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解牛与刀子
邵景均
《庄子》中有一个关于“庖丁解牛”的故事。普通厨师宰牛的方法是“用刀砍断”,需要一月一换刀。优秀厨师的方法是“用刀切割”,一年一换刀。庖丁则依据解牛之“道”用刀,十九年中宰割了几千头牛,刀刃却仍像刚开刃时那样锋利。这则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解决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必须探寻规律,讲究方法。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称。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来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方法的突破开始的。注重方法,研究方法,提高方法的有效性,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正因为重视方法问题,不断地创造出新方法,我们党才成功地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也在“解牛”。这个“牛”,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宰”这些“牛”,就必须用刀子,就有一个方法问题。是用刀“砍断”或“切割”呢,还是像庖丁那样“依乎天理”、按“道”而行呢?显然,庖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并不重视对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总认为方法是枝节问题。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长期不能有效解决,方法不当,是一个重要原因。必须看到,许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失效了。有些改革开放初期管用的方法,再拿来解决当前遇到的新问题,也已经不灵了。因此,只有按照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大胆在新的实践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手段,积累新的经验”,才能有效地“解剖”今日之“牛”。
方法的要义在于对路和管用。世界上的问题千千万万,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是万万千千的。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找到解决问题最管用的方法呢?从根本上说,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曾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作共产党人手中的一把“刀子”。“刀子”的基本含义是方法论。只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如果世界观出了问题,想在具体方法上正确,无异于缘木求鱼。其次,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具有无限的智慧。改革开放之初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突破性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不就是广大农民创造的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只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就能够找到解决各种难题的好方法。再次,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善于掌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类发展已经进入科学昌明的时代。人类的方法也从最初的原始方法发展到现代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今天“解牛”,只有从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入手,才能使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别人解牛损刀费力,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而且解牛所发出的声音像音乐一样美妙动听,这是正确方法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够有效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所遇到的任何难题,从而像庖丁那样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9版(理论)
专栏:
选好用好优秀年轻干部
龙新南
历史前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需要培养千千万万优秀年轻干部。江泽民同志指出,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选好、用好、培养好优秀年轻干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努力创造一个选好用好优秀年轻干部的机制,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拓宽视野,发现干部。得人的关键是识人。慧眼识人才,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和胆识。具体包括: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年轻干部工作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等长期仔细地观察,来认识、了解干部;在完成一些重大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干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所起的作用,来发现优秀干部;在临时突发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考验中,通过干部对事件的态度及行为,来发现优秀干部;通过干部在重要岗位上的表现以及如何履行职责来观察发现优秀干部;通过公开竞任,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发现优秀干部。
拓宽渠道,培养干部。一是自我培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对年轻干部自身蕴藏的学习热情,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鼓励他们自我培养。同时要加大组织培养力度,运用组织培养所具有的任务的强制性、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针对性及条件的优越性等优势,影响并促进自我培养向着组织培养的方向发展。二是个体培养与群体培养并重。既要对个别优秀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又不能忽视整体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应急性培养与系统性培养互补。应急性培养应在系统培养目标的要求下确定并实施,使应急性培养既能满足短期需要,又能促进系统培养中长期目标的实现。系统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实施,也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应急培养情况。四是非竞争性培养与竞争性培养互动。按一般常规方法对年轻干部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要与通过制定竞争性的政策措施,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结合,以增强年轻干部自我培养的动力和压力。五是培养中使用与使用中培养并举。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比较成熟的要及时使用,在使用中根据年轻干部的特点再继续为高层次培养。
健全和改进干部任用机制。发现干部、培养干部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使用。干部任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涌现。首先,要增强干部任用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和透明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选准、选好为目标,改变过去由“少数人选人”的办法,扩大群众参与度,充分走群众路线,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其次,在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上要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领导推荐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任命式、群众举荐与自我举荐相结合的竞任式、自荐推荐与考试考核的双推双考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交互发挥作用,成为适应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新的选人用人机制。第三,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适时使用人才,对特别优秀的要敢于破格提拔。选人用人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根据岗位情况,在他们有干劲、积极要求进步、心气和才能处于发展和鼎盛阶段时提拔使用,以促其继续挖掘潜能,增长才干。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按座次排队,等到他心气和才能处于衰减阶段再使用,就为时已晚,这样做对人才是一种浪费。当然,破格提拔不是违反有关选拔任用的规定,相反,对于一个需要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更应该执行有关程序和规定,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质量。
加强管理和监督。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过程中,管理监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严格教育和管理干部。干部的成长是在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和弱点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既需要干部刻苦勤奋和自身严格要求,也需要组织和群众的帮助。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工作中重选拔任用、轻任后管理监督的现象,增强管理的主动性,对年轻干部平时要严格要求,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干部,帮助年轻干部克服自身不足,培养他们树立严谨敏锐、务实创新、团结进取、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谈话提醒制度,防患于未然。其次,改进干部考核方法,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要注重通过对干部的民主测评,考察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政策水平、能力素质等,为干部的培养选拔提供依据;把日常考核放在重要位置,对干部的日常表现把握准了,才能真正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拓宽干部考核的范围和内容,既考核干部的工作圈,又关注干部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观察了解干部;积极进行量化考核的探索,结合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干部考核的量化指标,逐步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以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第三,建立干部的事后评价机制。加强提拔后的跟踪考察,通过日常观察和定期测评,比较任职前后的工作表现,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对干部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继续努力,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对优秀年轻干部更是如此。特别要注意考核干部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考察干部的发展潜力。第四,完善制度,健全责任制。要建立起有关干部管理监督、轮岗交流、选拔任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予以补充、丰富和完善。同时,要建立用人失察责任制,不仅要强调考核任免工作中的责任,而且要强调对干部管理、监督的责任,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新形势下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寓民主与法制于基层组织建设中
