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初识塔什干
嵇复旺
飞越天山山脉才真算出了国境,异国他乡的天空与祖国并无差异,灯火也是如此灿烂。乌兹别克的东部地区正处于中亚腹地的费尔干纳盆地,古老的中亚文明在这里有着许多完美的体现。作为汉唐丝绸之路西行的必经之地,这儿草丰水美,土地肥沃,农牧业发达,堪称中亚地区的第一绿洲。人口的密集使这里的城市也相对集中,撒马尔罕、布哈拉、费尔干纳、纳曼甘都是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座座名城。当然,最具吸引力、最具特色的地方要算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了。
塔什干位于锡尔河及其支流契尔契克河所环抱的谷地,地理位置优越,当欧亚陆路交通之要冲,四季分明,更得清澈的锡尔河水的灌溉滋润,使之成为得天独厚的一方宝地。早在公元前2世纪,这里就已初具城市雏形。到公元6世纪,城市发展得更快,商业、贸易和小手工业者已相当驰名。交换农副产品和初级手工艺品的“巴扎”应运而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身临其境后,我感到塔什干的确名不虚传。早在前苏联时期,作为农业经济区,塔什干的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纺织工业和飞机制造业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特色产业的兴起,塔什干的名气也更加大了起来,成为中亚地区投资环境最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费尔干纳盆地盛产棉花,为塔什干的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俄罗斯纺织品需求量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于塔什干。如今的塔什干人口接近200多万,是中亚五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人流、物流、信息流,使这里充满着现代气息。90年代兴建的现代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敞整齐的街道蔚为壮观,高架路、立交桥,整体展现,12至16世纪的名胜古迹散布其间,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
在这里你不难看到东方人的面孔,他们虽然穿得是乌兹别克民族服装,却让人感到与我们新疆的少数民族很接近。由于长期受苏联大家庭的熏陶,这里欧化的东西也很多,就连姑娘的穿着打扮和发式也非常时髦,一袭裙装、浓妆艳抹、金发如云、婀娜多姿的小姐随处可见。让你错误地以为所见到的是德国、英国抑或是法国女郎,给如今的塔什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和勃勃生机。从年轻人身上最能体现出潮流与时尚。在塔什干,东西方文明和南北方宗教的碰撞日趋明显。
清晨,郊区的袅袅炊烟在空中形成一片雾霭,塔什干像披上了面纱的伊斯兰少女,平添了几分神秘。上班的车流开始涌动,清真寺开始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祈祷者,“巴扎”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现代化的商场里人流摩肩接踵,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更愿意走到繁华的街边,去看都市风情,看车流、人流,或者融入其间去亲身感受塔什干的生活。的确,对塔什干我说不出它有什么更特别的地方,也许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什么特别。无论谁到这里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方人来了能看到并不多见的欧式建筑,东方人来了也能看到黑发黄肤,穆斯林来了还能看到古色古香的清真教堂。总之,只要你不挑剔、不忌讳,你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认识的中亚名城塔什干。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外
旅途烟缘
劲驰
云烟往事中常常不乏戏谑,,有时它会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则使人捧腹大笑。我是一个老烟民,烟瘾确实不小,旅途中也抽烟。每当我想起与烟有关的事来,总想提笔写一写与烟相联的一段旅途插曲。
