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桓台县刘茅村村民刘世用种植一百亩优质小麦,今年预计收入超过二十万元——
麦田里结出“金豆豆”
谢文哲 张珂 张丙星
“你的‘955159’小麦,40元一公斤咋样?”、“‘954072’,每公斤我出50元,卖不卖?”……
6月11日,桓台县索镇刘茅村村民刘世用的麦田刚开始收割,河南、济南、临淄、博山等种子站的人就赶了过来,他们围起刘世用,商量着小麦价格。
“‘955159’可以卖给你50公斤,而‘954072’实在太少了,非常对不起,给多少钱也不卖!”刘世用一脸歉意。
别人的小麦,每公斤不过1元多钱,刘世用的麦子咋这么值钱?
“我这100亩麦田里,有39个品种,全是新、优、稀、特,其中一些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试验品种,蛋白质含量达23%,比进口专用小麦质量还好。所以,这产的麦子,都是当种子卖,价格当然贵了。”刘世用解释道。
放眼望去,他的麦田与众不同,高矮不一,颜色各异,还有一些没长麦须。收割方式更别致,每捆小麦上都别着一个精美的白色卡片,上面写着品种编号。
刘世用说:“都说种小麦不合算,可我种了8年优质小麦,每公斤价格没低过3元,平均每亩收入没少过1600元,好的品种亩收入能到两三万元。”
那是1993年秋,种了半辈子地的刘世用从《大众日报》上得知山东省农科院有个叫海生2号品种的小麦,比一般小麦产量高、质量好,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趟济南,买回了种子,在农科院专家指导下种了半亩。没想到这半亩地产小麦300多公斤,比其他小麦产量高20%多,蛋白质含量高了近4个百分点,面筋含量也高。
从此,刘世用与优质小麦结下了缘。一年中,他至少要去济南、北京六七次求购麦种。他种植优质小麦由1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39个,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在山东的实验基地,也是山东省农科院的试验基地和良种供应基地。去年6月,他注册成立了桓台县绿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已连续四年来这买种子的常方勇介绍,他们对比过,用刘世用小麦种子,平均亩产增加20%以上,蛋白质等指标非常高,面粉厂愿意用,较其他小麦加工的面粉单价能高15%左右。即使贵一些,但比用其他种子还有账算。
在刘世用带动下,刘茅村今年种了1000亩优质小麦,已被龙口的“龙丰集团”和淄博几个种子站订购一空,每公斤价格比一般小麦高出了20%到3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聚焦城市看农业
顾兆农
前不久,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在一次会议上说,强化农业,还得要大力发展非农业;繁荣农村,还得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富裕农民,还得要大力减少农民。
这种以退为进、把研究农业的目光放在非农业上、聚焦在城市发展上的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农业也需要强调减员增效。数亿的农民,人均耕地的面积很少,都挤在里面,如此,任农业再发达,农民也难以真正致富。
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需要我们把研究农业的目光聚焦到城市,注重研究城市对农村的需求。现在,一些地方的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城市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食品业、花卉园艺业、牛奶业、草坪业、苗圃业等一批新型的城市型农业产业,给这些地区的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南京江心洲农民抓住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到了葡萄收获的季节,适时地举办“葡萄节”,让城里人下乡自采、自购葡萄;平时,则把早已退役的手工纺线机、人工拉磨等“土把式”一一展现出来,让城里人花钱来看“稀奇”。此外,还推出系列农家土菜,让城里人尝鲜……如此,一个“农家乐”的旅游景点就这样“火”了起来。江心洲农民在做足“城市”文章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逐渐地富裕起来了。江心洲农村发展的思路,就是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在城市的一个成功实例。
发展非农业、推进城镇化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等,都是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增加就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途径。世界的经验表明,只有高度的城市化,才能带来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农民的真正富裕。从这个意义上看,把研究农业的目光聚焦在城市,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是一种有远见的表现。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牧区水利:草原的希望
——内蒙古伊盟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夏珺
前不久去内蒙古采访牧区水利,记者遇到了少有的特殊礼遇——区水利厅云厅长率几位副厅长及处长们济济一堂隆重“接见”记者,连声说“真是雪中送炭呀!”到伊盟几个旗县跑了一圈之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的热情绝非客套,而是干渴的牧区对水的渴望的真实写照。
干渴的草原
提起内蒙古大草原,人们自然会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可记者在伊盟的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和鄂前旗实际看到的草原与诗中描绘的草原好像根本不搭界,大片的荒漠,枯黄的草丛似乎只是斑斑点点的点缀,可怜的羊们别无选择地在啃着可怜的草根,可谓“羊儿不知荒漠化,兀自犹在啃草根”。即使到了盛夏,这里的草也绝覆盖不了偌大的荒漠,想见牛羊何劳“风吹草低”,就是跑只兔子也看个真真切切。乌云毕力格副厅长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这叫“荒漠化草原”,水草丰美的草原不是没有,只是越来越少了,原先的六大草原如今只剩三个:呼伦贝尔、科尔沁和锡林郭勒,余下的差不多都变成眼前这种“荒漠化草原”了。
