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版)
专栏:
西部大开发交通要先行
西部公路建设奋斗目标:
一是用10年时间,即到2010年使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二是再用10年左右时间,即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公路骨架网络;三是到下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公路运输网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交通部部长 黄镇东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99年底,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1.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7.8公里/百平方公里,均比改革开放初增加2.6倍。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54公里。通乡、通行政村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6%和80%。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拉大。从数量上看,1980年我国东部地区公路网密度是西部地区的4.2倍,到1999年差距扩大到近5倍。1980年我国东部地区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比重比西部地区仅多0.7个百分点,到1999年差距扩大到了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也比东部地区少20个百分点;不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数量分别是东部地区的20倍和2倍,占全国总数的85%和50%。交通落后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对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
根据江总书记提出的力争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进步的总要求,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公路建设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一是用10年时间,即到2010年使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二是再用10年左右时间,即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公路骨架网络;三是到下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公路运输网络。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做好前10年工作是关键。前10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加快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有8条连通西部地区,主要是丹东到拉萨、青岛到银川、上海到成都、上海到瑞丽、衡阳到昆明、二连浩特到河口、连云港到霍尔果斯、重庆到湛江等,总长1.26万公里,除已建成和在建的以外,今后10年还有3900多公里需要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西部地区区域路网改造。包括省际间的公路通道建设,同时安排重点国道改造、地方路网技术等级结构改造、公路枢纽站点建设,以及国边防公路建设,建设里程约21万公里。路网改造中的重点是,加强省际间公路通道建设,主要安排兰州到云南磨憨、包头到北海、阿勒泰到红其拉甫、银川到武汉、西安到合肥、长沙到重庆、西宁到库尔勒、成都到西藏樟木等8条公路的建设。这8条公路在西部地区的总规模为1.5万公里,已建成2700公里,在建1900公里,还有1万公里需要开工建设。
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实施乡村公路通达工程。有条件通公路的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要逐步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使公路通达深度明显提高。据初步匡算,实现这个目标,建设里程约15万公里。
实现上述规划目标虽然困难不少,任务相当艰巨,但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完成这些目标,必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公路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西部地区具体情况出发,努力探索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公路交通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规划为指导,重视和加强前期工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以质量为中心,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实施建管养并重原则,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同时,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要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努力把公路建设与周边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为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陕西:开创公路建设新格局
陕西省副省长 巩德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陕西公路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到今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可达到4.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3公里,一级公路100公里,二级公路35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9.3%;公路密度达到21.4公里/百平方公里。但和全国兄弟省市进行横向比较,无论是建设投资规模,还是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公路网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差距。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公路交通发展,我们将采取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民间和国内外各种经济组织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方式组织公路建设,并在盘活存量、项目引资、证券融资、社会集资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运营市场化的新格局。具体措施是:
1.贯彻“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国内外经济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根据全国和我省公路网规划,公路主骨架建设项目主要由省上组织实施;次骨架及一般干线公路新建、改建项目,主要由地市组织实施;农村公路由县负责组织实施。
2.加强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加大设计改革力度,开放勘察设计市场,全面推进设计招标,引进省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充实设计力量,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
3.完善建设项目管理。以建设质量、造价、工期控制为中心,优化建设管理体系,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和质量监督制,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益。
4.扩大开放,拓展筹资渠道和建设方式。全省境内已建成和规划中的收费公路,向市场全方位开放,欢迎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建设或购买其收费权。
