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
专栏: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今天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 全文如下:
我们,中国和非洲国家负责外交、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或经济、社会事务的部长们,于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聚首北京,出席中非关系史上的首次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
我们就国际事务和中非关系广泛交换了意见,认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
意识到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世界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和巨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和平与发展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重申现行国际体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南方国家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
认为普遍、全面彻底裁军和禁止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注意到全球化促使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但其目前主要有利于发达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弱小经济和最不发达国家处境不利,其经济安全甚至主权正面临严重挑战;
回顾了非洲国家和人民为争取独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独立后为发展国民经济所作的宝贵努力,注意到目前非洲国家和非洲大陆整体的发展进程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对一些非洲国家经过长期努力仍未能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表示极大的关切,强调经济和社会因素是导致非洲政治不稳、社会紧张和冲突不断的根源;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的肆虐,造成非洲国家在人力和经济资源方面的重大损失;贫困的加剧正严重地影响着非洲的发展;
强调沉重的债务负担阻碍了非洲国家的发展努力,使非洲经济面临困境,认为国际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非洲解决债务问题;
高度赞赏数十年来中非关系的稳步发展,对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认为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友好合作基础牢固;强调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一致;中非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磋商,对巩固发展中国家间的团结,进一步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顾了中非在经贸等领域合作的发展过程,意识到这一合作具有可观的潜力;中非经贸合作属南南合作范畴,加强这一合作符合双方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为此我们郑重宣示:
1、必须尊重《联合国宪章》和《非洲统一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或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单方面对别国实施强制性经济措施。南方和北方之间要加强平等对话与合作;
2、必须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国家间的争端,应通过谈判、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包括核威胁。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必须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关各方应努力推动核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以最终达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和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使所有国家的安全都得到保证;支持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无核区的努力。愿加强在制止小武器和轻武器的非法扩散、转让和贩运方面的合作;
3、尊重和加强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首要作用,积极推动联合国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经济及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应得到加强,以充分体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原则;在此方面,呼吁承认非洲在联合国安理会及联合国体系各专门组织和机构中应有的合法地位;
4、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基本自由应得到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求同存异原则必须得到维护和弘扬。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权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由于各国政治制度、发展阶段、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各国在促进和保护本国人权时有权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模式;将人权问题政治化以及在提供经援时附加人权条件,本身就违反人权,应予以坚决反对;
5、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应予倡导。发达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同发展中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合作,实现南北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趋利避害,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6、欢迎非洲国家加强次地区合作、通过建立非洲联盟进一步巩固非洲团结的努力,敦促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支持非洲国家为此采取的措施;呼吁有关各方致力于非洲的团结、和平与发展,妥善解决争端;赞赏非统和其他有关地区、次地区组织在解决非洲冲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要求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对解决非洲冲突问题予以特别重视,并采取包括制订有效维和计划和救助计划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
7、赞赏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与艾滋病、疟疾和其它传染病进行的斗争以及为消除贫困所作出的努力和采取的行动。为此欢迎设立世界团结基金的倡议,呼吁有关机构大力支持建立该基金。
同意共同努力,在反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合作,以消除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8、欢迎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为免除非洲国家的官方债务所作的值得赞扬的努力,以及其它捐助方在这方面所采取的双边主动行动;赞赏近期特别是为缓解非洲国家的债务和消除贫困而加速实施的重债贫国计划,注意到该计划是在对非官方发展援助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情况下出台的,强调减免或重新安排非洲债务不应附加政治条件,不能以减少官方发展援助为代价;强烈呼吁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和有关发达债权国在减免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债务问题上采取具体措施;欢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减免非洲国家债务将采取的切实措施和作出的贡献;
