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8-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他山之石

  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法国在二战后,无论是修复战争中严重损毁的公路,还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新的高速公路建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物保护的问题。法国政府与社会各界比较好地处理了环境、文化景观与现代化交通的关系,许多经验颇值得我国借鉴。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宽阔,取土范围大,几乎每项建设都带来新的考古发现,法国政府制订了完备的法律来保护公路建设中的文物。他们规定在建设高速公路之前,建设部门要先与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签约,由国家认可的考古专业人员负责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工作。只有在考古文物与古迹得到妥善的保护之后,建设部门才能施工。若在某处建设中仍存有文物,文物管理部门有权拒绝发给建设许可证。文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于工程项目的进行或停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处于软弱无力的从属地位。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政府明确规定,高速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支付勘探发掘文物的所有费用,要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拿出1%的预算用于考古工作,如果1公里高速公路约需经费3000万法郎,用于考古工作的费用就是30万法郎。此外文物的考古发掘和保护还得到了各级政府、私人基金会、大型公司的赞助。
  考古学者与建设者同时注意利用高速公路旁的文物古迹宣传当地的文化,建设“文化性休息坪”是他们共同的做法。“文化性休息坪”可以展示当地的古代文化,为旅行者提供历史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长时间的高速驾驶使驾驶者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疲劳,如果能到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休息坪中小憩,参观一下当地的文化遗产,大脑的紧张与身体的疲劳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降低车祸的发生。在法国高速公路上,每100公里就会有一处这样的休息坪。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探索生命之奥秘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公布,全世界正在兴起基因组热潮,继信息时代后,人类很可能进入一个基因时代。科学家在对世界进行探索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人类自身奥秘的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揭示生命的本质。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是人类21世纪的首项技术胜利,通过它人类将最终查明健康与疾病中的基因根源。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生命大解密》一书可谓是及时雨,填补了国内人类基因组科普书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科学新知的渴求。 (常莉)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弘扬中华龙文化
一部详细阐述和展示中国龙文化风采的大型图文套书——《中华龙》最近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并向海外发行。全书分为《中华龙源流文化》与《中华龙龙脉书艺》两卷,前一卷从龙文化的历史厚度和分布广度入手,阐释了龙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后一卷则展示了在书法界独树一帜的“龙脉书艺”的精髓。
  很多专家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该书是归国华侨陈富城先生潜心研究、细致搜寻,积20年心血撰写而成。
  (天沛)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书香一缕

  发先贤之潜德启后学以梯航
  ——读郑伟章新著《文献家通考》
  漆永祥
  一部书是有生命的,其流传过程就像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曲折。清乾隆时开《四库全书》馆修书,当馆臣发现罕见的孤本或久失复现的珍籍时,禁不住惊呼:“若天壤间有神物相呵护!”那些为延续书籍生命耗尽心血的文献家正是这样的神物。他们也许生不越闾巷,名不挂通人,而古籍正赖他们承传保存。郑伟章先生的新著《文献家通考》便是为这些文献家阐发潜德的皇皇大著。
  专意搜罗文献家之事迹掌故而成一书,始于清光绪时学者叶昌炽,他网罗摭拾,采辑自五代末至清季文献家故事,成《藏书纪事诗》,共收录739人,影响极大,后来续补之作不断出现,然所记内容或史料真伪都难惬人意。今读伟章先生此书,前人之失尽扫无余。
  综观此书,在史料选择上,有如下特点:一、补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之阙漏。叶书虽然功不可没,但史实不贯,漏略甚多,《通考》不仅纠其讹误,又续叶书之后出者包括叶昌炽本人在内的文献家多达四五百人。