对投资规模大、预期收入稳定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积极推进以BOT方式进行建设,吸收国内外商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积极推进公路收费经营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遴选优良的高速公路资产,进行重组包装,发行股票,利用证券市场融资;鼓励各类投资者以其资金、技术或其他实物入股建设经营收费公路;在力争更多国家财政债券的同时,省政府将尝试直接发行公路建设企业债券;以公路收费权作质押,积极争取国内银行贷款,并进一步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入研究长大公路隧道、黄土沟壑区深沟大跨桥梁建设技术、特殊地质病害防治及复杂水文情况下工程建设的技术,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科技含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6.处理好交通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关系,把交通建设与“山川秀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川:
实施三大工程
四川省副省长 邹广严
根据江总书记提出的“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和中央的战略决策,四川省提出今后10年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主骨架和进出川主通道为重点,二三级路网和水陆运输协调配套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成西部交通强省和西南公路交通枢纽,为四川经济的新跨越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具体目标是:全省高速公路达到2000公里,一二级公路达到1.3万公里。按照“内联市县,外接周边,通江达海”的要求,重点实施“通达、联网、通乡”三大工程。
通达工程:按照交通部西部大通道规划,以打通出川主通道为目标,建设10条四川省与周边省区市连接的快速通道。
联网工程:形成以成都为中心通达全省21个市地州的高速或高等级公路主骨架,以及市地州之间和市地州到县的二级路网,特别是要加快旅游、国防和少数民族地区公路的改造与建设。
通乡工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
水运:以建设嘉陵江水运主通道为重点,综合利用水资源,航电结合,渠化航道,打通嘉陵江、岷江两条接长江的出海通道,改善我省多数港口、码头设施简陋的自然状态,保障航运安全。
西部大开发,四川交通建设首先要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巴中精神”,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交通建设。同时,继续认真贯彻实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争取银行支持,增加建设贷款,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多方寻求直接融资,积极推行收费经营权转让,盘活公路存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西部大开发,四川交通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振奋精神,排除干扰,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努力开创四川省交通工作的新局面,为彻底改变“蜀道难”的面貌,实现四川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
建设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常务副省长 牛绍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云南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从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作出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大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连结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决定。
云南作为西部的一个边疆省份,虽然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到1999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02405公里,比1978年增长1.44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列全国第十位。
云南交通虽有很大发展,公路网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全国比,还相对落后。比如路网等级低,结构不合理,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在路网中仅占1.87%,列全国末尾。
云南建设国际大通道的战略,对改变云南交通落后面貌意义重大。所谓国际大通道,主要包含:一是与国外的交通;二是与国内其他省区的交通;三是本省内的交通。三个层次的交通网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云南立体交通网。大通道建设以公路和水路为主,按照“强化骨架(国道、省道),改造骨干(重点经济干线),增大密度,完善配套,提高效益”的建设方针,打通连接周边国家和省际的高等级公路,逐步形成“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国,西接缅甸连印巴”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因此,在“十五”至2010年期间云南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思路是:公路要建设以“三纵”、“三横”、“九大通道”为主的高等级公路网,形成公路主骨架,发展和改善县乡、乡村公路。到2005年,全省新改建公路1.2万公里,新增里程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5公里,一、二级公路239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在路网中的比重达3%以上。水路接“两出省”、“四出境”的格局,着重对澜沧江、红河、金沙江、珠江航道进行重点整治及港口、码头建设。通过10—15年的建设,真正实现云南连接国内,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公路大通道的目标。(附图片)
第12版(专版)
专栏:
一流企业与品牌战略
——崛起的中国品牌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品牌是企业竞争的旗帜。重视品牌、创造名牌,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培育、宣传、推广中国品牌,不久前,国家经贸委、中央电视台、广东科龙集团与本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崛起的中国品牌研讨会,这里刊登部分发言摘要。
好品牌崛起靠好机制
邵宁(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司长):每个崛起的中国品牌后面都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每个优秀的企业后面都有一套良好的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好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狭义的理解是改制,广义的理解是加上配套改革。真正现代企业制度靠企业自身是建不成的,它是一套制度体系。改制的目的是转换机制,是进一步促进股权多元化。
对国有企业来讲,政企分开的问题、国有企业所有者到位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所有者到位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资产运行不好的话,受损失的是所有者而不是经营者。如果没有一个所有者认真负责,像管自己资产一样管理国有资产是不行的。一个好的企业,它所以经营得好,全靠经营者自觉。下一步主要的工作就是授权问题,对政府就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问题。
授权能解决国有资产子公司出资人的问题,不能解决国有资产母公司出资人的问题。对母公司来讲,管班子的是一个部门,管监督的是一个部门。这种体制是不行的。我们认为管人、管事、管资产、管监督必须一致,这样责任比较清楚。
选好一个经营者,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也是一个机制的问题。在监督和约束机制的设计上,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成本。激励机制必须做到约束机制先到位,保证透明度,必须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挂钩。
走自己的品牌之路
赵利生(深圳市金活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我们的民族品牌已初具规模,但要真正经得起外来品牌的冲击,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金活公司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正在成长中的企业之一,经历了商海的惊涛骇浪,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品牌之路。
