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6月2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6-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今日板门店 '...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采访

  在板门店,自然的春天来了,但人间的春天还只是缕缕暖意,美军仍留恋着这块土地
  今日板门店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林昌 文并摄影
  北出汉城,行车不到一小时,便来到50年来一直为世人注目的焦点地区———板门店。当车停在“统一桥”的桥头等待检查时,映入眼帘的是两侧高高的铁丝网和一个个路障。
  4月仲春。一场春雨过后,大地显得生机盎然。板门店也迎来了春天,然而,这里的春天显得不同寻常:铁丝网里的杏花已盛开,坑坑洼洼的山丘上却仍然长着高高的枯草。偶尔在远处的田地里,有几只白鹤在自由自在地觅食,但不见一个人的踪影。也许是出于对外国记者的礼遇,这次,身着迷彩服、配备枪支的美国官兵,并没有登车一一查验身份证,只是一位韩国宪兵例行公事地清点了一下人数,就顺利放行了,比起3年前我初来板门店时,少了许多紧张。
  我们参观了1998年才竣工的“自由之家”大楼。它和对面朝鲜的板门阁高矮相仿,遥相呼应,彼此间人来人往都看得清清楚楚。恰在这时,也有一支旅游团抵达朝方的板门阁(见题图)。他们观赏着这边的“奇特风光”,不时摄影留念,引得南方一侧的人议论纷纷。两侧游人都在好奇地观察着,揣测着对方的身份。据介绍,近年来,到板门店参观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仅去年一年,南方一侧已近10万人,北方一侧也有近1万人。
  板门店,是一个位于北纬38度线稍稍偏南的小村庄,在本世纪初,不过几间草房,是行人过客的驿站。当时,夜间休息时没有床,只好用门板代替,故而得名。1953年,朝鲜战争在这里签订停战协定,板门店随之出名。当年,停战双方以实际控制的军事分界线为停火线,又从分界线上各后退2公里,形成了一个宽4公里、长241公里的军事缓冲区。在这条长长的分界线上,竖着1292个黄色界牌,现大多都锈痕斑斑,上边的文字有的早已模糊不清。板门店位于非军事地带,共同警备区就设在这里。这是一个以军事停战委员会会场为中心的圆形区域,直径约800米,分界线以北由朝鲜人民军控制,以南由美军和韩国宪兵驻守。当年用于谈判的8间房仍在,军事分界线从其中并列的7间房中间横穿而过。屋外,则用一条高约15厘米,宽约20厘米的水泥坎儿显示。
  50年来,作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历史见证,板门店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除了那些历史的旧物,板门店又添了不少新式建筑:朝方不仅有“板门阁”,还建了“统一阁”;韩方除了“和平之家”,还翻建了“自由之家”。“和平之家”和“统一阁”,都是南北高层对话和民间交往的场所,各自记录着50余次双方会谈和接触。这次南北首脑会谈的4次预备会议,就是在这两所楼舍里轮流举行的。近两年,南北双方跨过这条分界线,直接在板门店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次数多了起来。
  这是一条人为的线,人们可以设置它,可以跨越它,也可以打破它。在“和平之家”采访南北首脑会谈预备会期间,我看到,越过分界线而来的朝方记者和韩方记者一起自由自在地交谈,互相嘘寒问暖,拍照留念。他们同属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他们向往的是南北间亲人的团聚、朝鲜半岛的和平和有朝一日的统一。这同几年前形成鲜明对照,他们轻松地跨越了分界线,这是否意味着这一跨越所示意的历史沉重?