乌云副厅长已年届花甲,但他坚持要陪我,搞了一辈子牧区水利,对牧区对水利实难割舍。乌云副厅长说:“草原太缺水了,这荒漠化草原更缺水,水就是生命。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在夏天你吃完西瓜,瓜皮不能随便扔,要把它放在路边,而且得扣过来———防止水分蒸发,说不定它能救人一命呢。”
内蒙古牧区草原是辽阔的,天然草地面积有70多万平方公里;但它又是干渴的,经过几十年发展,饲草灌溉面积才达到445万亩。这里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50—45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它的10倍甚至几十倍,人均、亩均水资源分别为2342立方米和573立方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4。
“救命的”草库仑
此次采访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基本供水井”,它指的是供人畜饮水用的井,人畜饮水是第一位的,故有“基本”之称谓。
这里地下水位深,最深的井要打到300多米才有水。“基本供水井”由五六十年代的筒子井发展到今天的机井,但分布不均,牧区地广人稀,70年代平均百八十公里才有一口“基本供水井”,如今有不少地方也要跑上几十公里才有一口“基本供水井”,人畜饮水之困难可想而知。去年赶上60年一遇的大旱,有的旗县的牧民要跑几十公里路去拉水,最贵时1立方米水卖到30元!真是不到草原不知水贵。
鄂托克旗有个“百眼井”,传说当年杨六郎带兵打仗经过这里,干渴难忍,盛怒之下用长矛在地上戳了100个眼,霎时间变成了“百眼井”。这个传说诠释着自古以来人们盼水的急切心情。记者来到位于宫卡汉苏木(乡)的“百眼井”,见这里果然有几十口井星罗棋布,只是个个盖着木盖子,“铁将军”把门。捡块石头,从井盖缝里扔进去,一阵劈劈啪啪撞击井壁的声音响过之后,才听到“咚”的水声。
在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环境下,人畜要饮水,饲草饲料也要“喝”水,经济还要发展,怎么办?几十年来,牧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一直在苦苦地探索着。“草库仑”就是牧区干部群众的一个伟大创造。
“库仑”一词是蒙古语,意思是围起来的草原(场)。从杭锦旗,到乌审旗、鄂旗、鄂前旗,记者一路所见的草场全都用铁丝围护了起来。围起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围起来的草场免遭人、畜、车的践踏、破坏,草地得到了保护,牧民在其中打井、搞水利基本建设、建饲草饲料基地,不仅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畜牧业生产也得以稳步发展。
在乌审旗陶利苏木(乡)塔来乌素嘎叉(村),记者来到蒙古族牧民斯迪家,只见宽敞的院落里新盖起了250平方米的五间砖瓦房,斯迪夫妇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待我们。坐在热炕头上,喝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奶茶,记者与斯迪拉起了家常。斯迪告诉记者,去年虽遇大旱,但他家的光景还是很不错的,他家四口人750多亩地,去年卖了70多只羊,30多头牛,4头猪,加上卖向日葵,他老伴还有给牲畜配种的手艺(开了个配种站),总收入近4万元。
斯迪是第一批草库仑建设示范户(1984年),也是乌云副厅长的联系户之一。乌云副厅长说,刚开始搞时,他还是个贫困户,住破旧的茅草房,1984年打了一口小井,搞了2亩水浇地,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已打了机井,水浇地搞到70多亩,种玉米、种饲草、种经济作物,人畜饮水、饲草饲料有了保障,牛羊不仅数量翻番,质量也大大提高,日子彻底翻了个身。说话间,一只冒着热气的肥硕的烤全羊端了上来。斯迪接过话说,“过去的羊很小,1张报纸能包3只羊(指杀羊出的肉),现在3张报纸才够包1只羊”。
在杭锦旗、鄂旗、鄂前旗,记者走访了不同的草库仑示范户,斯迪家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代表。不管什么形式的草库仑,其核心都是一个“水”字。兴起于80年代初的草库仑,由于其适应性、科学性而深受牧民欢迎,其发展速度相当迅猛。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发展灌溉草库仑11万多处,灌溉面积达186万亩,而且正在向“水、草、林、料、机”五配套方向发展。乌云副厅长说,灌溉草库仑的兴起,可以说是草原水利的革命性变革,牧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生产有大发展,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所以说草库仑是“救命的草库仑”,是牧民生活、抗灾、脱贫“三合一”的基地。
羊吃草——草“喝”水——水的背后是钱
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畜牧经济的产品是牲畜(以羊为代表)。它的循环有一个并不复杂的逻辑:羊要吃草,没有草就没有羊,而没有水又哪来的草?再深究一步:水的背后又是什么?答案是钱,即投入。没有对牧区水利的投入,就没有水,在水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投入多少与水的多寡成正比。这个问题追到根儿上是个钱的问题。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牧区水利的投入欠账太多了,广大牧区基本上是靠天养畜。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从新中国成立到1992年,40多年国家对草原建设的投入平均每亩不足2元。据水利部牧区水利科研所介绍,全国的平均数更低,仅为1.48元/亩。从各地实践看,都有发展牧区水利的明确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拦蓄地表水,开发地下水,集雨井窖,节水灌溉等等,但哪一样都离不开钱。
但牧区水利也有过辉煌时期。乌云副厅长就特别怀念80年代,因为那时国家加大了对牧区水利的投入,仅就内蒙古而言,平均每年投入2000万元,不少基本供水井就是那时打下的。进入90年代后,牧区水利的投入却逐年减少了。
