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降价本是平常事
皮子
信息产业部刚刚宣布九家彩电企业结成价格联盟、限制彩电价格违反价格法,康佳、长虹等企业就掀起了新一轮降价热潮,给本已热闹的彩电市场又添了几分热度。
价格涨涨落落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市场供求变化决定价格变化。价格有涨也有落。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就要降价。随着生产过剩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商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彩电降价就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彩电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供过于求,彩电焉能不降价?这就叫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结盟也罢,限价也罢,都无济于事。小胳膊拧不过大腿。都知道我们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都说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用什么配置资源?用的就是价格。价格一箭双雕:发出市场信号,影响企业利益。价格涨了,说明东西少了,企业有利可图甚至有暴利可图,就要扩大生产,更多的企业就要进入市场;价格降了,说明东西多了,企业利润减少甚至无利可图,就要减产转产,一些企业就要退出市场。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格的起起伏伏来调节生产,配置资源。随意限制价格,那不是市场经济。
企业降价,很多情况下也是有降价空间。彩电企业联手限价的一个理由是再降价就要低于成本了,而有意思的是,这次康佳降价20%,却一再声明价格仍然在生产成本之上,仍有利润可赚,长虹最大降幅达35%,也是如此说法。看来企业总是希望利润最大化,总是千方百计来维持较高的价格水平。九大彩电企业结盟限价,以所谓的行业平均成本规定价格标准,就是如此。不过,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各个企业之间成本水平高低不同,不可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业成本。如果硬要规定出一个行业成本,那肯定是一个行业大锅饭。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可以以自己的生产成本来定价,但这仅仅是企业的生产价格,并不是市场价格。成本只是市场价格的基础,市场价格最终要由供求来决定。你自己定的价,市场接受不接受,要看市场的供求情况:供不应求,你的成本再低,你也可以卖高价;供过于求,你的成本再高,你也得降价。如果不是以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而是由企业成本决定价格,岂不是企业成本爱多高就多高,反正价格由自己说了算,多高都能卖得出去,那还有什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有什么优胜劣汰呢?
既然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最核心、最基本的机制,既然供求变化决定价格变化,价格就不会死水一潭。涨涨落落本是平常事,降价也是平常事,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能老想着搞个什么限价。当然,这不是说企业想怎么降价就怎么降价,有法律管着呢!企业串谋操纵价格,违法;随意低于成本降价,也违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如何评判企业降价,是否干预企业降价,只能依据法律。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头条竞赛
彩电生产企业自发结成“价格联盟”已被制止,但我国彩电业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却在显露: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缺乏核心技术、盈利能力低——
彩电业面临挑战
本报记者 王政
中国彩电企业峰会推出“最低限价”的消息一经发布,对彩电价格联盟的口诛笔伐,以及对其命不长久的预测便铺天盖地般涌来。之后发生的厦华、熊猫、金星等峰会成员的特价彩电“跳水”事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联手限价违反《价格法》”的最终定论,给短命的价格联盟画上了本就不可能圆满的句号。
尽管价格联盟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市场规律上都找不到合理的存在理由,但是,透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彩电价格联盟,我们仍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彩电行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之严重,以及彩电企业力图改变现状的强烈希冀。
彩电企业
面临生存危机?
制定最低限价,究竟是为了牟取超额利润,还是为了维系企业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已经盖棺论定的彩电价格联盟,似乎不再有什么意义。但是,对命运多舛的中国彩电企业,却是至关重要的。
西湖电子集团副总经理朴东国认为,目前彩电制造已处于微利时期。以54厘米普通平面直角彩电为例,其材料成本约在900元左右,而市场上个别品牌只卖800多元,实在是“赔本赚吆喝”。峰会制定最低限价,虽然违反了《价格法》,但1050元的自律零售价是根据原材料、劳动力、税金等计算的生产成本,还没考虑到研发、管理、人才培训、运输、给商家的利润、服务等费用。因此,所谓牟取超额利润的说法,实在是对彩电行业面临困境的漠视。
据介绍,经过六次大的价格战,彩电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已经降至3%。今年上半年,电子百强中的多数彩电企业,销售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降。这无疑给彩电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参加彩电峰会的企业认为,虽然每年4000万台生产能力和2000万台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决定了中国彩电行业竞争态势的白热化,但是在市场“游戏规则”尚不成熟的前提下,片面依赖价格战与对手竞争,极易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而降价会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行业的整体进步,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维持一个既让消费者接受,又有利于彩电企业发展的合理利润水平,对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在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召开的规范彩电市场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企业建议,有关部委应继续采取发布彩电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的办法来规范彩电市场秩序,对市场上低价倾销彩电的企业应依法查处。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虽然经过激烈的价格竞争,我国彩电工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与从前相比已大幅下降,但是,一边是彩电企业大喊利润已低到无法承受的地步,另一边却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这足以说明其利润水平远非企业所说的那么低。另外,在不规范的市场中,一些利润极低、开发能力不强、从竞争角度而言本该退出市场的企业难被淘汰,也给以平均利润率来测算彩电行业真正利润空间的做法大打折扣。
