工作者,接连一个多星期奔忙在雨里、泥里。遇难矿工较多的赫章县和威宁县,两县领导都到现场,挨个慰问矿工亲属,解决他们的困难。及时的善后工作多少缓解了遇难矿工亲属心中的悲痛。
10月5日,所有遇难者家属都接受了善后工作处理意见。目前,仍有6人失踪,他们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了。矿区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眼下,吸取事故的教训比什么都重要。
坐落在山坳里的木冲沟煤矿
就在这座矿井里,发生了“9·27特大事故”。(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