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下乡手记(50)
农民可以走出去
王慧敏
记得那年在广西河池地区采访,当地一位干部给我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趣事:一天一位农民找他告状,说自家的田昨夜被偷走了。这在山外面的人听来像天方夜谭的事儿,却绝对不掺水分。这里是石山区,千百年的风雨剥蚀,地面表土基本荡然无存。农民从山外背来一筐筐土,铺在稍平的地方,便算是一块田了。有的田块,只有脸盆那样大。这样的田地被偷走,也就算不上什么稀罕事了。
人多地少,种地没有规模,效益也就很难提高。近些年,许多地方都在设法加快转移劳动力,以便扩大经营规模。可问题又来了,这么多劳动力往哪儿去呢?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本替代劳动速度的加快,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步子越来越慢,而城市目前的状况我们也清楚……
那么,另辟蹊径,走出去如何?
世界上有许多地区,疆域辽阔,人力资源却很缺乏,像俄罗斯、非洲、美洲有些地方,每平方公里只有几个人。另有一些国家,面积虽不大,但经济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非我们可比。这些地区为跨国消化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实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在跨国劳务输出方面走在了前头。有学者作过统计:墨西哥,全国人口8000多万,每年在国外务工者高达800多万。也就是说,每10个人就有一个在国外工作。以人均每年捎回2000美元计算,出口劳务每年可给墨西哥赚回160亿美元的外汇,同时给国内减少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的压力。
反观一下我们自己,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基本上只是货物的出口。近年来,劳务输出有了较快发展,1999年我国在海外务工人员接近30万,但是,对于12亿人口的大国,这个数字还是太小了。
我们在这方面落后,原因很多,个中很重要的一条,与我们缺乏完备的劳务输出体系有关。亚洲最大的劳务输出国菲律宾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多年来,菲律宾形成了完整的劳务输出组织:政府劳工和就业部下面设有海外劳工就业署、海外劳工福利署和培训中心,各省市都有相应的机构。输出劳务必然涉及对外关系,外交部设有海外劳工事务局。在海外劳工比较集中的国家,菲律宾使馆还专门设有劳工事务参赞。
加入WTO在即,这将为我国劳务输出提供新的契机。关键是要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的组织服务工作,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广泛开辟输出渠道,提供适合需要的劳动力。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走马观花看西北,西北有差距,也有亮点,更有希望
西北印象
本报记者 彭嘉陵
基础设施滞后
踏上西北这块辽阔的土地,感觉与内地的落差是如此之大。
兰州机场。一辆七八十年代在内地城市常见的公共汽车,把我们这趟航班的乘客送往老候机楼。老候机楼可真够“老”的:一幢典型的50年代的二层小楼,狭窄的楼梯,仅够一人通过,百十号人的疏散,竟要排队。接站口的航班信息,居然是用粉笔书写的!粗略一数,全天也就十来个航班。
见惯了东部发达地区一个赛一个豪华的现代化机场,简直无法接受眼前这个简陋的机场。一阵难过袭上心头。虽然不远处新建的候机楼已显初形,但在一片黄土丘的包围之中,它显得那么孤单……
令人感慨的远不止于此。兰州机场离市区大约70公里,这段公路是柏油路面,号称国道,路面虽没有坑坑洼洼,却是波浪起伏。为什么不建成高速公路呢?接站的同志说,高速公路?咱全省至今还没有一条呢。为什么?两条理由:一是没钱建,二是用不着。
全省没一条高速公路,这让我着实大吃一惊:在东部已司空见惯的高速公路,在西北却成了稀罕物!
记者来到西宁。没想到,作为青海的省城,西宁与东部几年前的某些县城差不多。城市新建筑少有,广告牌更是难得一见。全西宁仅有3家星级宾馆,而且只是三星的。最近为了开招商引资会,接待不好的担心时常萦绕在省市领导的心头。他们说,不说与东部大城市相比,就是与西南的昆明相比,也难以望其项背———据说昆明有三星以上宾馆300多家。
记者6年前去兰州,5年前去新疆,当时并未感到东西有如此巨大的差距。6年,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时间,正是东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快速增长期,而在大西北,时间似乎停滞了。
优强企业太少
青海500多万人口中,182万住在西宁,占1/3强。西宁应该是青海人气最旺的所在。但从城市建设来看,西宁的经济甚至整个青海的经济发展还不快。主要原因在哪里?
