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统一战线·视点)
专栏:视点
假日旅游的启示
刁海峰 刘思敏
旅游业当仁不让成主角
谁都很难想到:两三年前还几乎不搭界的两个词——“假日”和“经济”,如今会结合在一起,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假日经济”。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假日”是“休息”的同义词,“休息”、“不劳动”怎么能发展经济呢?这是过去人们的理解。今年“五一”长假所“引爆”的波及全国、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潮,发出了一个信号:假日经济已经形成,旅游业当仁不让成为主角。
何谓假日经济?学术界尚无定论。顾名思义,假日经济就是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消费是集旅游消费、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等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因此,假日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商业、交通、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从今年“五一”假日旅游热中也可窥见一斑:
——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今年“五一”全国居民出游达4600万人次,其中出国游达10万人次,旅游消费18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国庆假日增长15%和27%。仅北京市外出旅游人数就达178万,外地进京的游客则高达300万人次。
——5月1日至6日,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36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特别是5月1日至3日,连续每天发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其中5月1日为创纪录的413.5万人次,比今年春运最高日还多4.3万人次。
——“五一”期间,我国民航似乎也一夜之间摆脱困境,旅客运输量达170万人次,比春节期间增加34%。
——“五一”长假使我国消费品市场高潮迭起,各地商业均呈现火爆场面,百姓消费积极踊跃。据北京市商委对10家大型百货商场的统计,各商场假日销售额平均增幅在40%左右,客流量比平时翻番。赛特购物中心举办了一次“夜场特卖会”,并将关门时间推迟到凌晨5时,效果不俗。5月1日至3日,上海136家商业零售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27.6%。“五一”期间,天津滨江道商业步行街、各大零售商场、超市、餐饮业等销售额增长幅度达到了30%以上。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旅游业在假日经济中的龙头地位、主角地位已毋庸置疑——旅游直接消费的支出总额在假日经济带动的各相关产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铁路、民航业“五一”期间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同于春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旅游客流带来的;甚至商业消费收入中的相当大的比重也属于旅游者的购物消费。
旅游热潮缘何而起
近一段时间,媒体在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井喷”这个词汇,来形容去年国庆节、今年春节和“五一”节出现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全国性旅游热。透过“井喷”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方式自然转型带来的结果。
有关研究显示,现代旅游业本身就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收入增加,工作时间由每周72小时减少到不足40小时。加上有了铁路、飞机、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旅游休闲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大众生活方式。80年代以来,在多数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中,旅游都排在支出项目的前7项之中。全世界的年出国旅游人数从1950年的250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6亿多,国际旅游收入则从21亿美元跃增至4000多亿美元,旅游业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超过了20世纪的两大热门产业——汽车业和石油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和龙头产业。
根据有关专家对国外旅游发展史的研究,一个国家人均年收入达到500美元至800美元,就会形成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期。目前中国人均年收入已达到500美元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超过3000美元,这为人们外出旅游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长假期的出现又为旅游消费提供了时间保证。同时“五一”长假正值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时节,就更形成了“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态势。
1980年,107个国家签署了《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宣言》曾这样表述:“旅游是人们的一种积极休息,能够强烈而深刻地表达人的本性。”目前,我国公民全年享有的节假日已达到114天,三分时日有其一。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延长假日等因素的带动,去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8.4%。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消费向节假日集中,节日喜庆气氛又使假日消费产生了更多的兴奋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其仔研究员分析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中国百姓的视野,人们不再仅以物质财富的拥有量来衡量生活的质量。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崇尚大自然、渴望享受休闲的愉快,旅游恰恰能满足这一高层次需要。
春节、“五一”、暑期、“十一”四个黄金旅游时段已经形成。据测算,一次假期的长度每增加一天,旅游客源就增长10%。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几个长假仍将是旅游消费热潮的主要载体。针对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在20年内实现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宏伟目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将相当于那时国内生产总值的8%,比目前增长近一倍。
旅游热潮中问题凸现
今年“五一”旅游火爆的程度大大出乎人们的想象。全社会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不足也就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五一”长假旅游潮在给假日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向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形成的“瓶颈”,这是旅游投诉增多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因无票而无法出行的人数约占原计划出行人数的17%左右。因返程车票未能落实和因无票而临时撤销出游计划是游客投诉旅行社的主要焦点。有关人士苦涩地说,客人可以因无票投诉旅行社违约,旅行社却不能因票不能落实而投诉铁路、民航违约,更谈不上索赔,因为旅行社两头(游客和运输部门)都得罪不起。其实,交通运能的“瓶颈”,通过扩大运量和疏导是可以解决的。现在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协调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旅游者由于缺少旅游综合资讯服务和市场预测性信息,而导致出游的不顺利、不愉快,花钱买罪受,甚至由此而产生对旅游和旅游业的误解,已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形象。
客流过于集中于一些热点城市的热点景区或景点,人满为患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记者看到,5月1日至3日,通往北京八达岭长城的高速公路宛如一座狭长的停车场,平时仅1小时的车程竟要花费5个小时才能达到目的地,到达之后又很难找到停车车位。饥不择食的游客,能吃上一碗热面条就很不错了。长城附近的一家小店仅方便面一天就卖了4000多元。每天上黄山的游客三四万人,超过实际接待能力的两倍,等着坐缆车要排半天的队。到华山想看日出的游客连夜开始爬山,到达山顶也已经是下午了。“不见风景净看人头”的抱怨在黄山、华山、峨眉山等许多著名景区都不绝于耳。