  但,对峙依然存在。不仅仅是非军事地带两侧的铁丝网仍在,两侧两个村庄里各高100米和160米的旗杆仍在,更重要的是人们未改的意识。眼下,这里只是“停战”,尚不意味着和平的真正到来。最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美军司令警备团让参观者填写的一份“访问人誓词”。“誓词”告诫要小心从事,因为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情况。万一“敌人”有“敌对行为”,它将不负责任。这份“誓词”不仅仍有视朝鲜为敌的意识,也表现出美国独有的专横。在韩国各地看惯了韩国人,来到这里偶遇美国兵,着实感到扎眼和别扭。这使我蓦地想起了韩国民族诗人李基炯先生,他把美军撤离韩国视为结束南北分裂状态的关键,他在一诗中写道:
  扛着刀枪的美军,
  在他人的居屋里,
  已经赖了55年,
  行了。
  难道还有什么东西
  让你迷恋,
  令你犹豫?
  赶快走吧。
  在今日的板门店,自然的春天来了,但人间的春天只是缕缕暖意。美军依然留恋着板门店。人们期望着韩国总统金大中迈过板门店的水泥坎儿,去平壤同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握手会晤的时刻。到那时,会多一份和平,少一份敌意;多一份缓和,少一份对峙;多一份民族自主的勇气,少一份外来者的干预。(附图片)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学童逃学 家长受罚
  清溪
  在美国各州,学生逃学的问题较为严重。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俄克拉荷马市采取了一项严厉措施,对长期逃学者的家长处以罚金,有的甚至被送入监狱。
  自采取上述措施后,在包括俄克拉荷马市在内的俄克拉荷马县,去年,大约有一千零八十名逃学的青少年被送到拘留中心,有一百五十七位家长被指控违反联邦义务教育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有四位家长被处以一百七十美元到六百五十美元不等的罚款,一名家长被判入狱二十三天,十八位家长因为没有到庭而面临被逮捕。另有四十三位家长因遵守命令,把孩子送回学校上学,对他们的处罚或起诉也随之被撤消。
  采取“学童逃学父母受罚”措施的不只是俄克拉荷马市。早在十年前,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市就实施了“父母责任法”,追究逃学学生家长的法律责任。这样做的结果是,该地的逃学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五,白天的盗窃案件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二。
  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家长对这种“子不教,父之过”的连带惩罚举措表示理解和支持。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图片世界

  童年
  1.力拔山兮
  徐志刚 摄于日本
  2.小“骑士”
  王学峰 摄于俄罗斯
  3.一招一式
  吴金光 摄于马来西亚(附图片)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探雷犬扬威阿富汗
  阿富汗的雷区面积近900平方公里,埋有地雷上千万颗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在饱经雷患的阿富汗,活跃着一支功勋卓著的“工兵”队伍。这支队伍成员虽不多,但个个是功臣。据介绍,这些“工兵”如今担负着阿富汗60%的排雷工作,每年从地雷阵里探明数以万计的地雷。这些“工兵”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训练有素的探雷犬。
  阿富汗1979年遭到苏联入侵,苏军撤离后国内又爆发内战,在不同的时期里,交战各方在战场上布下了大量地雷。据估计,阿富汗的雷区面积近900平方公里,有各种地雷约800万至1000万颗。雷患时刻威胁着阿富汗人的生命和财产。
  为了帮助阿富汗消除雷患,国际社会在阿组建了一些排雷机构。排雷是件繁重而危险的工作。在过去的10年中,排雷人员的工作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一些伤亡。究其原因,很多特殊类型的地雷,如塑胶地雷,用平常探测金属的探雷器根本无法探测到,一些大型的排雷工具在阿富汗崎岖山地中也难以运用自如。在这种情况下,探雷犬派上了大用场。