9、决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非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深化对话、扩大共识,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协调立场,进一步相互支持,维护中非正当权益,推动中非新型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10、决定在本次论坛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的原则基础上,大力推动中非在经贸、金融、农业、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环境、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中非共同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今天通过了《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
纲领说,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部长们交流看法,坚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之间,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部长们决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进行合作,以振兴、发展并扩大中非在21世纪的合作。
在序言部分,部长们满意地回顾了中非双方半个世纪以来合作的成果。部长们认为,这一合作不仅直接有益于双方人民,而且进一步巩固了中非友谊和相互了解。部长们注意到,近年来,中非双方为探讨新形式的合作,尤其是企业间的合作作出了很大努力。同时,部长们还注意到,中非间还有巨大潜力,应为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予以妥善利用和战略性引导。
部长们还一致认为,考虑到当前不公正和不平等的世界秩序,中国和非洲应协调立场,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中发挥影响,使之反映双方的需要和利益。为此,部长们同意通过一个可行的纲领,为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部长们还注意到,目前,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大于机遇。为此,部长们决心加强中国和非洲在各个领域中已有的合作,认真探讨新思路和新战略,发展各自经济,增强参与全球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部长们重申,中非将在未来发展中遵循以下合作原则:平等互利;形式与内容多样化;注重实效;实现共同发展;以友好方式消除分歧。
关于政府间合作
部长们主张,双方应利用并完善现有的双边磋商机制,以加强政府间联系,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密切关注双方现有合作的进展,分享经验,以加强互利伙伴关系。
部长们同意推动高层互访,并进行经常性的政府间对话与合作,为中非间商业联系和贸易创造有利环境。此外,部长们承诺促进有关贸易和商业组织间的积极互动,帮助中国和非洲的这类组织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渠道,以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承诺,继续与非洲国家合作并向其提供发展援助,重点在于促进当地工业、使用当地材料、增加就业。提供这种发展援助应符合非洲国家政策并与其磋商,旨在使用当地专门技术和材料,创造当地就业和开发当地人力资源。
为支持非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方面承诺,根据非洲国家的具体经济状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和南南合作的框架内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上述援助将主要采取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无息贷款的形式,其主要用途由双方商定。
关于贸易和投资
部长们注意到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表示愿通过创造有利的法律和商业环境,制订促进投资和贸易的战略,以使这一合作在中非经济伙伴关系中逐渐发挥主要作用。
部长们同意就以下问题制定适宜的法律框架:促进贸易和增强能力;鼓励、保护和保障投资;避免双重征税;加强在海运和空运方面的合作。
部长们同意共同努力,通过根据现行国家法律相互给予优惠待遇、平等对待所有投资者、提供投资保障、依照国际上公认的规则和做法公正解决可能产生的争议等措施,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
关于贸易
部长们注意到有必要努力实现贸易的平衡与扩大;决心进行合作,分享经验,以改变非洲出口依赖初级产品、单一产品和原料的状况。
部长们强调有必要协调贸易政策,积极参与贸易谈判,包括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中的谈判,以确保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中国和非洲各国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部长们表示,双方企业界愿以一种进取精神,在产品出口方面依照国际公认的准则和质量标准,积极拓展双方市场提供的一切机遇,并从中获取效益。
关切地注意到双向贸易不平衡以及尽早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中方允诺:鼓励中国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条件,优先进口非洲产品;努力办好在非洲的“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并为非洲国家在中国设立类似的中心提供便利,以使这些中心在帮助双方企业交往和沟通中有效发挥桥梁作用;与非洲国家的商会和行业组织联合成立“中国—非洲工商联合会”,从而建立起与非洲企业的对话和协商机制,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与贸易;在中国设立“中国—非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促进双向贸易,便于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部长们一致认为,应在多边贸易自由化以及非洲区域一体化步骤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确保相互间更好的市场准入。
关于投资
部长们承诺,将鼓励本国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交流商业管理经验、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建立联合商业论坛,使之成为中非经济伙伴关系的关键因素。
中方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建立有效益、适合当地需要的合资或合作项目,增加当地就业,转让技术。
中方同意同非洲国家分享在设立和管理自由区和经济特区等方面促进投资的经验。
部长们同意,双方公共和私营部门将要成立的联合商会目的在于举行经济经营者、行业组织间的定期商业会议,以及侧重于市场特定方面的商务培训研讨会。
关于工程和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合作
部长们积极评价双方在非洲国家开展工程项目合作。中方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方面的项目。中方表示愿在工程承包、技术和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现代和适宜的技术和管理技能。中方还将鼓励这些企业加强与当地同行的合作,增加对当地人员的培训,并雇用更多的当地劳力,包括使用当地现有资源。
关于金融合作
注意到中非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业已启动,部长们表示决心鼓励双方金融机构积极探讨联合融资、平行融资等形式的合作,并认识到必须继续加强中国与非洲开发银行集团、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
关于减免债务
部长们深为关切地注意到,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严重地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欢迎国际社会近年来为减免非洲债务所作的努力,呼吁作为主要债权国的发达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尽快兑现其承诺,过去数年来减免债务的势头必须予以保持并发展。
中方强调,非洲欠中国的债务并不构成非洲总债务的主体,中国自身系发展中国家和净债务国,但尽管如此,中方仍表示愿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债务。为此,中方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债务,具体实施将通过双边渠道进行。
关于旅游业
部长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具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潜力,有助于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摆脱贫困。部长们同意在促进旅游方面进行合作。