最具竞争力
也面临巨大挑战
毋庸讳言,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经过十几年的拼搏,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国产彩电力挽狂澜、顶住洋品牌冲击的风采,也一直让我们为之骄傲。然而,即便是这个被公认为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面临的巨大挑战。
挑战之一:供大于求。
农村市场迟迟未能启动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彩电企业开发能力落后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彩电产能的释放,并成为彩电价格一降再降的根源。
由于缺乏企业的“汰出机制”,先后六次价格战,只让我们看到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却没有等到竞争的结果——供求平衡合乎逻辑地到来。
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被扭曲,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优胜劣汰的难以实现。在产业政策已明确提出彩电过剩,不适宜再上新项目的情况下,一批陷入困境的彩电企业,打着擦边球,纷纷投靠到国外彩电巨头的怀抱中。一批合资企业年产量已逼近或超过百万台,过去曾一度因价格原因失去的市场,也被他们的低姿态价格战术逐步抢回。目前他们在大屏幕彩电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不断推出新品,倡导新的消费观念,从而拉动市场需求的同时,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和海外市场,已成为彩电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挑战之二: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市场上出现的每一种新规格彩电,几乎全由外国公司首先推出。亦步亦趋的模仿,简单的外观改进,无休止的概念炒作,只能证明我们仅仅是彩电装配大国,还远不是彩电生产强国!
我国彩电企业的R&D(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占销售额的比例大多不足1%,而国外企业一般在10%左右。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虽已在建立,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开发多在外观、式样和外围电路的二次开发上,涉及核心技术的专利一项也没有,特别在数字芯片、集成电路、软件开发、显示器件等领域,差距更大。
有观点认为,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彩电工业,在过去十年里居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今天,彩电工业的核心技术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呢?
中国电子工业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新认为,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不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改变。电子产品的高额利润期在产品成长期,只有不断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企业才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回报。进入90年代以来,电视机每年都有全新产品推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家电、计算机、通信产品界限越来越模糊,并逐渐融为一体。彩电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适应全球电子技术发展的这一新趋势,否则必然将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核心专长是企业稳定立足市场的根本,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是丰厚利润的源泉。企业只有牢牢掌握有自己特色的核心专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王慧敏处长认为,我国在模拟彩电设计开发方面与外国大公司有很大差距,而在开发生产新一代数字彩电方面,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目前,彩电工业正面临着数字技术、显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革命。彩电企业应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追踪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通过有组织的技术攻关,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力争参与新的彩电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才是彩电企业直面现实的正确态度,也是彩电业迎接挑战、寻求发展的最终出路。
压题照片:康佳、长虹、熊猫大幅降价,北京国美电器商城彩电热销。秦鸿雁摄
右图:北京西单商场内,顾客们面对降价仍在精心选购。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附图片)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消费者评说彩电降价
秦鸿雁
峰会老大康佳带头领舞,彩电龙头长虹推波助澜,彩电业在今夏高温之时掀起了降价热浪。更多的峰会成员已无法坐视不顾,就连初来乍到的洋品牌也入乡随俗,凑到降价的大军中来。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降价先以特价机大幅“跳水”为前奏。“峰会”价格联盟被定性为不合法后,彩电企业卸下枷锁急不可耐地奔向前台,与商家携手共舞。厂家和商家共舞以取悦消费者,而消费者对他们的表演又作何评价呢?