  叶书所记,多为寻常可见之大家,搜寻史料自然容易。《通考》则注意考证那些名湮不闻,而又事关文献流传的无名英雄身上,凡有一鳞半爪、蛛丝马迹可寻者,皆一一考辨而出,此为全书最具功力处。二、详书目题跋。清代考据学盛,而版本目录之学,为考据之先河,故凡文献家,多有书目题跋留存于世。这些书目事关学术巨大。《通考》参阅了近千种此类书,故全书资料丰富,如入宝山,可视作
  300年版本目录学史来读。三、
  详文献散佚传递源流。书籍为纸质,凡遇水火之灾,兵燹、虫蛀,加上自然消亡,流传于世的古书仍是少数中的少数。一书之传备极艰难,往往屡易其主,《通考》对于各传主所藏之书,得自何处,传诸何人,或全或阙,或存或亡,皆细为记述,读其所记,便依稀可见藏书家可歌可泣的收藏史和古籍不绝如缕的流播史。
  正因为有如上特点,《通考》一书,不仅是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亦可视为一部清至现代的工具书,凝结了伟章先生20余年,7000多个日夜的心血,不可不读。
  作为一部纵贯300余年,记载千余人的大著,偶有缺失亦在所难免。如本书尚有文献家可考而未能详考者;有书名、卷数、亡佚等记载偶误者;一些方志之书,也应详注其时代版本,希望将来再版之时,能加以弥补,使之更为完整。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传统文化在西部
曾是世界文明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已沉寂了很久,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使西部那灿若群星的历史文物、民风民俗、革命遗址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三峡工程中已经被严肃地提了出来。刘备托孤的白帝城是展示孔明赤胆忠诚光明磊落的物质载体,通过专家的精心策划,得以在最高水位线上幸存,但那座张飞庙却只有葬身谷底了。当然,经过文物专家和三峡工程人员的努力,已将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西部地区有着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见证,保护这些历史文物,也就是保护西部的财富。
  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在西部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西部地区区域辽阔,民族众多,充分展示各民族各地区个性特色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这些民俗大多数是人类大家庭中的艺术瑰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西部大开发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民俗进行保护和发扬。
  西部还有众多的革命老区,是共和国的摇篮。无数的革命遗址,回荡着共产党人的英雄气节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所在。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动力。
  从精神层面来看,西部大开发必须弘扬传统文化,恪守“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看到了人来自于自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对于20世纪下半叶西方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来说,“天人合一”观不仅早而且深刻,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这些都是可供汲取的文化资源。
  西部开发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依托于传统文化,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开发的前提。
  (张碧军)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读史杂记

  “虚其心”与“实其腹”
王文杰
以五千之言创造了洋洋哲学大观的老子,留下了许多力透纸背的哲学警句,“虚其心,实其腹”,当算是其中之一。
  虚心实腹,是指人的一种心境下的两个状态。所谓虚,是指率性虚淡,无是无非,随遇而安,虽外有大千世界,而内心虚旷无垠。小小心房,能容得下天地;拳拳之心,可比容于江海。所谓实,是指在“虚”的状态下有所得、有所获的另一种安然,是一种精神得到满足后的慰藉,正所谓抚实若虚、处有若无。虚与实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体。
  虚其心,养其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礼记》讲,要“修身践言”,奉守“礼道”,既重视修外,更重视修内,“修内者,消融其邪恶之蕴;修外者,陶成其恭肃之仪”,这是见诸中国典籍中较早的关于修心养性的论述。《诗经》上说:“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用诗歌和民谣的形式,诱导人们安分守己,顺应社会的法律规则。如此种种都是“虚心养性”这种传统观念滋生的文化现象。
  要虚其心必先静其心。众生心态,深邃似海,变幻莫测,庄子将人心分为12种:喜怒哀乐,虑叹变热,姚佚启态。人心种种,感时而支,形态各异,虚其心就是让各种心态安抚下来,安静下来,以宁帖的心理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应对嘈杂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处理世态的炎凉。持一不变的“虚心”,才能应对万变的世界。“无欲自然心如水,有营何止事如毛”,在欲壑难填的世界,保存那分清心寡欲的高洁。