汤庭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民主与法制相融合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组织,是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中形成的一个新思路。其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
相信和依靠群众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实践证明,只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基层组织的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很好成效。比如,在换届选举村委会成员时,党委把提名权完全交给群众,选谁不选谁由选民自己拿主张,充分依靠广大群众严把选人用人关,坚持选贤任能原则,从而选出了一批思想开拓,处事公道,作风踏实,年富力强的“村官”。不少群众反映,“一张白纸选村官,谁当村官我们定”,这是农村的“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是党给了我们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第二次是党给了我们挑选当家人的自治权。正是这种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办法,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选人用人这个关键而又长期存在的“难题”,使基层组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农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立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中,村党支部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地实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好党组织的意图与村民决策的关系、党组织管干部与村民依法选举干部的关系、党组织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村民自治实行直接民主的关系。这就要求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实施正确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对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维护而不干涉,对村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支持而不包办,对村民代表会议符合法律、法规的决议总揽而不包揽,党支部的意见被村民代表会议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定了的,尊重而不坚持,对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不符合法律、法规精神的,按一定的民主程序帮助纠正而不旁观;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考虑和处理的问题,代表群众的正确意见,得到群众认可的事,党支部说话算数。总之,说到底,就是党支部有权不专权,放手支持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同时又不忽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寓民主与法制教育于村民自治活动之中。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的过程,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更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方式,结合村民自治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内容实在,便于消化,容易接受,如直选“村官”、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民主理财、决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事宜等等。每次自治活动,一次一事,一事一议,由村民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决定和落实村民自己的事。正是在这一进程中,村民受到了民主的熏陶和法律法规的教育。有的村民深有体会地说:过去干部给我们讲民主,讲法制,空对空,听不懂,现在联系具体的事例学,实打实,一听就懂,很解渴。干部与村民一起同堂活动,同题商议,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密切了,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每次自治活动,不仅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而且实事实办本身给村民以信心,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民主和法律法规的巨大作用和威力。这样,不懂法的懂了,违法的改了,执法的严了。而村民参政议政能力的增强,村民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最终有利于加强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发展,用发展来巩固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实践使干部群众懂得了一个道理,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民主讨论换脑筋、一心一意抓发展,到民主选举村干部、民主管理村经济等等,基层组织建设的每一步都包含着与经济相关的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了,可以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经济上去了,可以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扎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大鹏镇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捆到一起抓,做到两个任务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不仅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西部大开发要避免一哄而起
陈耀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战略性抉择。不仅西部地区,而且东部、中部地区以至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把西部大开发这篇大文章做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警惕和防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出现头脑发热、急于求成以至一哄而起的现象。因为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还可能造成许多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就强调,西部大开发要避免一哄而起。
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这表现在,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这里大部分土地为高山、丘陵和戈壁沙漠,非耕地面积占整个西部土地的95.8%。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土地承载力不足。长期无序的开发,导致相当一部分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抓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今后至少十年内需要着力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很丰富,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储量很大,但不少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也很大,许多资源还面临着市场过剩的挑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但总体上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3%,而目前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10多一点。西部地区人均GDP约四百美元左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30%左右。目前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一般认为缩小东西部差距至少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抑制差距扩大的速度;其次是把差距稳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内,不再扩大;最后再逐步使差距有所缩小。据测算,整个过程大体需要三十至五十年。正因为如此,中央领导同志反复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果对西部大开发的这种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大家一哄而起,不仅会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使有限的投资不能充分发挥效益,而且可能会因某些投资的失败而挫伤广大投资者的开发热情,甚至使人们对西部开发丧失信心。另外,大量的民工涌向西部,也可能会因一时找不到活干而给社会的治安与稳定埋下隐患。同时,西部大开发不能一哄而起,也是对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从历史上看,五十年代的“大跃进”、七十年代的“洋跃进”、八十年代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都曾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使以后付出巨大的调整代价。
因此,要避免西部开发过程中的一哄而起,就必须首先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远意义,尽快制定出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包括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产业重点、实施阶段与步骤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其次是西部地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既要以积极的态度牢牢地抓住机遇,又要以科学的态度冷静地思考如何用好机遇。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找准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认真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同时还要合理、有序地引导人才和民工的“西进”。
总之,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决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它不仅有着深远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遵循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循序渐进,才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健康有序地实施。
第9版(理论)
专栏: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蔡长松