关于农业合作
部长们表示愿分享各自国家在农业发展和渔业等领域的经验。
意识到发展农业对摆脱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部长们决心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该领域合作的顺利开展。
双方还同意进一步探讨中国、非洲国家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有关国际机构间进行三方合作的有效方式。
关于自然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
双方意识到各自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同意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开展合作。中国认为非洲应从其农业、矿业和金属资源中获益,以形成工业部门的经济活力。鉴此,中国同意在金属资源的勘探与利用方面促进投资,这种利用应在非洲进行。
部长们一致认为,应在对等基础上并适当考虑到合理环保措施,加快这些资源的勘探和利用。
关于科技与文化合作
意识到科技和文化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双方承诺:致力于加强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的合作;支持非洲当地技术的升级;努力推广已实施的太阳能利用、灾害预防和控制、水资源开发等技术合作,使科技成果对双方的经济振兴发挥积极作用;扩大文化交流,尤其是高层文化代表团、艺术和体育团组的互访,增加各类艺术展览和加强对对方文化的研究和介绍。
关于医疗卫生合作
意识到中国医疗队在非洲的积极作用,感谢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非洲部长们欢迎中方承诺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并允为其创造合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中方愿积极考虑非洲国家的要求,并允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加强对当地医务人员的培训,促进双方在传统医药运用方面的合作,使医疗合作更具成效。
双方还同意在降低婴儿、孕产妇死亡率,预防艾滋病,治疗疟疾、热带病及其它疾病等方面开展合作。
关于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与会部长们一致主张扩大双方在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中方承诺:进一步增加非洲国家来华留学人员奖学金名额;继续派遣教师,帮助当地的高等院校加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建立双方大学间研究中国和非洲文明的联系渠道;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
双方同意通过适当途径制订国别培训计划,研定具体合作项目并为之提供便利。
关于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
部长们支持旨在环境管理和可持续人力开发方面的国际努力。双方表示信守各种环保公约的主要内容,承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参与能力建设,以使环境管理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为此,中国和非洲承诺在所有有关环境管理的领域进行合作,包括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体系保护、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以确保经济发展和可持续人力开发。
关于多边合作
坚信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南南合作至关重要,双方同意:加强在联合国体系、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领域的合作与磋商,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在多边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和有关规则的制定中,协调立场、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谈判能力,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共同努力。
部长们同意为改革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而努力,安理会应具有地域代表性。我们呼吁承认非洲在联合国安理会及其各专门组织和机构中应有的合法地位。
关于后续机制
部长们同意,在部长级别上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相应委员会。
双方同意在各个级别上建立联合后续机制,在这一机制下,3年后举行部长级会议,评估纲领的实施情况;两年后举行高官会议;定期举行驻华使节会议。高官级会议和部长级会议将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内,在中国和非洲轮流举行。
第7版(国际)
专栏:中非合作论坛 专题报道
分享经验 告别贫困
——中非合作论坛专题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马小宁 张静宇 黄泽全
贫困是人类面对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求和探索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途径。消除贫困与农业可发展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近20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与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上午,中非合作论坛举办的议题为“消除贫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讨会,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万宝瑞代表陈耀邦部长介绍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及中非农业合作的情况。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改变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需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80年代中期起,中国政府加大了消除贫困的力度,目前全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降到1999年的3400万。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基本实现到本世纪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
非洲是农业资源丰富的大陆。非洲各国取得民族独立后,一些国家找到了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等方面原因,许多国家农业生产形势发生逆转,丰富的土地、水与渔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每年却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发展农业、摆脱贫困已成为非洲国家面临的首要挑战。非洲代表在发言中称赞中国以较少的耕地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们表示,非常希望更为详尽地了解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成绩背后的政策因素,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特别是在激发农民积极性和提高农业质量方面,非洲国家希望分享中国成功的经验,使非洲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实现农业自给,告别贫困。这也是非洲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复兴的首要条件。
农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农业部门的高层往来不断增多,相互学习、借鉴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对促进中非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加研讨会的中非双方代表都表现出了扩大合作的强烈愿望,认为非洲大陆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市场,中国有比较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双方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本报北京10月12日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