那是1993年的夏天,我有幸从中国版图最东北端的黑河,过境到俄罗斯远东的第二大城市布拉格维申斯克市进行市场考察。一到异国他乡,我很快就被那里的风土人情,特别是熙熙攘攘、繁荣有序的各类市场吸引住了。考察中,我一时犯了烟瘾,便习惯性地顺手从衣袋里掏出旱烟盒和卷烟纸,熟练自如地卷起了旱烟,随后便大口大口地吸起来。不知是出于好奇心,还是烟雾飘香的吸引,一位高高的个头、年龄在20岁左右的俄罗斯青年凑到我身旁。他一面仔细地观察着我吸烟的动作,一面向我打手势。当时我心里还真的有点发慌,以为他是市场管理人员要我罚款。后来一琢磨,才如梦方醒。原来他是在向我要烟抽。在中国早有“烟酒不分家”的说法,我当时为在异国他乡寻到知音而高兴,便主动把旱烟盒和卷烟纸递给这位素不相识的烟友。但他忙活了老半天,说啥也卷不上。看他那急不可耐的样子,我信手拈来帮他卷好一支带有中国地方特色的烟卷。他深深地吸在嘴里,然后有趣地喷吐出一个个造形各异的烟圈,还高兴地连声称道“哈啦少”(中文“好”的意思)。我发现,他原来也是一个嗜烟如命的人。为交个朋友,我干脆把随身携带的烟盒、烟纸和打火机全部送给他。他不仅没有推辞,而且高兴得像个孩子似地跳跃起来。为了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他一直陪伴着我到天黑。我们彼此虽然语言不通,但却“心有灵犀一点通”。我要离境时,他一直把我送到船上。待一切都安顿好后,他才放心地离去。船在江面上徐徐启动后,我在降临的夜幕中恍恍惚惚地看见这位不知姓名的外国朋友站在码头上向我招手。就这样,我与这个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此行此举给我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但更多的是遗憾。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把烟送给这位国外的朋友,当时哪怕送他一件小礼品也比送烟有意义。至今,最让我后悔的是,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把这位烟友的通讯地址留下。倘若如此,我会给他写信深表歉意,并规劝他、告诫他:“吸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采访
悉尼奥运村巡礼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文/摄影
竞赛期间运动员们是否能睡好吃好,直接影响到选手水平的发挥和整个比赛的成绩。悉尼奥运村是否会出现亚特兰大那样种种不如意的情况,这是各国运动员和体育官员们最为关心的。
从奥运村沿着长达900米的奥林匹克大道向西北望去,只见尽头横着一片鳞次栉比的房舍,层层叠叠地在阳光下闪耀,颇有点儿海市蜃楼般的神秘。那就是名为纽文顿的奥运会选手村。奥运期间,来自197国的12000名选手和5000位体育官员将全部进住这里,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它的接待设施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于不久前刚刚落成并移交给州政府奥运协调局,记者有幸先睹为快。据选手村新闻官介绍说,这里原是一片荒凉的盐田、马场和海军弹药库所在地,1996年被州政府购得,于1997年开工兴建,历时3年,耗资5.9亿澳元,终于让这片荒水野地变成了世界一流的住宅区。
从奥运村走来,只见一道溪流形成数个连环的盐水湖,项链般挂在选手村胸前,临湖一带错落有致的三四层公寓式楼房就倒映在湖水之中(见题图)。进入村里,多是浅黄与灰白色的二层独立式房屋,沿着不宽的车道蜿蜒排开,中间绿草如茵,半大桉树如亭亭少女玉立其上。整个新村给人一种密而不挤、明朗清新之感。新村占地94公顷,包括513座两层独立式房屋,355幢三四层公寓楼。此外,在独立式的房屋后院安装了336所移动式住宅,这样一来,每所房屋便可住进20名运动员。里面会不会拥挤呢?于是,新闻官带记者走进了海豚街949号。这本是4卧室的两层小楼,现楼下4个卧室:两间由客厅隔离而成,两间由车库装修而来,其中两个卫生间;楼上同是4间卧室、两个卫生间,每室都住两名运动员。大餐厅中放着十几把塑料椅子,是大家会客聊天的地方。后院草坪上是一栋长方形的移动平房,左右两端各住两人,中间是卫生间。屋中全是黑花花岗岩地面,两张金属框架、塑料床头的席梦思单人床之间是两个床头柜、一个电暖气;靠墙则是六斗橱和衣服架;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在床和地板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洁明快和恬静。
新村中部是一个圆顶帐篷式的硕大无朋的主餐厅,面积达14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800多人就餐。奥运期间餐厅将24小时昼夜开放,19个热食间和4个冷食间,每天可准备6万份食品。新闻官介绍说,组委会已向各国征询了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并很早就从全澳各地的少数民族社区饮食业人士中招聘了各国名厨450人。每天可推出179种不同菜式,保证15天不重样。此外,在选手村的商业服务区里还有面条店、比萨饼店、麦当劳、咖啡馆、烧烤设备和甜点店等,保你想吃什么就能找到什么。
选手村中的商业和服务中心占地8000平方米,其中不仅有多功能小体育馆、图书馆、会议厅、银行、邮电局、洗相馆等,更有夜总会、舞厅、美发厅,还有IBM设立的电脑室。上百台电脑供运动员们上网,可与亲朋好友通E-mail。更为周到的是,新村还专为五大宗教设置了礼拜堂。只是为确保运动员休息不受打扰,卧室中一律不安电话,运动员要到领队的办公处打电话。