  探雷犬嗅觉灵敏,它们可以凭借嗅觉帮助排雷人员准确地探明地雷的位置。令人惊奇的是,探雷犬可以靠嗅觉发现深埋地下两米处的地雷。而且,对不同类型的地雷,它们都能找到,在准确度上并不比探雷器差。再加上它们工作起来灵活机动,省人力而又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这些都使它们成为排雷人员的好帮手。
  目前,奋战在地雷阵里的大部分探雷犬,“毕业”于阿富汗一所由联合国资助的探雷犬训练中心。1989年,这家中心只有泰国政府捐赠的14只猎犬。其后,探雷犬的队伍不断扩大,来自德国和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名犬也相继加入。穆罕默德·纳齐尔是该中心的训练员,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1年。小猎犬才几个星期大,纳齐尔就开始了对它们的排雷训练。最初是让小猎犬寻找藏起来的皮球,当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后,纳齐尔开始在球里装入成袋的炸药,训练猎犬用嗅觉去寻找、发现装有炸药的球。几个月后,当猎犬能明辨炸药的味道时,纳齐尔开始用真正的地雷取代装炸药的皮球,让猎犬反复地靠嗅觉寻找。
  一条猎犬在经历了这样一年的训练后,要经过一次严格的考试,探明地雷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者,才能从训练中心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探雷犬,还要经历两个月的考查期,只有那些表现优异的,才能成为真正的探雷犬。如果不出意外,一条好的探雷犬可以工作7年左右。过了服役年限,其嗅觉变得不再灵敏,“退休”也就不可避免。
  纳齐尔现有197名“学生”,大部分来自国外。但从去年起,他也开始注意开发本地的猎犬资源。今夏,他训练的第一批阿富汗猎犬将走上探雷的工作岗位。
  探雷犬在雷场上的突出表现让它们的“老师”感到无比的骄傲。但训练员们同时也对排雷工作的前景表示担忧,中心负责人沙菲称,战争的继续不但为排雷工作设置了障碍,而且,很多以往排过雷的地区目前又是地雷遍布。探雷犬虽然会忠实地为人类工作,但只有人类本身,才能把自己从人为灾难中拯救出来。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
  ——二战纪念日随感之三
  江建国
  18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席勒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这句话在20世纪末又一次应验了。
  1997年12月,在欧美舆论追究瑞士在二战中与纳粹德国进行不道德的黄金交易的高潮中,英国外相库克发起了一次国际会议,探求当年的历史真相,讨论如何纠正这一历史的不公正。这次会议的一大特点,是把几个处在二战外围的国家拉上了被告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会议之后,一系列国家成立了历史调查委员会,研究本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和所作所为。事实表明,所谓的中立国家实际上并非不偏不倚,趋火打劫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发战争财者有之,为虎作伥者也有之。
  例如瑞典。世人都知道,瑞典工业巨头瓦伦堡家族中,出过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拉乌尔。1944年,他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以外交官身份拯救了成千上万面临死亡威胁的犹太人。然而,世人知之不多的是,这个家族的首领雅各布和马尔库斯兄弟俩,却是脚踩两只船,大捞不义之财。为了替德国打掩护,兄弟俩收购了德国博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以瑞典资产的身份在美国活动。瓦伦堡家族在二战中通过与纳粹德国作生意,聚敛了大量财富。
  人们同样知之甚少的是,1941年,瑞典首相汉森批准德国借路瑞典,向被占领的挪威和准备闪击苏联摩尔曼斯克的部队运送兵员和武器装备,此后,总计200万纳粹士兵和10万辆满载武器的汽车穿过瑞典。二战中,瑞典向德国出口了大量铁矿砂和轴承,德国则以从被占领国家掠夺来的黄金支付。德国秘密派人定期出入瑞典,出售从荷兰和比利时掠夺来的钻石,换取工业物资。据统计,这期间,瑞典接受的纳粹黄金多达34吨。