我们以药业为主干,走过了品牌三部曲。
代理名牌产品是我们三部曲的第一个乐章。这是我们积累的第一步。在代理销售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品牌的经营理念及操作方法,洋为中用,学外补内,使得我们的品牌之路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接下来,我们从代理名牌产品发展为名牌代理商———凭借销售网络及特色服务,金活成为个性鲜明的另类名牌。我们建设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这在医药销售领域起步较早。凭借销售网络、特色服务及良好的信用,我们赢得了名牌代理商的美誉,许多知名品牌都希望与我们合作。
目前,金活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我们在自创品牌时起点较高。我们先有品牌学习、品牌策划,后有品牌管理、品牌营运,再有产品投产;先有营销理念、销售网络,再有产品开发、产品生产。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辉煌,我们凭借踏实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品牌之路。我们相信,一个追求短期品牌效应的企业,只会昙花一现,一个存在诸多泡沫和隐忧的企业,只能拥有短暂的光荣。只有踏实创品牌,才能改变目前国产品牌,才能改变目前国产品牌的弱势局面。
多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屈云波(广东科龙集团副总裁):科龙集团前身是广东珠江冰箱厂,成立于1984年10月,现在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
目前,科龙拥有“科龙”、“容声”、“华宝”、“三洋科龙”四个品牌。
多品牌战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适应区域市场重心的结构性变化,增强在市场集中化过程中吸纳弱势品牌市场份额的能力,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护品牌的地位和形象,提高应付来自不同领域竞争对手的挑战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提高多元化的销售网络的覆盖率。因此,实施多品牌可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科龙集团的多个品牌分别有不同的定位。科龙品牌树立高科技、高度产品创新的品牌形象,力图成为中国高档制冷家电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口号是“科技导向,引领时尚”。容声品牌巩固容声质量取胜、高可靠性的品牌形象,保持容声冰箱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市场地位及其在消费者中的高喜爱度,广告语是“容声冰箱,令您生活更美好”。华宝品牌巩固华宝耐用、可靠、物超所值的品牌形象,利用华宝在现有领域的优势及潜力,着重满足其自身核心消费群的需求,重点输出信息是“华宝空调,享受科技的关怀”。
科龙集团采用多品牌战略,是从企业自身的优势出发,从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考虑,有效提高总体市场占有率。
品牌战略的主角是人才
李国贤(山东云龙集团公司董事长):品牌全方位地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整体素质、市场信誉、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实力的综合体现。重视品牌、发展品牌已成为当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为品牌战略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是知识产生、转移和运用的主体,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的质量战、策划战、科技战,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才战上来,因此品牌战略的主角就是人才。
云龙集团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以人才为先导,制定了“创新创牌、保质保牌、塑形塑牌”的品牌战略方针。广泛吸纳人才,科学使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开发以“云龙绣”为代表的国内首创新产品和新工艺45种,机绣新针法30多种,获国家设计专利37项。
云龙集团认为,要想塑造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先要塑造好个人形象。公司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个人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并努力培养爱国奉献、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三爱”精神,使人才队伍精神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发展,使企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品牌就是效益
李长顺(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军国际市场、迎接WTO到来的新形势下,不仅消费品要创品牌,作为生产资料的钢铁产品也必须加快创出自己的品牌。品牌就是市场竞争力,就是效益,就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长期以来,济钢的主导产品是中厚板,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150万吨。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我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精心培育“济钢”品牌。“济钢”牌中厚板以其焊接性能好、化学成分稳定、耐腐蚀、强度高、板型平整、全定尺交货为主要特征,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肯定,产品出口东南亚、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在创造品牌、确定品牌理念中,我们把品牌理念聚焦在“精品”这个原点上进行认真设计,形成了富有济钢特色的“精品理念”,全面贯彻“精料、精炼、精轧、精品”的方针,高标准、严要求,为创造“济钢”品牌增添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10年间,我们先后投资40多亿元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1400多项,特别是加快了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步伐,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从战略高度认识品牌
薛旭(北京大学副教授):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中国已经面对全球经济、面对世界一流品牌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从战略高度对品牌给予认识,没有建立支持世界一流品牌的发展战略与运营管理体系。中国大部分企业家,还没有真正将创建世界一流品牌的战略与管理体系,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整体详尽反映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
单纯强调品牌,强调宣传,而没有支持品牌的整体企业战略,没有支持品牌价值的消费者价值的设计、管理体系,依靠点子、依靠勇气、依靠胆量或者依靠单一竞争要素竞争的品牌战略,已经失效。中国企业需要新的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体系。
从品牌战略角度认识品牌,一种是把品牌视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和市场战略的象征,这是广义品牌的理解。另一种则是狭义的品牌管理,指特定品牌管理,包括品牌设计、宣传、推广、延伸等。
暂时从企业日常经营中脱身出来,站在全局市场上,系统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品牌战略,是新经济形势下赢得“入世”后全球竞争的根本途径。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把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中国企业应在观念上解决好三大问题。第一,是以顾客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为中心,建立消费者价值的设计体系。第二,是在战略上认识、策划和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第三,是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基础上,保证中国现有资源充分高效率的运营管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