村内有一条长1.5公里的公共车环行道,200米一站,24小时运行。为避免汽车发动机影响运动员休息和防止空气污染,汽车以天然气作动力并安装残疾人车门。主车站就在主餐厅对面,每小时90部汽车进出,负责将运动员送往各赛场。其实,主赛区距此仅一水之隔千米之遥;但远者则需半小时的车程,不过这里距市中心仅15公里,既有快车道相连,也有地铁相通,轮渡距此也不过一两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新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住宅区。不用说建材选用要满足12项环保标准,如只能从可再生的资源取材,且可循环使用,比如屋顶和墙壁隔热层采用的都是回收羊毛绒制成的压板;窗户排列利于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避免PVC的使用;涂料必须采用低毒或无毒油漆;每户通两套水管,除食用水外,冲厕和浇灌花草用水则来自经过再处理的循环水和雨水。根据冬夏日光入射角度不同而设置的遮阳板,将在夏天将大部阳光阻挡在外,而冬天则放其入内,这就使房屋产生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了对空调和暖气的需要。
更令人赞叹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采集区,每座住宅屋顶的朝阳面都装着一排数块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千瓦小时,基本上解决了热水和照明问题,使住宅的能量消耗较其他标准住宅减少一半,相当于每年少排放7000吨二氧化碳。
奥运会结束后,将有5000居民入住新村。12家店铺和1家超市将移入商业中心;主餐厅则还原为公园和儿童乐园;还将辟出一间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校。因其优异合理的设计,选手村目前已夺得了近十项国内外大奖。曾出任过城市规划部长的州总理卡尔在交接仪式上对新村赞不绝口,他说,居民们在这里既可以享受到人口稠密带来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能享受到“绿色空间”带来的轻松与舒适,新村为城市居民区的建设无疑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样板。(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国际牌”救不了“法轮功”
果毅
“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几声凄唳,几声抽泣”。这是30多年前,毛泽东写下的著名诗句。有趣的是,看着世纪末各国邪教的丑恶表演,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这一意境。在中国已经声名狼藉的“法轮功”,于群魔乱舞中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那就是他们竟然挟洋自重,妄图借助国际反华势力收拾残局,东山再起。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比国内更惨的失败。
前不久,笔者在瑞士日内瓦市亲眼目睹了“法轮功”分子投靠外国反华势力,自讨没趣的可耻行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顽固反华,八战八败之后,今年又摆出一副孤注一掷的架势,公然扬言:“美国想办的事没有办不到的!”据说,他们之所以气势汹汹,原来是把宝押在了“法轮功”身上。为此,从世界各地拼凑了数百名“法轮功”信徒。只见这些人一到日内瓦便卖力表演,又是走街串巷,静坐示威;又是散发传单,开记者会。一时间,把个小小的日内瓦闹得乌烟瘴气。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中国代表团用大量无可争辩的事例,有力地揭露出“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此性一定,邪气顿时廓清。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国际上主持正义的国家的代表纷纷支持中国政府打击邪教的严正立场。更为令人感动的是,数名美国著名律师专程赶到日内瓦,在人权大会上发言,以美国司法界违反人权的众多事实,揭露美国政府所谓维护人权的虚伪性。结果,在大会表决中,事先夸下海口的美国人不得不九撞南墙,头破血流。当地新闻界人士评价说,“法轮功”给美国帮了倒忙,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法轮功”信徒们秉承李洪志的旨意,本想在关键时刻为洋主人立功,结果弄得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观其实,“法轮功”妄想拓展海外势力的图谋一直是阻力重重的。笔者客居法国期间,结识一位曾经当面批驳过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法籍华人,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一位成功地融入法国主流社会的华人学者,她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了事情的经过。1995年,李洪志首次到巴黎,组织了一次宣扬“法轮功”的讲座。门票畸贵,而且态度傲慢。这位女学者越听越觉不是味儿,当面提出几个问题,问得李洪志张口结舌。结果,号称能“忍”的李洪志恼羞成怒,当众喝斥这位文质彬彬的女学者,并将她逐出会场。李洪志的这一劣行在法华社会中一时传为笑柄。时至今日,虽经“法轮功”分子的百般鼓吹,全法国的“法轮功”信徒仍然寥寥无几。