  要虚其心,实其腹,就要处理好虚与实、得与失的关系。苏东坡的《赤壁赋》,通篇才华横溢,堪称经典,可最精彩之语莫过这几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方面,诗人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在意,非我所有,哪怕是一毫之取也不沾;另一方面,诗人的心虚旷得能容下大自然的一切,哪怕是江上的一缕清风,山间的一弯明月,概不拒绝,世界之小,心胸之大,一目了然。苏东坡因《赤壁赋》而扬名天下,《赤壁赋》也把一个精神世界富翁、物质世界乞丐的豪放派诗人形象,镂刻在历史的岩壁上。
  心静下来才能挤掉杂质,排除浊气,腾出足够的空间去接受和容纳更多有益的东西,即使“腹”实起来。天得以一清,地得以一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心不专一,恐难成事,神不安静,怕难有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阶段一般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有的人一生甚至只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件事。古今成大事者,哪一个是心灵驰躁、性不专注的俗人?庄子说“吾生有涯而学无涯”,他用有生之涯追求无涯的知识,身为漆园小吏,聘他为相,他不为所动,一心于自己的学问,达到“形若曳枯木”,“止若聚死灰”那样的痴迷状态,因此才创造出仪态万方、汪洋恣肆、“其言宏绰”、“其旨玄妙”的《庄子》。庄子已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而他创造的哲学形象却在一代又一代人们心目中活了两千多年,并且仍将存活下去。
  虚其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的过程。人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界面前,怎样存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点与世无争的清静?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修身养性。提高修养,一种是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方式,经常反省自己,随时保持一种清醒和理智;另一种是“退而省其私”,遇到问题时,善于平息内心的不平,通过独善其身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把人生看淡一点,特别是把身外之物看淡一些,虚其心不失为一剂良药。其实,你不妨将人生看作一个过程,一杯酒,一局棋,那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物质追求中。物各有性,人各有志,随遇而安,任性逍遥,看起来是无为,实际上是人生哲学的最精彩之处。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永远的痴迷
  ——社科院考古所人物侧记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当大多数的现代人马不停蹄地追赶现代文明时,社科院考古所的几代学人却执著于对古代文明的探索。埋葬着古楼兰遗址的荒漠、西安城下的古长安遗址、震惊中外的殷墟,无不留下了他们孜孜不倦兀兀穷年的身影。八千年实物可考的中国历史、五千年未曾间断的原生文明注定了中国的考古学者走的是一条没有归期的漫漫长路。五十年青丝成了秋霜,但你仍不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然而他们痴情不改。
  高山景行为世所仰
  在考古所50华诞的喜庆日子,有一些名字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及。考古所的老同志至今仍能忆起第一任所长郑振铎赞叹精美文物时的口头禅:“非常之好!好得不得了!惊天动地的!”为了这些“惊天动地”的文物,身兼数职的郑先生足不旋踵,席不暇暖,四处奔波,即使在繁忙的出国访问中,也不忘购进大量最新的考古学期刊资料。梁思永先生,是近代中国考古学的先驱。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抗战胜利后一直过着蛰居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复出,为方兴未艾的考古事业贡献力量,惜天不假年,壮志未酬身先死。还有考古所著名的“三老”:徐旭生、郭宝钧、黄文弼。他们均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田野考古方面又颇有见树。还有诗人兼考古家的陈梦家,致力于历史考古的尹达,为了中国的考古事业他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人们提的最多的还是老所长夏鼐,他从1962年到1982年担任考古所所长达20年,西安半坡遗址、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北京明代定陵等重大的考古发现都是在他的主持或指导下进行的。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严谨的科学精神。他多次讲,一个好的考古工作者并不是以他挖出多少宝来衡量的,而是要看能不能通过科学的挖掘捕捉到丰富的历史信息;他还说,考古者将遗址的年代“定早了不是本事,定准了才是本事”。至今言犹在耳。
  众所周知,殷墟的发掘使传说中的商代成为信史,于是许多学者迫切地想进一步把夏朝确认下来,夏鼐却主张在没有考古的证据之前不要妄下断语。他幽默地讲:“中国姓夏的人传说都是夏朝皇族的子孙。我虽然姓夏,也很关心夏文化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保守的考古工作者,我认为夏文化的探索,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天文学家等的共同努力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夏文化的面貌依旧期待着在考古学上得到确认。
  夏鼐当所长时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所规”,多少年一直被大家忠实地遵守着。曾多次跟随夏鼐进行田野考古的安志敏先生已经76岁高龄,他告诉记者,夏所长规定考古所的同志不得将文物带回家去研究,不允许收藏文物,也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收藏古物,以避瓜田李下之嫌。在夏所长的屋子里,没有你想象的秦砖汉瓦,也没有什么方尊香鼎。君子慎独,考古所的廉洁自律在整个社科院都传为美谈。