  1997年11月,瑞典发现一份包括2.7万名犹太人的黑名单,是瑞典的纳粹组织在三四十年代暗中收集整理的,准备一旦德国出兵瑞典,就把他们遣送死亡营。6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市长和奥地利后来的总理克赖斯基都在这个黑名单上。纳粹的“亚利安”种族至上的谬论,也在瑞典大行其道。应德国的要求,瑞典企业和文化界纷纷清除“犹太人血液”。号称中立的瑞典与纳粹德国的配合默契以致于此!了解这些背景后,人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瑞典的新纳粹近年活动格外猖獗,因为战后瑞典没有补过这一节反省历史的课。
  同样号称中立的葡萄牙,在二战期间是仅次于瑞士的第二大纳粹黄金的接受国,总计123吨。葡萄牙向德国提供了大量重要战略物资钨,实际上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土耳其则向纳粹德国输送金属铬,从1943年起,百分之百地满足了德国战争机器对铬的需求,赚取了7000多万美元,其中的1500万美元是纳粹用掠夺的黄金支付的。
  即使是在受纳粹铁蹄蹂躏的国家荷兰,屈从于纳粹暴政者也大有人在。自愿报名参加希特勒武装党卫军的荷兰人近3万,比积极参加地下抵抗运动的人还多。德国占领荷兰时期,约有2.5万荷兰犹太人潜入地下,但最终有1/3被同胞出卖,仅仅为了每举报一人可得到7.5个荷兰盾的奖赏。1994年,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一次讲话中告诫说,荷兰人不能自我美化,在二战中很多荷兰人是站在错误的一面。如今,荷兰的抵抗运动博物馆以同样的分量向观众介绍二战中荷兰光明和阴暗的两个方面,提醒后人如实地认识历史真相。
  应该看到,欧洲重新审视历史的浪潮,至今还没有冲击到某些应该被冲击的角落,如克罗地亚。纳粹德国扶植的“克罗地亚独立国”,曾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死心塌地的帮凶,它在斯洛文尼亚西部的雅塞诺瓦茨建立的集中营至少屠杀了8万人,是二战中最血腥的“屠宰场”。1998年4月,该集中营头目之一的萨基奇,在阿根廷隐匿半个世纪后落入法网。克罗地亚也面临着清理历史的任务。
  历史不是一门令人愉快的科学。探索历史真相把这么多国家拉上了被告席,确是始料不及,也确实使这些国家感到面上无光。为了保持国家的面子,一些国家曾很不愿意开放有关档案,但终究大潮难以阻挡。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10年前说,历史是最后一个具有神奇思想的领域,它同时向我们讲述过去与现在,决定着人们对未来的态度。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淡泊身后一抔土
  栾建军
  瑞典发明家、化学家诺贝尔早已闻名世界,特别是他设立的“诺贝尔奖”,被各国科学家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
  诺贝尔生于斯德哥尔摩,去世于意大利的桑利玛,但他的墓在何处?资料很少记载,在诺贝尔的故乡也鲜为人知。今年3月,我有幸找到并瞻仰了诺贝尔墓。
  诺贝尔墓(下图)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东北角,在著名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不远的一片公共墓地中。这块墓地有数百亩大,从墓碑看,绝大多数墓都十分简朴,很少有欧洲常见的豪华精美的雕塑。尽管还是冬季,青松翠柏和耐寒的草坪已泛着淡绿,墓地并不显得凄凉。
  坐落在众多墓葬中的诺贝尔墓,看上去很普通,如果不是一位每天在此晨练的老人带路,我是很难找到的。墓碑是一座约3米高的灰色尖顶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日期。其中,有他的父母和在试验炸药时意外死亡、年仅21岁的弟弟。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诺贝尔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在63年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但他为人类的进步终生奋斗,曾获得不同国家的发明专利355项,临终前把其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奖励那些上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支持和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诺贝尔对人类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诺贝尔奖设立99年来,以其国际性和严密性著称,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政治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文学奖与和平奖的评选中常出现分歧,这也许是诺贝尔始料未及的。