新旧世纪交替在际,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对邪教组织保持着高度警惕。从法德两国严惩“科学神教”犯罪教徒到日本审判奥姆真理教头目;从以色列政府严防“耶路撒冷综合征”(即患有宗教妄想症的危险分子)到乌干达警方严厉打击涉嫌强奸、盗窃、绑架等罪行的邪教组织。总之,邪教之于当世,已成过街老鼠。“法轮功”若想在国外获得什么发展,实在是痴心妄想。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萤火虫洞
张兵
维多摩萤火虫洞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以南约2小时的车路。岩洞里面布满了晶莹剔透、光怪陆离的钟乳石、石笋和石花。据说,这是大地3000万年的杰作。
岩洞下面又是一个洞穴,由于阴冷、黑暗,越往下走,湿气越大,越黑暗。人们只能牵着手,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突然,哗哗的流水声打破了沉寂。原来这是个水洞。我们必须乘船。船穿过一个低矮的窄洞口后,前边豁然开朗。满天繁星闪烁,犹如进入一个童话世界。听导游说,那星星便是挂在洞顶上的萤火虫。我一下子被惊呆了……
记得小时候,几个小朋友在村边的树林里捉迷藏,偶尔也看到过这一闪一闪的小东西。孩子们边追边唱:“萤火虫,像星星,眨眨眼,影无踪。”它的身子是那么小,光亮是那么弱,但眼前见到的却是繁星满天的天文景观。我不知道这洞里到底“蕴藏”着多少只萤火虫,几千万?几亿?但肯定是这些小昆虫创造出眼前这幕人间奇景!
洞内静悄悄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只是仰头望着,惟恐惊动了这些小精灵。讲解员告诉我们,萤火虫乃一种小真菌蚋的幼虫,它们腹腔的后部能发出光线,来吸引其他小飞虫。它们捕食的方法很特别,有点像蜘蛛。先拉出一条条丝,在洞顶上筑起一个个管状的巢。然后再拉出二三十条丝,并附着黏液,编成一根“钓鱼线”,垂在管子下。当其他蚊子等小飞虫被光吸引而被粘在丝线上时,萤火虫便抽回“钓鱼线”,饱尝猎物的美味。当问及萤火虫如何繁衍后代时,讲解员说,成虫把卵产下大约3周,幼虫便孵化出来。只有幼虫期,才能发光和捕食。幼虫由数毫米渐渐长大到像火柴棍一样的形状和大小。长到9个月,便开始结蛹并演变成成虫。当成虫破茧而出时,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会产下大约120个卵。成虫无口不能进食,只能消耗自身,数天后便死去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驯养的大象不仅能在动物园和娱乐场所逗乐观众,而且还能帮助主人搬运笨重的货物。上图为泰国清迈的大象在帮人们堆积木材。 庞铮铮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曼谷的公共交通
郭义海
在曼谷,你会发现这里的交通景观有些与众不同。作为泰国的第一大城市和首都,曼谷拥有六百万常住人口,平均三个半人有一部汽车。就是说,这座城市约有一百七十多万辆汽车,还不包括庞大的摩托车一族。 公交车没有门
泰国的车辆是靠左行驶的,公交车除大客以外还有些想象不到的车辆,简直是五花八门。大客车的前后压根就没有门,而是两个空空的洞,跑起来呼呼生风。车厢两侧分别有上下两层窗,下层车窗都不安玻璃,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尽管有点悬,倒也没听说有乘客掉下去的,当然就更不存在被车门夹住的事了。还有中型卡车、微型货车都是拉乘客的,只要车厢上带篷并有统一标志的都是。这种车就更谈不上门窗了,招手即停,和中国的小公共汽车有些相似。 摩托车有点猛
导游说,在泰国一是很难看到吵嘴和打架的,二是很难看到车辆相撞的。果不然,吵架很少见,撞车居然也不多。原因是人们的驾驶技术十分娴熟,只要是不塞车,车速都很快。摩托车手们更是当仁不让,在大小车辆的空当中呼啸而过。让人看了真捏一把汗。最令人折服的是年轻的女骑手们,她们头盔墨镜全副武装,骑着越野式的大摩托,车后座上还常常载上一两人。这些车子从车身、钢圈到轮骨都是五彩缤纷的,驰骋起来既十分艳丽又动感强烈。也许是天气太热的原因,男女车手们几乎清一色地穿拖鞋开车。 交通警有点特
第一次看到伫立在街头的交通警察,真让我们大吃一惊。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高温下,他们仍戴头盔,腰扎武装带,身穿长袖制服,脚蹬大皮鞋。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脸上还戴着口罩。问导游才知晓,这是为了防尘和防尾气。尽管曼谷的立交桥和高架路非常多,但还是经常塞车。于是泰国警察就得多学一项新技术——学会接生。一旦临产的孕妇困在路上,警察就可助上一臂之力。据说泰国交警也有点腐败,司机们上路时总要备好一百泰铢(约合二十五元人民币),偶有违章时,双方不用讲话,只要你把钱悄悄递过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好人长寿”