  各领风骚的一代大师们先后驾鹤而去,考古所逝者的名单上每年都在添加新的名字;曾经见证考古所半世纪风雨的老专家王仲殊、安志敏、佟柱臣、张长寿、徐苹芳等也纷纷退居二线,然而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对于考古学的热爱依旧。
  我们不会忘记,正是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努力,人类在中国土地上的活动历史提前了100万年,新石器时代多元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争妍竞秀的瑰丽图景逐一展开,中国考古在地域上的空白一个个被填补,年代上的缺环一个个被串接。
  后生可畏华章永续
  “江山代有才人出”。考古所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不但能在国际论坛上侃侃而谈,还能常年坚持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他们是社科院考古所,也是未来中国考古界的希望所在。
  考古所所长刘庆柱介绍说,考古所目前的中青年学者占了研究人员的2/3,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中,中青年也占到了2/3,这个比例在全国文博系统是最高的。考古所鼓励年轻人大胆吸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为我所用。各抒高见,畅所欲言的宽松学术氛围使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正在伦敦大学读博士的唐际根,是从事殷墟发掘的安阳考古队的队长,在8月1日闭幕的“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国际研讨会上,他刚刚就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变迁与现状作了主题发言,“中国的考古学起点并不低,年轻一代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理应看得更远,想得更多,做得更好。”难能可贵的是他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种考古学理论可以直接照搬到中国的考古实践中,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方法在拿来使用时也要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改进,既不要一味迷信,也不应盲目排斥,中国考古学才能更上层楼。
  今年36岁的陈星灿博士是考古所比较年轻的研究员,目前已是所长助理,正联合主持着中澳伊洛河下游地区和河南灵宝铸鼎塬聚落考古两个重要的学术项目。陈星灿说,早在20世纪初著名学者王国维就预言“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作为跨世纪的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有过留学背景,又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他,深感国外学者对于中国考古学认识的肤浅,于是使中国的考古学走向世界、使国外考古书籍中介绍中国的文字由薄薄的几页充实为厚厚的几本成为他和所里的年轻人追求的目标。
  参加了多次田野考古的年轻博士许宏将自己形容为候鸟,春秋两季总要到自己负责的遗址去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现代与远古的巨大反差中寻觅祖先散落的足音。“殷墟发掘都70年了,但其蕴藏的宝物,仍远未罄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仍需阐释。”他坦言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考古,但现在他已经心无旁骛地爱上了考古,“考古的乐趣并不在最终的结果,大到古城址、古陵墓群,小到一件佩饰、一块陶片都传达着先人的信息,你尽可以想象沧海桑田之前的繁华似锦。”
  赵志军,自费留美10年,去年学成回国。考古所成为他学以致用施展拳脚的舞台。他十分佩服考古所领导在课题设置、人才引进方面的远见卓识。他所在的考古所科技研究中心,汇集了物理、化学、文物保护、环境学、地质学、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将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实验中心,代表着考古学的方向。一谈起自己的专业,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他正在将浮选法应用于考古中,通过捕捉遗址中的植物遗存,追溯中国农业的起源及社会结构的变迁。
  后生足可畏。其实像这样年轻有为的学者在考古所还有很多很多,考古所精彩的华章将由他们续写。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是在追寻人类的童年,追寻人类文明起源的曙光,于是有了考古所几代人这份令人心动的痴迷。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纪实
杨金瑞
  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感人的场面:每逢传统佳节,海内外华人聚集一堂高歌民族歌曲,用朴素、真挚的感情诠释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耍龙舞狮、灯节汇展、说唱演艺宣泄着久违的激情。这样的场景也许是在唐人街、或者是在东南亚、在澳洲华人聚居区。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便会时时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子,发现华人的心被华夏文化纽带紧紧系在一起!