旅游已逐步成为国民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要使这个势头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反映出的旅游管理体制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吃住行游购娱都是旅游的要素,涉及许多领域、许多部门,旅游部门只有得到其他部门的鼎力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决问题应有时
面对在“五一”假日旅游潮中凸现的各种问题,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见解,出谋划策。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解决问题:
毕竟中国公民的旅游消费历史不是太长,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都还不够成熟。因此,舆论导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媒体要大力倡导健康、多样的旅游消费形式,推荐丰富多彩的旅游目的地,培育健康、成熟的旅游消费文化。政府、专家的指导性意见也应通过媒体来发布。特别是要大力宣传西部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引导旅游消费向温冷地区倾斜、分流。
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量、价格等基础数据缺乏,信息系统反应迟钝,是导致游客盲目出游的主要原因。建议由旅游部门牵头,建立与铁路、民航、交通、商贸、建设(园林)等相关行业协同作战的宏观协调工作机构和市场预测系统。这一机构可以是临时性的,在长假到来前夕启动,并留有足够的预测、调控时间。通过预测系统随时对假日旅游市场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同时借助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适时将旅游动态信息发布给旅游企业、相关行业及旅游者,以极大地避免旅游企业经营操作和旅游者出游的盲目性,实现科学有序。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旅游业,将会极大地提高中国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法制经济、合同经济,一切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有人提出,应由政府来统筹计划、合理调配旅游客流。这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想法显然只是理想,现实中是难以行得通的。无论是资源还是客流最终都只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经过旅游的冷、热反复交替最终达至冷热平衡(市场供求平衡)恐怕也是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旅游者都必须保持一种以法律为准绳的平常心,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铁路不可因节假日火爆而“小富即安”,民航也不可因在节假日旅游潮中不打折也获利而沾沾自喜,更不可因供求关系的暂时变化而置信誉、承诺甚至合同于不顾。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都要经受市场的洗礼,不尊重法律、不尊重市场,是注定要自食苦果的。旅游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改善服务、提高信誉、严格履行合同来为旅行社、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这样才能形成旅游企业、相关产业和游客“多赢”的市场格局。
在反思假日经济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把解决假日消费中硬件不足的问题寄托在旅游业硬件与假日经济的完全配套上,那就可能在满足了节假日市场对硬件的需求之后,又造成平时旅游市场硬件的严重供大于求乃至闲置浪费。假日旅游市场与平时旅游市场的旺淡之分应该是“黄金”和“白银”的关系,而不应是“黄金”和“泥土”的反差。要想实现“黄金”和“白银”的理想关系,就必须首先变狭义的假日经济为广义的假日经济,即假日经济的“假日”不仅是国家法定节日假期,而应包括平时的双休日和个人休假。要完善并认真推行带薪休假制度,使休假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专家提出,即便是法定节假日也应允许企业和个人提前或错后灵活安排倒休。这样,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制定旅游计划,大家就不必都赶在节假日再去旅游,饱受拥挤之苦了。
压题照片:“五一”节期间,泰山人如潮涌。
刘震环摄(附图片)
第12版(统一战线·视点)
专栏:统战工作论坛
把党外干部安排工作做得更好
张少龙
安排党外干部,在国家政权中坚持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党外干部工作。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谈到,党外干部同样也是党和国家的干部,各级党委应当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合作共事的原则是坚定不移的。现在党外干部安排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要积极举荐符合干部“四化”条件、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适当的领导职务,支持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专长,保证有职有权有责。
安排党外干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和组织保证。1979年10月,邓小平首次把我国的多党合作提升到政治制度的高度认识,指出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特点和优点。1989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制定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概念明确地提了出来。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这种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是民主党派参政的重要方面,既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组织保证。如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领导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没有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言而喻,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得越好,越有利于加强他们同共产党的亲密团结和真诚合作,越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而战胜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主、自由、人权等对我们进行的挑战,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安排党外干部,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共同奋斗。人才,不仅在我们党内有,党外也有。党外干部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干部在我国干部队伍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当中,有大量知识分子,不少同志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创造性。他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离开他们的参与和奋斗,要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实现振兴中华民族大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此外,在祖国统一的事业中,广大党外人士始终是一支特殊的重要力量。做好党外干部工作,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对于推进“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将继续起到积极作用。