刘宝海
是好人长寿还是坏人长寿?社会上有三种不同说法。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好人长寿,而不同意“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的看法。法国长寿老人吉娜·卡尔基的例子就是佐证。
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卡尔基老太太享年122岁零164天,成为有正式记载的世界最长寿老人。
1996年老人121岁生日时,女记者莎燕·雷伯采访了她(见题图)。
问:您老怎么能活这么久?答: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问: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答:没有秘诀。要是有,我早就高价卖给你们了。
问:您早晨一起床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答:上厕所。问:然后干什么?答:卸完“货”后上“货”———吃早餐,接着晒太阳、爬山。
记者根据老太太的零星谈话总结为“长寿经”:一、二、三。即一个中心两个要点三个化解。一个中心就是以身体健康为中心。两个要点就是人要活得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化解就是化解自身生出的烦恼;化解外界给自己的烦恼;化解他人的烦恼。老太太说:“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是福,是最大的财富,是花几百亿也买不来的寿命。但健康须有起码的经济保障,缺吃少穿,再乐呵的人也潇洒不起来,更别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这一条至关重要。卡尔基于1875年2月21日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一个富裕家庭,过着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这里风景旖旎,别墅被山林与湖泊环绕,无任何污染。她年轻时好骑自行车,甚至可以大撒把;她还好跑步,可以绕小山头转一圈儿。她乐于帮助邻居办事,整天闲不住。这可能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吧。最后,老太太向记者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真实故事,想以此证明,人有好心才有好报。好人易长寿,心术不正者易短命。
1965年,她意外地得到一笔养老金。那年她90岁,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此人叫拉伯莱,是法国小有名气的法律公证人。他先念了一阵慈善经:为使卡尔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伦之乐,他将慷慨解囊,每月发给老太太2500法郎养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但心想: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世间哪有这种好事!在老太太追问下,拉伯莱终于说出了真意。养老金不是白给的,老太太去世后她祖先留下的那幢房子要归拉伯莱所有。老太太莞尔一笑,答应了,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当时拉伯莱仅46岁,年富力强。按他的估计,90岁的卡尔基顶多再活七八年就要走人了。狡猾的拉伯莱天天盼老太太生病快死,但她却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带劲儿。而工于心计的拉伯莱却顶不住了,终于在1995年他77岁时患心肌梗塞撒手归西。卡尔基老太太伤心地流泪,十分惋惜地说:“他有很高的文化,可惜不虚心!为什么不找我要一瓶APC备用呢!”到拉伯莱死时,30年间先后给卡尔基老人90万法郎养老金,高出房产4倍多。当时老太太只嘟囔了一句:“唉!拉伯莱先生!这么聪明透顶的人怎么也会做亏本的生意呢?”
1997年6月3日上午8时28分,卡尔基老太太于阿尔勒湖泊养老院无疾而终。法国总统希拉克为她拍来了唁电:吉娜·卡尔基老人———虔诚的灵魂,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安息吧!她女儿念完唁电,跪在遗体前大声痛哭。突然,遗体动了,许多人都吓得跑了。女儿摇动遗体,老太太微微抬手,喃喃地说:“我……要……喝水……”
卡尔基老太太又创一项起死回生的世界纪录!她神奇地又活了两个月零一天,于同年8月4日上午9时18分溘然去世。(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