据青海省原经贸委主任、新任西宁市委书记张裔炯介绍,关键是青海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在东部许多省区,国有经济只占20%—30%,但在青海,国有经济比重高达70%—80%。非公经济发展缓慢,是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是资源大省,却是工业小省,优强企业不多。多数是五六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建起来的传统的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信息不灵,经营不善,使其难与东部企业竞争。
记者这次去西北是参加国家经贸委召开的西北工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会上,来自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官员都认为,西北经济要大发展,必须调整工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一批优强企业。据了解,西北五省区已决定主动退出一些没有优势的行业。同时,特别欢迎东部民营企业到西北投资,并对当地企业实施改制。
西北经济也有亮点
今年年初以来,乘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东部到西北的考察团组一拨接一拨,西北各省区颇有点应接不暇。据新疆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介绍,他们已没有周末的概念,都用在接待上面了。同时,西北各省区的商贸洽谈会、招商引资会一个接一个,每个都颇为热闹。6月底在西宁举办的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项目洽谈会,广告一经发布,询问的电话便接连不断。
与6年前相比,兰州的城市建设还是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了许多。沿黄绿化带整洁美观,新建成的或正在建的高楼,与有着宽阔草坪的城市广场相映衬,颇有些现代城市的味道。密集的广告牌,闪烁的霓虹灯,深夜尚未退去的人潮,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景观。有时,身居兰州城,并不觉身处大西北,甚至很难与冷清的机场联系起来。
兰州机场到市区两旁荒山的绿化已拉开序幕。层层种树带已挖好,引水工程正在进行。前期投资约9亿元的这项巨大工程,将直接关系到甘肃投资环境的改善。
青海全省虽说也没有高速公路,但出了西宁市区,通往青海湖的公路还是很不错的,车道宽,路面好,是标准的一级路。据说,这就是著名的青藏公路了,从西宁到格尔木,再到拉萨,2000多公里,一直是这样的路面。只是沿途车辆并不多。
记者在青藏公路沿线和兰州至西宁路段看到,西气东输工程南线格尔木到兰州的输气管线,安装工程正在全线紧张进行。据说,今年年底就能通到兰州。这使人仿佛听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前奏曲。(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今年轿车市场在三月和七月分别经历了两次大范围降价。面对降价,有人欢呼,也有人担忧——
轿车降价
消费者呼声的回应
本报记者 王政
早在3月份夏利、桑塔纳、捷达、富康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的时候,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就曾十分肯定地预测,7月轿车还要降价!
果不其然,在酷暑难耐的7月,中国轿车市场真地刮起了“降价”风。7月11日,长安铃木奥拓7种车型全面降价,其中都市贝贝降价近3000元;7月20日,桑塔纳2000型轿车让利5000元,另加送车载电话、车用冰箱、凉垫等;7月25日,一向声称最不具备降价条件的神龙富康下调售价,降幅为6000元至15000元不等。8月8日,天津夏利宣布对4种化油器轿车实行降价促销,最大降幅近8000元,其中,价格最低的一款车型仅售48500元。
促销还是降价?
车价大战全面爆发了吗?轿车大降价由此拉开序幕了吗?
上汽销售总公司称,促销不是降价。神龙公司说,富康实行的是补贴销售。一汽大众称,降价是个别企业行为,捷达不会盲从。天汽销售公司说,这是有时间限制的降价促销。
看来,与3月份的情形一样,中国轿车界的“四大天王”谁也不愿提到敏感的“降价”二字。
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作为桑塔纳2000的替代车型,排量虽为1.8升却明显高出一个档次的帕萨特“新鲜出炉”,自然要挤占老车型的市场。通过降价为帕萨特腾出市场空间,迅速回笼资金,似乎是上海大众自然的选择。一汽大众今年特别红火,奥迪A6火爆大江南北不说,新推出的两阀电喷捷达,也出奇地畅销,此时降价好像没有充足的理由。神龙公司就更不愿降价,与其他企业相比,神龙最不具备降价的实力。但是,3月份以来,桑塔纳、捷达的促销活动直接影响到富康的销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富康的销量仅排在第四位。对经销商给予补贴,清理老产品,是为了确保市场份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富康售价将在3年内与国际接轨”承诺的逐步兑现。
虽说降价不可避免,虽说车市低迷亟需启动,虽说汽车厂家也还有一定的降价能力,但是出于加强自身发展后劲的考虑,加上对降价能否赢得市场份额的担心,目前谁也不愿率先打出降价的招牌,更别说打“价格战”了。这就是当前我国汽车企业的真实心态。
业界出现相左观点
在想圆“汽车梦”的消费者对车价下降既兴奋又有些迷惑的时候,业界也传出了两种不同的呼声。一种认为中国轿车价格确实过高,降价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呼声的正确回应。在政府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的同时,企业应努力控制成本,降低车价,启动轿车消费,并尽可能地抢在进口车之前占领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主动迎接WTO的挑战。甚至有人提出,“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价格战”的观点。
另一种却认为,降价会加重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不但不会启动车市,反而会导致车市持续低迷;当前制约汽车消费的因素不仅是车价过高,多如牛毛的不合理收费、使用环节诸多不如意之处也是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竞争能导致“双赢”,战争则会导致两败俱伤,当前中国汽车工业要竞争而不要战争;中国轿车工业太过弱小,加入WTO后5至6年的缓冲期来之不易,应该铆足了劲儿应对挑战才是……
车价下降是大势所趋