安排党外干部,有利于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沾染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习气。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更需要来自各方面,包括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他特别强调,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能够对于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的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缺点和错误,能够对于我们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帮助”。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关键性工程。安排党外干部,作为这一项工作的一部分,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是保持领导班子合理结构的需要。不仅如此,安排党外干部,实现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对于加强党的民主监督,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知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有利于国家的政策、法律和重大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民主监督同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一样,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党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
第12版(统一战线·视点)
专栏:
积极发挥党外干部的重要作用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党外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目前,这些领导干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领导经验。这里,我们选登的文章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同心同德 为民尽责
徐州市副市长 孙大亮
我是徐州市民建会副主委、民建中央委员、徐州市副市长。
我走上副市长这个岗位,深深体会到这个岗位非同一般,这不是虚职摆设,而是实职安排,它是党外干部直接参政的具体舞台,必须自加压力,奋力拼搏;同时,这个岗位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必须与党内干部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是要处理好与上级领导关系。作为党外副市长,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好市长的参谋和助手,既不能越位,又要对市长负责。每当市政府进行重大决策前,我做好参谋,多提合理化建议,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决策后,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坚决完成各项任务。在我市进行“三场一路”重点工程建设前,我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的彭城广场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广场建成后反映良好。我始终坚持每月汇报制度,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书记、市长请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开展工作。
二是处理好与同级党内干部的关系。在市政府领导班子中大多数同级党内领导干部的资历都比较高,工作经验都很丰富,与他们一起工作,我感到他们是难得的师长和至诚的朋友。在工作中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而更多的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取得不少支持。之所以能这样,我想是“肝胆相照”使我们党外干部与党内干部融合在一起,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使我们能一起愉快地合作共事,共建徐州。如文教方面的建设工程需要我给予协调调度,我都及时给予了支持。
三是处理好与下级干部、群众的关系,做到既要热情服务,又要大胆工作。我是从城建系统基层干上来的,而现在我分管的一些部门的领导又曾是我的上级,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是我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实践中我做到:发自内心尊重他们,在工作中依靠他们,在决策前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如在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前,我都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使我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总之,真心争取他们的支持。平时则多为基层排忧解难,想方设法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团结大家共同干好工作,这也是我这几年做好工作的基础。几年来,我作为党外干部,与下级部门已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互相都能坦诚相见,都讲真话,做到了心情舒畅,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适应新角色 作出新贡献
苏州市副市长 朱永新
我是1997年12月初开始担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职的,此前是苏州大学教授、教务处长。如何实现从学者向政府官员的转变?如何适应新的角色,作出新的贡献?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二点:
坚持和依靠党领导,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政府的分工中,我负责的工作面广量大,主要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城区工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医改等。其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当时有人对我说:“你千万不要接受这一任务,如果搞不上去,你将成为千古罪人。”但面对组织的决定,我义无反顾、别无选择。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副书记鼓励道:“大胆干,我们全力支持你。”有这把“上方宝剑”,我便走马上任,担任了苏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指挥。记得有一次我到郊区现场办公,解决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问题。会上不少人反映影响环境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在会上拍板:坚决铲除白色污染。谁晓得,这一下捅了一个大马蜂窝。当晚,就有包括好心的一些老领导等在内的许多电话告诉我,废旧塑料加工的产值是两个多亿,有上千户农民是以此为生的,以前政府曾专题讨论也未能解决,要我千万不要去碰这个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我有些犹豫了,躺在床上夜不能寐: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是竭泽而渔,还是要造福后代?一夜未眠的我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搬救兵”。市委书记听完汇报,立即作出了肯定的表态,并召开专门会议布置扫除白色污染的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德铭同志在听取汇报后也当场拍板,要求以政府通告的形式限期清理。后来,尽管有数百名群众在少数人的煽动下上访、闹事,但由于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终于顺利完成了清理白色污染的任务。我也真正地体会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把一个整洁、亮丽的苏州展现在检查组面前。我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虚心再学习,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走上市领导岗位后,我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说糊涂话、外行话,不办糊涂事、愚蠢事。由于分管的领域多且杂,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成为专家。因此,我要求每个部门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为苏州的社会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面广、涉及国计民生的科教文卫体等方面,尽可能在这些领域了解得多一些、深一些,除了购买一大批专业书刊外,我还形成了阅读专业报纸的习惯,每天阅读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这为我尽快适应新角色,熟悉新情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个原因我进入角色很快,熟悉情况很快,工作很有思路。
日前,光彩事业促进会表彰了一批在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向受表彰的人士颁发光彩事业奖章。僮仁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