牧区水利投入不足,原因何在?据分析,主要是因为重农轻牧的观念,没有把牧区水利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国家对大农业的投入为700亿元,其中对畜牧业的投入为20亿元,仅占2.86%;国家财政支农资金20亿元,用于畜牧业的只有不足2亿元。由于投入不足,对草原索取多,建设少,致使超载放牧,草场退化,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
现在,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无论从草原畜牧经济发展本身,还是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抑或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给牧区水利以应有的地位、相应的政策和实打实的投入。(压题照片金仁弟摄)(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新干成为药材生产大县
本报讯 江西省新干县把发展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发动千家万户大规模发展中药材生产。目前,有种药农户5万户,占农业人口总户数的70%以上,药材生产基地320个,连片千亩以上的药材生产基地6个,跨入了全国药材生产大县行列。全县已见效药材面积6万多亩,去年创产值5400万元,获利3200万元,仅此一项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张梅生 陈琳 谢金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产业升级 强化支柱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党委书记 施曙亮
鳌江镇是浙江东南的历史古镇,历来是瓯南闽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主要出海口,是平阳县的经济中心。
鳌江的发展过程就是以产业升级为目标,推进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的过程。
我们按照稳定一产,优化二产,发展三产的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夯实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一是大力扶持工业经济的发展。坚持走“工业兴镇”之路,认真做好园区建设、技术革新、企业改制三篇文章。首先,我们全面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不断促进企业集聚,扩大企业规模。其次,以鳌江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为依托,大力扶持星火示范企业,认真组织实施星火、火炬计划项目,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产品,促进机械行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塑编行业向新型包装和塑料制品方向发展,成功开发了氧化锌避雷器、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生产线、垃圾焚烧机等一批适销对路的名、优、新、特产品。二是加快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们始终坚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一起上,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一起上,个体商业和国合商业一起上。积极扶持浙南水产城、鳌江商业城等一批影响力较大、辐射力较强的优势市场;培育了印务包装市场等一批潜力大、有望成型的特色市场;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房地产市场,兴办人才劳务中心市场,不断发展信息、旅游、娱乐等新兴第三产业,年商品成交额逾5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我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城郊型效益农业,抓好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了五板桥葡萄、大坪特早茶、丰山马蹄笋等一批“两高一优”农业基地。(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培育区域经济中心
辽宁省灯塔市佟二堡镇党委书记 韩绍义
佟二堡镇是皮装之乡,制作、销售皮夹克以及裘皮服装。佟二堡的小城镇建设大体经历了十来年的时间,在小城镇建设上,走过了一条以产业兴市场,以市场的发展带动城镇建设的路子。
从基层实践的角度看,我认为培育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中心是当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现实课题。过去政府部门的设置,都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有很多乡镇有一万五六千人口,十来个村子,几万亩土地。很多乡镇政府都没什么事干,也没什么财政收入,开支都非常困难。有些乡镇七八个月都开不了工资,难以为继,不撤不并还等什么?特别是现在要发展小城镇,不往中心城镇集聚,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谁都是中心,就没有中心了。再一个就是行政区划要符合经济发展。佟二堡这个地方生产皮装,有8个村子,4个居民委,这12个地方都是专业村,老百姓大部分都做皮装。我们周围还有七八个乡镇,也生产加工皮装,到我们的市场来销售。我们的辐射面有10多个乡镇,80多个村,30多万人口。能不能以这个产业为纽带,重新组建一个行政区划?各干各的,各有各的政绩,各有各的财政税收指标,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上级财政应该重点扶持重点小城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科学规划是龙头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乡党委书记 陶小平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们首先抓住规划这个龙头,综合考虑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自为与人为等因素,坚持与国家、省、市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成都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与本地的历史背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原则,经专家评审,由成都市规划设计院为我们编制了乡域总体规划,对小城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了4个中心村,4个居民点,8个工业园区和足够的农林生态区,使小城镇进入到有序、合理、合法的建设轨道。