轿车降价,会带来行业整体利润率的下降。从表面看,这对本身就羸弱的中国轿车工业是雪上加霜。可是,长期处在高关税、高车价、高利润率保护下中国轿车工业的现状,又似乎向人们证明,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都不足的情况下,“输血”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更多的依赖和缓慢的发展。只有真正到市场中闯荡,体会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才会激发自身的“造血”功能,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而降价正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目前,国产轿车的价格比同一级别、同一档次的外国轿车要高出近一倍。如果中国年内“入世”,2006年我国进口汽车关税将由现在的80%—100%降为25%。因此,在5年多的过渡期里,国产轿车价格将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轿车降价还是医治我国轿车工业产能过剩的“良方”。目前,我国轿车项目中神龙富康、天津夏利、一汽捷达都已建成15万辆生产规模,上海桑塔纳更是达到了30万辆。可是,1999年它们的产量却分别只有4.02万辆、10.18万辆、8.14万辆和23.09万辆,近一半的生产能力放空。苦心建设达到了“经济规模”,却实现不了规模效益。目前有高关税这把“保护伞”,掩盖了产能过剩和成本控制、内部管理、销售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过车价过高,已经成为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瓶颈;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反过来又成了轿车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中国轿车工业由此陷入了价格的“怪圈”。既然供过于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降价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启动消费,就是必然的选择。
长期以来,消费者对轿车降价抱有强烈的心理预期,而目前的降价幅度与消费者最终的期望值还相去甚远,所以并未出现像彩电降价后的抢购热潮。于是,这成为一些人反对轿车降价的理由。但是,不言降价并不能把消费者赶进车市,价格也并非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唯一原因。轿车品种单一、各种税费太高、一批新的经济型轿车将在明后两年面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潜在购买力的释放。
因此,无论从变潜在需求为实际需求、抢占市场份额、培育消费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提前应对挑战、以降价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国产轿车降价都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而在最初的一两年,价格的降幅恐怕会稍大一些。但不论脚步是快是慢,总体上看,降价是“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势所趋。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猫66和农家乐
冉永平
最近两次外出,碰到两件事引起我的兴趣。
7月份到大连出差,从机场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在这辆车的显眼位置我发现贴有一个茶杯口大的纸片,上面画着一只猫,并有大大的一个数字“66”。一开始我认为是司机个人装饰的,因此没有在意。可过了一会,我发现纸片上还有一行小字:“大连市公安局监制”。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大连市公安局干吗要印发这种充满童心的画片呢?
详细问了司机才知道这个“猫66”的用途。原来,这是一种便于乘客记忆的办法。乘客乘坐出租车,有时免不了会拉下东西,或有其他什么事情要找这辆车,但你在并不经意时,记住车号恐怕很难,而这种很形象的东西非常容易记住。因此,大连市的出租车管理部门就想出了这种办法,选了上百种动物,每个动物都从1到100编号,每车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标志,如“猫66”、“虎100”、“狗23”等等。你看,我对乘坐的那辆车的其他一切特征,包括车型、颜色、车牌号等等,都记不住了,惟独“猫66”记住了。
小小的一个改变,由于是为乘客着想,让你感到心里很舒畅。
前几天到四川休假,由于天气热,我的一些朋友建议我到山里住几天。我说现在是旅游旺季,恐怕在山里的食宿不方便。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方便,现在不比过去了,山里到处是农家开办的农家乐,吃住既方便又便宜。”
后来,我到青城山果然发现,的确如他们所说,山里面到处是农民们挂出的招牌:“包吃包住,每人一天20元。”我到其中一家去看了看,就是农民自家的院子,腾出一间房,支几张床,弄几床被褥,就可以住了,而吃饭则客人和主人同吃,自家种的菜,自家打的粮,成本很低。而对城里人来说,花不多的钱,换一种生活口味也是乐在其中。因此这种被当地称为“庭院旅游”的服务很受欢迎。据说,7、8两月,成都天热,一些离退休的老人,一进山就是一两个月。
对于一些季节性旅游区,淡旺季不均衡的问题很令人头痛。接待设施少了到旺季不够用,人满为患,如今年“五一”几乎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暴露出这个问题。可建多了,到淡季一闲半年甚至大半年,又不经济。而四川的“农家乐”是解决难题的好办法。
“猫66”和农家乐是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细想也有共同之处。把它们写在一起,就是为了开阔一下我们的思路。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从打工仔到研究生
8月2日,王钟渠拿到了山东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结束了8年的打工生涯。
这个山东省莒县峤山镇王家崮山村的农民,1984年考进了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他曾想创立简易新汉字体系,终日泡在甲骨文、钟鼎文里,耽误了许多考试,上到大三,学校让他退学了。
从大学生变成农民,种了5年地,他又离开家乡到省城济南修公路。当时,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劝他考研,他真的去考了,一考就是4年。
而立之年的人,一边打工挣钱吃饭买书,一边拼命学习,周围的人都替他觉得累,可他自己不觉得。
山东大学学生中他的30多个莒县老乡曾凑钱帮他买了20册复习材料,山东大学哲学系主任高晨阳教授两次给他写信鼓励他坚韧不拔追求到底。
如今,他捧着一颗装满生活装满情感的心走进明天的门槛。
上图:工地转到哪儿,王钟渠就把考研复习资料带到哪儿。
下图:红彤彤的入学通知书捧在结满老茧的手上,它凝结着王钟渠8年打工考研的汗水。
储祥明 摄影报道(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