  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中华民族自古繁衍生息在共同的区域,有着共同的奋斗经历和共同的风俗习惯,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然而,9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出现了文化台湾化的叫嚣,强调所谓的“文化本土化”,否认文化的纽带作用。无独有偶,在海外,也有少数人妄图割裂华夏文化的整体性,扭曲甚至诬蔑华夏文化的内涵。这一切都表明:发挥华夏文化的纽带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已是刻不容缓。
  针对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8年批准实施“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作为一项承载着宣传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纽带”性质和作用的全国性的学术文化工程,其发起后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8个民主党派和国家民委、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侨办、国务院宗教局及黄埔军校同学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积极支持并担任组织指导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吴阶平、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等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罗豪才、张克辉等欣然担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
  正如“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副主任委员范敬宜所说:“这次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世界和平。”
  龙的传人四海一家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发起以后,海内外华人群情振奋,贺信、贺电纷至沓来。至今已有七个海外组织来信祝贺,愿意参与此项宏大工程。
  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致信说:“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华民族必须加强团结和凝聚。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强大。”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支持。1999年5月,钱其琛副总理撰写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而作》的文章,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纽带”性质和内涵,以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纽带”作用的重要意义。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于今年3月开始的理论文稿及文化标志物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在征集的文化标志物中,有一个“太极易经塔”将中国传统的平面太极图与周易六十四卦立体化地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深刻内涵。
  中国是龙的故乡,龙在中国人心中既是神圣尊贵的崇拜物,又是宽宏仁慈的吉祥物。2000年是我国的龙年,是世纪更替的重要一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与国家体育总局、海南省政府共同举办龙文化艺术节,并举办龙文化学术座谈会。
  海内外华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这次活动。节庆期间,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华人社团还发来了贺信、贺电,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关注与支持。美国南加州海南会馆的名誉会长说:“我们中好多人把家人也带来了,希望他们能回来看一看,学一些中国文化,不要忘记了自己是龙的传人。”与此同时,国内外龙文化研究专家汇集有“九龙”之称的东方市,对华夏龙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认真研讨。
  文化凝聚赤子心
  中华民族历千年的漫长岁月,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共同体,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与民族文化的纽带作用是分不开的。其实,纵观历史,一部民族团结、统一史也是文化认同史: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这些分裂朝代走向统一的过程就是同一种族、语言的民族对同一文化(汉文化)的认同过程;元朝、清朝的统一则是国内不同民族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同一民族,有共同的语言、血缘、民族关系,但由于在文化认同上有差异也会分裂开来。北京大学的郑继兵副教授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文化的民族很容易被同化掉,相反,民族文化根深蒂固,民族的凝聚力就会日渐增强。弘扬文化“纽带”作用的工程其实就是“心”的凝聚工程。
  文化纽带的作用无论从历史的纵深程度看,还是从国内外横向范围看都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犹太民族以前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国家,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正是由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最终走到了一起。
  随着“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一系列活动的陆续开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逐一展现。可以预料,在21世纪的头10年,海内外华人中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华文化热。这无疑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的巨大力量。 hxF品论天涯网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第八届竹文化节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开幕,自1993年起望江楼公园年年举办竹文化节,图为用竹制品筲箕绘成的人物脸谱。新华社记者 陈燮摄 hx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