  诺贝尔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诺贝尔墓也许是对他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附图片) lz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五百美元一峰驼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在开罗西北约4公里,有个不起眼的小镇布尔卡什,这里有埃及最大的骆驼市场,长途贩运到开罗的骆驼主要在这里集散。
  布尔卡什驼市的交易分大小市,平日是小市,周五和周六是大市。逢大市交易时,驼市里少说也有三四千峰骆驼,卖吃食和杂物的各类小贩也挤在里面,嘈杂的人声、骆驼的嘶鸣与运驼车的喇叭声搅和在一起,那景象充溢着典型的阿拉伯乡土味。
  到开罗来的驼贩子,大多是从埃及南方来的努比亚人,他们与苏丹北部地区的努比亚人同宗。苏丹盛产骆驼,价格也便宜得多,埃及的驼贩子赚的就是这个差价。可要带着一群大牲口,辗转奔波上千公里,饥渴、劳顿以及种种艰难可想而知。长途贩运骆驼的生意一个人是干不了的,驼贩子要么是一家老少爷们儿的组合,要么是贩主与一帮伙计搭帮。埃及和苏丹之间曾长期保持特殊的友好关系,尼罗河上每天有专运骆驼的驳船,从苏丹进入下游的埃及。但在两国关系不睦期间,航运中断,贩运骆驼的差事就更苦了,驼贩只得经陆路驿站,晓行夜宿,一程一程地赶着骆驼长途跋涉。这两年埃苏关系又恢复正常,长途贩驼的生意又火起来。
  属于国家管理的布尔卡什驼市,也有例行的市场规定:一个驼帮得交11埃镑入场费,而后每峰驼每天收4埃镑占地费。长途旅行后骆驼都掉膘,为此,还得花钱买点好料给它们催膘,图的是能尽快卖个好价。为了防止逃逸,骆驼的一条腿被吊绑在脖子上,因三腿着地,骆驼只能蹦跳而不能奔跑。
  一进驼市,放眼望去,方圆几里地的市场,数千峰骆驼或站卧,或蹦跳,蓬头垢面的驼贩手持长棍,吆喝着圈归惊驼;一簇簇买卖双方与掮客之间的拉扯争吵,汇集成一片杂乱的嗡嗡声。驼市又脏又臭,成团的苍蝇缠着人不放,腿底下被跳蚤咬得奇痒难熬,弥漫在空气里浓烈的腥臊味,呛得人不敢大喘气。埃及的骆驼交易一般是靠掮客撮合,成交的报酬由买卖双方各付四五十埃镑“劳务费”。正常情形下,一峰母驼能卖1500到2000埃镑(约500至572美元),好的种驼能卖3000到5000埃镑。
  开罗地区的骆驼主要是为役使、肉用和旅游。开罗市场上驼肉不多见,偶然有货也不如牛羊肉的买主多。在农村地区,汽车的增多使得役使驼越来越少。由于埃及旅游景点多,许多人养驼是为了吃旅游饭。在金字塔等地,驼主给骆驼披红挂绿,让旅游者乘骑或拍照。另外,传统的赛驼不仅在海湾风靡,在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地方也很流行。在埃及北西奈省的首府阿里什,每年凉爽的冬春季节,都要举行一次国际赛驼大会,参赛的主要是周围的阿拉伯兄弟国家。这其间,还举行有埃及特色的歌咏和赛诗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意在促进该地区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骆驼浑身是宝,作为阿拉伯地区的动物食品资源,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一峰母驼的寿命一般25年,平均每三年产两仔。骆驼的哺乳期为12个月,平均产奶量4500公斤。就饲养成本而言,骆驼比牛羊更经济,且见效快。骆驼不仅耐粗饲,而且增肉快,幼驼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每天可增肉1.5公斤。在肉用方面骆驼也有优势,屠宰后的瘦肉率达66%。有关研究还发现,驼奶不仅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维他命,还有壮阳、治糖尿病、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效。至于驼绒和驼皮,也都是小型工业产品的原料。因此,埃及畜牧业专家呼吁,鉴于南方欠发展地区的沙漠环境和炎热气候,应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大力发展养驼业,在埃及南部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 lz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