如今,已形成了近2平方公里的城镇规模,建成了40多万平方米的商住区,中心村、居民点、工业园、大型农林生态基地正在加紧建设,逐步完善,大量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员进镇定居,商气、人气日渐旺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还促进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小城镇发展的协调一致,达到了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环境建设的综合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滞后。一方面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利条件,一方面可以扩大需求,拉动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们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展小城镇投资渠道,鼓励企业、村、个人参与小城镇开发,有偿参与市政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目前,一大批高效益企业、商家落户簇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深化改革促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泰山镇党委书记 赵德本
根据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镇里制订了《泰山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实施方案》。目前,户改《方案》已经得到市政府批准,并在小城镇规划建成区12.2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从1999年11月15日到今年7月20日,全镇已受理各类落户申请800余份,经公安部门批准,为符合条件的520户、1562人办理了小城镇户口(其中本地农民1367人;外地暂住人口195人)。户改工作适应了富裕起来的农民进镇生活的需要,正在小城镇建成区内全面展开。作为一项导向性政策,户改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入小城镇购房、定居生活、务工、经商,促进了我镇城市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减效能”的原则与要求,去年以来,泰山镇对机关和10个村、10个居委会都进行了机构改革。镇机关精减分流机关人员9名,占机关人员的12%;采取经济强村帮弱村,“村居挂钩”的办法,撤并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将“村官”精减了近48名,占村(居)干部将近50%,切实减轻了农民群众的负担。
去年以来,泰山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泰山镇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关于农村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办法》,为村民群众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等服务。全镇现有社保、医保等积累资金近400万元,解决了大多数农村群众的后顾之忧。(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调整产业结构以工兴镇
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镇长 李淑转
竹林镇的前身是一个2000多人口的自然村。改革开放以前,这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处丘陵,土地瘠薄,又严重缺水,所以仅依靠农业,是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穷地方。1982年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工业的道路,依靠本地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断升级。近20年来,我们由资源型转换到粗加工型,从作坊式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式,又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现有工商企业58家,就业员工6000多人,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9%,园区面积3.2平方公里,1999年人均纯收入5900元,人民生活水平已向富裕化迈进。
近年来,由于工业园区的扩大和发展,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新区居住人员的增加,1994年河南省决定竹林撤村建镇。在建镇的同时,我们按居民分布和就业的行业分工,改革了原来镇区下设的村民委员会为居民委员会,建立了居民小区和街道小组,并对户籍进行了重新登记和划分。按照公安户籍改革白皮书的试验条例,1995年对全镇人口包括外来打工人员进行了户籍改革,将其全部转为小城镇户口。同时对原来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计划地收归政府经营。承包土地的农户,按承包入股,在不改变土地所属权的前提下,有规划地改变土地用途。
1995年竹林镇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竹林建镇六年来,在政府体制上,对干部实行招聘制,努力做到小政府,大服务。
(本栏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杨文道 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