8月13日中午,笔者来到国美西三环分店,但见近百台彩电码作一堆,送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开出,等着试机的人在柜前也排起了长队。负责开送货单的高女士说:“昨天我们光送货单就开了10本,至少有500台彩电被送出,估计今天也不会少于这个数。”据了解,12日全北京市彩电销售额比以往双休日要高出50%。然而笔者在现场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位家里刚刚装修完的陈先生说,他来买彩电不会考虑特价机型,因为这特价总是有点悬乎,要么不是新机型,要么是库存积压品,买回家不到一年两年就又要淘汰了,他还是选最近才出的新款,这样淘汰得慢点。
准备国庆结婚的姚先生和王小姐说,他们一大早就出了门,为了买彩电,他们还跑了好几个商场,同样的质量比功能,同样的功能比款式,同样的款式比服务,同样的服务比价格。价格应是考虑在前几项之后。
正在试机的刘女士则说,消费者确实享受到了价格战带来的好处。比如她的这台机型,6年前的价格差不多是现在的两倍。她还说尽管也知道国产品牌功能质量方面都不错,但始终对东芝这个品牌情有独钟。看来国产品牌不仅要在价格上赢得消费者的心,还要在品牌形象上大下功夫。
在8月4、5日的特价期间,笔者到国美和北京市百货大楼采访时,有关的负责人对特价机的生产日期都讳莫如深,后来还是一位售货员道破天机——特价机都是库存积压品,是1997、1998年的机型。而且很多的特价并不是针对前一段时间的价格,而是跟刚刚推出时的价格相比的。笔者了解到,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太关注出厂日期,认为彩电反正不会过期,最多只是款式老一点而已。但彩电积压的年数长了,特别是电路板、高压包容易受潮甚至霉变,机器打火、燃烧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元器件长期不用也易损坏。如电解容内有电解液,长期不用会干枯,增高故障发生率。
近期推出的大多为超平产品,尽管它已不是主流产品,但仍属于畅销机型,应不存在积压太久的问题。但也要谨防一些小的厂家或杂牌厂家以次充好,用多次返修机型愚弄消费者。
价格战带来销售额屡升不止,厂家说卖彩电的利润只相当于卖菜,商家也一再声明零利润,但为什么厂家商家乐此不疲将价格战屡屡升级呢?我国彩电业供需严重失衡,厂家要保住市场份额又存在库存压力,而商家更是拼命想人气陡旺,价格这一利器便频遭利用。但低价竞争终不是长久之计,要取得长足发展还得靠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企业论坛
今后几年如何改善国企改革外部环境
耕苇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企业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体制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今后几年内,国企改革外部环境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关于推进配套改革
首先是财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两个很迫切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财政预算和支出结构来解决。一是国有资本金的增补问题。老的国有企业资本金长期不足,新设企业国有资本金不到位,是国有企业债务沉重、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对于必须由国家控制的企业,财政要承担出资人的义务,将企业发展需要补充的资本金纳入预算。二是支付改革成本问题。多年来国有企业承担了劳动力安置、办社会服务事业等大量的改革成本,这是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困境的重要原因。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的稳定的资金渠道,为分流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提供必不可少的财力支持,并向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
进一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税赋,逐步改变国家税收过度依靠国有经济的状况,逐步缩小并最终消除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税率差别。为支持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的联合、兼并等重组行为,特别是促进“强强联合”和进行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造,需要改革企业所得税按隶属关系征收的现行体制。要继续清费立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同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要通过完善货币政策手段,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继续实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的有关政策,企业关闭破产涉及的银行呆坏账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应由有关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核销。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开拓债转股企业股权变现和企业不良债权折扣出售的渠道,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盘活资产。继续支持国有企业通过上市改制融资。建立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动和多元化。
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要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统一的城镇居民社会救济体系,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转为失业保险保障。通过财政投入、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特种国债、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加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使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要尽快在企业之外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各种保险管理和服务社会化。
关于完善法律环境
改革行为要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改革成果也要靠法律法规来巩固。要通过修改和完善《公司法》和《破产法》,并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社会保障法》的立法进度,把《反垄断法》、《反倾销法》提上日程,以保障、规范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平等竞争。整顿和规范会计、审计、评估、行业协会等各类中介机构,依法监督企业经营活动,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比较多,改革有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十五”期间不可能全部解决。但“十五”期间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的形势要求。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背景
彩电价格战回眸
1988:长虹主动降价
在全国彩电生产销售极度狂热的情况下,长虹主动降价350元,50天后,国家正式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
1996:长虹挑起降价大旗
1996年3月26日长虹宣布降价,康佳、TCL随后跟进,三强鼎立局面出现。加之其他品牌相继跟进,扭转了洋品牌主导国内市场的局面,外资品牌基本上被挤出十强。同时也使彩电生产的集中度得到明显提高。
1997:高路华低价未换来好市场
1996年末,高路华推出超低价位彩电,迫使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持续降价或推出自己的低价产品,降价幅度在15%—25%左右。除了高路华,这次降价的目的并不是主动抢占市场,它的结果也只是迫使大多数的厂家降低利润,使之趋于合理。但高路华市场份额却很少突破5%。
1998:海尔“挑战者”再擂降价鼓
3月,海尔以新进入品牌身份揭开1998年价格竞争的序幕,随后由于康佳、TCL推出特价机型,使得彩电降价面扩大。长虹没有降价,但无法影响降价的大势。
1999:收购彩管,长虹重刮降价风
面对挑战,长虹集团1998年秋季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收购彩管。1999年4月,长虹在南京又一次首先降价,据称幅度在10%—20%,随后康佳、TCL、创维等几乎全部国内品牌纷纷表示降价。从短期的表现来看,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在上升,国外品牌市场份额也增长1.1个百分点。
2000:价格联盟演绎蹦极跳
6月9日推出的彩电价格联盟,并没有阻止彩电价格的进一步下滑,而是演绎了一场极富戏剧性的彩电价格蹦极跳。第一波蹦极,以特价机为主打品种,其特点是商业资本的参与。第二波蹦极,以8月12日长虹、康佳、熊猫等大幅降价为标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