最近,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调整经济结构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和根本着力点。朱镕基同志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加以阐述。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回顾海口市1996年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并优化升级的过程。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功能。任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事物,都要有优化的内部结构,而优化的结构并非与生俱来或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演化而来的。国民经济体系也是这样。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的历史。随着市场规模的变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自身的发展,势必有一些产品、企业、产业从兴旺走向衰落,而另外一些新的产品、企业、产业不断涌现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再发展的前进过程。人类社会从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进行的结构调整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实现的质的跃迁。当今,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波澜壮阔地在全世界范围展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愈益明显。面对这一历史性大调整,顺之则兴,逆之则衰。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敏锐地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趋势,着眼于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经济运行质量的好坏,是经济生活内部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几乎都可以从经济结构中找到原因。1992年前后,海口经济曾随着房地产急剧升温而泡沫泛起,发展速度甚至达到了年增长83.8%的不正常水平。但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经济很快跌至低谷,濒临负增长的边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激化,工商企业严重亏损,财政入不敷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逐年减少。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为了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局面,促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96年初,海口市委果断地作出了“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当年就止住了经济增速连年下滑的势头,到第三年即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攀升至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之上,扭转了连续五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的局面。在不断加强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近两年,海口经济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积极态势。工业企业扭亏为盈,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结束连续三年严重亏损的局面,发展势头强劲;财政税收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其他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化解。
经济结构调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根本措施。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随着体制、科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展望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调整既有有利时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既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又对产品、企业和产业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既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又使企业和产业面临着加快技术更新的巨大压力;我国即将加入WTO,既为经济结构调整拓宽了空间,又使我们的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关头,盲目乐观、安于现状、消极等待是没有出路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终点。因此,海口在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前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又于1998年底制定了《1999—2002年海口市经济结构调整纲要》,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海口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合理选择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从地方的角度来讲,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经济,以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中找到较为有利的位置,就必须合理选择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决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那种“资源—技术—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正确认识比较优势,看到这既不是自我比较的优势,也不是与其他地区简单类比的优势,而是市场需要的有发展条件和空间的具有良好前景的资源、产品和产业优势。判断比较优势的标准,不仅要看拥有什么,还要看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是否能以最小的代价转换成市场所需要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科技进步的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切合本地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结构才能有活力、有竞争力。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要实事求是,也要积极进取;既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白白丢掉发展机遇。
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着眼大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自觉服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同时,要敢于和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选择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方向和重点。这是由整体和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的。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像我国这样的大国,既要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争取有利地位,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还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体系的完整性;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顾及国家经济安全。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角度来看,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追求产业体系的完整性,而且还应尽力避免与其他地区经济结构的雷同,努力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从而既追求自身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又为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作出特有贡献。
积极探索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
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进行的,市场失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选择调整的有效途径方面,既要特别注意依靠和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老模式上去;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把市场的作用同政府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近几年,海口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了“引导、推动、扶持、营造”的策略,把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等政府职能具体落实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工作中,从而使结构调整得以规范、有序地进行。
引导,就是发挥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引导作用。首先是制定结构调整的规划纲要,其中包括调整的目标、方向、重点、政策、具体措施等。调整纲要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政府系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进一步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自觉性的过程。其次是出台本地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相关政策、措施,对市场主体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加以引导和规范。再次是引导“产学研”相结合,积极为企业与科研、教育机构的结合穿针引线,逐步形成新的生产力。
推动,就是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关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关心和参与调整工作。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先进典型,推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坚定调整的信心。三是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对区域内的不同投资主体、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推动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四是鼓励和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满腔热情地为各类在海口落户的企业服务。
扶持,就是采取有力措施,扶优帮困。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双向担保公司等,积极扶植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企业。同时,大力帮助在发展中暂时碰到困难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因为,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而许多大企业也是由在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中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
营造,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不仅要有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城市管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而且需要一个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的政府机关。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海口狠抓软硬环境建设,在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还在市级机关和有关单位大力推行“三制”,即直接办理制、窗口服务制、社会服务承诺制,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从而优化了城市环境,规范了政府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